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头又说了一句:“今天,你们俩,一分钱也别想拿到”!



 



我跟磊子捡起地上的木棍就上去了,我先是打头一棍,被用手臂挡了一下。能感觉得到当时我是用了全力砸下去的,以前上学群殴别人时我从来下不了狠心使劲,这一棍子确实是被气坏了。此时其他民工们都在看热闹,因为谁也不认识谁,大家钱都没拿到,多管闲事毕竟是不好的,也有可能是不想被揍吧。这一棍子砸下去工头也怒了,没想到我俩真敢打他,因为现在还是在工地上,在工地上就是他的地盘。工头想过来找我还手,磊子一棍子又打在他肚子上,然后一脚踹倒,我们就明显占据优势了,干了一天活的爆发力也全用出来了。我拿棍子指着他说:“给不给钱!”



 



工头说:“你给我等着,我非弄死你们俩!”



 



磊子说:“动一下我现在就弄死你!”



 



于是,他就真的不动了。



 



这时我们俩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这里是工地,虽然这儿就这一个人,但不远处的混凝土工棚里人还挺多。我们没有把他揍一顿就跑,而是天真地继续找他要我们今天的工钱,或许当时脑子里还幻想把这孙子打服了还能多敲诈点钱。



 



我们俩正在跟倒在地上的工头要钱呢,工棚那边的人跑过来了,还是四五个人,个个手里拿着钢管。眼看着就过来了,才醒悟他们怎么会给钱呢,赶紧跑啊!



 



我们俩,还没跑到混凝土厂旁边的马路上就被一脚一个给踹倒了。干了一天的苦力本来就累得不行了,还刚打了一架把仅存的爆发力都用出来了,跑都跑不动了。只好倒地抱头挨揍了,这几个人也不是善茬,铁棍虽然没有往头上打,但这几个壮汉脚踹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踹了一阵问我俩服不服,这还能不服吗,必须服,再不服就残这儿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才行。我俩连忙说:“服了,服了。”工头捂着肚子过来说:“你俩小逼崽子不是牛逼吗?再牛逼一个给我看看!”



 



我俩连忙说:“大哥,我们错了,不牛逼了。”我当时是吓坏了,后来磊子说他也吓坏了,在鸟不拉屎的工地上把我们扔搅拌机里盖了房子都不是什么大事,看他们这么多人,我俩跪下求他们的心都有了。但我们知道不能那么做,因为要是真跪下来求他们可能就真会有事发生,得有点骨气还得显现出我们服了才行。



 



那工头上来就是给我俩一人俩巴掌,又一人踹了一脚。还是磊子比较聪明,磊子说:“大哥,我们错了,我们打了你们的人,你们也揍了我们了,咱们这算扯平了。我们俩是学生,来体验生活的,不懂规矩,大哥您多担待。我这个同学他叔叔就是公安局的,嚣张惯了,要不我俩也不敢打人,要不这事咱就谁也不追究了吧。”



 



工地上这帮人觉得磊子说的也有点道理,他们当然不敢惹上公安局的人,但也不能显示出他们怕。其中一个壮汉拿着钢管指着我们说:“看你们俩是学生,也不打你们了,当学生就好好学习,出来干什么劳务市场”。



 



我说:“大哥,我们第一次出来,想体验一下生活才能更珍惜衣食无忧的生活好好学习,大哥,没事我们就先走吧,我们也不差这点工钱,全当是给这位大哥赔罪了。”



 



那工头明显是还有点闷闷不乐,感觉就这么放我们走了就太便宜我们了,但也不敢说话。壮汉说:“算你们俩还有点规矩,走吧”。



 



我们哪还敢等工地的车送我们回去啊,转头就走了,心有余悸又显得不紧不慢地走出了混凝土厂,出了混凝土厂就开始没命地跑,怕他们追上来,顺着马路跑了十来分钟实在是体力透支了到路边躺下休息。这时才发现这儿离我们住的地方至少得走两三个小时,再站起来活动一下的时候才感觉到开始浑身疼痛,刚才是吓得忘了疼了。照这个状态走回去得什么时候,当时已经是晚上7点钟了,晚上7点钟的夏天已经是黄昏了。我们俩掏一下口袋也没钱,两人就剩十块钱了,打车肯定是不太现实,讨论一会也只能是走回去了,掏出皱巴巴的香烟来点上拼命吸着,躺在马路边休息。这荒郊野岭的城郊也没有吃饭的地方,我跟磊子都饿得不行了,吃到五块钱一碗的拉面时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一瘸一拐地到出租屋时已经十点多了。



 



多年后再回想这次打架仍心有余悸,也不知道当时18岁的我们哪来的胆子打那次架,但有时想想也挺激情了,在那之后的几年这次打架一直是我跟磊子吹牛逼的资本,因为那互相搀扶的一晚,我跟磊子的感情也一直维系着。



 



后来磊子从军,我去北漂,磊子结婚,我依然单身北漂,磊子当爹,我还是单身北漂……



 



 



杨不坏,青年作家。微博id:@杨不坏


wwW、。



VOL。442 讲故事的爸爸

txt小说天堂

作者袁方



 



我女儿圆圈儿六个月了。



 



我比女儿早27年半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所经历过的世界和她将要经历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我和她血型一样但长得不像,吃相神似但睡姿迥异,我们虽为父女,却是两个大不一样的个体,唯一相同的是,我和她一样,都有很好的父母。这么说有自卖自夸的嫌疑,但这至少表达了我的一种愿望。



 



其实我爸比我牛逼多了,三十年前,像他一样有能力、懂外语的男人算是稀缺品种,而今天人们对爸爸的要求越来越高,爸爸的功能也日新月异,他却依然以不变应万变,给我树立了一个父亲应有的形象。



 



好像就是这几年的事情,爸爸突然间变得无比重要,一个好爸爸好像意味着一切,找学校、找工作、找对象、找任何需要找的东西,都得找爸爸。又仿佛是这几个月的事情,爸爸突然间如天使下凡,向母性化、家用化、全能化、明星化、产业化发展。那么,是不是一个可以帮你找来很多好东西的爸爸就是好爸爸呢?是不是一个在家用功能上可以媲美甚至取代妈妈的爸爸就是好爸爸呢?是不是一个带有明星光环连正常亲子都有粉丝围观的爸爸就是好爸爸呢?如果有一个爸爸同时具备以上三种特质,他是不是一个好爸爸呢?也许从第一个问句开始,就会有人点头说是,但我相信一定有人和我一样,在最后一个问句中也没有找到点头说是的理由。



 



作为资深儿子和新手爸爸,我觉得,会讲故事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简单聊聊我爸吧,他在我的成长中扮演的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我的爸爸他没有产业没有官位、不会赛车不会跳水、不是明星不是名嘴,我的爸爸是一位朴素的学者。他是研究经济的,学术上超人般的努力让他在十多年前就就被称为是经济学家。多年以来,我认识过一些人,当他们听说我爸是经济学家以后,他们的后续反应都让我略感不适。直到前些日子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句流行语,才恍然大悟那些人的反应其实很正常,他们不过是想对我说:“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我高中的好兄弟,这么多年来家里买房卖房都要给我打个电话问问房地产走势,我爸的研究领域并不涉及金融投资,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会问他现在到底买什么赚。他给别人的建议是否成功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自己家在亲戚圈儿里都快成为一个笑话了,守着一个经济学家,要房没房,要车没车,投资收益几乎为零……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会说人家爸爸谁不给自己的儿子提前备上房子,结果这么一个大经济学家的儿子结婚连个房子都没有,连个婚礼都不办。其实我没有那么崇高,我也没办法抵抗世俗,也因为丈母娘要房子发过愁。但是当有一天,我终于把我爸爸这个人做过的所有事情串联到一起以后,我才发现原来他是这么用心又努力的一个爸爸,他不但坚持做了他认为对的事情,而且一直在跟我分享、给我解释,即便我不理解不赞同,他也并不着急。他做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局,他用二十几年的时间为我讲述了一段完美的人生故事。我爸一米八三,很魁梧,肩膀尤其宽厚,那可不是健身房练出来的。



 



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传奇的意思是说一般人只能围观不能模仿。我爷爷是西安交大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水力学教授,被打成右派,全家被送到了新疆石河子兵团农场,我爸因此就在十六岁时成为了黑五类后代。他之后的十年青春,逆天般艰苦又跌宕起伏地挥洒在新疆的戈壁滩上。直到高考恢复,我爸才迎来逃出新疆的机会,他在第一年高考中报考北大中文系 ,考试成绩全新疆第一名,却因为高血压被取消了入学资格。第二年,接着考,分和血压都还很高,什么偏方都用上了还是180,体检时他身边围了一堆人,都要看看这个去年的状元今年是不是又上不了学了,结果一个年轻的护士愣是顶住压力给我爸“测”出一个合格的指数,这在当时被发现是要判刑的。不过北大中文系去不了了,做着文学梦的我爸去了吉林大学经济系。在大学里,他开始学习英语,他学习英语的方法极具毁灭性,他在烛光下背英语字典,背一页撕一页,誓死牢记,结果浪漫地睡着了,头发就华丽丽地被烧掉了,可谓是与字典玉石俱焚。我5岁的时候,38岁的爸爸离家两年去日本当访问学者,要从头开始学日语,我就特别担心再见他时他又被烧成一个光头。



 



我爸大学毕业已经30岁了,考研究生到了北京。在他还没有从吉大毕业时,就认识了已经分配到北京工作的我妈。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我父母的爱情,小伙伴们恐怕要惊呆了,因为他们的结合告诉我们,屌丝是可以找到白富美的。和我爸这种黑五类后代不同,我妈根正苗红,姥爷是1936年那一拨的陕北老红军。我姥爷解放后到了陕西省气象局工作,文革毫无危险,家里不愁吃穿,听说整个一条街都没粮票了,我姥爷家还炖肉呢。我爸费了半条命才考上大学,我妈则因为优异的表现免试入学;我爸为了毕业后考进北京都被蜡烛烧成光头了,我妈本科毕业就被分配到北京,轻松惬意;我爸如果不能考到北京的研究生,毕业后就要回到新疆,所以别说谈恋爱了,谈话的工夫都没有,只争朝夕;我妈高端大气,在国家机关工作,给她介绍对象的人排成一队,其中竟有日后只能在新闻联播里看到的高干子弟。但是据我妈口述,当她看见“这个男人戴着方框眼镜,鼻孔还挂着清鼻涕,胡子拉碴,穿着一双布鞋,身上的衣服也极其简朴”时,瞬间决定这就是她要找的男人,吃过苦!爱读书!有前途!



 



是的,吃过苦,爱读书,有前途,就是这么简单的理由让我爸一穷二白地娶了我妈。结婚礼物是一个不倒翁,后来被我给玩坏了,结婚仪式是两个人去小饭馆要了两碗粥,婚后生活地点是单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