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颛做事非常细致,拿着花蹲在阳光地下,一点点将土刨开,一边晒,一边翻找,终于在一堆残渣中找到了一窝小虫子。
  范郭氏不好意思地道:是自己听四小姐说,豆子泡烂了发臭后很肥,于是重阳节后,好心地给兰花也浇了一点,用土埋上了。没想到招虫了。不过她想不通:“怎么用肥肉发酵浇出来的就不长虫子呢?”
  谁也没法给她解释这个。沈颛那边赶紧挖了新土,敲碎,晒土,做肥,将坏根全部去掉,忙了一天多,才重新种上。
  文箐想冷漠对待他,这次也只与沈颛打了声招呼,其他时间忙东忙西,便没再去与沈颛聊天问候。可是,在窗户后瞧着他做活认真的样子,发现他似乎更瘦了,明明是冬天来了,穿着去岁的夹袍,按说今年又长个了,衣衫只会紧,哪想到现下看去,却愣是让人觉得空荡。
  嘉禾瞄见小姐瞧着表少爷有些出神,便没吭声,直到文箐自己醒过神来,用手往上抚了抚额边梳理得一丝不乱的头发,问道:“怎么啦?”
  嘉禾道:“小姐,木匠来了。”
  木匠来了,却不是上次的赵老师傅,而是他徒弟。
  周德全小声地与文箐道:“就是上次小姐让他做的那个四轮马车,结果没做成,他不好意思来了。”
  因中秋节前回城时,分到名下的旧马车坏了,文箐也觉得古代的两轮马车太颠,而且上下车十分不便,车辕前还有得个支杆撑着,要不然那马车立不稳。有一回,支杆没立稳,结果文简要下车时,摔了一跤。文箐早就想着要重做马车了,并且最好是改制一番。
  明代马车棚是没法再重新整的,想要华丽一点都不行。笔编篾为顶,再罩一层皂幔,上刷桐油防雨,色为黑漆。文箐家中为官员之家,属六至九品范围,青布遮幔。连车围子,文箐想装饰漂亮一点也不行,记得最初的时候,陈妈便叫道:“小姐,使不得也,若是太奢必招人眼,小心被人惦记着,若哪一点坏了规矩,可是罪过。”
  陈妈说过,官府里用得好的马车,内中座位也不过是藤架,这样一来,颠簸得少一些。文箐想想,自己坐过的好似大都是硬木架,只有周同那辆马车倒是藤制的,谁说古人不会减震,这也是一个妙招啊。
  文箐要改马车,一个就是减震,第二个还是想力求行驶起来平稳些。可是前一项,若许可以在车底架龙骨与座位之间加上弹簧,多制一些,自然就好了;至于四个轮子,文箐自己做了一个小小的四轮架子,才发现一个问题以前自己忽略了——古代两个轮子半行,方向可以随意转;而一旦四个轮子分两排,就象汽车一样,前轮必须管方向,否则只能直行,不能打弯。说来说去,就是少了一个转身的装置,专业点名称文箐那时根本不晓得,她只后悔小时候玩那些玩具,拆了那么多零件,怎么就没多拆拆小马车没去记怎么着转向?
  她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木匠与铁匠窦,结果人家搞了两个月,也没整出名堂来。最后铁匠窦很不容易地整出了弹簧,这下子减震倒是好了许多,文简很欢喜。木匠那边说转向这个难题太大,自己整不出来,就是泱泱大明只怕也没有出这个物事,不来见文箐了。
  自适居的人讨论:“这四个轮子,真的就不颠了?停车时是稳些,可是轮子是实木的,加一个轮子,这个车就更重啊,陷进坑里更没法推出来了……”
  这个论调尤其是铁匠窦说得最是高声。“再说,车越大,越容易违制,不好不好,虽然一次拉的东西多,可拉车的马也要增多啊养一匹马的花费可够得上咱们穷人家一年的口粮了。咱们水乡,出门就是船……平时拉个货,一个轱辘的车推得飞快,两个轮子的车牛拉驴拖,可比两匹马强。”
  文箐当时听得面红耳赤,没考虑到这个成本。确实在古代,养一匹马,寻常人家哪养得起,尤其是江南,雨水连连,道路坑坑洼洼,坐船多过坐马车,自己非要整个四轮马车出来,除了“出风头”外,还真不一定能招来太多好处。
  文箐被众人七说八说的,也怪不好意思的,自己倒是真给人整了个难题,想来这转向装置不好办,否则估计老祖宗早就整出好多辆四轮马车了。虽然谈起了战车也是四轮的,可是平常人家谁也没见过,也不知到底能不能转向。既然说起来不是寻常老百姓常用的,还是低调些为好,故而便将四轮马车这个事暂搁置了。
  只是她这边没搁置了,老木匠觉得没面子,不好意思上门来。
  这次小木匠来,是来送“人偶”的。所谓人偶,就是“模特”,木制的。
  这个想法是因为上次说到将绒衣寄卖在成衣铺子容易起褶的问题而引发的,文箐认为要解决这个“样品”的问题,不妨用“模特”。她想了半天,古代没有塑料没有橡胶,可制不出模特来,但也不是没办法,比如做个真人大小的木头“人偶”。
  小木匠看了看周家小姐画的图,画得十分工整,听了听要求,倒是十分特别,就是跟真人差不离,说来也容易,打磨光滑了就行。现下做好了,送了过来。
  当时众人只见着一块大粗布包裹的一个物事立在那里,瞧着头发,吓了一跳。小木匠安慰其他不知情的人道:“莫怕,莫怕,就是个人偶而已。”
  因为裸着身子运过来招人眼,所以他才用布裹了起来,当时范郭氏是最先去帮忙立起来的,以为是个死尸,吓一大跳,惊得宅中其他人都出了屋门来看。
  现下布撤去了,这个人偶面部雕得太生动了,可以说是十分的逼真,只是下面却没如其他雕塑一般雕出衣裾来,而是光着身子的。
  这让人更好奇了。
  范家大小子围着假人转了又转,问道:“这,这怎么同庙里的菩萨不一个样?用来做甚么的?”
  老赵师傅若在,肯定不屑一顾,因为他雕工极好,可是先前文箐替他寻了个难做的差使,哪想到后面提的这个差使除了人物的面庞要雕好以外,其他就是只需打磨光滑就成,这让他手艺没发挥好,他本来以为还要雕衣衫裙裾类的。
  因为面庞与真人太像,所以引发了自适居中的人围观。沈颛也洗了手,站在廊下听着文箐同木匠说着话。
  文箐夸道:“妙小赵师傅啊,赵老爹的手艺可是实在没得说啊这人偶眼睛,面庞,鼻梁,都与真人相去不远,可以说是栩栩如生啊。实在是太妙了”
  彭氏也出来看热闹,先也是吃了一惊,方才问方氏道:“这,这用来做甚?怎么跟庙里的菩萨差不多大个了……”
  文箐闻言,转过脸对彭氏笑道:“二伯母,没看出来吗?这是美人王昭君,象不象?”然后一边说,一边吩咐嘉禾去屋里取物事来。
  彭氏与方氏凑近了瞧了两眼:“哟,这可不正是出塞图上的美人?这脸,象,太象了,简直一模一样。师傅可真是好手艺啊。只是怎么不雕出衣裳来?唐代衣裳听说是宽袖长裾,这个……”
  “雕不得太多衣衫也要是雕了衣衫太细致了,我这里便没法给它穿衣衫了。”文箐笑嘻嘻地指着嘉禾手里扶出来衣物道。
  “箐儿,你这是要给假人穿真衣衫?”方氏忍不住好奇,问道。
  “是啊,是啊。穿上了,瞧这个是不是就是生在咱们这朝代的昭君?”文箐想:王昭君要是穿越到明代,会如何?一想到这个,便也觉得十分可笑了。
  嘉禾想给人偶穿上衣衫,结果人偶是实木雕的,太沉,这可不是给一个真人穿衣服那般非常容易,只见她围着个人偶转来转去,好在旁边有范郭氏帮忙,亵裤人偶没穿,直接系了条月白裙子,外面就套上了缠枝莲的缎锦绒衣,再将人偶假发上插上一枝冬菊,配着那精致的雕花木钗,美人头上显得十分淡雅高华。
  彭氏过去摸了一摸,道:“哎哟,这头发是真发做成的,粘上去的?那是不是也要每天替她梳上一梳啊?”
  众人闻笑,忍俊不住。范陈氏道:“给她梳头,可需得搬个杌子了。她又不会坐下来,那可累了。”于是越发逗得一宅人捧腹而乐。
  范弯本来在后院做煤饼,闻讯一阵风跑来,惊道:“啊怎么这么大一个美人儿木偶小姐,这就是你上次让赵木匠做的?可是好看得很啦唉呀,还有头发还有钗子,可……”
  他一副口水要流出来的样子,范郭氏拧了一下他胳膊骂道:“嫌弃我了?见着美人你就喝多了一般,瞧你那乌漆麻黑的手与腿,仔细将小姐这人偶弄脏了,可隔远点。瞧,院子里全是煤脚印,你要累死我啊……”
  范弯不敢回击,只嘿嘿地乐着走开,边走边回头瞧两眼。“我这就洗净了来瞧个仔细。”他娘子骂道:“晚上你与母牛睡去”
  趁着满堂欢喜,也没了言语忌讳,关氏接了一句:“范娘子,你比不上这人偶不要紧,也要不自轻啊,怎么骂上自己了?”
  这句话逗得其他人都憋不住笑,范郭氏先是没想明白,等想到晚上了睡范弯身边的人还不是自己么?“晚上我与小七小八一个窝,将他踹到柴房去”
  沈颛听着这些人笑闹,瞧了眼人偶,又瞧了瞧表妹,他脸上突然就红彤彤起来。
  方氏笑过后,与彭氏道:“也不知箐儿她哪里来的主意,没想到这做成了,远看谁不以为是个真人放在铺子里倒真是稀奇得很。”
  文箐这时也说出自己做人偶的目的来,对周德全道:“周管家,这下可再不怕衣衫皱了吧?客人想看个齐全的样子,只需围着这个人偶转就成了。”说到这里时,她一拍脑袋,道:“可惜啊,这人偶不会转,要不然客人只需站那儿,自然就哪个方向都能看全了。”
  小木匠赶紧道:“周小姐,您是想让这个再转起来?”
  嘉禾小声嘀咕道:“小姐,这个可是真沉,转不动啊。”
  文箐笑道:“我也就是胡思乱想,你们莫当真。这要让人偶转,还不得有个人侍候它了?不要不要……”
  周德全看着连连点头,称道:“小姐可真是奇思妙想,这个,实在是太,太……”他一时也想不到说什么了,于是结巴上了。
  沈颛瞧着,院中冬风微微吹动人偶衣袍,也将表妹的衣角吹起,在众人眼里,或许是一真一假两个美人,而表妹,只怕此世上再无人能及之。
  关氏对方氏小声道:“姨娘,这人偶,好是好,我总觉得这差点儿什么。”
  方氏只着意夸文箐去了,问道:“哪里?”
  关氏指了指沈颛的方向:“我瞧表少爷似有主意呢。他不是会漆画吗?”
  方氏立时前白关氏的意思了,对沈颛道:“颛表少爷,且过来瞧瞧你表妹的人偶是不是差了哪样?”
  她这话一出,文箐一愣。
  小木匠紧张地看了眼方氏,又瞧向沈颛。
  沈颛瞧了眼表妹,脸更红了,在众目睽睽下走到人偶跟着,细细打量一番:“道,甚好甚好。”
  关氏道:“表少爷可是会漆画的,且将这面部也绘上一绘,旁的要是绘不得,只这人偶眼珠子是个木的,若是着了黑漆,只怕更与真人一般无二了。”
  她这一说,众人立时捧场。彭氏道:“眼下从侧面与背后瞧,自然以为是真人。转到正面,瞧一下脸,倒是要吃一吓。是哦,如此一来,正面一眼瞧过去,只怕人人以为是一个真人立在那儿呢。”
  于是,集思广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