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她下广州,又带了五十款的设计图。
  采购和生产要时间,刚好是市场消化完第一批服装,第二批也就完成了链条反应,中间不会断供给。
  店面里陈设的款,陆静然和陈忆琳讨论过,要保持有30%是常青的基础款。
  比如说白衬衫和线条简单的外套,这些不会过时,什么时候都有人会买单。
  然后剩下的70%看着市场的反馈,再随时的做调整,这就是时尚款了。
  如今公司的二十多人的设计团队,这还是在请到外援的情况,所以自然是远远不够。
  陆静然准备看这个月的销售情况,然后把总部开到沿海的特区里,然后再招收一批设计师。
  陆静然车开到家,差了一刻就到九点。
  晚餐吃的火锅味道还行,所以她打包回来了一份,给两个人当宵夜。
  家里有专门吃火锅的酒精炉,周美美很快弄好了,热气腾腾的香气充盈在整个餐厅。
  李小勇在吃了晚饭的情况,又吃了两碗饭。
  两个人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家里的电话就响起来了。
  电话是李志杰从上海打来的,陆静然和对方说了几句,就把话筒递给了李小勇。
  “你哥的电话。”
  李小勇摸着自己混圆的肚子,慢慢的走过来,拿起话筒说:“哥你有什么事情吗?”
  李志杰说:“听说你成绩不太好,你放心等我回来,给你周末报名一个补习班。”
  李小勇心里咯噔了下,小心翼翼的说:“哥还是别了吧,我就是不是读书的料,而且我脾气不好。”
  李志杰点了下头:“这个这我知道,那你知道吗?我脾气更不好,还是个打人的料。”
  李小勇:“……”
  这一瞬间,他感觉从天堂跌落到了地狱。
  这日子没办法过了。
  李小勇果断的挂了电话,泪眼汪汪的看着陆静然:“静然姐,我哥疯了,他要给我报名补习班,他赚钱多不容易,这不是浪费吗?”
  小孩子其实很敏感,李小勇又是个鬼灵精,知道他哥也听陆静然的。
  陆静然笑了下,开口问:“浪费钱都不算,你们班多少人 ?”
  “64个。”
  陆静然点了下头:“这样吧,一个月后就期中测试,如果你的排名在45名以内,我就不让你补习。我也不要求不成绩优秀,总不至于做吊尾车吧。”
  李小勇觉得头都大了,不过权衡之下他还是答应了。
  陆静然知道对方不是读书的材料,也不勉强,非得要人成绩名列前面。
  她看得很开。
  不过小学的教材简单,如果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45名还是很容易的,这小家伙不是真的笨,只是集中力差了一点。
  当然,主要是约束一下人,稍微给点压力。
  陆静然等两个孩子都去睡了,心里叹了口气。
  这两个都算省心的,还得经常担心会不会长歪了,养孩子如果不是因为百分百的爱,那真是风险投资。
  如果为人父母都需要测试,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批准生孩子,她肯定会考一个非常低的分数。
  ———
  陆静然隔天很早就醒了,她出门的时候,曾宇就已经等在那里了。
  曾宇一个月拿了人这么多工资,觉得不太好意思,陆静然不在的时候,他就在公司当安保。
  公司都是些年轻的姑娘,有时候加班晚了,他就会送人回家。
  曾宇接过陆静然手里的箱子:“老板,我们走吧。”
  “曾叔,和你说了,不用叫我老板,别人听着反而会觉得怪怪的,你叫我静然就好。”
  “哎,好吧。”曾宇饶了下头。
  哪有对老板直呼其名,虽然对方年纪轻,可是他丝毫没小瞧。
  能开那么大的公司,那就是有本事。
  不过想到对方说得低调,还是同意了。
  陆静然说:“你帮我提着这个小箱子就好,行李箱我自己拿。”
  银色手提箱里面都是钱,虽然现在刷卡已经流行了起来,但是现金还是最常见的交易方式。
  代加工厂那边,也指定要现金的。
  陆静然提前就取好了钱,因为落地广州,要去银行取大量现金也得预约,可能还会被人盯上。
  不如现在弄好了,直接带过去省事情。
  她觉得自己相当的土财主做派的,随身带着十五万的现金。


第56章 
  陆静然到了广州; 现实去市中心的店面转了一圈。
  装修已经完成了。
  整体采用白钢、铝型材、木板还有大量的LED灯光,室内光线明亮。
  外面的橱窗成列,也会有第一眼吸路人的视线的效果。
  这是陆静然和设计师沟通出来的设计方案; 想要的店面陈设效果; 简洁、大气。
  陆静然和贺佳碰面后,当天就去了深圳。
  她要去和工厂的负责人见面。
  付清第一批订单的款。
  五千件衣服; 每件衣服加工费6。5; 那就是三万多。
  不过五十款衣服,出货量一共才五千,其实算很小批量了。
  那些大的服装厂; 经常一个款都出货量都七八千件。
  工厂的负责人见过陆静然,知道对方才是老板,所以很客气。
  陆静然按照流程抽了样品检验; 这家工厂是她当初和陈忆琳考虑再三才定下来的,做工自然没有问题。
  然后服了加工费和后续的车费。
  工厂就有合作的货运车; 深圳到广州只要两个小时,马上就能装车。
  陆静然想把总部设在沿海,还有个原因是这里的物流更方便。
  有直达全国重要城市的货运车。
  装车也是工厂的人,按照衣服的大小重量不同18件到50件一个纸箱。
  一辆常规的货车可以装七到九吨; 一共两辆车。
  等着这边装车完成; 就已经是晚上九十点了。
  车连夜运往广州; 陆静然跟着车一起走。
  她虽然是个女人; 但是有一脸凶相的保镖站在旁边; 别人也客气很多。
  这个年代能请得起随身保镖的; 那都不是一般人。
  能当老板的,那也不是一般人。
  车子到了广州,贺佳和这边的十二个营业员已经都等着了。
  今天要连夜的把货物清点出来,然后该挂的要挂起来,准备熨烫、
  贺佳在这边监工,陆静然就先回去休息。
  上次陆静然来的时候,让谢叶子租了房,不过已经被当成了员工宿舍了。
  这个年代,广州和深圳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找工作考虑的条件之一就是包住宿。
  陆静然洗了澡,用酒店的房间给陈忆琳打了电话。
  陈忆琳会在开业那天过来过还有五天的时间,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
  两个人都有些兴奋,这前后忙了两个月,终于到见真章的时候了。
  陆静然又打了几个电话,等着忙完就又十一点了。
  这里是市中心,所以哪怕是深夜也还灯火通明。
  陆静然走到窗边,抬手拉开了窗户,那些灯光往前,仿佛一直蔓延地平线。
  仿佛和天相接在一起。
  城市的轮廓被黑夜模糊,让她觉得,和二十多年后好像没有差别。她突然产生了种迷惑,不知道自己在哪一个时空。
  她是律师事务所的王牌之一,专门受理名人和名企业的经济纠纷,收取的费用不低,为了最近要上庭的案件,是不是应该再好好看下手中卷宗。
  可是在哪儿呢?
  听到‘滴滴滴’的声音,陆静然回过神,从魔怔中醒了过来。
  她走到了床边,拿起了那个正在想的BP机。
  上面是一串号码。
  陆静然没有多想,自己拨了过去。
  今天难得失眠,反正也睡不着。
  余惊远回到家,就通过呼台给对方发了消息。
  他在基地是不允许携带通讯设备的。
  铃声响起的刹那,他就接拿起了话筒。
  余惊远问:“你怎么还没睡觉?”
  他以为至少得等到明天早上,这是意外又惊喜。
  陆静然问:“你是不是经常送人礼物?”
  余惊远:“不经常。”
  他也不觉得,送人礼物有什么不对,但也知道不能随便送女生东西的。
  陆静然又问:“你对朋友,或者是女士都这么关怀体贴吗?”
  余惊远说:“当然不是,只对你。”
  “那好,你自己说的,我记心上了,晚安。”
  说完了这句话,没等对方反应过来,陆静然就挂了电话,她突然心情好了起来。
  第一次收礼,是因为没有反应过来,对方就消失了,刚好她那时候缺钱就把典当了。
  但是后面她可以坚决不收的,却没有这么做。
  收了人东西,那就是欠了人情。
  如果换一个人,自己未必肯拿的。
  看起来是他积极,谁掌握主权未必,她承认是对人印象深刻。
  月光下的屁股。
  ———
  陆静然隔天很早就醒了。
  她从房间出来,曾宇已经站在门口了。
  两个人去了市中心一家大的影楼,这个年代,广州的交通就非常堵塞了。
  机动车的数量多了起来,但是城市交通道路规划也没有完善,所以和后世拥堵的程度不相上下。
  羊城作为中国开放城市的前沿,已经开了好几家外资的照相馆。
  最近从港台和国外流行过来的 “美人照”、“时装照” 让人觉得很时髦,很多年轻姑娘追捧。
  所以个人写真生意非常好。
  时代在发展,乳杆菌传统的照相馆被挤兑的没什么生意,外资的影楼却生意很好。
  陆静然挑选了其中最大的一家。
  衣服成品出来了,她准备拍摄宣传用的画报。
  当然不是每套衣服都拍,而是挑选主打款。
  因为人手不够,很多都要她自己亲力亲为。
  陆静然刚走进影楼,就有人迎了上来。
  “小姐,请问你是要拍个人写真集吗?”推销员热情的问。
  等到推销员看到对方的脸很是意外。
  一般来说,来拍个人写真集的都是年轻漂亮的姑娘,各种风格自己都见了不少,但是这会儿眼前的人,还是漂亮的叫人吃惊。
  怎么说,就是比影楼精挑细选,然后放大的照片挂在墙上的那些客人,还要好看。
  刚好影楼要重新换一批招揽顾客的成片。
  他觉得,如果是这位来拍,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推销员热情的说:“小姐,我们现在有个活动,如果你愿意把照片放大挂在影楼,我们可以给你五折的优惠。”
  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荣誉,一般影楼和顾客这样提议,对方多半会答应。
  陆静然笑了下,开口说:“你误会了,我今天不是来拍个人写真的,我是做服装生意的,想来拍摄服装画报。”
  “哦,这样啊,我知道了,我去给你找照相师,也有很多商家找我们拍画报,甚至还有明星来光顾过,您没有来错地方,我们影楼现在使用玛米亚或者勃朗尼卡的120相机,照相师还有外籍的,设备和技术都是全国一流的。”
  这话倒不是吹牛,推销员说得很有底气。
  “那就麻烦了。”
  这个时代,广州的街上的行人中,就有不少的外国人,所以陆静然一点都不意外影楼的工作人员是外籍人士。
  走过来的照相师,是个金发碧眼的男人,有个很典型的美国人名字,David。
  他来中国已经四年了,会简单的中文口语,够日常的交流了。
  虽然说广州不少的海归,眼前这位女士能说一口流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