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诗书发冢】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郭象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恃也。”成玄英疏:“是以田恆资仁义以窃齐,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诗书发冢】见“诗书发冢”。
【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诗肠鼓吹】喻激发诗人创作欲望的音乐。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诗礼之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诗礼之家】见“诗礼人家”。
【诗礼传家】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狮子大开口】比喻要大价钱。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见“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施命发号】发布号令。
【施衿结褵】语本《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施号发令】发布号令。
【施绯拖绿】形容衣衫不整。
【十二金钗】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钗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十二金牌】《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於一旦!’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后因以“十二金牌”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
【十二万分】形容程度极深。
【十十五五】①谓十个一群,五个一组。形容错乱不齐。②谓每十里五里。
【十口相传】许多人辗转相传。
【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十夫桡椎】见“十夫楺椎”。
【十不当一】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
【十日并出】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
【十手争指】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语本《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十世单传】连续十代独子相传。形容极其宝贵。
【十目所视】见“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十生九死】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十有八九】①谓绝大多数。②犹言大致不差,差不离。
【十死一生】谓死的可能远大于生。
【十死九活】形容难以幸存。
【十死不问】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十成九稳】谓相当稳妥可靠。
【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
【十年磨剑】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后因以“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十年读书】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十行俱下】一眼同时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敏捷。
【十全十美】谓完美无缺。
【十羊九牧】①比喻民少官多。②比喻多头领导,命令不一,使人无所适从。
【十米九糠】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十字街口】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①街道横直交叉的地方。多为行人往来频繁的热闹地方。②借指现实社会。
【十字路口】①街道或道路纵横交叉的地方。②比喻社会生活中不同道路的交集点。
【十字路头】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十里洋场】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的市场。
【十雨五风】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十拷九棒】谓严刑拷打。
【十指连心】①谓十个指头的痛楚都与心息息相通。②比喻关系异常密切。
【十面埋伏】①谓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②琵琶大曲。又名《淮阴平楚》、《楚汉》。自明代后期流传至今。以刘邦与项羽垓下大战为主题,用琵琶演奏,表达了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震撼山岳的声势。明末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曾以善弹此曲著称。参阅清张山来《虞初新志》卷一所载清王猷定《汤琵琶传》。
【十风五雨】十天刮一次风,五天下一场雨。谓风调雨顺。
【十室九空】形容因灾荒、战乱或苛征暴敛以致百姓破产或流亡的景象。
【十室九匮】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
【十室容贤】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十拏九稳】见“十拿九稳”。
【十眠九坐】时躺时坐。形容病体难支。
【十拿九稳】亦作“十拏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十病九痛】形容经常生病。
【十恶五逆】谓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十恶不赦】①封建时代谓犯有属于“十恶”罪行者均不得赦免。②形容罪大恶极或坏到极点。
【十万火急】形容情况非常紧急,刻不容缓。
【十万火速】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十寒一暴】冻十天,晒一天。比喻做事时而抓紧,时而懈怠,进展不快。
【十发十中】射十次皆中的。形容善射。
【十载寒窗】谓长期清苦勤读。窗,亦作“漦”。
【十鼠同穴】比喻把坏人集中于一处,以便一举歼灭。
【十浆五馈】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於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十战十胜】谓每战必胜。
【十亲九眷】众多亲戚。
【十转九空】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
【十变五化】谓变化多端。
【什围伍攻】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石火风灯】见“石火风烛”。
【石火风烛】比喻为时短暂。
【石火电光】佛教语。喻时光的短促。
【石赤不夺】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石沉大海】亦作“石沈大海”。比喻无影无踪,杳无信息或事情没有下文。
【石沈大海】见“石沉大海”。
【石泐海枯】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石城汤池】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石室金匮】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石室金鐀】见“石室金匮”。
【石破天惊】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乐声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之势。后多用以比喻某一事物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石缄金匮】同“石室金匮”。
【石烂江枯】直到石头变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石烂海枯】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时不可失】时机不可错过。谓要抓住有利时机。
【时不再来】时机一失,不会再来。激励人要抓紧时机。
【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谓要抓紧时间。
【时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感叹错过时机,追悔莫及。语出《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时亨运泰】旧时指命运亨通。
【时来运转】时机来临,命运开始好转。
【时乖命蹇】犹言时乖运蹇。
【时乖运蹇】时机不顺,命运不好。谓时运不济,处境不顺利。
【时和年丰】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
【时异势殊】谓时代、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
【时过境迁】时间推移,环境发生变化。
【时移世易】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时移俗易】时代更替,社会风俗变易。泛指时世、风俗等都起了变化。
【时移势易】犹时异势殊。
【时清海宴】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时绌举赢】当衰败之时,而强作奢侈之事。绌,不足;赢,有余。
【时诎举赢】见“时绌举赢”。
【识二五而不知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后以“识二五而不知十”谓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识才尊贤】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识文谈字】见“识文断字”。
【识文断字】知晓文字。
【识字知书】谓有文化知识。
【识明智审】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后以“识时务者为俊杰”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者,才是杰出人物。
【识时通变】见“识时达变”。
【识时达务】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识时达变】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识途老马】《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遂以“识途老马”比喻对某种事情熟悉有经验的人。
【识微见几】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识微见远】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
【识微知著】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识涂老马】见“识途老马”。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识变从宜】谓认识事物的变化,灵活地处理问题。
【实心实意】言行发自内心,真诚。
【实至名归】谓有了实际成就,就会有相应的声誉。
【实事求是】本谓弄清事实,求得正确的结论。后多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实偪处此】《左传·隐公十一年》:“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实蕃有徒】见“实繁有徒”。
【实繁有徒】亦作“实蕃有徒”。意谓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人。一般用贬义。
【拾人牙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拾人涕唾】比喻蹈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拾人唾涕】见“拾人涕唾”。
【拾人唾余】见“拾人涕唾”。
【拾金不昧】谓拾得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拾陈蹈故】因袭陈词滥调。
【拾带重还】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拾遗补阙】①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