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向人马座-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业中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在东北方,就在公园的上方,疏疏朗朗的群星中,一颗又大又亮的蓝色星星在晴朗的夜空中浮现。这光芒,远远盖过了头上的织女、河鼓和天津四,甚至远远盖过了西方大空上的金星……

“超新星!”岳兰喊道。她转过身子,兴奋地说。“多幸运的事,我们这一辈子看到了一颗超新星!要知道,历史上最后一颗超新星爆发,离开现在快要有四百年了呢!”

他们并肩立着,静静地欣赏着这颗蓦地出现在夜空中惊人地明亮而又美丽非凡的星星。

它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有的机会。天空十分晴朗,一点云都没有。微微的风,吹过来桂花的香味。

岳兰忽然转过身子,焦虑地说:“业中,帮我找一部车子,我立刻要去天文台!”

“干什么?”宁业中吃惊地问。“你怕他们没有看到吗?打个电话就行……”

“不,不,我要知道,这颗超新星爆发离开‘东方号’有多远,对他们有没有影响!”

她霍地跑开了。

“等一等,我送你去!”宁业中追在后面喊,但是他已经远远落在后面了。矫捷的岳兰甚至不从桥上跑,一下子跳越校门前一道近三米宽的小溪,很快消失了踪影。

宁业中铃了拎那个费很大劲儿才买到的大纸盒,摇摇头说:“一亿次台式电子计算机!

——她需要吗?

不,她只需要‘东方号’!“这时候,岳兰已经跳上一辆小汽车,以最高速度驶到城市另一头的大文台,只花了二十七分钟。然后她又以三级跳的速度登的上了天文台的台阶。

邵子安正在圆顶室里、通过望远镜观测着。他旁边站着的是满头白发的著名天文学家胡志越教授。胡教授对邵子安解释着:“不是1572年第谷发现的那一颗。现在这颗超新星离1572年超新星有一度二十三分四十八点一弧秒。”胡志越教授以天文学家的精确性阐述着。“事实上,超新星爆发以后,抛射了大量物质,有时甚至整个儿毁灭了,不会同一颗星发生两次超新星爆发的。刚才已经测量过,目视星等①是负九点六,也就是正好等于满月亮度的十五分之一——这大概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能看到的最亮的星星了。”

邵子安离开了镜筒。他看见岳兰,心上涌起一阵①天文学家把恒星接亮度分成星等。

目视星等就是人眼看到的亮度。因为恒星远近距离不同,所以目视星等不反映恒星的真实亮度。

亲切的感情。“你跑得多急,瞧你的头发……要看超新星吗?”

“我想请教胡志越教授两个问题。”岳兰大胆地把眼睛瞅着相貌十分严厉的学者。

“三个也可以。”教授有礼貌地说。“我认得你,姑娘。岳悦的女儿,是不是?”

邵子安点点头,看见岳兰有点发窘,他说:“对不起,我要先提问题。我的问题也正好是两个。”

教授和岳兰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教授忽然愉快地经起来。原来他只是相貌严厉,心地是很和善的。

“我看你们俩想到一块儿去了。”他快活地说。“请问,第一个问题——”

“这颗超新星离我们多远?”岳兰抢了先。

邵子安赞许地点点头。

胡志越教授摇着头说:“这可真是将了我们的军了……等一等”

他走到圆顶角落的一台电子计算机跟前,揿了几下按钮,然后拿着一张卡片走回来,说:“这颗超新星爆发以前是一颗十四等的小星星,没有精确地测量过它的距离,但是,粗略地估计,至少在两百光年以上……”

“那末,”邵于安接着问。“对于离我们三万亿公里远、正向人马座方向飞行的一艘宇宙飞船,它能产生什么影响?”

“我要问的也正是这问题!”岳兰不由得喊出声来。

“又是一个厉害问题!”教授再次摇摇头说。“不过也难不倒我。”他又走向电子计算机,又揿了几下按讯,拿出一张卡片,走回来。

“没有直接的危害。”他深思熟虑地说。“离得太远。不过大量的宇宙线流可能产生辐射压,使得宇宙飞船稍稍偏离它的方向。”

“辐射压的强度能够计算吗?邵子安焦急地问道。

“精确度在两个数量级之间。”教授严峻地说。“唉,你要知道,有史以来只爆发过八颗银河系内超新星,其中七颗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前爆发的。我们对超新星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呀!”

“河外①超新星呢?”邵子安问。

“河外超新星当然不少。但是你也知道,距离那么远,讯息是那么少……好吧,”教授忽然肯定地说。“明天我把一切数据送去给你。姑娘,明天一早,你去邵总家等着吧,但愿我能给你们满意的结果。”

胡志越教授十分殷勤地挽留他们。但是邵子安和①银河系外,即别的恒星系。

岳兰还是决定走了。椰子安让看不见的电子司机用缓慢的速度开着车子。岳兰坐在他身边。马路上的街灯射在他们身上。时明时暗,疏疏落落的树影产生一种奇异的效果,仿佛他们乘的不是小汽车,而是一辆宇宙飞船,此刻正向仙后座超新星飞去。

岳兰默默地看着邵于安。三年来他显著地变老了,工作劳累,思念儿女,象锉刀一样在他额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他的头发已经斑白,只是两眼更显得炯炯有神了,放在膝盖上的青筋累累的手看来还是坚定有力的。

“一定要让他等到儿女归来。”岳兰思索着。“哪怕飞遍宇宙的每一角落呢,我一定要找到……”

邵子安打断了她的沉思。

“小兰子,你怎么会那么快发现超新星的呢?”

“我正好在校园里……”

邵子安微微偏过头,疑问地望着她。

她懂得这目光的含意。于是她把和宁业中的谈话全部告诉了邵子安。

邵子安沉默着,然后慢慢说:“宁业中的话部分地是对的。尤其是这次超新星的辐射压,可能会影响到‘东方号’的航向。不瞒你说,小兰子,我还是信心不够。我有时也在犹豫:既然丢了继恩和继来,我不能再把你也送上那条危险的航线上去……”

“不是总指挥决定的吗?”

“不是决定,是建议。”邵子安纠正道。“我建议由我担任‘前进号’的船长……”

“不行!”岳兰几乎是喊出声来。“您的年纪,您的身体……”

“这都不碍事。身体,只有超重的那几天是最难忍受的,过了这一关……”

“但是,您的心脏……”

“是的,该死的心脏!”邵子安愤愤地说。“人类能够征服宇宙,却征服不了自己的心脏!”

“那是机器。”岳兰冷静地反驳道。“最精密的机器也有个保用年限。永远不坏的机器是没有的。”

“你很聪明。”邵子安无可奈何地说。

“再说,您是总工程师。还要设计和建造……”

“等等,”邵子安抓住了岳兰的手。“1271,停!”他吩咐电子司机。汽车无声地刹住了。传来了远处模糊不清的广播声音。

“打开电视机!”他喊道。

“啪”的一声,屏幕上出现了女电视广播员的激动的脸孔。她的声音有点发颤:“…

…军队在北线、中线、南线全面发动了对西欧的进攻……“

邵子安严峻地望着岳兰说:“不可避免的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

(十五)前方有一颗恒星吗?

对于宇宙空间的人来说,地球上的战争讯息一点儿也达不到那儿。他们最焦虑的是:“东方号”已偏离了原来的航向。钟亚兵的测量结果,偏离了一度四十六分。

超新星还是那样光辉夺目。两三天之内,它达到光辉的最高峰。然后才又回复到最初显现时的亮度。

一个月之间,亚兵拍了上万张照片和光谱照片,他甚至测量出谱线的紫移——这是说,超新星抛出的炽热的外壳,正以极高的速度向外扩散,有一部分正对着“东方号”的方向。

亚兵高兴非凡,他整天埋头分析超新星外壳含有的元素,正以多大曲速度扩散。他的计算结果,这颗超新星的外壳膨胀的速度太约每秒一千公里。

“知道吗,继恩?”亚兵搓着手,飘到继恩跟前说:“知道吗,继恩?”亚兵搓着手,飘到继恩跟前说。

“1054年的超新星,也有一个膨胀的外壳,也是以每秒一千公里左右的速度膨胀着。

这个膨胀的外壳,叫做蟹状星云。“

“是的。”继恩接着说。“关于这颗超新星,我国宋代早就有了记录。”

“而且这蟹状星云还在膨胀。”亚具微笑着说。“多么巨大的力量啊!过了将近一千年,它还有这么离的速度……”

“‘这是惯性。”继恩反驳道。“比如我们的’东方号‘,有了每秒四万公里的速度,如果再不受到其他力量影响,那就再过一千年,也还是这个速度。”

继来正从后面“飞”出来。她已经恢复到可以自由行动了,虽然还很消瘦,但显然正在复原。她插话说:“你们谈的我不大懂。一颗超新星爆发了,它在膨胀,物质大量抛射出去——最后是这颗星的物质全部消散呢,或者剩下些什么?”

“我来给你讲——你哥哥正在钻研宇宙线哩!别打扰他。”亚兵拖着继来,飘到驾驶舱的另一角。他根据索引检出一块缩微晶体片,放进阅读机,拧亮了灯,一张极其清楚、玲拢透剔的蟹状星云照片展现在眼前。

“这是蟹状星云,我知道。”继来只瞥了一眼,不感兴趣地说。

“可是你细看过没有?这星云中心有一颗不怎么亮的小星星,这就是超新星爆发剩下的残骸。”

“我明白了!一颗大恒星,经过超新星爆发,抛掉大量物质。体积变小了,是吧了”

“可是,你要注意,这颗小星星不是一般的恒星。它的光线在不断变化,变化得非常快,一秒钟就能一亮一暗几十次——用肉眼、甚至用望远镜都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用仪器测出来。它发射的电磁波也是一秒钟内就时强时弱达几十次,就象人们脉搏跳动一样——所以叫它脉冲星。”

“它在不断地膨胀和收缩吗?”继来不解地问。

亚兵嘿嘿地笑了。

“继来,没有一颗星星能够以那么快的速度膨胀和收缩的。多结实的家伙只消哆嗦那么几下子,就完蛋了。可是这颗小星星已存在了将近一千年。”

“那么它为什么能发出那么快的脉冲呢?”

“过去科学家只是推测——可是现在,我要来证实了。”亚兵自豪地说。“这颗小星星正在以极高的速度自转着——每秒钟自转三十一周哩!它的表面又是斑驳陆离的,有的地方十分亮,有的地方很暗;有的地方发出极强的电磁波,有的地方发出的电磁波很弱。

这样,当它飞快转动的时候,光线和电磁波都会迅速变化,形成脉冲。“

“旋转得那么快——每秒三十一周,这颗星不会崩贵吗?”

“不会、选是日为这颗星非常小——直径大概只有二十公里左右就和我们地球上一座大山差不多,可是密度却非常大,组成这颗星的物质每立方厘米有一亿吨哩!”

这几个数字使继来瞠目结舌。她一点儿也不能想象,每立方厘米一亿吨,这密度究竟有多么大。而且她也不能理解,什么物质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密度。

钟亚兵立刻就给她解答了。

“我们日常所见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你大概看见过原子的图象吧?当中一个原子核,有电子绕着它转。电子和原子核之间有很大的空隙,就象太阳系中太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