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科举-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泽连连谦虚的道:“侥幸而已,侥幸而已。”
  王培笑道:“你的实力我是知道的。在我面前不必如此谦虚。我今日前来就是来贺你得中解元的。本来早想来的,奈何学业甚忙,只能等到今日才能来贺,还请宗泽你千万不要见怪啊。”
  宗泽道:“师兄你也忒客气了。师兄能来,宗泽真是高兴的很,何来见怪一说。”看到王培的神情颇是轻松愉悦,宗泽心中一亮,赶紧问道:“宗泽观师兄满身喜气,想来师兄也是有大喜之事的,可能说出让小弟我也高兴高兴?”
  王培听问,高兴的哈哈大笑,指着宗泽说:“宗泽你眼睛可真尖,这都让你看出来了。哈哈,为兄今天是有大喜事要告诉你,我跟你说,前儿的月中大考,为兄成绩不错,终是过了。哈哈,这下,我也总算能国子监肆业了。”
  宗泽一听,赶紧拱手恭喜道:“哈哈,这确实是大喜事。恭喜师兄了。今儿个,宗泽可得好好贺贺师兄,我们今天可得多喝几杯才好。”
  王培笑道:“同喜同喜。今天我们一醉方休。”
  酒菜上来了,宗泽跟王培边吃边说着。说着说着,王培说到了国子监的外国留学生的事儿:“今年可是又来了好多高丽、琉球等国的学生。现在国子监的外国学子是越来越人数众多了。”
  “哦,不光是外国学子的事儿。我可是听说瓦剌那边今年也已经遣使团在来京的路上了。听说,这次他们可能是来者不善哪。”王培压低声音道。
  瓦剌来者不善,那是极有可能的。朝廷历来对瓦剌都是很忌惮的。这个时节上京,估计不是要钱就是要物的。这时节可是得小心应对,不然,搞个不好,说不得瓦剌又会来侵扰边境了。
  秋冬季节瓦剌一向缺粮,没有粮就来抢,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宗泽将担忧说了出来。
  听得宗泽说到这个,王培也叹气点头道:“是啊,最怕这个的。”不怕那是不可能的,不管承认与否,瓦剌彪悍善战,这是有目共睹的。这真要起了冲突,大明北方边境恐怕又是一片腥风血雨了。
  “不过,好像瓦剌这次好像很有和谈的诚意。听说,这次领头的竟然是他们岱钦大王最宠爱的小王子出使呢。”
  宗泽点点头道:“哦,那确实是有点诚意的。”能让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出使关系不大稳定的异国。那确实可能真想和谈了。
  王培疑惑道:“其实,如果真是谈判的话,我却是觉得没必要派个小王子过来。让最得力军师过来不就得了么。派个才十几岁的小儿子,确实是有点怪。”
  听到这里,宗泽奇怪道:“我说师兄,瓦剌出使这事儿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王培闻言笑道:“哦,忘了跟宗泽你讲了。我有个表兄乃是鸿胪寺少卿。这事儿就是听他讲的。他们可是忙活了好久接待之事呢。”
  听得这小王子才十几岁,宗泽心中一动,问道:“你表兄可有说到这小王子之事么?”
  王培听到宗泽问这个,笑道:“你还别说,我那表兄还真给我说道这个了。他说瓦剌这次特意在来信中说到他家哥赤王子今年年方十九,尚未婚配。”
  “他们估摸着,是想来求亲的。”王培压低声音道:“不过,这事儿却也说不准。这具体的估计要等到瓦剌使团到京后投递国书才能知道的。”
  宗泽听了,却是觉得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说不准,瓦剌真是想来求亲的。就是不知皇上会不会应允就是了。


第178章 
  宗泽心道这次瓦剌如果真是来求亲的; 那也得看圣上怎么看了。
  在现世时,宗泽看过一些明朝史册。尤记得永乐帝第二次北伐蒙古班师回朝时曾经说过:“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 无宋之纳岁薄币; 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后世经常说的“大明朝不和亲; 不赔款,不割地; 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对于这句话,宗泽一向读起来是热血沸腾; 自豪感顿生的。可是; 这慷慨激昂的话里,当时百姓要承受怎样的苦难却也是能想像的到的。毕竟要做到这点,除了国力强盛外; 军事的震慑也是少不了的。
  现在当朝皇帝乃是建文帝。不知道他是不是听说过永乐帝的这句话。抑或是不是认同永乐帝这个政治主张了。
  宗泽摇摇头,这事儿现在离自己还有点远的。眼前还是安心读书才是。
  宗泽跟王培好一顿痛饮。今日跟王培的这一番交谈也真是尽兴。两人这顿酒直吃了一个多时辰才散。
  人走后; 宗泽还是如常苦读。儿子现在是举人老爷了,陈忠运也放心大胆的去将那双桂街的房子买了下来。
  这房子有了,陈忠运又一门心思的去张罗买田地了。林淑芳也想到,大宅子有了; 还得有几户人口才是。要不然也太空旷了些。
  陈忠运跟林淑芳连日忙碌了起来。宗泽也是忙着日常读书。因着那次般若来家说的话,宗泽还有点担心,般若又会过来找麻烦的。谁知这段时间,她还挺安静的。
  般若当然不是安静,而是这些天被她娘衡王妃关在了家里。这瓦剌遣使来京的事,连宗泽都知道了,他们这些帝国顶端的人物当然早就知道了。
  想着瓦剌一向是民风彪悍,可不能让女儿再如男子一般天天在外晃悠。不然,万一招了人眼怎么办。
  不说衡王妃着急,就是四王爷衡王朱允熞也是心急不已。他们可就这一个宝贝闺女儿,可是要小心了。其实不光他们家就一个闺女,纵观整个皇室,公主郡主也不多,目前适龄的也就是自家女儿一人了。可得小心才是。
  可这话也不好跟般若讲的。只能先将他关在家里再说。
  这天,衡王从外面回来,刚进二门,衡王妃的丫头就等在那里了。衡王一见,这事有事要跟自己讲了。赶紧大步到了王妃的院子里。
  见到衡王进来,衡王妃赶紧起身相迎。一边叫过丫头给衡王换衣裳。
  衡王换完衣裳出来,问道:“何事如此着急?”
  衡王妃道:“我今日进宫,听太后提起,好像瓦剌使团不日就要进京了。王爷,般若这丫头的事儿,我们可得赶紧定下才是。”
  听了衡王妃的话,衡王长出一口气,他何尝不想赶紧定下来。可是,现在皇室就般若这丫头年龄合适。何况,前儿他探了探圣上的口气,圣上也还在考虑这事儿。如果现在就贸贸然的定下来,恐怕圣上不快啊。
  听得自家王爷的口气,衡王妃道:“我不管,老是这瞻前顾后的怎么成。皇上是你的亲哥哥,我们就先给般若定下来,他还能对你下死手吧?”
  衡王听得王妃之言,气得鼻子一哼:“真是妇人之见。”皇家之事向来难说,更何况这还关系到国事,更不敢轻易去做的。
  衡王妃跟自家老公谈了一阵子没谈拢,衡王拂袖而去。正气着呢,丫头来报,安定侯府黄七小姐来了。衡王妃一听,姨侄女儿来了,心情好了点儿,忙命人请进来,又让人去叫般若过来。知道女儿闷坏了,表姐来了,刚好可以好好儿说说话的。
  真如到得衡王妃院里,进得厅去,赶紧俯身行礼。衡王妃一把拉过来:“哎呀,你这孩子就是礼多。在姨母面前不必如此,自在点的好。来来,我们娘俩好好的说说话儿。”
  真如笑道:“礼不可废。行了礼再跟姨妈亲香也一样。姨妈,真如这些天可是想你了。”衡王妃乐呵呵的笑道:“你这丫头。嘴儿可是越来越甜了。”
  两人正在热闹的说笑呢,门口传来清脆喜悦的声音:“真如姐姐来了?怎么才来叫我。真如姐姐我来了。”随着这一清亮的声音,很快就有人进来了。
  一进门般若就高兴的问道:“真如姐姐,你来多久了?真是的,怎这么久才来看我。真如姐姐,你都不知道,这些天我娘都不让我出门的。可是将我憋坏了。”
  真如答道:“我才来没多一会儿。我跟你一样,这些天也都是不大好出门的。我这次来给你带了些好玩的……”
  听说有好玩儿的,般若乐得立马拉着真如问道:“什么好玩儿的,快,快给我看看。”衡王妃看到自家女儿这猴急样儿,嗔道:“看把你急的。我已经让人送你院儿里了。估计是你方才现出来了,没看到。”
  般若坐不住了,拉着真如就走:“走,真如姐姐,我们看看去。”真如看向衡王妃。衡王妃笑道:“去吧,去吧。你们姐妹俩好好说说话儿。”
  真如也是被关了许久,今日才得以出门的。般若也是被关了一段时候,可是憋坏了。今日难得来个能说话的人,可不是可劲儿的说么。
  两人一径走一径说着。在般若叽叽喳喳的声音中,很快来到了般若的闺房摘月楼了。迫不及待的打开真如送过来的东西,一看,里面有鞭子有小巧的弓箭,都是自己平日特别喜欢的。看着这些可心的礼物,般若可是高兴坏了。
  两个在家憋坏了人,今日一见面,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般若不停的给真如说着这些时候的趣事。说着,说着,般若问真如道:“真如姐姐,你还记得那个陈宗泽么?就是当年在西京救过我的陈宗泽。”
  真如一听吓了一跳,认识,不光是认识,还很熟呢。莫非般若猜到了什么?真如紧张的问道:“嗯,有点印象。怎么突然说起他了?”
  般若气哼哼的道:“真如姐姐,你都不知道那陈宗泽多可恶。我邀了他三次,他都不肯出来。气的我跑到他家差点抽了他。”
  真如一听,吓的心嘣嘣跳:“你,你跑到他家去抽他?”
  般若道:“是想抽他来着的,可是忍住了,没抽。”真如放了一点心,问道:“你找他做什么?你怎么遇到他的?”
  般若就将那次在成贤街上遇到宗泽的事说了。最后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见他。可是,这人可恼的紧,一点面子都不给。哼,等我这次出去了,看我怎么收拾他。”
  真如听得心中咯噔一下,般若不会是喜欢宗泽吧?旋即摇摇头道,看般若这样子,应该不是喜欢,可能是新鲜?不过,这也难说。
  听得她还要去找宗泽麻烦,真如赶紧劝道:“般若,你可不能这么任性。今年是大比之年,圣上都对读书人礼遇的很。那陈宗泽还是顺天府解元呢,你可是不能去找麻烦的。小心姨妈罚你。”
  真如很久没见到宗泽了,自从那次之后,祖母看她看得极严,就连曹卫都让人看得死紧的。她本来今日是想借般若去见见宗泽的。可这样一听,哪里还敢。宗泽避都避不及的,哪敢还主动带上门呢。赶紧闭口不说这事儿了。
  她们在这说着宗泽的事儿。宫中吕太后也正在跟身边的老嬷嬷说着般若的事儿呢。吕太后孙女儿本就不多,不是大的太大,就是小的太小,还就般若能好好儿承欢膝下。
  这丫头生来带福。当年吕太后大病一场,差点追随先皇而去了。后有人说般若这丫头八字带福旺她,老四将般若带进来放在寿康宫养一些时日,吕太后病果然好了。自此,吕太后更是宠她宠的紧。
  瓦剌来使的事儿,作为帝国最顶端的吕太后,就是平日再不理朝政,猜也能猜到一些。这些天可是让她犯愁的不行。一方面是儿子的国事要紧,一方面这个孙女儿也实在惹人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