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箐听得这般说,也陷入了沉思,如果是有人要害自己的话,那手段果然高明,这样化整为零,自己哪里查去?自己与成衣铺子之间是寄卖方式,人家接货越多,所得利越多,自然只想着接定单。麻烦的是自己没在家,方氏与阿静应付着缝制绒衣都顾不上了,也没有格外在意这些布匹用量与材质的短缺问题。才导致了问题突然暴发,或是一早有人管这问题,或者已是防患于未然。
    文箐再看看单子,“咦,还有要做银鼠皮的?四个成衣铺子,共接了六件。这……”
    银鼠皮可比灰鼠皮更难得。六件的量,这让文箐去哪里寻来?文箐这时也无法判断哪些是人在故意捣乱,哪些是真正需要的人家。可不管如何,只要毛皮一涨价,文箐多做一件,等于将绒衣的利去填补毛皮差价了。这样太不划算了。
    要么是不接单导致客户流失;要么是接了定单失信,或者为了维护信誉,则白忙一场,为皮货商做嫁衣,让背后操纵这一切的人得利。这个时候,文箐不得不壮士断腕,当即立断道:“且与那些婆子与成衣铺子说好了,只接普通绒衣的定单,但凡再遇到有要做灰鼠皮、银鼠皮、狐狸皮的绒衣的人家,一概不接其定单了。就说咱们年前绒衣要做的太多,忙不过来。”
    这样的话放出去,无形中肯定让一些真正的客户失望。同样,也等于长了其他人的气势,是一种变相的认输。
    文箐自我安慰:“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忍一时之气,过了今日再图明日。水落石出时,且看到底是哪个妖磨鬼怪在作乱。”
    这事儿想来也烦,可是此时,万万不能自乱分寸。她心里这般想,手指又按上了下唇,道:“我寻思着,那人收皮毛不会不露痕迹,且去仔细打听一下到底是哪家这么做的。还有,若是许家收了那么多灰鼠皮,我想不外两个用处:一则是囤积起来以便抬价从中牟利;二则是让打压其他做绒衣的商家,比如我们,收了人家的定金却交不出绒衣去,从而让我们信誉大失,而许家是一枝独秀,脱颖而出……”从而让所有人都认为许家做的绒衣最是可靠。
    周德全听得连连点头,道:“小姐所虑甚是。正是这般,我本来今天也想出去打听打听,到底是何人所为。”然后说,一早已着了范弯再去找皮货店,看是否有高价毛皮出售。
    文箐赞许地道:“且看价格如何,若是毛皮太贵,那就得不偿失了。不如着人去南京与杭州等地去买。想来周边各府县的毛皮店,不会都被他家全收完吧?。”
    文箐的动作还是慢了些,事实上,苏州皮货店就那么几家,一旦没货,商人自然晓得这物事会涨价,于是早就开始派人四下收罗,并开始囤积,等着涨价了。范弯再去买毛皮,此时正是人家开始极少量放货的时候,价格很高,他有钱也没买上。
    想想当初自己也曾魄力十足地将棉与绒混制的棉绒衣大降价,大力打击竞争对手,如今有人给自己亦来了个“釜底抽薪”,这一招比自己当初的那一招可是狠得多,凛利得多。
    文箐虽然得知这些事时,一开始心里有怨恨,恨那人太过于狠毒,可是待冷静后,回过头来想,在商言商,这背后的人能想出此招来,她也不得不佩服。晴天摔好汉,大意了。她是忙头不顾尾,让人有了可趁之机,怨不得人。
    吃一堑长一智,文箐认为自己在“物流运作”方面的功夫很不到家,只顾及鸭绒鹅绒,竟忘了边边角角的辅料,果然是一颗锣钉坏大事。或许,该找一个能精打细算的女人,日后帮着自己打理这些材质的事。
    她一边检讨自查,一边思谋着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逐一将定制加领口毛皮绒衣的客人抄录下来,寻思着这里到底哪些是真正的客人,哪些是来捣乱的。这个没法肉眼识辩,只能再让接货的婆子们再暗中去查证。
    但是,这么多要毛皮的绒衣,又到底如何做,才能最省毛皮的用量?
    文箐开始琢磨上了。想当初,给绒衣所有边口全加上毛皮滚边,除了为了排除单调增加领口的美观,防止脖颈进风以外,更是因为阿素来信提到,纯绒衣太轻,下摆不贴身容易被风吹起,容易将脚露出来,并不十分防寒。文箐那时就想到了给下摆增加重量,这才有了毛皮滚边的一事,增加了垂感,而且也使得绒衣显得俏皮一些,好看一些。至少阿静是这样说的。可是哪想到,如今竟再次为这个滚边的毛皮发愁呢?
    当日之得,竟成为今日之患。真正是福祸伏兮。
    她下意识地开始画绒衣样式。其实,说来样式没甚么可变的,这是大明礼制上规定的,衣形样式变不得。能变的只有领口滚毛皮的样子。这么一想,手随心动,将领口上的绒衣用线条滚了一圈,一直到扣结腋下处收笔。将系扣再改做两个毛球相坠的形式,最后再将禙子下摆下不再画毛皮,而是画成几个毛球垂挂的方式。
    画完的时候,她发了一下呆,看着这个新的样式。确实是省了三分之二的毛皮了,可是古人会喜欢吗?
    阿静拿着小姐画的图,连声称“好”。文箐知道,自己什么主意在她面前,她都满口称赞的,在她面前要征求意见或建议,就是没意见。给方氏看,方氏也看不出甚么不好来,道:“倒是不违制,在室小姐或者才出闺的新嫁娘肯定喜欢这个毛球的结,很是活泼。”
    文箐想了想,这毛皮滚边的本来也是为了年轻小姐们或者出嫁的新娘子们,中年人谁也不会穿得这般俏皮,大抵都是节俭的。在家里问不出个所以来,她索性让阿静做了一件,叫成衣铺子的拿去套在“模特”身上,自己则带了图样与做好的成衣去了杭州。
    之所以亲自去杭州,是苏州这边毛皮紧缺,而杨婆子那边却没来信,文箐也不知杭州情形是不是好一些。
    到了杭州,才晓得,这边毛皮也在涨价,价格涨了,只是仍有卖的。杨婆子倒是机灵,买了三四张,又怕价格回落,不敢多买。等到文箐到的时候,价格已涨了二三十贯钞不止,杨婆子后悔不迭,“早知如此,我就多买些存着了。”
    文箐被她这神情逗笑了。“婆婆,千金难买早知道。若是你我早知晓如何,只怕就不用这么辛苦赚钱了,早有了万贯家财。”
    杨婆子见表小姐还笑得出来,也知她是苦中作乐,逗自己开心。“杭州这边虽然涨,但到底不如苏州那边囤货。小姐,这么说来,只怕是苏州有人故意所为呢。”
    文箐来这一趟,一对比,也知晓。“现下毛皮价格若是涨了一百贯,我就一张也不能买了,不如退了订单失次信,以期来日东山再起。否则如人家的意了,亏得多了,白忙乎一场。我啊,心也有不甘。”
    杨婆子恨道:“也不知哪个杀千万的,使的这损招儿,这只怕是断子绝孙的呢。本来小姐今年好好的,绒也备了不少,能赚上一大笔,偏闹出这毛皮一事来,这到手的钱财白白流到他人手里去。莫说小姐不甘心,连老婆子亦是恨那人非常。若是晓得是哪家,我暗中定咒死他”
    她骂骂咧咧的,文箐反而好似得了安慰,放开了。道:“且这样罢。”
    杨婆子后悔道:“前两月吴员外带了好多毛皮来,咱们买得少,若是买了他的,也好办了。表小姐人,我且等在这里,我去找吴员外的那此皮货商们打听打听。”
    文箐叮嘱她这事莫说与沈吴氏听,她倒是应允了,急急地亲自出门去找相熟的皮货商去了。大半天后,回来了,一脸歉意地道:“表小姐,我也只寻得五张灰鼠皮,找了吴员外的相熟的皮货商,好说歹说,寻得一只大银鼠皮。今年不是冷年,明年说不定很冷,那人有心存那么多灰鼠皮,如若不是冲表小姐来,难道是等着明年涨价,尤其是灰鼠皮这么难得?那缺的银鼠皮可如何是好?”
    文箐不想让她担心,道:“有一张是一张,还是婆婆能干。杭州这里若要接灰鼠皮的绒衣订单的话,咱们也莫全一口否决了,接下来,却是不按原来价格,只管加价就是,按灰鼠皮的价格往上涨。”
    在众人猜测到底谁是背后黑后时,文箐从杭州归来,周德全道:“小姐,许家的人,昨日上门来了。”
    文箐下意识地问道:“许家?他家来做甚么?来向咱们炫耀,提条件来了?”
    周德全摇了摇头,道:“许家说是有心结盟,只是却被阿静给骂了一通,我回来时,人也走了。”
    结盟?文箐差点儿失笑,道:“他家将灰鼠皮都收了,不给我们留条活路,这会儿竟来与我们谈结盟?那先前是甚么意思?给我们下马威?”
    周德全咳了一声,道:“小姐,这两天我也在城里与皮货商那处打听,三爷那边也确认,只怕,收毛皮这事,不是他许家做的。”
    文箐怔住,瞪大眼,道:“不是他家?那又是谁?”

    正文328 化险为夷
    如果不是许家,那这人究竟是哪个?还冲着自己来的?文箐心里犯嘀咕。
    她思来想去,认为这事儿不简单,不管是要断自己的财路,为难自己,还是说奔周家旧恩怨而去,从自己这处下手,就让她恼火,更让她打定主意:决不能让那人奸计得逞了。
    那幕后之人倒是看准了文箐的缺点:没有铺面,接订单全是委托他人,所以沟通不畅,没法把握毛皮的需求量。故而一边偷偷地收购了灰鼠皮,待到了合适时机,就猛地给成衣铺子下毛领绒衣订单,成衣铺子接下单子收了订金,文箐却交不出货来,毁约失信于人,甚至人家缠上门来会要求赔偿。要想交货,则得四处高价求购灰鼠皮。无论哪样,文箐都得花大钱免灾,人家坐收渔利。
    文箐自我反省,是自己步子迈得太大了,太低估了人性,也小瞧了人家的算计,另外也错估了古代的生产力等生产要素。
    方氏反复讲一句:“那人怎么就晓得咱们家灰鼠皮不多了?接了多少货在手上?”
    文箐开始也没在意,听得多了,就想:是不是有内贼?她瞅哪个也不象吃里扒外的人啊,自适居的阿静,关氏,周德全,范弯一家,还有杜家等人,那是个个对自己都忠心耿耿。自己要倒霉,他们没半点好处,自己赚钱,他们才会得的赏钱多,要出卖自己,不可能是这些人。
    她这边想着甚么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啥的,其实现在更是要亡羊牢劳。阿静说这宅子也无旁人,除了来领绒衣回去做的村姑们,做完了她们便送了过来,这些人也不可能专门与其他人说东家小姐这里的事儿,再说,谁会来找他们打听消息?
    文箐听得却是觉得隐约有点儿事。嘉禾小声说了句:“除了村中诸女人,小月与雨涵也过来领绒衣。上次雨涵家的嫂子做坏了绒衣,阿静还数落了她几句呢。”
    文箐瞧了嘉禾一眼:雨涵那边透露出去的?
    阿静一拍脑袋,道:“是啊是啊,凡是做毛皮滚边的活儿,我没交给雨涵他们做,就是怕做坏了,她嫂子还问我:这毛皮领子袖口的到底要用多少毛皮……哦,想起来了,当时我还让范弯去城里成衣铺子送原先定制的绒衣,然后再买张银鼠皮回来,顺路捎了她们姑嫂一路呢。雨涵那丫头就说自己帮着去送,感情这是打听我们的情况,好坑我们呢。”
    说到这里,她已开经急得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