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宅子名义上归属于永安侯府,所以除了当代永安侯的子孙外无人有资格可以住进里去,而赵秉安这两代,所有赵家的子嗣自小扎根京城,要不是遇上此次秋闱避嫌,赵家可能都没多少人还记得他们在河北还有一栋如此豪华的府邸。
  不,这都不应该算是府邸,简直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山庄。
  环绕三街,横跨数条内河,生生在繁华的闹市区劈开了一块静谧的空间。
  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常年无人居住,导致看上去有些阴森。
  “这地方原来是土赵的祖宅,他们一宗几十房人都挤在这,自然比平常地段大些。”
  赵十三从来称自己是京都永安侯府赵家的子孙,从不承认与河北本姓赵氏有任何牵扯,两边宗族祭祀礼丧之事向来也是分得清清楚楚,谁也不搭理谁。而且以河北守备府为首的赵姓子孙向来是看不惯当地那些土鳖,见面就是掐,打架斗殴那都是家常便饭。
  每回两家儿孙骂街,不可避免提到的就是眼前这栋大宅。这也是两家纷争百年,至今无法言和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代永安侯以战功扬名,是太祖皇帝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当初以他老人家的权势想在河北圈块风水宝地做府宅,那绝对有许多人上赶着过来献地,但是,他老人家在河北置地可不是心血来潮,更不可能为了什么落叶归根。纯粹就是奔着恶心人去的!
  当初他老人家年幼的时候丧父失母,家中所有资产皆被族中诸多堂亲贪墨,不仅如此,赵家在当地也算名门望族,凡赵姓子孙都有资格进族学读书,可第一代永安侯赵靖不仅被剥夺了这项权利,甚至在乱世将起之时被宗族推了出去填兵役。
  南征北战二十多年,赵靖从一阶马前卒混成了手掌百万兵权的大将军,最幸运的是他当初跟的主子成了天下至尊的皇帝,战功封侯,比那劳什子状元风光多了。
  搁在常人身上,功成名就之后接着自然就是衣锦还乡,当时本土赵族心里虽然忐忑,但料想服个软认个错也就没什么了,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都是姓赵的,你要是执意找自家人麻烦那不就让外人看笑话了吗。
  但是!但是!第一代永安侯是个脑回路特别直的人,他觉得自己没有特意赶回去收拾那群王八蛋已经很够意思了,他们居然还敢写信到京城来,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同气连枝,简直拿人当三岁娃娃戏耍。
  一怒之下,他老人家便迁了自家祖坟,自成一宗。赵家宗族当时还没来得及有意见就被永安侯府接二连三的政治打压给欺负惨了,最后尽管当时的族长没有出面承认两家分宗,但赵秉安那一支先祖的灵牌还是被带走了。
  被动分宗,这对于一个望族的声势具有毁灭性的打击,本土赵家心里一直记得这个奇耻大辱,往后几年,只要他们稍一恢复元气就开始找事,惹的第一代永安侯是烦不胜烦。
  最后,还是永安侯的生死兄弟定国公陆宵出了个损招,借着国朝初定,前朝之事纷乱难理的时候构陷赵家宗房,谋划他们的宗族资产,只要夺了他们的立身之所,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设想是挺好,前期进行也很顺利,河北赵氏二十余支聚居的留儿街不费吹灰之力就落到了第一代永安侯手里。
  可河北赵家又不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那么大冤屈他们当然得上诉啊。
  反正当时这件案子闹得是沸沸扬扬,京中永安侯府也算是颜面尽丧。
  好在第一代永安侯不是糊涂人,做事精细,犯人冤不冤另说,关键证据不缺,都察院大理寺都拿他没办法,太祖又有心偏袒自己的两名心腹爱将,便只是申斥一顿了事,连资产都没有发还回去。
  第一代永安侯因为此事在满京城权贵面前丢了好大一个人,对河北赵家自然愈发痛恨,干脆他就派人推倒了原赵家所有祖屋,连祠堂都没放过,随后在那片地基上建了这么一栋大宅,意为永生永世都要压人一头的意思。
  这件事赵秉安在自家的族谱中读过,不过上面只有寥寥数语,现下听赵十三这么一细说,他倒是不好擅做评价了。
  稍微松了一下领口,赵秉安刚打算下马,就看见从宅门里奔出来几个人影,这回倒是有分寸,一个个都没敢胡喊乱叫,规规矩矩的行礼请安。


第126章 稻门赵氏
  赵秉安深深的扫了地上几人一眼,随后便面无表情的下了马。
  “主子小心。”
  蒋达有意搀扶赵秉安下马; 手都伸到半途了却被少主的眼神给止住了; 尴尬中只能环转方向; 迎着小主子的背往大宅门前走去。
  从蒋府陪嫁的下人也不能说皆是不靠谱的; 原本赵秉安还是挺看好蒋达此人,忠厚本分,不贪不惰,可惜这次太让他失望了,区区几个仆属都管不好,何堪其他。
  赵十三在一旁全程旁观,瞧着那平时用鼻孔看人的几个奴才此时战战兢兢; 连起身都没有底气的样子; 心里暗爽; 恨不得当面喷他们一句“活该!”。
  无论他们守备府里如何折腾,对外老八和他十三还是亲兄弟,这几人当初仗着京都侯府的势可没少阴阳怪气的讥讽老八,要不是这样; 后来老八也不会一再冲撞; 说到底,只不过是为了一口气罢了。
  大堂里面打扫的很洁净,或许因为熟知赵秉安的喜好,所以整座府邸都改成了开阔清雅的风格,少见帷幔纱帘,更多几分竹木草香。
  赵十三从进来伊始一双眼都快看不过来了; 这么多年,大宅这边荒无人烟,没想到这么收拾一下就完全大变样了,怪道老八当初能瞄上这块福地。
  可惜也就住两三个月,等眼前这位小爷一走,这么好的宅子又要沉寂下去。
  赵秉安也没有顾及一旁的族叔,进府之后直接让这一群记吃不记打的混账东西跪在了堂下。
  他已经懒得花心思去调教一帮本性难移、屡教不改的蠢货,这次是看在母亲面上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要是还敢欺瞒,那真就不能怪他辣手除瘤了。
  蒋家当初为了攀附永安侯府,陪嫁了诸多财货不说,就连这下人也是足足送出了    二十余户,这些年除了跟在蒋氏身边忠心耿耿的老人,其他诸多下人大都被派遣到庄子店铺中进行经营,蒋氏这些年身体又不好,三爷和赵秉安都不愿让她多劳累,便直接放权给了府外那些下人。当初对于底下人传出的那些小贪小挪,赵秉安不是不知道,只是水至清则无鱼,有些事弄得太明白反倒容易出事。
  原本赵秉安也没把心思放在这方面,但后来轮到他姐姐赵映姝管家之时,没想到居然查出了将近万两的亏空,蒋氏的嫁妆盒子里才有多少东西,这帮混账简直是吃了狗胆。
  当时连杀带卖,赵秉安几乎处理了近半数奴才,为了这事,他还特意去了蒋府一趟,与几位舅舅解说纷由,所幸舅舅们都还算明理之人,双方没闹出什么不愉快。
  原以为剩下这批人该吸取教训安分当差了,没想到只是派到河北几个月,这小尾巴又翘起来了,赵秉安瞧着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简直是怒火中烧。
  “啪……”手上用力,直接用袖子把旁边的茶盏甩了出去,赵秉安的力度很大,茶瓷落在地上还朝外蹦出了好远。
  蒋达几人被茶水泼了半身,却什么话都不敢说,并且,因为赵秉安的这一举动他们几人脖子都缩了起来。
  “小半年的功夫,你们在河北过的挺舒服啊,主仆尊卑都忘到脑后去了,居然敢大张旗鼓的上门问罪,谁给你们的狗胆!”
  “冤枉啊主子,是那赵八爷屡次相欺,拒不搬出,奴才们没办法才去找五老太爷主持公道的,真不是……”
  “住嘴!你们真当本少耳聋眼瞎啊,若无真凭实据我会这么问你?”
  “稻门街老赵氏,不用本少再多说了吧。”
  几个奴才现在真是想哭死,他们当初是被稻门街那些人糊弄了,以为赵八爷恶意侵占了主子的祖宅,这才寻上门去问罪,这事原就是守备府的错处啊,难不成他赵老八在侯府祖宅里养姘头还有理了,可他们真不知道和稻门街那些人接触会捅了少主的肺管子,守备府不是说永远不会向主子告状的吗,这怎么还能说话不算话呢。
  顶着一脸茶叶末子,几人一边磕头认罪一边暗地里嗖嗖往赵十三那里飙眼刀,出尔反尔,真是小人!
  赵十三现下心也颤着呢,他倒是知道祖宅之事已经泄露但没想到赵秉安事无巨细知道的这么清楚,而且这位小爷当着他的面来这么一出,怎么感觉有些敲山震虎的意思呢?客观的说,这件事确实是老八有错在先,不是他精虫上脑,嫡庶不分,侯府这些下人也未必敢到守备府去闹事,人家终究占的住脚啊。
  “行了!先各自下去领十板子,等到回京咱们再算总账。”念在他们这回算是有所收敛的份上,赵秉安也就再宽宥一次,朝沈林递了个眼神,让他下去细细盘问,这群蠢货被人当枪使还不自知,不多多敲打还不知要闯出什么祸事来。
  “此刻本少满身风尘,立刻上门请安恐有不妥,烦请堂叔回去通禀一声,明日中午明诚亲自上门叨扰,给五太爷磕头请安。”
  “不急不急,家父他老人家现下一直在府中休养,贤侄何时来都没问题……”先是本少后又自称其名,这位到底是怎么个态度。赵十三觉得自己猜不透了,还是赶紧回府向老爷子请教吧。
  颠簸了一路,赵秉安也想松口气,吩咐赵佑代行送客之后,他便回转后宅休息去了。看着这夜里更显几分华美迷离的大宅,赵秉安忍不住摇头哭笑,原以为那位叔祖老来应该正经些,可瞧着走廊里五步一立的执灯少女,他觉得有些话还真不能说的太早。
  “都退下吧。”
  蒋达刚挨完棍子,这会儿心里正忐忑着呢,不想哪里又惹了这位爷的眼。
  茫然的抬头往外瞧,结果一看见那条香艳的夜廊,他脑门上的汗又冒出来了。
  “少爷息怒,这,这都是隔房老太爷送来的粗使丫鬟,奴才们推脱不了。”其实人家直说的是暖床丫鬟,只不过蒋达对头上这位小主子的脾性略知一二,没敢挑明。
  “既是丫鬟那便要有丫鬟的样子,这点事情还要主子教你吗,都带回去,下次再敢穿这么有伤风化的衣服出来,那便通通发卖了去,侯府里的规矩一个两个都忘了不成。”
  赵佑刚刚从府门口赶回,就见少主被一堆身着薄纱的侍女给堵在了后宅门口,眉头霎时就皱起来了。
  色是刮骨毒,京城里栽在女色上的高门公子数不胜数,虽然相信他家少主的人品不至于沉迷此道,但碍于当初老侯爷的交代,赵佑还是决定多嘴几句。
  这就是主姓家奴的底气,换成沈林,绝不敢这么疾言令色的对蒋达说话,更别提训斥了,说白了,蒋氏陪嫁的下人怎么能与老爷子身边的人相提并论,在某些方面,甚至赵秉安都不得不对这些人重礼相待。
  “瞧我作甚,就按佑叔说的办,宅子里的下人你都给我好好调教,过些日子有大用,再敢出纰漏,本少卖了你这憨货。”没好气的说完这两句话,赵秉安便抬腿过了走廊,期间一眼未斜。都是些飞机场,有啥好看的。
  到底要顾忌三夫人的颜面,赵佑打发了那群丫鬟之后又和蒋达说了几句软和话,两人之间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