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人陷入了莫名的兴奋,坐在飞机上的劲头儿都没过,趴在窗户看外面风景。
  到了广州机场,陆静然有安排的人来接,直接去了火车站。
  机场人多,但是和火车站的比起来; 就真的大巫见小巫了。
  这今年南下打工的人多,这几天刚好是返乡的热潮。
  陆静然买的是卧铺的票; 不过其他车厢人再怎么拥堵; 也影响不到卧铺。
  因为这是要核定人数,一床一位都规定好了的。
  李福来和刘秀萍知道三个孩子要来,头一天就开始准备了。
  这大半年了; 他们没有在身边,几个孩子估计没怎么吃饱吧。
  经常想起来就担心。
  夫妻俩在茶村里,租了一栋房子; 平层看着有些年代的了; 但是却把收拾的很干净; 有三个卧室。
  陆静然从机场出来,就看到等着的两位。
  南市到了冬天,也不会太冷,这里和东汉省的寒冬腊月不是一个定义。
  只要穿上厚外套就可以,围巾手套这些防寒用品是用不上的,而且冬天也阳光和韵。
  李福来笑着说:“走吧,我找好了车子,咱们直接回去。”
  他包了一辆车,一天得100块。
  放在以前,那是肯定是舍不得的,但现在赚钱了腰杆子也硬了。
  他们两口子,五点不到起来就开始把昨天弄好的饭菜,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的加工。
  这就等着孩子回去。
  想着早点把人带到家,这都大半年没见到了,心里一直牵挂着。
  李福来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这一年不见就又长高了,过得不错,他们是白担心,还胖了。
  李福来问:“小子,你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成绩单下来了吗?给我看看。”
  李小勇瘪了下嘴巴:“你们这就关心我的成绩,不关心我过得怎么样,关心我的成长!”
  刘秀萍笑了起来:“这小子还挺会说的。”
  李小勇情绪没有维持多久,就乐滋滋的从他随身的背包,拿出了这个期末的成绩。
  全班一共60个人,他考了44名。
  李小勇自卖自夸的说:“省城的人读书比镇上小学厉害多了,我很认真的学了,明年还会考更好。”
  如果是其他的孩子,拿着这一张成绩单回去多半会担心,会不会被父母责骂。
  但是李小勇显然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他小学考试就一直是全班十名以内,倒数,这次居然跳出了这个框。
  起点低,进步的空间就大了。
  其实李小勇这也是被逼无奈,陆静然说了,要是再垫底后十名,就同意他大哥给他报名补习班。
  每周五天上课已经很辛苦了,周末还得看书,那还不如杀了他。
  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他每天收心,认真的开始做作业,有不懂的就会问周美美。
  周美美这次期末考了全年级第四,生气了好几天。
  她觉得发挥不稳定,决定要更认真的读书。
  李家的夫妻俩也很满意这个成绩。
  他们倒是不纠结,看得开,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不勉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陆静然这是三次来了,茶园的空气清新,她感叹这是个好地方。
  如果这里以后生态也保持的好,她倒是可以来这边修一栋小房子养老。
  虽然说还在奋斗就考虑以后养老的事情有些早了。
  一家人团聚,上午他们家一起吃饭,下午就把陆静然姨姥姥家也叫来了。
  大家倒是其乐融融,一起做事这么久,也没什么争端。
  两家厚道人,不会斤斤计较,差不多就行了,而且又有陆静然不定期派来的收购经理来震场。
  王家的人丁兴旺,两个兄弟一起做事,也住在一起,但是各自娶妻生子有家庭。
  一大家子加起来有快二十口人了,陆静然倒是一个都没有落下,人人都带了礼物,挑着对方会喜欢的。
  大家也都很开心,能收到礼物。
  吃完了晚饭,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王家这代的当家人王泽华走了过来,对正缠着陆静然的小女儿说,“你自己去玩,我有话和你姐姐说。”
  小姑娘点了下头,然后跑开了。
  陆静然问,“表舅,你有什么要和我?”
  王泽华说:“这件事我犹豫很久了,和你的叔叔阿姨和商量过,但是他们说还得征求你意见。”
  李福来和刘秀萍说,一家人就陆静然最有主意,而且她是学历最高的大学生。
  王泽华后来才知道,李志杰虽然是经理,但是陆静然才是老总。
  而这会儿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生就很少。
  一般人听到是大学生还是会另眼相待。
  这代表接受了最先进教育的一群年轻人。
  陆静然笑了下:“您说吧,我的叔在电话里,大概说过一点,不过还不太切确。”
  王泽华说:“我们沏一壶茶,坐下来慢慢聊?”
  “好。”
  王泽华这才把事情的原委徐徐道来。
  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的茶厂,又有了注册的商标,而且还有制茶手艺老道的师傅,硬件条件都充分的情况下,要往前拼搏一下了。
  不说是陆静然找的那些销路,就算是他们卖到周边的确,也要比其他家贵一些。
  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益了。
  一点也不用担心压货,这么说吧,只要是有货就能卖出去。
  今年秋茶产量不错,不过还是供不应求,他们在本地又承包了200亩的茶田。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王志华算是同龄人中有头脑的,既然本地茶农不肯承包,他这才把视线和目标放到其他地方。
  他决定等到开了年,就全省范围内的寻找适合种茶的地方,然后条件合适把承包下来,扩大生茶的产量。
  可以生茶运回来统一才炒制加工,或者派产厂的师傅过去,然后只要保证品质,贴上一样的商标就能畅销。
  不过去外地承包,这算一项重大的决定,家里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王泽华得到了家里辈分最高的老太太支持,决定开年,就开始干这个活儿,已经问过了路。
  这边的茶厂是两家一起经营的,商标还挂在陆静然的公司下来,所以他还得征求对方的同意。
  这次就不分红,直接把赚到的钱再投入到生产中。
  陆静然先后思考了两分钟,开口说:“行吧,我也觉得可以,我们这边是支持的,我会去和我的叔商量,那以后就要麻烦你到处跑,那就辛苦了。”
  王泽华准备了一肚子说服对方的话,没想到这么轻轻松的获得了赞成,都没有用上。
  事情太顺利,他反而是有些懵了。
  王泽华笑了下:“你怎么这么快就赞成我的主意,不多想一想?”
  “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自然会支持,这和想多少时间关系不大。”
  顿了下,她又说:“而且我觉得,这是重要性的一步对茶厂来说,走出去整个市场都会变得开阔起来,我也有这个想法、”
  王泽华听人一番分析,瞬间就更有信心,又和陆静然商谈了一些细节。
  两个人虽然相差快三十岁了,但是彼此沟通一点障碍都没有。
  一直到晚上快十点,王泽华想着对方路上奔波,得早早的休息这才告辞离开。
  王志华也有耳闻,宋家的咄咄逼人。
  他叹了口气,那些人真的太目光短浅,这个姑娘以后是有大前途的。
  这不是捡了个芝麻丢了个西瓜。
  幸好他老娘心地善良,还记挂着这本亲戚,所以说这是好人有好报,人还是得做多做好事啊。
  陆静然过了初五,才和李家的兄弟俩离开南市。
  茶村里是没有信号覆盖的,所以手提电话她没有带来。
  倒是走之前留了一个村头的公用电话,如果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可以通过这个来找她。
  但是一个春节,公用电话老板也没有通知有她的电话。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说明一切运转正常。
  公司初七开始上班,虽然很多人依然沉浸在过年的气氛里没出来。
  这个年代的春节和后世不同,大家一年到头来,很少有吃得这么好的时候。
  什么都不用做,享受一年劳动成果的几天,小孩子还能有新衣服压岁钱。
  晚上一起守岁,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过年的氛围很浓郁,最重要的是这代表团圆。
  陆静然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周美美回自己家了。
  周石感动的快哭了,终于能吃上热饭热菜了。
  他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经常就凑合下一碗面吃,厨房里只有盐、油和面。
  如果改善伙食就放两个鸡蛋进去。
  再不然就去买盒饭吃。
  而且他妹的厨艺,这又进展了不少。
  周石恨不能每天把菜吃了,还舔一舔盘子。
  周美美每次做完饭就默默走了,洗碗收拾就交给了她大哥。
  她觉得对方吃相太可怕。
  周石慢慢的,就觉得不太对啊,这小丫头片子和陆静然住了半年,怎么这和人越来越像了……
  从前她妹生气了还会时不时的刺一句,现在就冷冷的用眼神看着自己。
  比如今天早上,周美美从他房间出来,冷冷的看着他说:“你的房间全是垃圾,把清理出来知道吗?多大的人了?”
  等这对方出去了,周石才反应过来。
  这小下头和谁说话呢,语气这么差。
  而且真见鬼了,他难得抽空把自己的狗屋给整理了一下。
  不过这小日子过得不长,离着春节还有三天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回来了。
  所有父母都会爱孩子吗?周石觉得未必。
  那两口子年轻的时候就浪,结婚生子后也没见收敛,一个月都见不到人几天。
  说是去外面打工,但是这么多年一分钱也没有寄回来,回家也是两手空空。
  周石是靠着奶奶爷爷的救济,这才勉强长大,后来老人过世,他还是个孩子,那两口子就又塞了个婴儿给他,说这是你妹妹帮忙照看她。
  周石那时候想,这谁要照顾啊,但是打开襁褓,看着熟睡的小婴儿心软了。
  这才开始了长达十年,又当爹又当妈的生活。
  这期间两口子依然一分钱没给。
  那时候没钱,他就脸皮厚,今天把周美美抱到这家吃奶,明天抱到那家,然后再东拼西凑买了点奶粉,这么凑合着养着。
  小姑娘生命力顽强,就这么平安的长大了。
  周石分析过,也亏得这个小丫头小时候不像是现在这个样子,别人逗一逗就会笑,而且从来不会哭闹,至少去别人家蹭奶的时候不会。
  不然别人哪里会心生同情,那小东西就只能饿死了。
  周石赚钱了后,倒是经常买东西去看当初接济自己的那些邻居。
  周新武和肖蓉就不赞成,自己的儿子赚了钱不给他们,倒是贴补其他家了。
  不给他们闹也没有用,周石半点脸都不给人,他比他爹长得还高。
  他后来开车一个月就好几千了,钱都存起来,只是偶尔给上门的父母一两百打发。
  两口子肖想儿子的钱,但是没有办法,夫妻俩有些怕儿子。
  这次春节他们灰溜溜的回来,就是想从对方头上敲一笔。
  然后转了一圈,听说周石都买了车,经常会开一辆桑塔纳回来,两口子都傻眼了。
  他们儿子真的发大财了,两个人在兴奋中没回过神。
  这车得十万块吧,有钱买车的话,给老子五万块不算过分吧。
  夫妻俩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