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科举-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宗泽对财不露白颇不以为然。现在才知道自己错了。自己之所以那样认为,那是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在现代都是各人过各人的,管别人有没有钱。
  但这个时代不一样。农耕社会,大家联系紧密,你只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大家立即就知道了。这不,自己一上学,那就是家里有余钱。既然有余钱,借给兄弟用,那简直是天经地义的。
  宗泽心都提起来了,宗泽其实早在心里算过了。他爹割漆卖的钱,除了给自己交完学费外,还要交今年的徭役捐税,就一家的徭役捐税加起来也要两千多文了;况且一大家子,只有那么点地,肯定不够吃饭的,还要买粮吃饭呢。
  不过还好,宗泽想到的,陈忠运也想到了。除去这七七八八的用度就去了一大半了;但是,自己这一大家子,除了这些外,总还要添置点别的啥的;现在二哥一借就要三贯,估计这最多也是今年自家能余下的钱。
  宗泽明年还要读书呢,要用好多钱的。
  陈忠运不迂腐,不是那种为了兄弟不顾自家死活的人。
  听到二哥为小舅子娶亲借钱,没多加考虑,陈忠运就直接拒绝了。自己就这么点家当,没道理全部借给别人。如果二哥确实是有急难之处,那自己就是再难也会帮。但为小舅子娶亲借钱,那不算什么急难之事吧。
  陈忠运了解他二哥,不能跟他纠缠,于是,陈忠运干脆的拒绝了。
  听到自家小弟没有商量余地的拒绝,陈忠连只得很不高兴的走了。
  陈忠连回到房头,包氏正在房里等他呢。
  见他一回来,包氏赶紧问道:“咋样,借到没有?”
  见陈忠连摇头,包氏当即垮下脸,骂道:“哼,这么小气,明明能送娃儿上学读书,都不肯借点钱救急。以后,可千万不要求到我头上来。”
  这边,陈忠连走后,林淑芳担心道:“我们没借钱给二哥,他们不会生气吧。”
  陈忠运摇摇头,安慰她道:“莫得事的。不要担心。”
  林淑芳没有被安慰到,自家这个二嫂可不是好相与的,这次没如她的意,她一定会找茬的。为怕陈忠运担心,她想到了,也不再多说了。


第14章 
  一家人在一起说了一会话,因着第二天都要早起的,林淑芳就催着大家去睡觉。
  宗泽今天也确实累了,一说睡觉,倒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见宗泽睡着了,林淑芳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对陈忠运道:“今天曹先生果真对着你夸他了?看来,宗泽还真是读书的料。”
  说完,又叹口气道:“宗泽读书这样有天赋,那我们可得想办法供才行。只是,现在钱。。。。。。真是让人为难啊。”
  陈忠运听到这个后,却是很有信心的笑道:“原先吧,我还担心钱的事。但自从割漆换了钱之后啊,我还真不担心这个了。我跟你说啊,我发现宗泽是天生带财啊。今天回来的路上,看到黄姜,他就说要卖钱。你还莫说,这玩意儿我们之前是,身上痛熬水喝的,可从来没想到过换钱。被他一提醒啊,我想,还是去托彭郎中问问,他兄弟的生药铺子收不收黄姜。”
  林淑芳听了诧异了下,笑道:“那敢情好。明天就是场,你明天赶场时问下彭郎中。要是药铺收的话,到时,我们又多了个进项。”
  第二天,宗泽知道他爹今天还要去赶场。肯定是要问黄姜的价钱的。宗泽就将自己参考银钱购买力,估算出来的价格给他爹讲了。
  听宗泽说估计开个十二文左右差不多了,陈忠运奇怪道:“这个价钱,你咋个算出来的?”
  宗泽睁着大眼睛说道:“太爷的农书里有说到这个的啊。也不是绝对这个价,我是仿照的。”听到儿子这样说,陈忠运也不再问了。
  将宗泽送到学堂后,陈忠运又转头来到榨溪乡场上。找到彭郎中问他兄弟的生药铺子收不收黄姜。
  彭郎中听了,说道:“你来的可巧了,我上次仿佛听到我兄弟说,有人问他有没得黄姜卖。走,我带你去问问。”
  当彭记生药铺子的彭掌柜听到陈忠运来意后,心道: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上次,自己出货去风白县城时,收药的老黄还特别问有没得黄姜卖,说他们山里的药材好。
  因此,彭掌柜道:“这个黄姜我们之前也没收过,不过,上次有人专门问起过。这样,你先搞个一百斤过来,下次,我送货时搭过去。先说好:钱呢,我先只给点定金,等真正的卖出去了,我再给你算钱。”
  听彭掌柜说先送一百斤,陈忠运心道,这简单。平时自己在山里做活时,在地里、还有那些沟沟坎坎处,没少看到这东西。这东西到处都是,一个月挖个几百斤也不是问题的。
  彭掌柜说先卖了再给钱,这样也行,毕竟是第一次,人家也没卖过。但是,大概的价钱还是要问的。
  听到陈忠运问价儿,彭掌柜想了下,开了六文的价码。
  陈忠运现在对谈价钱有经验了,于是又跟彭掌柜讨价还价一番,最后以九文的价钱谈妥了。
  黄姜的销路也算顺利找到,陈忠运兴奋不已的回家来,将家里的坂锄拿出来,好好的拾掇拾掇,又拿去李铁匠铺焠了焠刚火,准备大显身手一把。
  而宗泽念书也是开始步入正轨。
  曹士文见宗泽背书的进度很好,有意要考下他的字写的咋样。
  因着之前,宗泽说他只会背一点书,可却是意外的背得好。
  所以,关于写字,曹士文问宗泽:能写不?宗泽说不会,曹先生还道他是谦虚。
  于是,曹先生让宗泽写个名字看看。想看看他的字练到哪一步了。
  宗泽听老师说要他写字,忙抓起毛笔写起来。
  曹先生期待满满的看宗泽写字。可是,一看宗泽握笔的姿势,曹先生就明白了,这小家伙真不是谦虚,他是真没学过写字。写出来的名字歪七扭八不说,连笔画都不对。
  宗泽原来在现代时从没练过毛笔字,因此,跟背书相比,他的毛笔字就毫无天赋可言了。
  见宗泽毫无写字基础,曹先生失望之余,也有点高兴,这样也好,最怕他学个半会不会的,从一开始就走了弯路。基本功错了,后续要想纠正,那就难了。
  于是,曹先生就从最基础的来教宗泽写字。
  来这里五年了,终于可以开始习字了。宗泽劲头很高,现在总算摸到读书的门了,要加紧学习,不可耽误。因此,对于老师要求,宗泽是一丝不苟的去执行。
  先也不练别的,先练坐姿与握笔姿势;宗泽光练这个,就练了一上午,不光手又酸又痛,连后背都酸痛无比。但宗泽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曹先生很满意宗泽的学习态度,小小年纪竟能如此坐的住,不错不错。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已是吃午饭的时候了,曹先生宣布下课后,见宗泽还是坐在那儿苦练执笔。
  于是曹先生走过去对宗泽道:“习字如同修行,要想有一笔好字,必须要常年坚持才行。因此,要长年累月练习才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你不必着急,一步步来才好,不要想着一蹴而就。现在是吃午饭的时候了。你先休息一下,吃过饭再练也不迟。”
  宗泽知道字对于科举之人那是举足轻重的。
  记得现代时,看到书中说:对科举士子毛笔字的要求,发展到清道光年间时到达了顶峰,已经到了看字不看文的程度了。要是字不如人意,主考官是看都不会看的,直接弃掉卷子。可想而知,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多重要。
  其他朝代虽没有到如此地步,但是,字迹不好,也会让自己在考官面前大打折扣的。
  背书,自己在现代时有点底子;而唯独写字,那真是白手起家,所以要特别用心。
  不过,先生说的是,这是个需要长年累月练习的活,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学好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还是一步步的来吧。


第15章 
  宗泽放下笔,从书箱里翻出她娘给他准备的吃食。
  今天的午饭很好,是他娘昨晚烙的一大块面饼,为怕宗泽吃着无味,林淑芳还特意在里面加了盐。
  宗泽今天早上起来吃的也是面饼。看到他娘给他的是面饼,宗泽还跟他娘讲过:“娘,宗泽跟你们吃一样的就行了,不过年节的,吃这个太抛费了。”
  宗泽一边说,还一边将自己手里的面饼要撕开来分给姐姐们;可是,别说大姐良巧、二姐良芬不要,就是最小的三姐良香都不肯要。
  林淑芳见儿子如此懂事,有点心酸的搂过他道:“宗泽啊,这也是娘看你才上学,专门给你做的,也就是这两天才有;明天过后,你还是一样跟我们吃苞米面的。你就乖乖的吃啊,不要推来推去的啊。不然,娘心里难受。”
  见母亲这样说了,宗泽也就听话的不再推辞。吃完早饭,剩下的一块,他娘就给他装进了书箱,好让他中午吃。
  饼子放了一上午,已经凉了,有点硬了。宗泽就用牙慢慢磨着这块面饼;又将做水杯用的竹筒拿出来,去先生家的灶房要杯热水;就着这热水慢慢的将饼子吃完了。
  因为已经试过了宗泽的写字跟诵读,曹先生见宗泽虽然来的最晚;但除了写字外,其它的都跟得上在这儿学了半年的了。那也就意味着宗泽的学习进度,完全可以跟上其他人了。于是,曹先生就让宗泽跟着众人一起诵读。
  这时代读书,为了训练蒙童的书面语感,以及对促进韵律感的领悟;当然,最主要的也是为了强化蒙童对文章的记忆力;于是,对蒙童的朗读功力的训练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的。
  首先就是对着课文大声朗读;接下来,就是听先生讲解过后,明白了书中之意的大声朗诵,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记忆,能将文章背诵下来;最后就是吟诵,就是现在我们常见的古代学童摇头晃脑的唱读,这个过程是为了感受书本的意蕴。
  今天下午,他们一班小学童就是摇头晃脑的吟诵《幼学诗》。
  宗泽对这种读书方式是神往已久,听得先生让他们吟诵,于是赶紧跟着大家一起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真不不愧是长期实践过后的经典方法,宗泽很快就用这种方式沉浸了进去。闭目凝神的吟诵,真能让人好好的享受到这种韵律美。
  曹先生这里的学童虽然年龄从五岁到十来岁不等;但是,学习的进度大都差不多,以宗泽看来,曹先生这里算是一个小学班了。
  曹先生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训练他们的童子功,也就是朗读功、背诵功跟写字功。
  宗泽的朗读功、背诵功不是问题,但他的写字功却是要下苦工的。
  这点曹先生也是早就清楚,除了教授他的蒙童文章外,主要就是抓宗泽的书写。
  看到宗泽在读书上如此有天赋,曹先生没有让宗泽从‘上大人孔乙己’开始练起,而是给他开小灶,让他从‘永’字八法开始练起。
  宗泽也是听话的练起这个字来,认真的练着点、横等,一个笔划练习好多次。
  因为纸太贵了,宗泽实在舍不得下笔练。就回家让他爹给他找了块大大平平的磨刀石,用毛笔蘸水在上面练。要不是怕感觉不到运笔的方式,宗泽都想换根木棍练了。但是不行,为怕影响运笔,毛笔还是省不了的。
  宗泽在曹先生这里的学习渐渐步入正轨。
  一个月下来,字也渐渐成型了,描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