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穷人多,可是有钱人也不少。
  陆静然定好了价钱,秋茶卖十四块钱半斤,这种茶叶不必包装多好,卖给工厂的员工,直接分装好了。
  茶叶质量轻,半斤看着也不少。
  这是茶叶正常的规格,十几块半斤,比二十多一斤,听起来更能让人接受。
  李福来开始心有疑虑,这会不会贵了。
  陆静然就泡了一壶给他,他就没说话了。
  李福来向来不舍得喝贵的茶叶,但是偶尔去同事家,也喝过质量不错的茶。
  陆静然带回来的,这比同事从市里面商场十五一袋的还好喝。
  十五一袋的那种,里面也才放四两茶叶,还没有半斤!
  所以这算是物美价廉的正常定价。
  陆静然说:“我们的东西好,你可以先泡给别人一杯试喝,不要就算了,咱们不勉强。”
  刘秀萍赞同:“就是这个理儿。”
  “诶,我知道,那我先走了。”李福来揣着那一袋准备给人试喝的茶叶出了门。
  家里面这么多茶叶,陆静然的姑姥姥相信他们,让先卖后面再结款。
  他得努力才行啊!
  李福来出去了,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才回来。
  陆静然早就回家了,李志杰也睡了。
  两个人是真的累了,长时间坐车是一件消耗精力的事。
  刘秀萍心情坎坷,所以一直坐在家等人。
  刘秀萍停下手上的活儿,看着进来的人问:“怎么样?有人想要吗?”
  李福来沉着脸,看了人一眼说:“你猜猜?”
  刘秀萍心里“咯噔了”了下,有些坎坷:“不可能没人要吧?”
  李福来笑了起来,也不卖关子了,“实话告诉你吧,有三十多个人问我要了,我一晚上卖出去十多斤!咱们快把茶叶都分好,明白别人要来拿的。”
  “你不会是骗我吧?一晚上跑了那么多家?”刘秀萍心有疑虑。
  李福来说:“我就去了老赵家!他家每天晚上人都很多。”
  这会儿到了八零年代末,有了前面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家里电视也不算太稀奇。
  老赵的儿子在深圳做生意,几个月前给他买了台索尼21寸平面电视,还说是从香港走私过来的。
  那彩电屏幕又大又清晰,这就很少见了。
  老赵喜欢热闹,每天晚上都把电视搬到院子里让大家一起看,最近都在看《西游记》。
  老少咸宜,多的时候有三四十号人。
  李福来在工厂人缘不错,他也没有主动去推销,只是泡了一壶给所谓的潜在客户,请他们喝。
  然后有人主动问他茶哪里买的,接下来的事情就自然而然了。
  这年代商品紧缺,很多东西有钱也买不到,而且生活好了,大家都开始有了追求。
  名车名牌衣服虽然暂时追求不到,但是买点好的茶叶、烟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听李福来把过程说了遍,刘秀萍笑了起来。
  “哎,开看不出你挺有能耐,那我明天在餐馆顺带着给来吃饭的人推销,肯定也能卖得不错。”
  李福来“哼”了一声,十分得意的说:“那你肯定是卖不赢我的。”
  “那就说不定,话不要说得太满,咱们走着瞧!”
  茶叶比想象中还好脱手,两口子心情都不错,连夜把那些铁观音都给分装好,就去洗漱睡觉了。
  李福来早起就去工厂上班。
  那些定了茶叶的人,就直接去刘秀萍的店里面拿。
  李福来昨天是说定了十多斤,但是一上午卖出去二十多斤!
  这个年代虽然通讯不发达,但是大家都住在一块儿,有什么消息传的很快。
  李福来家有好茶,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大家怕迟了赶不上这趟,很多人直接过来问。
  两口子为人向来厚道,在邻里口碑很好,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成本两块多一斤,他们卖十四块半斤,那一斤就整整可以赚三十块钱!
  刘秀萍心里突突地跳,这一个上午,居然能赚六百多块!这比李福半年的工资还高! 要不是钱还在兜里放着,她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陆静然倒是不着急,她看了一上午书,中午才过来。
  她从前是学理科,陆静然也是理科,倒是对口了。
  英语和语文是没代沟,理科那几门把公式捡起来也容易。
  律师要背的东西特别多,她从前学过系统的记忆法,算是很有优势。
  这个年代升学率还没上去,宁县一中每年四百多个考生,考上的不过三四十个,而且大多数还都是中专生。
  去年的理科一本线515,一中才三个人过线,。
  陆静然考虑过,这书还是得读下去。
  首先李家的人不会同意她退学,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他们的家庭,都想要通过高考来跨越阶层,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龙门”。
  二来她那个便宜爹不是快找上门了。为了让那个人不开心,自己也得读下去,而且还得大张旗鼓的。
  这会儿能考了580 分以上的学生是要登报的,她得争取下。
  李志杰知道卖了这么多,也很震惊。
  天,居然能赚这么多?
  他看着走进来的陆静然,笑着说:“你看早知道这样,我们就全部拿那种最便宜的来卖,这么赚钱!”
  陆静然微微一笑:“真是个傻小子。”
  “难道不是吗?”
  陆静然说:“如果成本是3块,你卖30块,能赚20多。成本是200块卖300块,却能赚了100,你自己想想谁更划算?”
  所以她真的很感谢送随身听的人,做买卖成本多少很重要。
  李志杰:“……”
  哎?是那么回事吗?
  陆静然抬手,敲了下对方的脑门:“好好想,慢慢想,我去吃饭。”


第12章 
  陆静然吃完午饭,刚搁下了筷子,刘秀萍就把切好的橘子端了出来。
  “吃点水果吧,我怎么觉得,静然你好像变了很多。”她放下东西说。
  “有吗?”陆静然抬眼问。
  她皮肤白,瞳孔颜色浅,睫毛长却不怎么翘,往下垂着,沉默的时候,让人觉得疏离而不可侵犯。
  笑起来如寒冰乍破,有种少女的娇俏。
  刘秀萍笑了下:“说不上哪里,不过话多了,性格开朗了。”
  从前陆静然不爱和人说话,走路总是低着头,现在不这样了,就感觉整个人气质都不同了。
  “嗨,你就知道夸她,亲生儿子都看不到。”李志杰不太乐意听。
  他已经收拾好准备去师傅那里。
  李志杰在木匠那里当学徒,这都请了好多天假,赵木匠的意见大了。
  陆静然站了起来:“你等等,我有个东西给你看。”
  “是什么啊?你事情可真多。”
  陆静然走出店,回头见没跟过来,笑着招了招手:“乖,过来你就知道了。”
  李志杰努了努嘴,慢慢的挪了过去。
  刘秀萍就觉得奇怪,虽然以前这两个人的关系也挺好,不过也不像是现在这么近。
  这小子别看崛着脖子,其实挺听静然的话。
  ———
  陆静然把画好的图纸递给人,说:“你要给我做三种规格的木盒子,看看能做出来吗?”
  这是她早就画好的包装盒,上面标注了尺寸。
  李志杰看完抬起头:“这个简单啊,没问题,不过你要用来做什么?”
  “用来装茶叶,做礼盒装。”陆静然说。
  李志杰愣了下:“这么麻烦,我们现在没弄这些不也挺好。”
  陆静然微微一笑,说:“能卖得起价钱,产品重要,包装很重要,下个月就是中秋节了,礼盒装拿来送人看着贵气。”
  李志杰粗略地想了下,好像也是这个道理,他问:“你到底准备卖多少啊?”
  “有的东西你卖便宜了,别人还觉得不好。”
  李志杰说:“那好吧,你这些盒子要多少啊?”
  陆静然:“这种小的要168个,最大的那种要42个,中等大的60个,我要深色木纹,你尽量把活儿做精细点。”
  “成吧,我可以叫上和其他两个学徒,和我一起做。”李志杰说。
  他虽然觉得这家伙麻烦,但是嘴上倒是没有推脱。
  陆静然点头:“那也成,我可以付工钱。”
  “不用钱,大家关系都好,我出木材就好,大不干完了请吃饭”李志杰说完了,小声地嘟囔了声,“反正大家伙儿给师傅做工,也没钱。”
  这都大半年了,师傅还让几个人做最简单的剖木头。粘合木板这样的活儿,大家私底下讨论,都觉得没学到什么。
  陆静然给的这个盒子图纸,四四方方的也不花俏,尺寸明确,还是很简单的。
  “那你记着啊。”
  “误不了你的事儿,要不你看我先做个样品出来,有什么不满意你再提意见?”李志杰问。
  “可以啊。”陆静然笑了起来。
  不错,这小子变聪明了啊。
  ———
  孟建国昨天在朋友家,喝到了一壶不错的茶。
  问了才知道,是从厂里同事那里买来的,卖茶叶那位,和他不是一个车间。
  所以当时是听说了但是没放在心上。
  一个工厂的员工,能有什么渠道拿到好的茶叶,大部分人喝茶也就随便喝,不过是凑热闹去买罢了。
  直到……昨天他自己喝到了,彻底推翻了之前“想当然”的结论。
  孟建国仔细问了同事,这都卖了两天,很多人都要了,那边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十四块钱一袋,价钱不便宜,但是喝到嘴里,就知道绝对是值得啊。
  他心里惦念着,一早就过来刘秀萍的店子。
  这样的茶叶,市里也难找得,去省城买就不是这个价钱了。
  他希望自己能捡个漏,嗨,真的应该刚知道那会儿就过来!
  ———
  陆静然这两天都在店里帮忙。
  说是帮忙,也不过是帮点菜和收银,其他的刘秀萍根本不让她动,说是写字的手。
  “这里是有卖茶叶的吧?我昨天在朋友家喝了不错,他告诉我你们这里有。”一个男人走进来问。
  陆静然打量了眼来人,笑着说:“有的,不过量不多,你要半斤还是多少?”
  孟建国说:“我要两斤吧。”
  “看来叔你常喝茶,其实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前面那批是秋茶,还有春茶,不过价钱稍微贵一点。”陆静然边说,边把包装好的茶拿了出来。
  “春茶?”
  陆静然说:“要不然我拿给你看看,顺带各泡一杯给您对比下?”
  “好啊。”孟建国点头,还泡着给自己作对比,他心里想着这小姑娘,倒是很会说话做事。
  同一个品种,采茶季节差别也会造成品质的差异,一整个冬天的养分和茶韵都在春天抽芽,春茶口感自然是最好。
  陆静然放下热水壶,又把两种干茶拿过来,让对方自己对比看,
  这是肉眼可见的差别,春茶的叶子裹得较紧,色泽翠绿,秋茶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多,颜色偏黄。
  冲泡好的两杯茶,春茶下沉地更快,汤色也更好看。
  不用对方说,孟建国也看得出区别,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他放下了杯子开口问:“你这种好的多少钱?”
  陆静然说:“十七一袋。”
  两种的差价才三块钱,但是规格不同,秋茶一包是250克,春茶只是放了180克。
  所以还是有赚。
  现在物价就这样,真的要是卖上了二十块钱,反而销量上不去了。
  靠这样卖茶,赚大钱不存在,但走走量,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