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姨娘这次下船时看着周夫人被抬了下去,居然也清醒了,没有发疯。只是当时急着想扑上前去看个究竟:“夫人,夫人!您没事吧?这可如何是好啊?菩萨保佑……”
    阿静也不知道她现在意识是好的,还是迷糊的,或者是颠狂的,拦下她哄道:“好姨娘,夫人只是生病了,咱们上岸找大夫。您别急,大夫都来了,看过后,就会好了……”
    所幸几个孩子都已适应了船上的生活,虽有些憔悴,倒是都没添什么其他麻烦。此一行,文箐在船上,逐渐地同陈嫂及李诚合计,无形地众人都晓得事涉周夫人安危,第一个便是需得请示一下小姐,让她拿主意了。
    李诚在岸上找了家住店,好歹是安顿下来。文箐一看,这店不大,每天费用不小,人来人往,再有个鸡零狗 碎的闲杂事件,烦也得烦事,哪里适合静养的需要。忙吩咐着李诚速去安静的院子赁上。
    周家到达岳州府彻底安顿下来,已经是9月底近十月初,正是深秋之际,万物开始萧条破败的时候。

前传092 做鞋的麻烦事儿
    岳州府,在大明地志中:一府统七县,左为洞庭,右则彭蠡,囊山带江,倚连罔,面长江,沅汀衡岳接其前,汉沔荆岗带其后,兼有江尖之胜,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兰江前阵,仙洲外薮中荆曲,人间绝境,吴楚名区。
    文箐到达岳州岸上时,见周围住家,只有一个词:潇湘人家。初始住店为二层楼,近水,秋日之下,波光粼粼,映射得房间也明亮不少。周夫人奄奄一息,过了五日经了五六位医生之手,方才将烧完全退下来,周家是不计钱财,全力保其命,等得她稍稍好转,众人才舒得一口气。
    忙着到到各药房去找燕窝,冰糖,一时未果。文箐有心无力,只得同陈嫂一起全力安慰于周夫人,好在姨娘的病离开了归州,似乎有明显的好转,这让众人多少又心安了一些。
    李诚开始把在归州收来的东西带至集市或码头兜售。原来花了八十贯的,也能卖 了百二十来贯,这让他终于有点信心,至少不会坐吃山空。又去给全家买了棉花和棉布,准备做冬衣,冬鞋。这日里,阿素阿静正带着文箐他们正拆掉布衫子,准备做布鞋。结果前院的曾婶见到了,忙可惜地叫道:“啊呀呀,我的小姐们,这上好的衫子怎的就剪碎啊?”
    曾婶便是现在所住房子的东家。现在赁的房子,却是李诚费尽了周折才找到的两进院子,可惜不是独立的,同原来的主人共住,等于周家住了一进的院子。当时文箐见周夫人那般处境,自是作决定了赁了下来。
    阿静笑着对她道:“原来是曾婶啊,我们这是拿掉衫子拆了,准备做布鞋底用。”阿素忙起来给她搬了个小板凳,她却捡了那一堆旧裳子拿起来左看又看,极婉惜地道:“这太可惜了!这可是上好的衫子啊!”
    阿素看看阿静,又看看小姐。文箐哪里懂这个,便让阿静做主。曾婶怕人家嫌自己占了大便宜,便道:“既是做冬鞋使,我那里有专门的鞋底布,还能做上三四双,不知可够?”
    阿静也心疼实上好的衫子需得拆了,见她可以换,自然同意。便道:“也好。只是我这还差了好几双。”
    曾婶手里的衫子舍不得放下来,便道:“我拿些别的布同你换手头上的衫子可好?”
    阿素忙让她拿过去。没过一会儿,她便取了些米粉过来,又提了半蓝子破布片过来,笑道:“今日太阳真大,是个好天气。便是今日就要浆布底吗?可有黄粗纸?”
    阿静忙笑着接过来道:“多谢婶子费心,还准备了米粉面儿,纸我们已经买了。”
    文箐原来以为做布鞋便是用几层布铺起来便是,没想到是先将这些碎布铺布在大纸上,一层又一层,中间再夹一层纸,再拼一层布。整个便是用米粉面儿熬的浆糊给粘起来的;然后放在风地里,由日晒风吹曝干。这才制成鞋底布。
    然后依鞋样片儿,将这些厚鞋底布剪了,这样N多层底布再用浆胶了,然后晒制成鞋底儿,接着用粗线扎鞋垫一样,给扎得密密实实的,终于纳成了成品鞋底了。
    文箐见这般费事,心想古代的千层底何止是千层啊;真是费时费功啊。这要是下雨天,又如何才能风干啊?
    阿静见小姐跟在后头,一点一点地学,自然是乐意解答:“那便想法子啊,比如放火上烘烤啊……”
    文箐一拍脑门,自己真是傻了!不好意思地笑笑,又看她们如何做鞋面。
    三寸金莲,鞋是真短啊,那足也是实在小巧玲珑。文箐见阿静手里托着给姨娘做的布鞋,正用楦子将厚棉鞋楦通。看着做鞋的工具真是一套又一套的,光是楦体,就是不同大小尺寸,看得她眼花缭乱。
    曾婶时时来后院串门,见得阿素那脚虽然裹了些,却不够小巧,便同阿静嘀咕道:“不是我说你家小姐啊,这年龄也该到裹脚的时候了,再不缠,只怕以后缠的时候有得痛了。”
    阿静只笑着道谢。过后方才与阿素提及这事。阿素却忙阻止她道:“你快别同小姐说这等子事。你不知,上次她见你给姨娘洗脚,居然吓得不敢吃饭了。”
    阿静不理解地道:“这有何吓的?姨娘的脚多漂亮?便是小小的,手上便能托得起来,又白白葱葱的。你看,你我缠脚就晚,便是不能了。”
    阿素白她一眼道:“你何不去同她说这些话?”
    阿静作势打她一下,道:“不是你同小姐亲热一些,也好说这事吗?你要不说,我可同你阿姆说这事了。”
    阿素忙制止她:“静姐,你可别找这事儿!到时小姐还不找生气才怪呢。这事儿,我也不是没同她讲,迟早终是免不得疼的,晚缠不如早缠。”
    阿静点点头道:“是啊是啊。”
    文箐正拿了一匹布过来,叫道:“阿静,阿静,快教我裁衣吧。我针脚终于练得平整了。”
    阿静看她一下脚,便想着说也不说。看得文箐头上发麻,便一脸疑问地转向阿素。阿素指指自己的脚,见她仍不明白,便转过脸当作没看见小姐的求助。
    阿静想着陈嫂如今顾着周夫人的病,自是难以想到小姐的事,自己便是大的不能不为家里着想,终于没忍住,便道:“小姐,你的脚该缠了。”
    文箐一听她的话,便似触了电一般,吓得直后退,嘴里道:“不会吧?你们也打上了我脚的主意了?”
    阿静被她那吃惊与抗拒地模样也给吓了一跳,觉得这是年龄到这个地步了,理所当然的事。
    文箐见她很执著地要说服自己,便忙道:“我才过了七岁呢;就是要缠脚也还早着呢。缠脚,那骨头多痛啊,都是拧折了;扭曲着的,连站都站不起来,太难受了。我不干,我不干。”说到最后,她已经用急得用现代语言了。
    陈嫂此时出来道:“何事这般热闹?”
    文箐头疼,只怕又出来了个老古板坚持自己缠脚却,这可怎么办?得想个办法才是啊。越是急,便越是想不着办法。急得忙去捂了阿静的嘴;生怕她说与陈嫂听。偷偷地在她耳边道:“好阿静,先别同陈妈说,等母亲病好了,再说这个,如何?反正这缠脚民不是今天非缠不可的事。”
    阿静见她吓得如此紧张,现在同自己这般低声下气地求情,只怕是实在不乐意缠脚,总不能绑了她缠吧。便点点头道。
    文箐是无辙,所以才想到“拖”字诀。且等她过几日想个好法子,到周夫人面前说一说,求求情,撒撒娇看能否免了。文箐一见她同意,忙笑着对陈嫂道:“陈妈,我发现阿静做鞋真正是一把好手,鞋做得太好看了!”
    陈嫂拿起阿静做的一只鞋,端详了半天,方道:“阿静做的鞋,自是没得说。小姐这几日可是又学得如何了?”
    文箐苦着脸对她道:“陈妈,你就会揭人家的短儿。我不就是针线活儿不行吗?再说,有阿静,哪里有我下针的地方啊?”
    众人都笑。小姐哪里都好,就是针线活儿苦练起来,行针也如弯弓走蛇,天天老拿个补丁在练,总算是能看得过去了。她日日只道:“我只求能做缝好一件衫子就行,衣不露体便可。”
    阿静拿着鞋跟,同陈嫂商量,用哪一种更好一些。文箐看着古代的绣花鞋还都是带跟的,难怪人走起路来,袅袅娜娜的。只是那高跟鞋太粗,太不好看了。
    文箐找出自己的鞋来,道:“我的鞋便不用加那个跟了吧?太笨重了!”
    阿静看着她,道:“只是这冬日里,岳州府怕是雨雪多,要是无跟;鞋太容易湿了。小姐只怕是无法出门了。总得备一双才是。”
    文箐不以为然地道:“那便穿靴子!我觉得这靴子便是极好的,那防寒又可以外穿,还能在院里多练练身子骨儿。”
    陈妈在旁边看完鞋,问阿静:“今年做了几双靴子?”
    阿静道:“去年冬天的厚靴子倒是做得多,奈何今年……”突然想起小姐刚才求自己别提她的脚,便转口道:“少爷的脚长得快,只怕还得再给小姐同少爷再做一双才是。”
    陈妈便忙着去找毛皮准备了。
    文箐忙向阿静道谢,说不如所有的人都做一双靴子得了。
    她这话却被正来串门的曾婶听得,自是十分羡慕地道:“哎呀,你们都穿靴子啊。”
    阿静不好意思起来,忙道:“我家老爷是五品官,所以家里所有人都能穿。”
    曾婶恍然道:“是喽,是喽,我都不晓得。原来是官家的,那自是可穿靴了。”
    文箐等她一走,才好奇地问阿素,曾婶说那番话莫不是眼红?
    阿素却认真地看着她道:“小姐,咱们做的这种靴子也不是平头小民能穿的,她自然是羡慕了。这也是托老爷为官,小姐同少爷才能穿。”
    文箐没想到还有这个原由。忙想她打听这靴子的事。阿静道:“何止是靴子,便是小姐你让我教你裁衣,那是样式尺寸都错不得半分的。尤其是老爷原来的衫子……”说到后来,想起老爷已去世,一下子便说不出其他话来。

093 尺寸须记牢
    文箐却听得紧张起来,便好奇地道:“难不成,我们穿哪样衫子,如何裁剪,都有律法不成?靴子难不成还穿不得了?”
    阿静肯定地道:“可不是!”
    阿素见文箐问得一本正经,想来小姐也是不知这般事体,便在一旁道:“小姐,象曾婶这般庶民之家自然是不能穿靴子的。你以后可千万别在她面前提这个。”
    文箐点点头:“既然律法有规定,平民穿不得,难不成在雪地里还着的布鞋加不成?”
    阿素见她仍然想着靴子的事,想着便要将此事说个透彻才是:“北地苦寒,自是可用牛皮靴。只是那有讲头的,只能是直缝靴,加不得其他花样儿。便是冬天夏雪,庶民之家也只许穿皮札。”
    文箐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门第级别,便是在一只鞋上也这般有讲头。阿静见她拿了匹,接过去,同阿素展开来道:“小姐,你这是从哪里找出的小匹布来?”
    文箐道:“便是我那小箱笼里找出来的。我觉得花纹好看,正想问你做什么可好?”
    阿静皱了皱眉头,道:“这缠枝菊花的,只是眼下咱们守孝,也不能穿。”
    文箐听得这才想着确实是给周大人守孝呢,哪里能穿这带色的?忙道:“你不是说小匹的吗?我看才一丈左右,你说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