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别捣乱啊,听我把故事说完。我爷爷是真正的忍辱负重才把五个孩子带大的。虽然土改之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孩子太多,粮食也不够吃。他一方面心疼自己的妻子,不让她干活,一方面又心疼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吃得饱。所以他就开始织草鞋卖。草鞋你知道吗?



 



电影里见游击队穿过。



 



我小时候还穿过我爷爷织的草鞋呢,真的。特舒服。



 



我能想象,肯定比什么阿迪耐克舒服多了,要是你爷爷把这独门绝技传给你就好了,然后请刘翔代言,把阿迪耐克打个片甲不留。



 



你怎么三年也不见长大呀?不想听算了。



 



好吧,继续,继续。



 



当时只有草鞋和布鞋两种鞋,布鞋成本高,又易破,人们舍不得穿出去干活。而爷爷做的草鞋结实耐磨,口碑很快传到了邻近的好多村子,大家纷纷前来定做。那个时候,生活才慢慢好起来。我伯父和我父亲飞快地生长着他们的身体。即使这样,他们也免不了经常被村里人欺负的命运。但他们已经不像我爷爷那样只身一人忍气吞声了,他们兄弟姊妹五人同心,对欺负他们的小孩以牙还牙,甚至把带头的小孩直接扔到河里。尤其是我伯父,从小就力大惊人,同龄的小孩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甚至连大他三五岁的小孩都被他一手放翻。



 



那你爸身手如何?



 



我爸从小被我伯父保护着,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父母和兄长都比较疼他,所以打架基本不用出场。当然了,他年纪小,个子也小,打不过人家。那些被我伯父打过的小孩就一边哭一边拉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到我爷爷家闹事,爷爷只好拿出那些漂亮的草鞋来赔礼道歉。后来我伯父上学了,永远都是考第一名,老师也特喜欢他,慢慢地,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他不仅力气越来越大,而且引经据典,能说会道。要是小孩拉着父母来我家讨草鞋,他就挡在门口据理力争,说得那些小孩的家长哑口无言,自觉理亏,灰溜溜地回去了。



 



我对你伯父印象挺深的,感觉他像三国里的红脸关云长。我记得他来过两次吧,一次是我们结婚,一次是小孩满月。每次都是大口喝酒,嗓音洪亮,我感觉他说话的时候桌上的酒杯都在晃啊晃。



 



后来我伯父生了五个孩子,我爸爸生了四个。那时候已经是一九八几年,开始计划生育。到我们这一代,算是已经在村里扎稳了脚跟。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村里人多田少,大部分人还是吃不饱饭,我伯父又带领着家人开始外出谋生。当时有个说法叫搞副业。我们就是这样跟着我伯父跑出来的,没几年成了村里的首批万元户。后来大部分年轻人都往外面跑,打工,创业,读书,坑蒙拐骗,投机倒把,总之,村里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小孩守着一栋栋的空房子。我记得是从1992年开始,奶奶去世以后,我爷爷就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守空房,一个人过了8年。



 



你们怎么不把爷爷接出来住呢?



 



接了,他根本住不惯,不到一个星期就死活要回去。他说住在城市里整天跟坐牢似的,还不如每天早上在农村烧着柴火煮碗粥吃,然后下地,干个汗流浃背,再回家喝两碗烧酒。他一天看不见土地就闷得慌,一天不到山里田里转几圈就感觉不接地气。我们也很无奈。我爷爷是2000年去世的,当时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把家族所有的人都召集回去,大大小小子子孙孙二十几号人从五湖四海赶回去,把家里挤得水泄不通。他一辈子没去过医院,我坐在他的床边,握着他像树皮一样长满了老茧,坚硬而冰冷的手掌。他断断续续地跟我说,乖孙啊,你是我的长孙啊,我好不容易看着你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在这里扎下根基,好让你们安家乐业,你们又要四处流浪,这个用了几十年才刚刚暖和起来的家,一下子就变得空空荡荡,我不怕饥饿,不怕劳苦,不怕疾病,就怕家里没人,乖孙啊,以后不管去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家族的香火,要尽可能的开枝散叶,只有这样,生命才能得以延续,我临终前看到你们都能回来,也算是子孙满堂,家族兴旺,对得起列祖列宗了,你们身上都流动着我的血液,我也算是没有白活。一辈子只会干活,像石头一样坚强和沉默的爷爷居然哭了,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他哭,眼泪在满脸打横的皱纹里流淌,蔓延。我们为爷爷举办了最为浩大的葬礼。后来的事情你基本上都知道了,我伯父和伯母回家建了小别墅,还为村里修桥铺路盖建学校。我父亲在你还没有认识我的时候就过世了。你唯一不知道的是,我们家那种开枝散叶,兴旺家族,子孙满堂的思想从我爷爷开始就一直流淌在我们三代人的血液里。我从小就被告知,仿佛我家是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要是不多生几个小孩的话,我就对不起我爸,对不起我伯父,对不起我爷爷当年的忍辱负重,我就找不到我生存的意义,我就特别没有安全感。你说我那么爱你,我怎么舍得跟你离婚呢?哎呀你别哭啊。



 



好了不说了,我要去接儿子了。



 



我跟你一起去吧。



 



两人接到小孩走到他家楼下,她停了下来,把儿子抱给他。



 



我得回去了。你们俩上去吧。



 



小孩马上又爬回她身上。



 



妈妈妈妈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嘛,奶奶今天去叔叔家了,爸爸不会做饭,你上去做饭给我吃嘛。



 



宝宝乖,那妈妈上去做饭给你吃。



 



吃罢晚饭,小孩一一向妈妈展示爸爸给他买的玩具,然后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她把小孩放在床上。



 



我也跟你讲个故事吧。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你爷爷的爷爷的年代,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有一群牛。那时候牛少,草多,所以牛的繁育不受限制。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大概到了你父亲的年代。终于有一天,草原上的草少了,牛变得很多,草们根本来不及生长就被牛吃了。这时,牛们着急了,就开始商讨,万一草灭绝了,牛自然也就灭绝了,现在得控制一下生育问题了,于是他们下达了禁令,每家只能生一头小牛。这样的话,每头小牛都能繁衍后代,又能保证牛都有草吃。我就是这些小牛中的一头毫不起眼的小小牛。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牛就跳出来说了,不行不行,这种制度侵犯了我的生育权!从伦理与自然的角度来说,生育应该是天经地义的,是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的。另一群牛就出来反问了,在保护生育权和维持种族生存的冲突下,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想过,但有些牛因为平时勤于耕耘,多积累了一些财富,然后他们拿出较多的财富,作为社会抚养费来开发新的草原,这样一来他们多生几只小牛的话是不是情有可原呢?



 



可你也不是那只勤于耕耘的牛呀,你说你好意思吗?



 



我不是正在努力耕耘么?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是合伙人发来的微信:哇靠,牛逼,你太牛逼了,三中全会果然放开单独二胎了,我们满仓的婴幼儿概念股下周肯定直线涨停,佩服佩服!



 



他把手机递给她。



 



亲爱的,你看,我们的草原突然变得茂盛起来了。



 



是不是呀,我看下新闻。



 



她简直有些不敢相信。把手机还给他,从牛仔裤的口袋里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新闻客户端。



 



然后,她的脸色泛起了红润,露出调皮的笑。



 



你可别得意太早,以后得更加努力耕耘。



 



那,我可以先斩后奏吗?



 



什么?



 



自从你走后,家里就没有套套了。



 



马中才,作家。微博id:@螺蛳粉先生


WWw。xiAosHuotxt。COM



VOL。469 无法住进故事的人

t:xt。小‘‘说〃。天 堂

作者毛利



 



虾姐喜欢文艺,这是众所周知的。多年前她还是小虾时,已经着了文艺的魔,把家安在东四一个破胡同里,没有卫生间,内急时只能狂奔一百五十米到胡同口的公厕。她的邻居除了在安定门摆摊卖瓜子的,还有信密宗的待业台湾人,一个内蒙过来的插画家,人人一贫如洗,但看着精气神都还不错。住在胡同除了要忍受一点生活上的不便,你尽可以在鸽哨吹响时,穿越回北平时代,或者在大杂院仅剩的一棵槐树下感怀悲秋,虽然上面爬满俗名叫吊死鬼的可爱虫子。



 



跟任何一个北漂青年一样,虾姐需要忍受的是寂寞和贫穷。因为年轻,她没觉得有多苦,几年前物质主义还没有彻底席卷京城,尽管东三环在卖五万一平的房子,这和文艺青年有什么关系?虾姐把罗素搬出来,说她要追求顶有趣的生活。这种生活除了看场话剧听场演出外,还该更五光十色。比如,她出现在一个人的书里,当万千读者打开这本书时,内心充满骄傲:嘿,这个女人是我。



 



她有一个好朋友,阴差阳错上过大作家的床,虽然那个曾经写过迷茫青春故事的少年,在上床时已经是四十来岁中年大叔,但人们对她的好朋友到底是另眼相看,觉得此女应该有点了得之处。作家随后又写了一堆故事,据说只是为了卖钱所以臭不可闻,但好朋友眼尖地认出,这些故事里有她。虾姐在那堆烂故事中找了半天,发现其中一个口齿伶俐的人物,的确有那么一点点,好朋友的影子。



 



这让虾姐着实嫉妒。她喜欢那个世界,那个文艺光芒万丈高的乌托邦,里面的人不管是穷还是烂,总有本事美化一切事物,你忍不住会觉得,跟这些人生活一定好极了,他们能帮你发现世界的另一面,就像小时候她出门钓龙虾挖蚯蚓,在一块大石板下兴奋地发现很多蠕动着的肥蚯蚓。



 



没费多大工夫,她已经认识了一堆文艺人士,影评人、编剧、报纸编辑、不知名话剧演员、拍过一个广告的小艺人……这些人在京城的缝隙中呼之欲出,在还未成名之际,像虾姐这样的小粉丝有时候也是坚持下去的信念之一。



 



只是虾姐慢慢发现,不管写影评的还是写乡村爱情式剧本的,只要是个男人,从事文艺行业,他想要的还是带上两个姑娘,然后在簋街点一盘小龙虾,好像这样才能给自己营造出一种大侠氛围,其实跟做地产做销售的小哥没什么区别,这跟虾姐想要的太远了。如果仅仅是上床,谁会喜欢这样整晚熬夜脑满肠肥身体虚弱的文艺战士?再说这些战士最多不过是文艺大军里的小虾米,没人出过畅销书,也没人写过大热剧本,每个人都担忧着明天自己会不会出名,没准时运不济立刻被贬为凡人,变成灰头土脸上班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