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弼想,这个姓岳的王八蛋要有多邪恶,才能避得过这么大的劫数呀。



 



探子还说,岳飞对他母亲孝顺,岳飞母亲长期生病,岳飞一直都是亲自调理药物为母亲医病的。



宗弼想,但愿岳飞的母亲长命百岁吧,这样万一哪一天,自己真的被岳飞这个王八蛋打得招架不住了,我也可以派人把岳飞母亲劫来做人质,估计震慑的效果应该也挺不错的。



 



3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有关于岳飞的消息都是坏消息,探子的报告很频繁,但无非是岳飞剿匪成功,宋朝皇帝给他升了官,或者是岳飞再次通过玩心眼玩手段的方式战胜了金军,然后宋朝皇帝又给他升了官。



 



有时候,战场上的消息让宗弼觉得实在无趣,宗弼也会问问有关岳飞的其他消息。



 



宗弼觉得,这个心理阴暗的岳飞,其他的缺陷一定也很多。搞不好岳飞爱骚扰百姓,如果是这样或许哪一天激怒了民众,皇帝也不得不罢免他。又可能岳飞脾气暴躁,有事没事的抓几个属下抽一顿,这样的话,搞不好哪一天就把下属惹急了,半夜偷偷杀了他。



 



可是探子回答的内容,却和宗弼想听的完全不一样。探子说,岳飞治军很严,他们打的口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有一次有个士兵拿了百姓的一缕丝麻捆扎刍草,岳飞立即就将他斩首示众了。士兵夜间宿营,百姓打开屋门请他们进屋休息,也没有一个人敢擅自进入的。由于岳飞作秀做得太完美,中原的百姓对岳飞的吹捧,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甚至有些地方还把岳飞的画像供奉起来,终日朝拜。



 



更过分的是岳飞对自己的下属,也玩弄着打一棒子给一个糖块的方法。士兵有病,岳飞就亲自熬药,如果将领们远征了,便让自己的夫人去他们家中慰问;如果将士战死了,岳飞还会抚养他们的遗孤,有个阵亡将士的女儿无依无靠,岳飞就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她为妻。如果打了胜仗,朝廷有封赏,岳飞也会全部分给部下,自己一点都不留。



 



宗弼很多次想把桌上的茶碗砸在探子的头上,宗弼心想:这帮没出息的东西,来来去去都是让人败兴的消息,说一些诸如岳飞在战场被流矢击中不幸身亡,又或者是岳飞醉驾马车,不幸掉进山涧里之类的消息有这么难吗?



 



4



 



那段日子,宗弼总会想起家乡的雪,宗弼会想起自己儿时在大雪中无忧无虑奔跑的场景,那份感觉是那么的单纯和快乐。



宗弼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丢掉了这种感觉的,也许是开始于那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吧。



宗弼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开始这份怀念,可能是因为挫折吧,或许只有摔倒的人才会渴望温暖的手。



有关议和的说法,在那段时间流传得特别多,只是宗弼知道,只要有像岳飞这种成天想着直接打到金国黄龙府的人存在,和宋人的战争就必须继续,直到最好的那个时机来临。



 



岳飞从军营不辞而别的消息传来,宗弼激动得把手中的酒杯都摔碎了。宗弼觉得好运气好像来得太快了,自己还没想出来怎么对付岳飞,他居然自己便放弃了。



宗弼很想知道,岳飞是不是被自己威武的形象震慑了,所以做出如此明智的选择。不过探子说,岳飞的出走是因为和皇帝赵构闹了意见。



那段时间岳飞为北伐做了许多的准备,宋国皇帝赵构对他也挺器重,赵构原本许诺过要增加许多兵马给他指挥,可是不知道出了什么岔子,赵构的许诺没有实现。岳飞为此很不高兴,最后岳飞单方面写了辞职报告,回家为母亲守丧了。



宗弼听到这则消息,发现自己脖子上冒了很多冷汗,原来岳飞这个王八蛋真在背后筹划了那么多小动作。宗弼甚至不敢想象,赵构如果真的把许诺的兵马给了岳飞后自己的下场。



宗弼只希望,岳飞能成为一个有骨气的人。有骨气的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说一不二,就是既然决定了辞官,便永远都不再回头,就算是皇帝再催促也好、恳求也好、威胁也好、杀头也好,他也是绝对不会回来了。



可惜宗弼很快便发现岳飞永远是一个和自己对着干的人,因为没过多久,在赵构百般的示好之下,岳飞又回到了军中。



 



5



 



宗弼细想后,觉得岳飞的这一次经历好像并不那么简单,至少岳飞和赵构的关系,可能比自己之前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有人说赵构根本不愿意岳飞领兵打到黄龙府,把两位老皇帝接回来和自己争夺皇位,所以才不愿意给士气高昂的岳飞更多的兵力。



只是宗弼觉得,也许更多的原因是赵构对岳飞没有足够的信任感。因为这个深受宋国百姓欢迎的岳飞,其实还有着性格的另一面。



宗弼听说,岳飞的固执和暴躁脾气其实由来已久,而且在任何场合任何人的面前都可能发作。前些年,有个叫万俟卨的小官和岳飞客套,岳飞因为看不惯他,便当场给了他脸色看,还好万俟卨只是个小官,也不影响什么大局,骂了也就骂了。



但这些年,岳飞的军功卓越,便在皇帝赵构面前也不怎么在意了,和皇帝的争辩自然是时不时就会发生,就连抗旨不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类似于这种以单方面离职来表达不满的方式,岳飞也使用得挺娴熟的。



宗弼甚至可以想象,每一次在朝堂上,面对着骄傲到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岳飞,赵构复杂而无奈的表情。



宗弼知道,在赵构心中,最完美的臣子应该有岳飞那样的战斗力,外加秦桧那样的懂得察言观色,可惜岳飞永远只能做到一半。



宗弼心中很看不起这个很擅长逃跑的皇帝赵构。宗弼想,如果岳飞这样的人在我们大金国,有多少脑袋肯定都砍了。也只是赵构这样窝囊的皇帝才能一而再地容忍吧。



当然看不起归看不起,宗弼对赵构还是挺理解的,毕竟宋国可不像金国那样拥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所以赵构必须忌惮着岳飞,但对于一个兵权和人望已经大到了足以威胁和取代自己的人,赵构自然不敢轻易地把足以颠覆国家的兵权放在他的手中。



赵构也必须包容着岳飞,因为岳飞无法取代,他是赵构人生荣华富贵最强有力的守护者。赵构必须承受着岳飞这分不清是耿直还是猖狂的性格。



 



6



 



宗弼听说,岳飞向赵构建议给国家立个太子的时候,被吓了一跳。



宗弼一直觉得自己身为一个没有太多礼教约束的北方人,性格自然要比南方人冲动耿直一些。不过宗弼自认为如果和岳飞易地而处,自己绝对没有勇气,向赵构提出立储的要求。



因为宋国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人人都知道传闻,那就是近几年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他的亲生儿子也在前几年夭折了。虽然赵构收养了两个太祖皇帝的后裔做养子,但显然还年轻的赵构并没有放弃医好病后,自己生一个太子的打算。



岳飞在这个时候,提出立赵构的养子为太子的建议,无疑是把赵构还没有结好的伤疤再次掀开了。



宗弼希望赵构足够聪明,这样他就可以听懂岳飞的这个建议的潜台词,其实是说他坚信赵构的病是治不好了,还是直接立太子算了。



宗弼不知道岳飞怎么想起来去提出这样的建议的,即便是为了国家的稳定,也不该采取这样直白的方式。



宗弼一直觉得岳飞是个有点冲动的人,但冲动到这种地步就是二百五了。



宗弼吃惊之余更多的是兴奋,宗弼想,这一次岳飞这个王八蛋应该死定了吧。



宗弼最遗憾的事情是,不能将自己多年来总结出的一套惩罚囚犯的方法告诉赵构,宗弼觉得自己精选出的七八十种酷刑,都是比较适合岳飞的。宗弼只希望岳飞的死讯快点传来,也好安慰一下自己失落的心。



可是这一次,赵构对岳飞建言的反应又一次出乎了宗弼意料,宗弼听说赵构只是脸色变得很差,然后对岳飞说,不该你管的事情还是别管了,便轻易打发了岳飞。



宗弼觉得自己对赵构失望透了,对于漠视自己尊严的挑衅者,赵构最保守的反应不应该命人将岳飞乱刀砍死吗?



宗弼觉得自己的人生遇到这样两个对手真是糟糕极了,一个是为了荣华富贵可以将自己的尊严贴在地板上的帝王,另一个是无知无畏,看不到危险,只会向前冲的愣头青。宗弼觉得如果再和这两个人缠斗下去,自己迟早也会变得像他们一样低级。



 



7



 



宗弼知道岳飞被赵构囚禁的消息,是在秦桧主推的议和工作有了一些进展之后。



宗弼听说大宋主战派的几位将领,那段时间都处于危机之中,宗弼也不清楚赵构如此行事,是不是想向自己释放求和的诚意,不过宗弼总觉得这次的事件,挺像一个陷阱的。宗弼想,这些南方人一直都很狡猾,谁知道这次是不是君臣之间的苦肉计。说不定我们这里刚放松一些,他们就悄悄地屯兵作战了。



宗弼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负责审问岳飞的人就是那个当年被岳飞怠慢的小官万俟卨,宗弼总觉得这一次岳飞应该不至于全身而退了。宗弼觉得如果自己是万俟卨,一定会把岳飞要吃的每道菜都吐上口水,可惜万俟卨应该不会像自己这样聪明。



宗弼听说岳飞的罪名很多,比如不肯救援淮西的友军,导致战局不利以及胁迫朝廷给予兵权等等。



宗弼知道岳飞最大的罪名一定不会是写在纸张上的这样,因为岳飞真正的罪名是他让赵构寝食难安了。



宗弼并不确定赵构会如何对待这个曾经让他依赖的人,但宗弼相信赵构对岳飞的依赖和他对岳飞的痛恨一样多。



宗弼相信在无数个夜里,赵构都会因为岳飞的存在而睡不着。



宗弼觉得赵构等待可以远离岳飞的时机已经很久很久了。兵力和士气都开始恢复的大宋,已经有了和金国对抗的实力。



宗弼一直在揣测,当岳飞不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的时候,赵构是否会让这个因素彻底地消失。



 



8



 



宗弼听到军营里震天的欢呼声,才确定了岳飞死亡的消息。



宗弼听说岳飞死在了监狱里,连同被杀的还有他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宗弼听说,所有为岳飞抱不平的官员都受到了处罚。宗弼知道这一次赵构是下定决心了。



宗弼还听说,中原的老百姓痛哭的声音和金国军营里的欢呼几乎一样大。秦桧夫妇和万俟卨尤其遭百姓们的痛恨。



宗弼很佩服赵构让人帮他背黑锅的本事,不过或许中原的百姓们并非受到了蒙蔽,只是他们拒绝相信,自己心目中神圣的天子,只是一个擅长过河拆桥的人。



当然宗弼觉得,在岳飞的故事里,最应该承担责任的,显然既不是赵构也不是秦桧,因为引导我们走入人生结局的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太委屈”这个原本不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