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雷逐鹿-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陀密宗的白教、黄教、花教、红教也都参与了西北幕府极力推动的宗派教门西进传法大计;

雷瑾自己的‘大光明寺’,虽然寺院刚刚落成,这次也派出了代表以争取‘大光明寺’的沙门信徒;

峨眉一脉僧俗两门着眼于西域的势力发展,虽然他们并不在意佛道信众的多寡。 但秉承精兵之策的峨眉长老会也派出了重要执事,希望能从奴隶当中挑选一些可堪造就地门人弟子,即使作为在家居士,俗家弟子也是好的;

其他崆峒派、落日庵、公孙堡、祁连派、雪山派以及其他一些秘密帮会团体也不会放过从奴隶中招募人手的可能,毕竟如果想将自家的势力延伸到西域去,光凭汉人是怎么都无法完成的,因为相貌差异太大,阻碍之力实在太大,只有招揽当地人,才能有效减少阻力。

“狮鹫十旗”近年不断侵袭劫掠叶尔羌汗国的人口。 除了以战养战以及制造恐慌混乱气氛以立威之外。 主要地目的就是策应各宗派教门招揽信徒,渗透传教的需要。

以宗派教门的私下传教为掩护。 不断吸纳敌境人口入教,也是西北幕府‘文伐’之计的一部分,不但可以安插眼线,获得丰富的消息来源,而且也是秘密争夺统治权的手段,一旦敌境之民入我之教,培养为宗派教门的骨干,建立起牢固的隐密前哨或者桥头堡,敌方官府也就等于在不知不觉间流失了一部分治权,如果经过较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化他为我,一旦配合军政上地有力措施和时局情势地变化,被宗教发动起来的信徒,其威力也是非常可怕地。 白莲教、弥勒教的几次兴兵造反,动辄让帝国朝廷疲兵糜费狼狈不堪的能力,谁能轻易忘记?白莲信徒、弥勒信徒造反的事情,犹如发生在昨日,其中的经验教训极为深刻。 西北幕府的谋士幕僚,又怎么肯放过这股西征助力?

整个叶尔羌汗国,地广人稀,偌大一个汗国,只有两百多万不到三百万的人口,比起西北幕府现在不算奴隶,已经增加到二千五百多万的人口,真的是少得不能再少了。 这样一个人口不算多的汗国,实在是经不起多少人口损失。 西北幕府让“狮鹫十旗”掳掠人口,只是直接削弱叶尔羌汗国实力的一个手段;西北的宗派教门从叶尔羌奴隶中吸收信徒,从内部瓦解叶尔羌汗国的国家体制,那就是从民心根子上动摇叶尔羌汗国存在的基础了——再富裕再强大的国家,也都需要有人耕作,需要有人放牧,需要有人做工,需要有人交纳赋税,如果境内人口不断萎缩,民心又渐渐离散,这种情形严重到了一定程度而得不到遏制,这个国家离混乱、崩溃、灭亡也就不远了,整个国家体系将被彻底摧毁。

这是一个阴谋,也是一个阳谋。 因为西北幕府的奴隶买卖是公开并得到官方允许地,贩奴商社贩卖人口的生意则是半公开的,甚至西北幕府都公然从贩奴组织那里收买西域奴隶,并将其中精壮勇悍者编伍成奴隶军团,加以操练。 这些情况,西域的几个国家也是清楚的,只不过他们因为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 暂时无力或者不敢对强大的西北幕府发难问罪罢了。

叶尔羌汗国暂时还没有弄清楚,而西北幕府也没有公开地一点。 就是最近几年,西北幕府官方收买的奴隶,都秘密指定为叶尔羌汗国境内地人口,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也无论是士兵,还是贵族。 只要是叶尔羌汗国的人,敞开购买——被官方买下的叶尔羌奴隶,经过秘谍的甄别盘问之后,不是编伍成军,就是送入矿场作苦工,直到死亡或者自赎脱籍。

“狮鹫十旗”大肆掳掠人口之后,就会召集相关各方,在一个秘密地方发卖他们手中掳掠在手的奴隶;而秉承了各自使命的宗派教门。 往往也会向“狮鹫十旗”支付一笔财物,赎买一批愿意皈依其宗派教门的奴隶,并将那些从奴隶转变而来地信徒作种种形式的运用。

对于奴隶来说,如果愿意改变信仰,改宗入门,自然就可以脱离奴籍。 暂时以信徒身分得到西北幕府承认其为‘平民’;如果不答应改变信仰,不肯皈依,下场往往就是转卖为矿奴、农奴或者牧奴,如果手艺活计不错,也可能被西北的商社买去做奴隶。 不过,死心踏地坚持信仰,宁愿做奴隶也不肯皈依的人总是极少极少的。 好生恶死,好逸恶劳,才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面,但凡有一线希望。 但凡有一丝退路。 谁愿意做奴隶呢?

与“狮鹫十旗”之前的多次发卖一样,汇聚在谷地当中惶恐不安的奴隶们。 在知道改宗入门就可以摆脱卖作‘奴隶’地命运,一家子人都有吃有喝安居乐业之后,这时候还能死硬坚持信仰,不肯改宗入门的人,已经是千不得一;即使有心存侥幸,意图蒙混过关的奴隶,也将在各宗派教门的种种铁血的、残忍的、冷酷地手段下,被一一清洗。

“广成道”这一次带队来招募信徒的宗元和道士,已经有过好几次的经验,那些‘广成道’该得的奴隶自然有他门下的弟子和虔诚信徒搞掂一切,所以他根本不理会闹哄哄的奴隶,而是与‘大弥勒教’的‘法师’铁木七谈起一笔关于毒药的交易。

宗元和想要的是铁木七亲手配制的毒药,一种主要用于驱赶草原狼群地秘制毒药,这对于经常出没于戈壁草原地传教者而言,也是一大依仗。 毕竟人力有时而穷,个人武力再是强横,某种形式下如果碰到草原狼群也是不好对付的。 如果能有那么一种可以驱赶狼群地毒药傍身,显然要安全得多。 而且,该种毒药如果应用得当,甚至可以用于突袭偷营,制造混乱;如果能够大量制作或者购买,廉价卖给放牧的信徒,对吸引信众入教也有相当作用。

不过,铁木七的秘药配方,肯定是不可能向外人泄露的,宗元和只辨认出配方中的一种药物是草原上常见的‘狼毒花’,白色、雪青色和粉中带紫的狼毒花,非常妖娆,却含有剧毒,退化的草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牲畜要是吃了它,不出一天就会毙命。 除了狼毒花,其他药材成分,宗元和却是怎么都辨认不出,毕竟是别人的秘方么!但宗元和也不贪铁木七的秘方,他只是想多要点毒药备着,以防万一罢了。

奴隶的事情还没有忙完,宗元和与铁木七的交易却是已经谈妥,十天之后,一手钱一手货,银货两讫。

交易完成,宗元和还捎带着从铁木七那里得到一个惊人的内幕消息——叶尔羌汗国的内战,大概十天半个月之内就会爆发,铁木七看在交易的份上,捎带了一个人情,特意叮嘱宗元和,最近出门在外,要特别小心一点。

铁木七的消息虽然令人震惊,宗元和倒也不认为铁木七是在故意骗他。 ‘大弥勒教’在西北,正经算是亲娘生的种;‘广成道’虽然在西域的根基打得牢,但它就算不是后妈养的吧,那也跟外室小妾生养的种差不多;谁不知道‘大弥勒教’的底细啊?‘大弥勒教’是平虏侯亲自掌握在手中的“刀”,待遇怎么都不是其他宗派门户可以媲美的不是?消息比其他宗派教门势力灵通那么一点也属正常,所以宗元和倒是很感激铁木七透露这个消息给他,至少‘广成道’方面虽然对时局情势有所判断,但绝对不会象‘大弥勒教’如此肯定就是了。 这消息听在他耳内,还是相当有用的,报上去,在宗派内就是一份功劳,他这是承了铁木七的一个人情啊!

不管是西北幕府有意的暗杀、挑拨、离间,还是黑山宗、白山宗之间难以和解的恩怨仇恨,又或者是蒙古裔贵族互相之间的仇杀,不少稳坐于权位之上的‘伯克’或者‘霍加’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缘由而被刺客了结了生命。

天下之事,躁而难静,动而难止,局势一旦动荡,想要平息下去,往往付出巨大代价,也不一定能够遂心如愿。 叶尔羌这些‘大人物’突然死去不要紧,对叶尔羌汗国目前已经非常紧张的内部争斗情势而言,却并非好事——原本就很脆弱的权力平衡格局,因为骤然出现的权力空白,一下就被打破了,局势迅即动荡。 许多野心勃勃的汗国权贵见此形势,暗中都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意欲乘势而起,谋取更多更大的自身利益。 内战风云早已郁积,当野心膨胀到顶点的时刻,很自然的爆发了!

从亦力河谷到七河流域……

从天山以南到西海(又称‘夷播海’,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在巴达克山……

在瓦罕……

在巩乃斯草原……

在葱岭以西的塔什干、费尔干谷地……

在叶尔羌城……

烽烟四起,干戈处处。

阿不都?哈林、马黑麻、阿黑麻、巴拜、马合木等王室成员、汗国权贵都迫不及待的互相侵攻杀伐。

也有的伯克、霍加在暗自琢磨与萨非伊朗联姻,还是与奥斯曼帝国联姻,又或者请乌兹别克汗国看在‘同宗同裔’的黄金大汗血脉份上,出兵平乱?

时局混乱,际此沧海横流之时,群雄并起,逐鹿西域,一片混沌。

第三章 雷霆

甘霖元年春。

京师事变之后,在这个新皇登基的元年,整个帝国都笼罩在莫名的紧张气氛当中,有心人无不为之忧心忡忡。

明里仍尊奉朝廷,暗地里却已阳奉阴违割据自王的各地诸侯、方面大员,各自都在磨刀霍霍,拼命积蓄私人实力;每位有力者的心头,都在憧憬着逐鹿争霸、君临天下的美妙前景,无不跃动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悖逆念头。

方今天下,天灾肆虐,盗贼蜂起,朝廷衰弱,流寇掠于四野,际此沧海横流、秦失其鹿的时代,天下英雄,有力者皆有心竞逐权位,搏取百世富贵!

在天下间的有识之士看来,整个帝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几个割据军阀独踞一方,中央朝廷和皇室的权威幅衰弱的形势,割据军阀间的混战似乎已经不可避免,迟早的事情。

帝国东方风云变幻,而在西部边陲,血与火的杀戮正在到处蔓延。

叶尔羌城下喊声震天,声音之大,简直能把城内的房顶都揭了。

大队穿着素衣白袍的白山宗信众,骑马围城,舞动刀枪,齐声呐喊叫骂。

叶尔羌绿洲,一夜之间被白山宗的信徒‘淹没’——当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夸张。

骑兵、步兵成方成阵,从残雪原野上隆隆推进……

满载辎重粮草的驴骡骆驼,则从大道、小道间涌向叶尔羌绿洲……

不计其数地斥候游骑。 穿梭在残雪覆盖的原野之间……

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号角呼应,方圆数百里的地面上日夜滚动着隆隆沉雷……

绿洲原野上扎起了连绵不断的军营,遍野旌旗营帐,寻常军马便是插翅也难飞。

说来难以置信,白山宗这次竟是罕见的齐整利落。 从互相联络到大军云集。 竟然一个冬天就准备停当。

如此一来,出兵叶尔羌城便是迹近偷袭。 直到白山宗集结的各路兵马深入叶尔羌绿洲,黑山宗这边才回过味来,白山宗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摆出拿下叶尔羌城的架势,完全不顾汗廷王室体面,撕破脸来与黑山宗争夺汗国大权,不惜一战定乾坤。

这却也是叶尔羌汗国地无奈和悲哀了。 那些繁华城市近十几年早已经是自把自为了,还有哪一个霍加或者伯克愿意听奉汗廷的号令呢?反倒是那些大阿訇、霍加家族地号令,更有效力。

白山宗的人马,对叶尔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