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科举-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运哪,你们这次去了,可是要好好看顾他呀,这读书可是好累的活儿呢。跟宗泽说,家里都好。好好考试,不用担心家里。奶还等他给我挣个凤冠霞帔呢。上次刘秀才娘子可是跟我好好说道了这事呢……。”陈二婆滔滔不绝的叮嘱说道着。
  刚过破五,陈忠运他们就赶回了城里,要赶紧回去收拾一下,各处也要再安排一下,正月十八就要走的。
  西京城中的宗泽,也在加紧准备进京的事儿。
  坐监时间是六个月,他必须于二月就要赶到京城,不然,他是修不满国子监半年的坐监的时间的。虽然王进士已经打好关节,因着他路远,不必开学就报到,但是最慢他也必须于二月底前赶到国子监参加月考的。
  时间很紧,好在去岁时,周长安就跟他说,可以跟他家进京的船队走,破五就走。
  初六一大早,天还没亮,陶家已经灯火一片。陶叔陶婶细细的检查了一遍行礼,又叮嘱了一遍又一遍,百般的放心不下。宗泽只笑着说无事,请放心。
  正说着呢,陶牛在外面喊道:“周公子家的马车到了。”接人的马车到了,宗泽赶紧拱手告别,陶叔陶婶赶紧帮着将行礼拿上车,接着又是一阵叮咛。宗泽诺诺连声的答应着。
  一片叮咛不舍中,周家的车把式喊了一声:“走咯,一路顺顺顺啊。”见车把式扬鞭了,陶牛赶紧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爆竹。
  在送平安的爆竹声中,马车渐行渐远。自此,宗泽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第156章 
  宗泽跟着周家船队一路顺利前行; 终于在二月初六到了通州。
  到了通州码头后,宗泽就要做别周家管事,往京城而去。周家管事是受了嘱托的;来时; 少主子可是叮嘱过了; 一定要将陈宗泽安然送进京的。
  见宗泽要走; 周管事赶紧让个熟悉这边跟京城事的伙计带宗泽去车马行雇车; 特别吩咐一定要将陈公子送上车才能回来。
  初到通州,人生地不熟的有个人带带也好; 宗泽也不推辞。
  宗泽谢过周管事,就跟着伙计来到通州街上。因着码头的关系; 通州街上也是极为热闹的。现在还只是卯时呢,街上已是人来人往; 人多货多的,端的是一番热闹景象。
  看着这人烟阜盛的热闹景象; 宗泽连日赶路的疲惫样儿都去了很多。不过; 好看是好看,宗泽他们却是没时间停留的; 只能匆匆而过了。
  周家伙计将宗泽他们带到车马行; 先亮出了周家人的身份。听说是周少傅家的人; 车马行的掌柜赶紧亲自出来接待。听得宗泽是要去国子监读书; 那掌柜的更是热情。
  那掌柜亲自带宗泽他们去看了车马,见宗泽他们挑好车马,才报了价儿。周家伙计听得他报的价钱很是公道,于是也没再见多说什么。
  知道宗泽今天要急着赶去国子监; 那掌柜的赶紧让人套好车马,又叮嘱车把式,要好好儿送这位秀才公进京。
  这周家伙计见车套好,又帮着宗泽他们放好行李,方才要离去。宗泽口中连连称谢,又摸出一两银子做谢银:“小哥跑了这半天了,也累了。这点小意思小哥拿去买碗酒喝吧。回去后也帮我给你家四公子带个信儿。说我已经平安进京了。”
  马车辘辘行了大半天,来到了燕京城的右安门,他们今天要由此门进城。因着之前在西京看到巍峨雄伟的城墙,宗泽今天看到这右安门,虽仍是惊叹,但也少了先前的土包子的激动气了。
  马车进城后也并不停留,仍然还是一路前行。
  终是来到梦寐以求的帝都,宗泽也是激动不已。
  宗泽掀开帘子一路看着,这真不愧是帝都的心脏之处,人烟繁盛之处就是与它地不用。现在还是外城,就已是热闹非凡了。
  在没来之前宗泽就打听过了燕京城的形制,燕京城分皇城以及内外两城了,国子监就在内城的东城区里的成贤街。
  马车来到成贤街,车把式就指着牌楼对宗泽道:“陈公子,我们到了成贤街了,前面就是国子监了。”车把式一边说,一边放慢了车速,跟宗泽说话的声气都变得斯文了好多。车把式的这一番变化宗泽是看在了眼里,宗泽忍不住在心中叹道:看来天下斯文重地的气质可真是不同啊,不需雷霆雨露,就这一砖一瓦也能队人隐隐之中有种教化。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国子监门口。看着这肃穆幽静的国子监,宗泽感慨不已,这就是天下学子最为向往的的庭院了。
  宗泽正了正衣冠,来到国子监门房前,将自己秀才以及拔贡考试的官凭递给了门上的斋夫。看门的斋夫验看过宗泽的官凭。又拿出今次坐监的监生明单对了对。确认宗泽是此次坐监的监生无误后,就示意宗泽跟自己来。
  宗泽跟丁全背上书箱行李,汇过车资后赶紧跟着斋夫往国子监内走去。
  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这是个方正的中正建筑群。斋夫今天带路就是按中轴线走的。
  中轴线上分布着大门集贤门、二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堂。沿着这中轴线,东西两侧又分布这四厅六堂。
  宗泽他们一路走到敬一堂,然后又过了一道门,方才是国子监学生的寝馆。这一路行了来,走了都有半个时辰的,虽还没细看这国子监内里,宗泽已是对这国子监的“大”有个大体的感受了。
  来到寝馆前,饶是宗泽在现代也是见过世面的,但看到这一大片宿舍区也是有点惊住了。看着眼前这一片看不到头的宿舍区,宗泽咋舌不已,这得有多少间哪?宗泽都已经这样了,丁全更不用说了,惊讶不已的丁全已是忍不住问这斋夫道:“这寝室可真多啊。敢问这位大叔,这一共得有多少间寝室的呐?”
  斋夫是见多了初来国子监惊讶不已的学子,这问题也不知听过多少遍答了多少遍的了,不过,就是答的再多次都是让人骄傲不已的,这不,听得丁全问这个,斋夫已经是与有荣焉的回答道:“这里一共有两千间寝室呢。也不怪你们惊讶,我们这国子监大着呢,前后都有十里左右的呢。”
  “啊,有这么多啊!”别说丁全了,就是宗泽也是惊叹不已。不过,惊叹是惊叹,宗泽却是很能理解,这也相当于整个帝国的最高学府了,整个帝国历年来得有多少秀才举人在这个读书的,设这么寝室也是应当。
  朝廷给国子监学生的待遇是相当不错的,所有监生两人一间,所有食宿都是免费的。这些,宗泽是在来之前就打听清楚的。
  果然,将宗泽送进寝室后,斋夫就对宗泽说了,国子监学生一应食宿、书笔纸墨全免。说完这个,斋夫又对宗泽说道:“你先将行李放下,我带你去许学录那里一趟。许学录是你们这些学生入学之事的主管之人,请随我。”
  听得斋夫这样说起,宗泽赶紧放下手头的东西,跟着这斋夫往外走去。斋夫一路将宗泽带往
  敬一亭。知道宗泽刚来什么都还不知道,这斋夫一边走一边对宗泽解释着敬一亭。宗泽听了一阵也就明白了,这敬一亭也相当于是国子监教员的办公场所了。
  不过,这个办公场所可是不一般,这应该是全帝国独一无二的办公场所了,这敬一亭内竟然有七座御制圣谕碑,就冲这个也让人不能不心生敬畏了。
  本就恭谨的宗泽来到敬一亭内更是整个人打起了精神,神情更是恭肃。
  斋夫将宗泽带到许学录面前就辞了出去。许学录看过宗泽的官凭,又查阅了宗泽此次坐监的班次。
  许学录看着花名册中宗泽的班次,对宗泽说道:“我们国子监分内外两班。内班住在国子监内,外班则是散居在外的。你先前已经报备过,说是要在国子监里住宿的。所以此次就分在了内班。”
  “内外班只是按你们住宿的不同来分的,但无论内班还是外班又都是分成六堂来上课的。从第一广业堂开始,接下来依次是崇志、正意、诚心、修道四堂,及至最后一堂率性。这六堂每堂又各有十五个课室,每班为二十五人。所有监生必须升到广业才算是肆业。也才有在京参加乡试会试的资格……”许学录对宗泽介绍着国子监排课的规矩。
  宗泽听到这里才知道国子监跟之前在书院里的分班还有所不同。
  见宗泽略略有点惊讶,许学录当然知道他在讶异什么。现今书院都是沿用王荆公的三舍法来分班授课的,这些个学子只要有进过书院的,听到国子监这六堂授课都是比较惊讶的。
  接下来许学录又对宗泽说道:“你是初来,因此你是分在广业堂上课。我看看你分在哪个班?”
  许学录边说边拿起花名册看了下:“哦,你是分在广业堂“天字班”的。天字班是姜微姜助教负责。你从我这儿走后,就去拜访他吧。我这边也说的差不多了,我让人带你去姜助教那儿去。”
  “老张,你将陈宗泽带去姜微姜助教那儿去。”许学录一边说一边对外叫了个斋夫进来。
  宗泽对许学录拜谢告退后,就跟着斋夫去到姜助教处。


第157章 
  斋夫带着宗泽来到姜助教这里; 一进门,宗泽就看到一个微胖的中年文士打扮模样的人在案前写着什么。
  斋夫对着这中年文士拱了拱手道:“姜助教,这是今天新到的广业堂天字班的学子陈宗泽。”姜助教闻言,将手中的毛笔搁在笔架上; 抬头看向了宗泽。宗泽赶紧拱手作揖道:“学生陈宗泽,拜见姜助教。”
  姜助教挥手让斋夫下去后,对宗泽点点头道:“陈宗泽?你来了。王少卿有跟我们讲过,说你今年二月才会到的。唔; 西京离这儿有些距离; 你来的也还算是快了。”
  王少卿?宗泽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王少卿说的就是自己的老师王进士了; 王进士当年是在太常寺少卿的位置上致仕的。
  宗泽躬身道:“是; 学生今天来面见老师; 请老师指教。”
  姜助教于是对宗泽详细的说起了国子监的各项事宜。
  姜助教先是对宗泽说起了纪律要求。国子监对监生的学规要求很严格。学生出门要请假、不得有越轨言行等。
  若违反纪律,初犯者记在集愆册上,再犯者被带到绳愆厅受刑。如果犯有诸如“毁辱师长”、“生事告讦”等严重错误; 则“杖一百,发云南地面充军”。假若错误更严重的话就可能会掉脑袋了。
  虽是在来之前; 就已经知道国子监规矩森严。听到这个; 宗泽更是对国子监尊师重教的规定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但宗泽也知道姜助教说的这个绝不是耸人听闻的吓唬之言。
  刚才自己进来时见到的拿七座御制诰碑,其中有一座就是太祖对国子监学生的训示。当年有一学子不满老师,写了小报发泄不满,太祖知道了龙颜大怒,将人杀了、头颅挂在国子监长杆上示众后不算; 还亲自在国子监学子面前训示一通后,然后命人将这三百字的训示制成御碑立在了国子监里。
  既然说了纪律,那对初来乍到的学子总是要先介绍一下书院的官职职位设置才好。不然,不先说清楚了,学生要是犯事了,也不好罚的不是。
  姜助教接下来对宗泽详解一遍了国子监有品级的教员的情况:整个国子监设有祭酒一人、司业一人、监丞一人、五经博士五人、六堂助教十五人、学正十人、学录七人、典簿一人、典籍一人。这些都是有品级的教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