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家庭之解迷专家-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文举因为没有多少玩家参加,所以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所以这次武举,会最大性的把所有官员都调集起来,让官员系统完全运转起来!”这次文举,大概只有我和腹鳞十七两人是玩家,其他省市应该也没有多少人。

“有什么问题吗?”我扫视了一下在座的所有人,并不是我要来这里嚣张,其实这是师傅给我的一个新的任务。

做为最接近主脑的人,师傅必须做主脑的代言人,来告诉可以信任的玩家一些别人无法知道的内幕,而非常可惜的是,这个人就是我……

而作为游戏中的第一鸿易士,我必须承担起引领游戏步入正轨的责任,帮游戏挑选第一批优秀的官员……

什么时候,才有人取代我这第一鸿易士的地位啊……我为什么要发现那东西,为什么要这么出风头,悔不当初啊!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只有大哭一场了,最可怜的是,哭完了还要干活,忙得连再哭一场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在武举中,游戏中的各项战斗数据反而是次要的,这次最主要的目标,不是挑选出本身战力惊人的猛将,而是找出真正通晓战术军事的人才。猛将满地都是,这真正拥有才华的人才却是不多。

文举结束以后,我又有武举要忙,刚知道这消息的时候,我还真是哭都哭不出来了,为什么鸿易士就这么的忙啊!

而且我对军事并不感兴趣啊!

而若说在游戏里,我最为信任的,也是最合适的人,显然是非这些士兵们莫数了。

所以我只好找兰心姐姐等人帮忙,把他们拉进我的计划中去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出现在这里,苦口婆心的帮他们讲解武举的各种要点,这些东西师傅透露的并不清楚,大多却是我自己总结而来的。师傅说了,天机不可泄露,当然,我听到这句话后,暴打师傅一顿的“天机”,也是不可泄露的。

真是的,既要让人干活,又要让别人自己胡乱猜测,这是什么理论什么想法嘛!

而且,我还被师傅硬逼去学习自己最讨厌的兵法什么《六韬》,什么《孙子兵法》,什么《孙膑兵法》,什么《诸葛亮将苑》,看的我脑袋都要大了,因为游戏中的战斗方式和现实中的完全不同,倒是类似古代的战斗,这倒是省了我很多心思,不然现代的那无数战术著作,还不把我看哭了啊……

古代的兵法大多和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有所挂钩,所以看起来倒是也不怎么气闷……

摇摇头,把自己胡乱飘飞的思绪拉回来,手轻轻一挥,澄心已经在石壁上挂满了白纸,紫毫骄傲的晃了几下自己的脑袋,一行流利的行书就出现在石壁上,正是“唐——武则天”几字。

资料片二:陨落的星辰 目标二十六:武举讲座任务
(更新时间:2005…12…26 19:18:00  本章字数:6338)

“在正史上,武举始与唐代,经过历代的发展,而在前清盛极一时,真正成为补充军队将领的重要方式,而在此之前,军职大多由世袭产生,或者由军人中晋升得来。古人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武举确实给无数的人提供了晋身的机会。”
“其实这次武举是按时间分成两部分的,一是‘武举’,一是‘道举’。严格来说,在游戏中,科举不得不分成‘文举’,‘武举’,‘道举’三部分,因为并没有道举的先例在,所以要先吸收武举的经验,然后再进行道举。所以在我的推论中,道举会在武举之后才举行,我现在就重点讲解一下战士类的科举方式——传统武举。”

“武则天在长安二年,也就是公元700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不过唐代武举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而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宋代开始,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臻于规整。元代武举废止不行。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所以我所考虑的最多的,是明清两代的武举方式。”

“而又因为玩家大多会参加武举,所以这武举的前期筛选,必然是很困难的,我猜测,武举会以任务的形式进行,在参加武举前,要先拿到某种特殊的道具以触发任务。”

“我有问题!”因为我在之前就已经说过,如果有问题可以举手询问,所以一个士兵举起了手来,我点头示意他可以问,那士兵大声道:“请问这道具是什么?”

“好问题……但是若我知道,我就成主考官了。”我哭笑不得,因为武举参加的人太多,比文举影响力要大的多了,所以师傅这次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我了,因为他知道我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能量。

士兵尴尬的抓抓脑袋,不好意思的坐下,我点点头道:“这只是我的猜测,所以并不能当真,只是我敢肯定,这猜测距离现实并不遥远……”

我的猜测,总是很接近现实的,但这猜测,只是会在和我没有切身的厉害关系时,才有那么高的准确率。

用师傅的话说,我天生就是一个旁观者,自己如果真的搀和进去,恐怕要把一切都搅乱了才行。

而师傅又说,正因为如此,我比较有天赋学习五行八卦,因为我有一种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逻辑,而这样的逻辑,又往往会找到事情的真相,我这样的人要一百个人里才有一个……

一百个人里才有一个,那中国还有一千万呢!我哭,为什么我不是百年难遇的奇才?

而且……这天赋还是师傅随便说出来的,根本作不了准,说不定我是一百个人才有一个的庸才呢……

想想就觉得没有安全感,如果我有孟怒那身强悍的功夫,或者有尾火那怪力,也比这缥缈的抓都抓不到的所谓“天赋”好得多吧。

“古代武举制度多半不完善,虽然有很多理论上非常可行的武举策略出现,但是统治者却一直没有能够按照这些建议完善武举,因为在操作方面多有不可行之处,但是现在的各种资料和方法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引入了现代人的经验的武举,将会增加不少的项目,在我设想中,又两样是绝对不可少的,其一是正面对抗,也就是所谓的擂台赛!”

我目光扫了一下台下,这些家伙好像没有一人皱眉头的,哭啊,人比人就是气死人,对我来说难度最大的擂台赛,在别人的眼中却不过是小菜一叠罢了。

尾火轻轻抖动了一下肩膀,身上的盔甲颤动了几下,似乎有红色的光焰散发出来。

现在尾火身上穿的是一身麟鳞盔甲,乃是用恶麒麟侧肋上的皮制成,每片鳞片都有小碗大小,色泽火红,鳞片碰撞之间,经常有火焰冒出来,头盔却是用最为坚韧的背部鳞片加上最为柔韧的腹部软鳞制成,形若麒麟头,在头顶上还有两个用麟骨雕刻而成的突起,类似麒麟的双角。

从这一身盔甲制成开始,尾火就一直爱不释手,从来不肯脱下来,不过这身衣服确实很配尾火,这身盔甲本身的防御力并不下于恶麒麟套装,所差的不过是其他附加的属性罢了,但是尾火并不介意那些属性,如此威风的盔甲,比之恶麒麟套装看起来还要嚣张三分,这让个性张扬的他万分兴奋。

经过恶麒麟之血的洗礼,他的天火同人戟上生长出了细密的纹路,好像密密麻麻的鳞片一般,所有的武器都可以升级,但是可以这样升级的武器,我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恶麒麟体型庞大,但是背部的鳞片却大若面盆,很难用在盔甲上,所以老白就命高手匠人帮尾火制作了一只形状参差的巨大盾牌,最前是恶麒麟的背部鳞片,而后面却是精钢打造,比以前的盾牌不知道好了凡几。

此时,人甲戟配一起,不比当初我刚见尾火时的金甲天兵模样逊色,甚至还犹有过之。

在他身边的翼火也是一身同样的麟鳞盔甲,不过护住它的面积稍少,并不象尾火一般全身包裹的严密之极,只是这么一身盔甲,也已经足够威风了。

罗木,小海和孟怒也各有一身麒麟皮盔甲,只是这三人的盔甲颜色极淡,都是用侧肋靠近腹部的鳞片制作而成,每片鳞片茶杯大小,色泽淡红色。我已经带小海和罗木拜师,小海在水里往来惯了,我想还是让他向水战发展好,所以就把他送到了微波门,微波门虽然听名字过分小气,却是最为擅长水功的门派,无论什么样的水系攻击到了他们手里,都会变成微波,这个门派虽然属于战士类,却对水系的道术攻击拥有超强的免疫力,甚至可以通过门派特有的道具发出道术类的攻击,只是微波门的最大能力需要在水中才发挥不出来,现代的人大多水性都不怎么好,更别说水系的攻击道术是五行攻击中攻击力最差的。

而罗木则是投入了“十日门”,十日门的名字来自“翌射十日”的典故,乃是专精射术的门派,为了追求准确度和最大的射程,用的乃是猎箭,准确度高,射程远,但是箭矢本身的穿透性差,重心在前七分之三处,栝后还有小孔,可以穿绳,以便收回。但是并不是使用这样的箭矢,杀伤力就低了,十日门最大的能力是在箭矢上附加水系的道术,虽然道术并不强大,却拥有强大的麻痹与冻结能力,被射中之后,箭矢和道术的力量叠加,比普通的箭矢杀伤力还要大一些。

如果说缺点,十日门的缺点就是……除了弓箭,其他的武器一概都不能用……近身的战斗力,几乎等于零。

但是有尾火和孟怒在身边,我还怕什么近战。

这三人不说,其实我和老药也都有收获的,老药身上穿的是一件皮绸间杂的道袍,乃是用恶麒麟腹部最为柔软的细鳞和上好的丝绸缝制而成,细鳞护住关节和要害,不重要的地方则是使用了丝绸,不影响行动,又拥有很不错的防御能力。

而我则是差不多同样样式的道袍,只是在外面又多罩了一层没有任何属性的外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的左臂被重点保护,使用的乃是特别厚重的侧肋鳞甲,颜色颇不搭调。

就算我们做了如许多的盔甲,那恶麒麟的皮也只用了一小半不到,剩下的大块皮革按平方厘米卖出去,都可以卖天价,日后缺少什么,就直接拿恶麒麟的皮做好了!

手中的教鞭再挥舞几下,道:“第二样……”

我看诸位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手中的“教鞭”一展,化为一只尺长折扇,轻轻扇动几下,道:“大概就是战术对抗了!”

我手中的这折扇,是用恶麒麟的骨头所雕,晶莹如玉,入手沉重,坚韧非常,不但能当武器来用,更能当盾牌用,这次别人想再损坏我的武器,可是千难万难了。

“战术对抗?”下面的人惊呼不已,相比之下,他们对战术对抗就没有单体战斗那么有信心了。

战略类游戏的普及,让很多的普通人成为战术战略高手,特别是最近的战略类游戏,越来越仿真,越来越平衡。如果真是生死攸关的战场,他们能否冷静判断尚须考虑,但是现在是游戏,军事爱好者和战略游戏的爱好者会给他们很大的压力。

“在我猜测中,这战术对抗应该是指挥小股军队,两两相抗,人数最多不超过五十人,所须指挥的军队会由官方指定,平衡性不用担心,所以你们尽管放心就是!”

他们应该是特种作战部队,而特种作战大多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