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秉安一踏进这里,身边的赵康田二就被拦下了,他俩人也乖觉,不用赵秉安吩咐就悄没声退下了,三爷给儿子递了个眼神,示意待会别多说话,明哲保身。
  赵秉安倒是想安静度日,但就怕有人存心折腾啊……
  老爷子一早就到了,端坐在左手的太师椅上望着先祖的灵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地底石板上老四被捆着,大少爷在一边跪着,世子的神色莫名,看不出什么意味来。
  开祠先上香,赵家四代男丁除了外放的赵怀珏赵秉宰,今儿就算是来齐了。
  头香,次香,尾香。等长房重长孙祭过最后一盏酒,祠堂里的气氛突然肃清了下来。
  “父亲,秉宁他已经知错了,您就看在他已辞官回府思过的份上饶了他这一回吧。”世子瞧着老爷子的神色不敢狠劝,可让他眼睁睁看着次子受刑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知错?真心知错他就不该和穆家勾连,当年在苏州若不是他首鼠两端,咱们府上不会有满门之忧!怀珩,你敢拍着胸脯说当初这孽畜不是故意把侯府拉下水的,若不是秉安在苏州九死一生挽回局势,你今日还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三爷瞧着世子突然瞪过来的眼神,一伸袖把赵秉安给彻底挡住了,老爷子一句没说错,要不是安儿,府上几百口人说不定就给大皇子填坑了,大房在这件事上没资格指摘他们三房,他儿子,尽心尽力了。
  二爷瞧见地上到现在还不安分的侄子,直接冷哼出声,他当初顾及叔侄情分没少给这个混账东西收拾烂摊子,人家可倒好,危急关头竟置小五生死于不顾,还妄敢对自家兄弟下杀心,这样凉薄自私的脾性真是和他老子像了个十成十。
  眼看老二老三指望不上,世子只能示意不靠谱的老四出头跟老爷子说情,可四爷也不是软包子,任掐任捏的,侄子把他们一府的身家性命拉去悬崖边上溜一趟不够,现在还想再来,呵,真是好意思,他要是开口都觉得自己贱得慌。
  低头玩扳指,四爷就当没看见。
  “老四!”这是都不拿大房当回事了吗,居然一个出头说话的都没有。
  “大哥你也别怨别人,就小四干的那些事在哪家哪户都是容不下的,秉宣以家法族规收拾他,没毛病。”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世子这么咄咄逼人,四爷也恼了,你不是让我表态吗,行啊,我就支持秉宣把小四弄死,还给府里清了个祸害呢。
  “你……”
  “四弟没说错,有功当赏有过则罚,秉宁自己犯下的错怨不了旁人。大哥你还说他闭府思过,难不成他闭的是穆家的府宅吗?”真是自欺欺人,老四要真是安分的主儿,长房何必急着谋划将其外放,今儿也就是被秉宣误打误撞给逮着了,要不然过两天人一准被老大送到太岳去了,呵,老大指使他们兄弟几个还真是不客气,老五都把人送回来了,他还能厚着脸皮再塞回去,真是绝了。
  赵秉安往后躲了躲,长辈之间的交锋他可一点都不想牵扯其内,只不过老四当初在苏州恩将仇报着实惹恼了他,把这件事隐晦的往老爷子那捅了捅,也不算是报复吧。
  “你这个孽畜!”
  瞧见阖府上下竟无一人愿意说情,世子是又气又愤,一怒之下竟直接踹了赵秉宁一脚,情绪激荡之下力度没收住,连带着旁边跪着的大少爷都一起带倒了。
  长房玄孙才八岁,瞧见父亲被讨厌的叔父压倒在地,当即就要上前拉人,被三爷一把扣住了,这时候小孩子冲上去局面就更乱了。
  这底下一群小萝卜头,哪见过眼前这阵仗啊,强忍着没哭那都是平常教养的好,赵秉安瞅着实在不像话,招手让十一把他们领去前跨阁去了,那边好歹还有些人气儿。
  老侯爷教养大房这么些年,说句不好听的,世子抬抬屁股他都知道要拉什么屎,现在摆出这副姿态是想当着满府上下的面来一出苦肉计是怎的。老爷子再多算计,本身还是疆场出来的铁血硬汉,最看不上的就是在自家人面前耍心机玩手段,惹出了事却毫无担当的人,今天世子真是屡次踩到他的爆点上,让他的火气成功往上飙。
  “啪”老爷子一掌把手里的茶盏扣碎了,他连瞧都没瞧世子一眼,直接让人请家法。
  蟒皮鞭,侯府开宗就有的利器,是第一代永安侯特意从北疆取的材料重金请锻造大师冶制的,数百年下来鳞光依旧,当然上面的尖刺倒是染了不少赵家子弟的血,抬起来往地上一甩,“啪!”,赵秉安几个不自觉的往后缩了缩。
  众人瞧了瞧跪在地上的四少爷,以他这身板,估计三鞭下去就废了,不过按照他的罪名,家法上可是要行五十倒鞭,那还不得活活把人打死。
  显然四少爷也是知道这点的,所以纵使被捆的严严实实他也往世子身边爬,这个时候只有世子才能救他了。早知道他就听他爹的话,早早出京,不跟赵秉宣争这一时之气了,可惜现在悔之晚矣啊。
  四少爷因为嘴上勒着布条,说不清楚话,只能在世子脚边呜呜咽咽的。
  都到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了,世子没办法在老爷子面前保住儿子只能自己行刑让他少受些罪。
  “孽畜,孽畜……”只消六七鞭下去,四少爷就被打得皮开肉绽,而世子的承受能力估计也到顶了。
  “怎么不打了,继续啊。”老大还真当他眼瞎,搁眼前演戏来了,老侯爷就不打算惯着他这毛病。
  “混账东西!”世子在兄弟子侄面前被逼到这份上也是真动了火,他也不分地上的是长子还是次子,都是一鞭子抽过去。
  “大哥!”这是要疯了吗,秉宣就算行事鲁莽也没到受刑的地步,而且他此次出手也是有理有据,怎能如此对待。
  二爷三爷要是对府上没什么想头,此刻就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侯府嫡长孙在他们面前出事,两人赶紧一左一右架住世子往后拖,赵秉安也在这时机跑了上来瞧看大堂兄的伤情,还好,只是后背挨了两下,冬日里穿的厚,所以只稍微见了点血。
  “我没事,十弟不必担心。”怎么能没事,心都寒透了,大少爷怎也没想到他在父亲心里的分量居然还不如老四那个只会惹事的混账,好歹他们父子这么多年,下手的时候可一点没留情。小十说的对,他就是太过良善,才被人如此欺侮,日后,他绝不会再心慈手软。父亲不是想把赵秉宁外调出京吗,呵呵,休想,明日他就着手在光禄寺谋职,把老四那个坏痞子交给苏家去磨,且看他如何折腾!
  “不肖行子,都给老夫跪下!”
  瞧见到现在还没缓过神来的世子,老侯爷真是痛心疾首,这就是他培养了几十年的成果,简直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就冲他今天的表现,侯府一传给他估计立刻就得四分五裂。他为什么要求处理小四,就是为了平息其他几房的怨怼,给长房一个修复关系的机会。秉宣拖到现在才动手是他不对,可一直装聋作哑的世子又好到哪里去,鼠目寸光,偏袒护私,岂是一家之主该有的气魄,简直让他失望透顶。
  满堂儿郎听见老爷子这句话就没有敢不跪的,今儿这事谁也没想到会闹成这样,长房也是,老四犯了错原就该受罚,人一回来的时候痛痛快快的处理了多好,拖到现在闹大了,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老四终究没有出京,不仅老爷子对他另有安排,还因为他那满身鞭伤没两三个月是养不好的。就算他好了,以后的仕途也难走了,老爷子明言从此以后再不准府中人为其动用资源,他能爬到哪一步就看他自己。老四当初在苏州两面三刀的事没少干,这些日子传入京城的也不少,没了永安侯府的护佑,他在朝堂六部寸步难行,还能有什么前途。


第117章 远行
  不管大房接下来如何折腾,三爷父子这回都不打算掺和其中; 赵秉安更是被授意早早离京; 省得被老爷子强逼表态。
  京郊草庐里; 赵秉安此时正在与邵雍辞别; 自去年苏州之事起,他都有好几个月未曾来拜见师傅了,好在他老人家身子骨健朗,瞧着气色也不差,就是一张嘴说话还是那么“直白”。
  “哼,黎涣中那个老东西还有脸要帮我教徒弟,他也不看看自己教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老顽固调教出来的一群小顽固; 搁哪哪嫌; 也就谭松龄那个老好人愿意用用,现在谭家一撤,你看谁还搭理他。”
  简直要被气死了,还以为多年未见; 黎老头上门是为了叙旧情呢; 哪成想一张口居然是指摘他心爱的小弟子,啊呸,真好意思张嘴,欺负他在草庐不知朝情呢,不就是被东宫最近上书请求增加业师的事给吓着了吗,真以为自己稀罕你那宝贝疙瘩呢; 邵雍要是想出仕,他帝师都做得,还用得着和区区一个太子扯皮。
  此事最近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黎涣中一世英名算是毁了。
  当日大骂夏铖之事太子没有吩咐下人守口,所以没出几个时辰的功夫这件事就传遍了皇城上下,太子母家被如此折辱,别说皇后不答应,就连内阁里几位都不怎么看的下去。
  尤其邵文熙,虽然这从考席位过渡东宫是经过陛下授意的,可你黎涣中这么一闹,不就在明面上把邵家和东宫牵扯起来了吗,而且你说白了就是个教导太子读书的老师傅,天天掺和这些政事干什么,难不成太子登基以后你还想来内阁捣鼓捣鼓?
  这也不是不可能,像现在的沈首辅,那不就是当初圣上的太傅吗,但最起码人家前几十年稳得住,没像黎老头这么猴急,太子还没成事就惦记着内阁里这几把椅子,当他们这些人不存在吗……
  夏皇后在这件事上难得聪明了一把,她没去逼迫太子也没去向太后老人家求援,只是在乾封帝驾临坤宁宫的时候小声哭了一场,一句话都没多说,就让这件事过去了。
  倒是东宫因为这件事闹得愈发不像样,在朝堂上下摆了几天脸色。原本要是没有什么波折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黎涣中教导太子多年劳苦功高,一时错言几句大家也都比较包容,反正上头乾封帝和东宫都没发话,下面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可偏偏就是出事了,黎家女眷出门进香回府途中马车车辙断了,迫不得已停在了兴化大街上。
  正巧就碰上了结伴出来喝酒解闷的夏孟几家少爷,酒壮怂人胆,夏家一位小少爷当街就发起了狂,对着满车女眷就是一顿冷嘲热讽,其中夹杂着不少污言秽语,把马车里的未婚女郎都给吓哭了。
  这一哭不得了,把闻信赶来的黎家几位少爷给哭火了,当街就摆出架势,要是不赔礼道歉,夏家几人就别想走!
  眼瞅着事要闹大,孟家两位少爷出来打圆场,几番解释醉酒误事,纯属无心之失,愿代友赔礼,改日再登门致歉。孟家态度很是诚恳,又是作揖又是鞠躬的,看在黎家眼里是舒坦了,夏家几位少爷就不干了。
  凭什么啊,他们两家是正近八百的皇亲国戚,孟家两位兄弟仗义,知道自家这些日子的苦闷特意请酒解忧,自己不过说了几句“真心话”就被黎家如此折辱,他们眼里还有没有夏家,有没有东宫?
  半大小子,灌上二两酒天都敢给你掀翻了,何况原就看不顺眼的两家人。夏家小少爷当街叫骂,直言黎涣中个老不死的倚老卖老,仗着东宫的势还来欺负东宫娘家人,最是不要脸皮。
  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