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科举-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淑芳点点头,赶紧立马铺开纸张,给宗泽去了一封信,只说家里对他都支持,需要做什么,不用顾忌爹娘,尽管做就是了。
  马成洪收到宗泽的信,说是因为避嫌,所以要撤股。而且还说,知道自己撤股的急,想必粮行一时也拿不出那大笔银子周转的,因此,他只要求做文书契约的切割。银子可以日后周转过来后再给。
  听得宗泽说只撤股,暂时不抽银子。粮行现在又极赚钱的,这日后少个人分银子不是挺好的。马成洪当即给宗泽去了封信后,又赶紧去陈家传话,说他这边没问题的。
  大舅林明收到宗泽的信后,虽是很可惜这粮行生意。但是对宗泽说的缘由,他也知道,这样先行处置,有可能是损失最小的。不然,舍不得这个,万一扯多了,说不得还会影响其它的生意的。
  林明当即回信给宗泽,说宗泽的这个决定,他没有问题。他立即让林勇赶到风白县去给江家、马家做切割。
  这几方都没问题了,现在剩下的就是江家的态度了。见宗泽还在思虑着什么,还以为宗泽担心江原迁的态度。于是,真如宽慰道:“你与江家的情分不浅,这种对他江家毫无损失的事情,江同知必定是同意的。宗泽你不必担心的。”
  宗泽苦笑着摇摇头道:“我倒不是担心江原迁不答应。只是想着。。。。。。你想想,这次我让人去沧浪调粮都调不到,可我们的粮行又很好调粮。那人既然能掌控沧浪。江原迁……”
  真如懂了,也是,这次宗泽调不到粮,谁知是不是江原迁在其中出了力呢。情分这东西有时在利益面前可是不堪一击的。真如担忧道:“宗泽,你是怀疑江原迁……”
  宗泽道:“也不尽然。只是有点疑虑而已。真如不用担心,这次江原迁一定会同意我撤股的。”
  见宗泽这样说,真如问道:“你怎么笃定江原迁一定会答应的?你不怕江原迁就是那边的人?”
  宗泽轻轻解释道:“这次江原迁一定会同意我撤股的。如果他不是那边的人,那他就会念旧情,知道我的难处,会答应的。”
  “如果是那边的人,他更会同意的。因为,他不能因为这个事儿现在就暴露出来。其实,我这次就是用自家粮行来买卖兴安州的粮食。只要我价格适中,没有舞弊。被人最多参我中饱私囊而已。因此,他们要参我?除非皇上有意对我下手。否则,皇上一定会派人仔细查的,一查没有问题,不过是对我的名声有点损失而已,只要皇上相信,对我的打击不大。他们没必要在此事上过多纠缠的。”宗泽细细的道来。
  真如懂了:“也是,估计他们现在给你制造麻烦,一个是想出口气,另一个也是想等着你出错,然后自乱阵脚的,好乘机下手。现在,见我们都有准备,估计他们也不会干这种容易暴露自己的事来。”
  被他们议论的江原迁,现在正在看宗泽的信。看到宗泽信中所说的事儿,江原迁叹道,这陈宗泽真是有魄力,也狠。断尾求生的干净利落,已经揣在兜里这么大的肥肉说不要就不要了。
  江原迁略略思索了下,就立即命人送了信出去。
  宗泽断尾求生的消息传了出去,当日怒不可遏之人,也不禁感叹,这陈宗泽还真是个狠角色。
  幕僚见他不语,赶紧道:“主子。既然陈宗泽已经舍了粮行,也算是出了口恶气。我已经授意沧浪那边放粮了。毕竟,一州人命在那儿。如果太过了,这陈宗泽做事又这么光棍,万一他不管不顾的捅到皇上面前了也不大好。何况,他背后还有安定侯家跟陈家,也不好太过的。”
  那人闻言点点头唔了一声,算是默许了。
  宗泽收到江原迁的信,立即让人送往风白县,估计舅舅他们现在就在那儿等着呢。
  这次,宗泽派曹卫亲自送信,特别叮嘱,一定要等着交割好了才能走,必须将交割文书带回来。
  曹卫走后,宗泽心情很是不好。真如见宗泽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赶紧过来劝慰。宗泽叹道:“都说当官升官发财。可我这才来呢,就将自家清清白白赚来的粮行丢了。真是让人……”
  真如赶紧宽慰道:“宗泽你不必着急。我们不缺银子。何况银子没了,日后再赚就是了。不必太放在心上。”
  宗泽方才就是那样一说,现见真如有点担心自己,忙笑道:“我当官当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我为的是要为民造福,要有所作为。这次这事儿确实让人有点窝火,不过虽然窝火,如果后面能好好的解决粮食的问题,也是值得的。”
  丢一个粮行,让自己免于攻讦,想想还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宗泽虽然宽慰真如说,别人参参没事,只要皇上相信就是了。可是,皇上的信重却不是能无限透支的。自己做官才刚刚开始呢,日后遇到的沟坎不知凡几。尤其这次买了自家的粮食的这种事儿,最能引起人的警觉。所以,还是不要在财物之事上引起帝王的注意。
  宗泽也只是稍稍颓了一下,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宗泽哪会被这事儿轻易击败的。宗泽很快恢复了精神,对真如道:“饭可有备好?我饿了。出去吃饭吧。”
  真如柔柔的答道:“都备好了。我们这就走吧。”
  二人相携着往外走去,宗泽一边走,一边对真如道:“真如,你放心,虽说这次我舍掉了粮行,但来日我必定会让我们越过越好的。”
  真如坚信的点点头:“嗯,我相信你。”
  金州那边的交割很快,不过两日,曹卫就带着交割文书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丁全。
  宗泽接过切割文书,见一应手续齐全。宗泽放下心来,让曹卫立即去一趟沧浪,让陈师爷赶紧将粮食买回来。一切要快,只有粮食到了兴安州的府库才让人放心的。
  听人报回来的消息说,第一批从沧浪买到的粮食,这两日就会到了兴安。宗泽心定了不少。
  目前的吃饭问题暂时可以缓解,可是明年春耕又是个大问题。
  这事不光宗泽在想,就是真如也是担忧不已。见宗泽一直在皱眉,真如问道:“今冬缺粮的事已得以暂时解决。可看宗泽你的神色还是很忧烦。你可是在担忧明年春耕的事儿?”
  宗泽点点头道:“是啊,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事儿呢。粮食问题必须要尽快从根上解决,不能年年月月的补漏。不然,一年到头光忙这个就够了,哪还能腾出手来去做改善民生的事呢。”
  真如想了想道:“我记得听你说过。当日你还在西京上学时就替陈布政使出过主意,让商人出钱垫付,然后来年丰收了再还的。我们这次也可以用这个主意啊。”
  宗泽摇摇头道:“这个方法用在收成好的地方比较好,毕竟商人都是图利的。这兴安州产粮如此之低,赚钱有限,估计没人愿意承手的。”
  听得宗泽之言,真如担忧道:“这方法不能用在这里了?那可如何是好?”
  宗泽答道:“用是可以用的,不过,可能是换个方式。不能想着用粮食换了。”
  “不用粮食换,那用什么换?”真如问道。
  宗泽道:“兴安虽然产粮不行,但是矿产还算是可以的,所以,我想拿铜矿去换。我已经发正式文书给陈尚书了,请户部留一个铜矿的产出给兴安州。让他允许我用这铜矿去换粮,我也不是要用很久的。只要给我两年时间,我必定将铜矿还给户部,且让我兴安州不再吃广惠仓的粮食。”
  陈尚书接到宗泽的折子,仔细看了起来。看到宗泽说只要铜矿两年的产量,日后就不会再让兴安州百姓吃广惠仓的粮食。心道,这小子可真是年轻气盛,这兴安州是出了名的穷的,山大地少,粮食是年年不够的。两年就想解决兴安州的粮食问题,可是太过夸口了。
  腹诽是腹诽,但想着宗泽说这话肯定不会是无的放矢的,陈尚书接着看了下去。当看到宗泽后面所奏条陈,陈尚书越看越觉得可行,直道可也可也。这陈宗泽这方法要是在兴安州用好了,日后还能推广到天下。如能真能如此,那到时他们陈家可又出了个人物了。
  兴奋的陈尚书立即将这封奏疏呈到了建文帝面前。


第212章 
  建文帝看到宗泽这份奏疏也是非常高兴的。这陈宗泽他还真没看错; 年轻有闯劲儿,一去就给国库扒拉了两个上等铜矿。
  现在又想了这办法。如果他真能因此闯出一条成功的道来; 那日后其它地方的穷乡都可以此做借鉴了。
  反正年年都是要给兴安州拨粮的,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既然这陈宗泽想要一个铜矿用两年,行,那就拨给他用用。万一真让他成功了呢,这以后可是能省不少的银子的。
  建文帝当即批复,可以让陈宗泽放手一试。不过; 建文帝也特别交代陈尚书:“陈卿; 这次跟兴安州接洽的商人你可是要亲自把握才是。你可以跟那商人讲; 只要他们帮着陈宗泽将兴安州搞好了。朕一定亲自下旨嘉奖。”
  见建文帝如此爽快,陈尚书赶紧拜谢:“微臣替天下百姓拜谢圣上仁心了。皇上请放心; 微臣一定将此事办好了。”
  那些商人日后有了成效再行嘉奖,这陈宗泽连连立功; 该当奖赏一二。况且这陈宗泽也忒老实,为了避嫌; 竟然将自家最赚钱的粮行都拱手让了出来。如此忠心; 更是要好好的嘉奖一二才是。
  于是,在批复了宗泽上书之事后; 建文帝又特意下旨嘉奖宗泽。皇上命人赏了宗泽一些绸缎玉器什么的。当宗泽接到圣旨; 听到圣旨上说:因他一心为民; 朕心甚悦。宗泽大喜之下,更是用心,看来此事皇上是寄予厚望的; 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何况他已经立了军令状的。当然,此乃后话。
  这边获得皇上首肯之后,陈尚书雷厉风行,立时就安排了起来。这事儿很急,年内必得安排好,明年开春可都是要这些东西的。
  从陈正庸从鄂城发来的信来看,湖广行省的商人是不大好用,一个不好,不得将宗泽给坑了。
  况且宗泽说了,他要在兴安大力推广蚕桑的。这个事儿宗泽在信中有大幅度的介绍,因为秦岭、巴山的屏障,使得兴安的气候跟北方大不相同,反倒跟江南很是相似。且他走访乡里时有发现一些成片的野桑树,由此可见,这边是极适合养蚕的。
  所以,请他找来的商人最好是江南一带的。要能提供粮种,还要能提供蚕种、桑树种,以及关于蚕桑、丝织等等的工匠。
  看到宗泽这一连串具体的要求,陈尚书颇是满意,这小子做事还算是有点章法,知道如何下手。
  当然宗泽如果只说了这具体的怎么做,当然不足以让人惊艳的。主要他是他说的这用铜矿做抵押,让大商人出钱给兴安提供这些东西,然后发放到农户,当然这些东西都是要加利息的。不过,利息定的很低就是。等这些农户有了收成了,再连本带息的还给给州府库。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兴安州的资材盘活了,府库也有钱了。到时就算粮食欠产,州府也有财力自己买粮供给给百姓的,而不用再到处求神拜佛的求拨救济粮了。
  这一套,是宗泽从现代借鉴过来的古代借贷尝试,陈尚书他们当然惊艳了。所以,皇上才会那边爽快的给铜矿了。毕竟,如此新兴事物是完全值得一试的。
  接到朝廷的批复后,宗泽立即就做起了周密的准备。将衙门里所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