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箐想了想,隐约记得有那么一个小铺,可是,也太小了些
  华姗笑道就晓得你看不上。那地方确实不大,可是那家隔壁铺面倒是大很多,你开食肆肯定不。起先是上半年合伙的兄弟不知甚么缘故反目,做不下去了,便赁给一家做绒线的,年底闹着分家说要卖出去然后好分钱,只那做绒线的嫌那铺面太贵一时筹不出那么多钱来。你要有意,找你家三婶借点儿钱,将那两个铺面买下来的话……”
  文箐问了下价钱,皱了下眉。
  华姗以为她嫌贵,道这事儿好说,我出面帮你压些价。你也知,绒线铺面有两个好处,后面有几间空屋,平日伙计可以住在那,你那食肆可以从早开到晚。再一个,绒线铺子可是上下两层,你以前那食肆,虽说也不差,可是有钱的没钱的都挤一处,只能用屏风隔开,甚是不便,有钱的人也嫌弃这个,多少对生意有影响。”
  文箐被她说得心里一动,如此一来,楼上可以做些菜价贵的,楼下则是低价的多得些人气。
  嘉禾倒是清楚那个地方,这时也提醒了一句,道小姐,表小姐说的那处,可真正是南门码头口,位置可比以前的食肆要好些呢。”
  华姗点头,道正是,嘉禾跟你身边倒也晓得这做生意要看风水了。那地方再好不过了,先前那兄弟俩不过做羊肉面生意的,咱们江南人哪吃惯羊肉,可就这般,人家也是赚钱的。”
  文箐合计了下,倒是能拿得出这笔钱来,可是,原想着年前多给沈家赎些画回来的,只怕……在这二个选择中,文箐一方面私心想现下开食肆多赚些钱,一方面又想着坚持原来的计划能赎回一幅画就先赎回一幅来。该怎么办呢?
  她谨慎地问道多谢表姐这么关照。可是小妹也有些担心,比如绒衣铺子既然能开,想来也不是没钱的,那家人怎么不买?”
  华姗叹口气,道唉,你是不晓得,那家开绒线铺子的,今年也是新开张,以前是个织绒的,这种人家同我一般,攒的钱也是好不容易辛苦得来的,对我们说是没有那么多钱,也不知他这是想压价,还是真没钱,又或者是另有算。你姐夫同我说啊,就算那家能付得了全部房钱,可是他家娘子与堂上俱胆小,就怕生意哪日赔了,便只剩下个光铺子。你说,又想吃肉,雇不得屠户,又怕猪咬手,那就只能看着猪过个干瘾呗。”
  文箐被她最后一句比喻给说乐了。“难为表姐如此为我着想,小妹甚是感激。若是食肆能开成,第一桌菜绝不能少了表姐与表姐夫的。只是,不瞒表姐,这事儿我也不能一下子拿定主意,得合计合计一下。钱嘛,也得到处凑凑,也不知成与不成。现下我是不便出去了,明日让褚群去找姐夫喝杯酒。可好?”
  华姗笑道我啊,本来怕你说我多管闲事,不过我那堂弟,那日进城,却是第一次到我家来,同我说起你的难处,一心为你排忧解难。你倒不必念我的好,要念的人,也不是你表姐夫。”
  文箐被她说得满脸通红,可不论是心里还是嘴上,都不能说沈颛多管闲事。“表姐这闲事管得实在是太让小妹感动了,感激不尽呢。您说的那铺面,我自是有意,表姐若不说,我哪里晓得,旁的人着急,只表姐夫与表姐不挂念我们,自然也是用的。这个人情,小妹哪能得便宜又卖乖的道理。”
  褚群去看了一次,回来点了点头,道若那一大一小两个铺面能顺利盘下来最好。那地方可比先前的好上许多了。咱们风扇一吹,只怕店里的香味沿岸引得运河船只都停下来呢。那楼上的地方,倒是不曾去瞧,若小姐真想买,那小蒸糕铺面也可以一起加一层楼,不过需得多费一月的功夫,开了春动工的话,最迟到得三月底四月初,肯定可以开业。”
  他一边说,一边将一张纸递了过来。跟在文箐身边,也学会了总结,这纸上就是他记下来的尺寸,经过一天的功夫,他都想好了灶放在哪儿,能设多少张桌子,后面的伙计房如何安排。
  文箐想了想,道褚掌柜,咱们以前开的那食肆,有一个麻烦,就是没有井,不知现下这铺面,离井又有多远?”
  褚群十分佩服小姐想的周全,暗叹不已。“这个,群经了表姑爷指点,也去看过了,就在表姑爷那铺子旁边就有双井,井水不怕不着。再说,那地方可以多放几个大缸,伙计又住铺子里,晚上只管满水就是了。”
  文箐听他又说得一些旁的细节,似乎也挑出不甚么大问题来。或许,便是它了。“那价钱一事,可好商量?”
  这一年,在苏州卖绒的收入,褚群自是晓得,但是杭州的量,他却是不太清楚。不过,文箐为沈家买的地还是他经手的,他以为小姐手头上钱不足。“我寻思着这事,先与小姐商议过了,再去与那边细谈。再说,人家才刚有售屋的意思,咱们立即去洽谈,只怕人家以为咱们着急,价格便谈不下来。”他一谈到做生意,立马是商人本色。
  文箐没与褚群说手头上到底有多少钱,但她想着,这房子能不能分两次付款,价钱哪怕高一些也行,她还是想手头上有点余钱有个周转。不过,她肯定是再不也愿意赁房子了。
  可是,次日李诚却风风火火地扛了箱子赶来了小姐,您要买铺面,可是手头紧张?”
  文箐一愣,道还好。怎么了?可有哪处急着用钱?你若有急用,且与周管家说一声便是了。铺子一事,倒不紧。”
  李诚直性子,道怎的不紧,铺子那是小姐的心血,就这么白白的地没了,咱们都不甘心。小姐,要不是褚兄与我说,我还知您这儿缺钱。承蒙老爷夫人姨娘,还有小姐您这么多年来的提携照顾,我家田地早就买好了有吃有喝的,手头上的钱也没处花。小姐手头不方便,我这里倒有一些,跟在小姐身边这么多年,我要再装瞎作傻,实不象个人。这里有一万来贯,若再不足,褚群与我一道将现有的田地卖了些就是了。”
  褚群手上确实没有甚么钱,这两年虽在文箐手下得了不少工钱与赏,可毕竟要发一家吃喝都用度,以前从江家出来,甚么也没有,这两年购了十几亩地,所剩全。倒是李诚,当年周夫人从岳州发他归家,就送了他一笔钱,有地有房子,这几年的工钱部分买了地,部分攒着,多少也有近万贯钞。
  文箐听得很感动,李诚虽然有时办事不牢靠,一直为当年周家出事,他说漏了嘴泄了船期时常自责难安,满是愧疚,跟随姐弟身边,任劳任怨,帮着沈吴氏点,尽管做生意不是他的长项,可是他也拼命学习,努力做好。这些,文箐自是看在眼里的。如今,在买铺子上一犹豫,褚群便当没钱,与他一说,他就立时将手头上所有的钱都扛了过来。
  “李大哥,你这……”文箐话到嘴边,转了一个弯,笑道,“哦,我晓得,你这是要入伙?一万贯吗?那算一成半,可好?”
  李诚满脸通红,急着辩解道不是,不是,我这是……”见得小姐捂着嘴笑,才知晓被捉弄了。
  文箐道那我先借用一万贯,其他的,还是拿回去吧,要过年了,今年绒衣卖得不,将李老爹也接到自适居,陪周管家同范弯一道过个热闹年吧。哦,还有,这两日,陈妈他们一家肯定也回来,让阿静帮我把厢房都扫好吧。铺子的事,过了春节再说吧。”
  李诚见小姐收下了钱,很是高兴。临走时,文箐却对他道此事嘱家里上下,且莫张扬,食肆等开起来时,再说也不晚。过两日,我寻个由头,陪二姐上街的时候,去那铺面瞧瞧。看好了,再让褚管事去谈吧。旁的,也急不得。”
  铺子有了些眉目了,可是厨师呢?文箐决计要找一个比郭董氏还要高超的厨子来,加上原来的耿厨子,或许再请一个会做面点的。她是这么想。
  她这厢合计着铺面,邓氏在她面前趾高气扬,活象一只斗赢了的公鸡,文箐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食肆才刚被人挤掉,她立马就与的敌人合作,这种事,也就邓氏姐弟能做得出来。邓氏说人家能给她三成的利,还说邓知弦在那边做掌柜的,文箐很吃惊。
  周腾是觉得此事不可思议刁家做生意最是精明,能让邓知弦做掌柜,刁家人个个是糊涂得中风了?”他嘱了余春着意去听些旁的事,又让自家内兄帮着看顾那铺面到底有何内情。
  这些都不表,只说周同小年夜赶回来,满心欢喜地与一家人团聚。
  邓氏一见他没带回来那歌ji,心里松了一口气。
  周腾听说弟弟不再去长沙了,也松了一口气。次日,兄弟会谈,周腾状若不经意地道你去长沙不要紧,学院由文简他舅帮你理,如今你回来了,人家也有人家的事,总不能替你一直白干。你也负起这个责来。”
  周同脸一红,说那时也是驳不了襄王的面子。可是他没想到三哥这是话里有话,直到听得女儿文筠提到郭董氏去别人食肆里做厨,才晓得文箐也开食肆被人挤掉的事,于是再次来问三哥。
  周腾叹气道本来你房里的事,我这做哥哥的也不能多插嘴。可老话说,娶妻当娶贤。四弟妹,倒真是会算啊……借旁人一个厨子,只收三利成,当初文箐要借人,她开口就是一半的利。你那小舅子,能是做掌柜的人?非要替文箐理铺面,如今,文箐的食肆没了,不过他也如愿了,在刁家那边做起了掌柜。真正好本事啊……”
  周同又羞又恼。“刁家?那不是江家的亲家?这是怎么回事?”
  周腾将书院的帐本递给弟弟,道你问我,我哪晓得。你要知这事儿,莫不如你亲口去问你妻弟。不过,有几分实情,就不晓得了,如今他可是春风自得,你仔细吃了风回来。这书院的帐,我替你管了两年了,你要是不想管,且让郭良或者姨娘帮你再看看。”
  周同知这事不轻,被三哥这么一说,只觉颜面全。便与邓氏在年关上又闹上了。邓氏愤恨不已,回驳道你心肝宝贝般的侄女儿能开得了食肆,你怎么半点儿不说她抛头露脸丢周家人颜面?你们兄弟都这般,看顾那一房姐弟如珠如宝,凡事听从。她要开食肆,我借人与她,是她开不下去了,这事难道还怨我?你从来不为妾身我着想,但凡有事,只以我为,我如今借人与他人,也不过是想挣点儿钱,不拿周家钱接济娘家,这也有了?文箐拿了那么多钱财接济沈家,怎么没听你们半句怨怪?我与她,真正是地上泥尘与天上云……”
  邓氏认为周同才归家就与闹气,必是受人挑拨,气不过,走出院门来对天骂“多管闲事的,你眼红我作甚?”李氏出来接嘴,两人对骂。
  刘太姨娘在屋里细细问着自家小儿子在长沙没人理生活可受甚么罪,正关切问候之时,听得院外吵闹不堪,怒火攻心,推了门出来,着喷嚏,不停地骂两个儿媳家宁日,怎的娶了你们这两个冤家进了门……”关门进屋,对小儿子垂泪道谁晓得你那个娘子,胳膊也学着你那大侄女竟往外拐,借出人给旁人用,这是气我啊,进了周家门还一个劲儿只顾娘家。早知如此,我就不该替你将她娶进门来……”
  周同被她勾起往事,再想到邓氏这几年做的事让在家里家外颜面存,对邓氏也灰了心,只是瞧着一双儿女的份上,也勉强维持夫妻关系而已。听着姨娘唠唠叨叨数落邓氏,又怨怪当年只顾颜色的事,便道当年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