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媳翻身:军长请走开-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园园道:“学校置办一次东西不容易,没个一年半载连本金也收不回来。我每年一千块钱的承包金也是经过仔细测算的。学校不吃亏,我也剩不下多少。”
  “还有一些好事儿我没说,是不想让大家说我这个人图名图利。其实我跟家人都商量好了,暑天我会熬上绿豆汤、冬天会供应热开水,这些都是免费的,学生老师可以随便取用。”
  “还有,过年前我也会给教职工们办些福利,蒸馍、炸丸子、酥鱼、卤鸡……大家想要什么我就做什么。全部保本,一分不赚!”
  付校长笑着点头,“想得周到,这些事我们也想做,就是没有经费,你能做到就太好了。”
  费校长也说:“是啊是啊,虽然花费不多,关键是这片心。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考虑得很全,不错不错。”
  田园园一笑,“两位校长,这下不会嫌我们签的十年合同长了吧?”
  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哈哈大笑;“应该的应该的。”
  田园园打蛇随棍上,“两位校长都是大忙人,要是没问题,咱们现在就把合同签了吧?”
  很快一个中年女老师过来了,手里拿着印泥和学校的公章,付校长和田园园签字又按了红指印。
  田园园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自己的第一个聚宝盆到手了!
  回到会上,园园妈忙拉着,“赶紧回你家。”匆匆告辞了众人,娘俩儿一起又回了赵家。
  这次不仅玉成妈在家,赵月丽也在呢。见两人来了,赵月丽心里十分不爽。
  园园妈在路上已经知道田园园跟学校签订了合同,不好跟玉成妈直说,田园园这是先斩后奏啊……
  于是,园园妈堆起笑脸,看着玉成妈,笑呵呵地道:“园园跟着我也是闲得无聊。这不,她爸跟她哥把三湾学校的食堂包下来挣几个钱儿,她也非闹着要去。你说说,赵家还要她挣什么钱?玉成不在,谁能拗得过她?我来跟老嫂子说一声。”
  赵月丽跟玉成妈都吃了一惊,“包学校食堂?”
  田园园见两人震惊又有些鄙夷的表情,接过话来,“是的。我们田家没有工人也没有军官,也就承包食堂挣几个小钱儿。以后,我这边就不回来了……”
  园园妈忙一拉田园园,“说什么傻话呢?这是你家,以后来学校食堂,离家更近了。哪里还用你往田各庄跑?”
  田园园眉头皱起,“我们干吃食的,都是起五更睡半夜的,哪能随便打扰人。我当然是跟着哥嫂、爸妈回田各庄住。”
  玉成妈知道,园园妈是极力把田园园往赵家塞,但是看田园园铁了心要跟赵家撇开关系、离开赵家,心里有些恼火也有些佩服,又暗暗鄙夷田园园傻!
  听母女两个争执,玉成妈说:“他婶子,你们俩也别争了。我倒是想让园园在家住,就是玉成不在家,她住家里也孤单。”
  “你们家里活儿多,她要是不嫌远,年轻人来回跑着也累不着。要是不行,把家里的自行车推去吧。在家里也是你借他借的,自己家人还没有外人用得多。”
  赵月丽立即便急了,“那怎么行?我还得用……”
  不等赵月丽说完,田园园便冷冷地道:“别害怕,我不稀罕。”
  听田园园死活也不愿沾上赵家,园园妈也无奈,只得道:“用不着,五里路哪里就累着了。”
  “老嫂子,园园去食堂的事儿,我就是过来跟你说一声。学校那边还得收拾收拾,开业不会这么快,说不定要过了伏天了。”
  玉成妈面露关心,“我也不懂,学校那么多人吃饭,应该赚钱吧?可要踅摸清楚了再去。”
  “我也说不清楚,都是她们爷几个瞎捣鼓。”园园妈胡乱应了两句,道:“你忙吧,我们这就走了。”
  见两个人毫不留恋、脚步匆匆地走了,赵月丽颇有些诧异,“看这样子,田园园真铁了心要跟二哥离?”
  玉成妈看着两个人离去的方向,脸色也不好看,“……真是的!”
  赵月丽幸灾乐祸,“看她离婚了还能嫁出去!早离了让二哥在部队上找个好的……”
  玉成妈心情正不好,一听这话,便在赵月丽身上拍了一巴掌,“她离婚嫁不出去,你二哥也成了离婚茬,以后还能找什么好的!”
  赵月丽怒道:“再差也比田园园这个女人好!”
  园园妈皱着眉头,“我倒是看着园园一次跟一次不一样了。人苗条了,看着更俊了,说话办事儿跟以前就是两个人。对了,上回她来,做的菜好吃得很。就跟城里大馆子……比大馆子做得还好吃。”
  “嗤!”赵月丽鄙夷不屑地嗤了一声,“田园园喜欢我二哥十几年,现在不过就是做样子,想把我哥、把赵家拿倒了,好一辈子磋磨。我还不知道她?她要是舍得跟我二哥离婚,我把头割给你!不信,你等着瞧!”

  ☆、0041 二姐家负责送菜

  0041 二姐家负责送菜 
  田园园回到家时,园园的大姐和二姐都来了。
  田园园的大姐叫花枝,已经三十了,嫁的男人是个种地的老实人,就在三里外。生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都上学了,所以没来。
  二姐的名字叫花萍,男人是个卖菜的,其实是因为婆家种菜。生有一个儿子四岁多了,叫张波,因为还没有开始上学,便带过来了。
  看见园园,两个姐姐忙过来拉住,上上下下打量,“园园,你怎么瘦了啊?看看也没有以前白了!”
  园园妈忙把买回来的点心拿出来,带着三个孩子在桌子边吃。
  见是比较高档的蜜三刀和羊角蜜,张萍便有些不高兴,心里暗暗嘀咕。
  知道今儿个外孙子来,就买些好的,平时赶会只给两个孙子捎点儿糖果、糖糕,哼!
  田园园一手拉着一个,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大姐、二姐,其实我是故意减肥的啦。”
  花枝一听便不赞同,“你哪胖了需要减肥?你忘了以前我跟你说过,女人胖点儿好生养……”
  “知道了、知道了。”不等花枝说完,田园园吓得忙打断了她的话,“大姐、二姐,你们回屋歇着吧,我做饭去。”
  两个人都吃惊地道:“你做的饭能吃?”
  园园妈笑,“现在家里都是园园做饭。能吃不能吃,你们尝尝不就知道了?”
  张萍自打确定家里麦后分家,越发不喜家里来这么多人。现在甚至看着这院子里的九间房子就都是自己的了。
  此时,见婆婆跟几个小姑子说说笑笑,更是碍眼。但是碍于情面,没有撂脸子罢了。
  跟着田园园进了屋子,见田园园拿过篮子从里往外掏肉,便有些酸溜溜的,“哟,这几天肉价涨了不少吧?这要搁平时,可舍不得买。”
  田园园的手一顿,把肉拿出来放到盆里,直起身看着张萍,笑着说:“二嫂,肉涨价不涨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以后不管涨价不涨价,我们家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
  张萍想明白了这些,冲着田园园的背影道:“是啊,咱们家以后就靠着这食堂发起来啦。”
  田园园转过身来,“二哥二嫂又不去干,这食堂发不发的,可跟你们没任何关系。”
  张萍一噎,讪讪地道:“都是一家人……”
  田园园淡淡地,“一家人?同甘苦共患难才是一家人。”
  张萍脸色发白,“我们怎么没有同甘苦共患难了?”
  突然想到食堂的事儿,便有些蔫了。
  午饭果然很丰盛,田园园甚至把家里的大米给闷成了米饭。
  北方这里,主食是面食,也就是小麦面,大米算是金贵的。
  所以,这里的农村人,家里一天三顿,一般都是早晚吃馍、中午吃面条。有时候中午也吃馍炒菜。
  田园园很有些不适应。
  这不,今天把合同签了,挣钱的日子马上就到,又来了两个很疼爱自己的姐姐,田园园便决定蒸米饭!
  看得张萍一阵肉疼。
  果然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娘赶会买高价点心,女儿就敢把家里的那点儿大米一顿吃干!还说投钱去干大生意,看看吧,钱还没挣到手呢,就这么大手大脚地花开了。能攒住什么钱?
  俗话说“樱桃小口、吃倒江山”,就园园这胡吃海喝、大手大脚的劲儿,以后挣个金山也能败坏干净,跟着他们早晚亏干赔净!幸亏昨天没答应跟他们去食堂干活儿,啧啧啧……
  看着满锅喷香的米饭,就连园园妈也有些舍不得,吵了田园园一顿,“死丫头,一顿吃完了,我看明儿个怎么熬米汤!”
  田园园吐吐舌头,“吃完了再买嘛。等挣了钱,我让爸妈顿顿吃白米饭、红烧肉!”
  一席话把园园妈逗笑了,而张萍却撇撇嘴,冷笑着出去了。
  这个家还真是够呛,出过嫁的小姑子死赖着不走,现在可好,家都让她当完了,想干什么干什么!真是看不下去了。
  吃饭桌上自然又说起了干生意的事儿,大姐花枝第一个便拒绝了,“我来不了。我们家两个上学的孩子,一个半瘫的婆婆。你大姐夫也不会做个饭,今天中午这顿还不知道怎么凑合的呢。”
  二姐花萍也说来不了,“张波他爸差不多天天赶会,天不明就得起来去城里进货,卖完回到家都后晌了,睡一觉就该吃晚饭了,哪有空?有时候菜进得多了,我还得跟着上会。”
  张萍暗暗挑眉。
  说走不开就真走不开了?还不是觉得不保险?田家几辈子种地的泥腿子,就老老实实接着当泥腿子好了,生意是谁都能干得吗?精明人、有钱人才行!
  田园园微微皱眉,“其实,就是因为各自过得艰难,才想着拉一把的。要是真走不开,就算了。二姐,你们家分了地以后真打算种菜了?”
  花萍点头,“嗯。这个是肯定的,张波他爷会种菜,要不,你二姐夫怎么会想起来倒腾菜卖?队里的工分都不要,又恁辛苦的。”
  田园园挑眉,“那就好。以后你们家的菜可以给咱家食堂送来。还有其他菜,二姐夫要是能送的话,就都交给他。我看你们也不用那么辛苦。”
  花萍眼睛一亮,“嗳,对!以后再有菜可以给学校食堂送去,也不用回回赶会零敲碎打地候一上午。夏天热,青菜卖到半晌就都蔫了,卖相难看还减秤。”
  这次来,竟然还谈成了一笔大生意!这让花萍十分兴奋。
  知道老二两口子不去食堂,花枝和花萍还有些诧异,又听说分完地就分家,心里有些沉重。
  反而是园园爸看得开,“谁家不分家?我跟你妈年纪也大了,不想问那么多事儿,分开也好。”
  又说了会儿别的,花枝跟花萍便要回家。
  看着婆婆给两个人篮子里装点心,张萍心里别提多不舒服了,恨不得马上就分家,眼不见心不烦!

  ☆、0042 分地分粮食分亲戚

  0042 分地分粮食分亲戚 
  不过两天,三湾村便开始割麦子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联合收割机,割麦子完全都是手工。
  每个人拿着一把镰刀,弯着腰,从低头到地尾、割完这垄割那垄。
  捆好背出去,放在架子车上,再一趟一趟地拉到打麦场。翻晒、石磙来回碾压脱粒儿、扬灰、装袋子、称重、计数、入仓……都是出力的活儿。
  上面毒辣的太阳晒着、下面干刺的麦芒刺着,脚下麦茬扎脚,实在是农民一年最辛苦的时候。
  要是碰上有风雨,那简直就像打仗一般了,人人都飞快地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