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中国人并不善于情感的表达,我们是很害羞的民族,一切都讲究含蓄。完全可以学习西方人的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的沟通方式,在至亲之间,当你不善于表达时,一个拥抱,一个眼神足矣。有时候沟通就是那么简单。或者,委婉含蓄的方式可以用笔来代替,但窃以为,最好的沟通还是拥抱+语言。



 



在原欲的表达上,包括孩子情绪的表露,或者他本身的各种对生命的怀疑探究,作为父母要跟他用理性探讨,而不是把他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父母要设定孩子是有能力接受一种像朋友似的理性探讨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建构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被尊重的感觉。当子女逐渐长大,没必要抱着威权教养方式不放,你要知道子女的路必须由他们自己完成,在人生的中间段,父母与孩子是会分离的,孩子必须独自面对剩下未走完的路。



 



做父母的人要了解,他们点点滴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每一个作为,事实上都是一种很微细的,而又带有深重影响力的信息和信念。这些东西在孩子小的时候,会在每一个当下灌输进来。最错误的想法莫过于把子女当做是自己的财产,吃你用你的,也要听你的,这样孩子哪来的自尊?你以为这是爱的体现吗?这是最不尊重人的对待方式,简直和放养奴隶毫无差别。这种传统儒家等级思想是要不得的,过去的人们无法改变早已成习,但至少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西方人的教养方式,家长与孩子是平等的观念越来越被广泛接受。



 



我们争取从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走出来,摆脱原来模子铸就的样子,在心理上做到与原生家庭的脐带切断,才会开始自己的独立成长。不能回头去依赖父母了,虽然有着阵痛,有着不适感,但你要一切都靠自己,为自己做选择,也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人生要有担当,肩膀才能扛起未来。


c o m



VOL。236 卫伋说

txt?小?说?天堂

作者释戒嗔



 



卫伋每次看到卫寿和卫朔的时候,总是很难把他们和“弟弟”这个词联系起来。



 



因为如果按年龄算,卫寿和卫朔差不多可以当卫伋的儿子了。



 



 



 



 



卫伋年轻的时候,订过一桩婚事,与卫伋结亲的女子是齐国的公主,齐僖公的女儿宣姜。



 



对于这桩婚事,卫伋的父亲,卫国的国君卫宣公很是高兴。因为在诸侯林立,国与国之间战争随时爆发的时代,和强大的齐国国君结为儿女亲家,无疑让卫国的安全多了一重保障。



 



对这桩婚事充满期待的还有卫国的百姓,那些百姓们从来没有贪图太过份的要求。他们只是希望有一份安宁的生活;而齐国的庇佑显然会让他们的理想更容易变成现实。



 



 



 



 



在这桩婚事中,最不激动的反而是卫伋,因为卫伋很早便知道,身为卫国的太子和齐国公主的这场政治婚姻,只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卫国,卫伋并不是第一个娶齐国公主的人,卫伋的祖父卫庄公便娶过齐国的公主庄姜,而卫伋的母亲夷姜同样是齐国公主。



 



卫伋想,反正是一场注定的政治婚姻,娶一个美貌的齐国公主,总胜过找一个随时随地给自己惊吓的黄脸婆好吧。



 



 



 



 



卫伋知道,并不是所有人对这种政治婚姻都采取妥协的态度。就在前几年,齐僖公也曾经看中了郑国的太子忽,还想把自己的另一个女儿文姜嫁给他。



 



可是太子忽却说,郑国太小齐国太大,我配不上文姜。



 



卫伋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挺佩服太子忽的,因为郑国的国君郑庄公的几个儿子都有当国君的可能,太子忽如果迎娶了文姜,无疑会让自己的太子位置变得更加稳固,



 



可是太子忽却没有因此妥协。



 



 



 



 



后来太子忽当上了国君后,被弟弟郑厉公篡位,太子忽不得已逃到了卫国。



 



卫伋和落难的太子忽一起饮酒的时候,心里挺想问问太子忽,是否后悔过当年说出那句“齐大非偶”的豪言,导致得不到庇护。



 



只是卫伋最终没有问出口,因为卫伋害怕得到肯定的答案,卫伋的心里总是怀揣着希望,希望那个对宿命说不的人存在,虽然自己不是那个说不的人。



 



 



 



 



宣姜到卫国的那一天,卫伋不在。



 



等卫伋回来后,宣姜已经成了父亲卫宣公的夫人。



 



卫伋后来听人说,自己的父亲听说宣姜十分美貌,便找了借口支开自己,直接迎娶了宣姜。



 



 



 



 



那件事过了许久,卫伋依然不愿意回想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心情。



 



但那种混杂着屈辱的伤感,却一直在那里,久久不散。



 



卫伋知道自那一天后,那个曾经在卫国人心目中,庄重得近乎神圣的太子伋,不再高高在上了。



 



父亲毫不顾惜自己感受的行为,让自己成为了全卫国的笑料。就连最粗鄙的贩夫走卒都可以在茶余饭后,带着嘲讽和讪笑,对太子伋的婚事评头论足。



 



 



 



 



卫伋曾经以为亲情是这个有太多虚情假意的生活里最后一方净土,但是这一天之后,卫伋知道,所有的感情在诱惑面前都可能背叛。



 



卫伋知道,自己和父亲之间,曾经紧密得像最坚固的玉石,无暇且坚不可摧的关系,终于裂开了一条深深的缝隙。



 



卫伋还知道,这条缝隙还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直至彻底分离。



 



 



 



 



宣姜刚刚生下了卫寿和卫朔之后的那几年,卫伋每次遇到她的时候,彼此之间都觉得挺尴尬的。



 



卫伋不知道,这位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庶母对当初的那场婚事是怎么看待的。



 



卫伋从来没有和宣姜谈过这个话题。



 



卫伋想,自己和宣姜这一生也许都会这样不冷不热地相处下去,就像我们这一生遇过的无数人一样。



 



 



 



 



卫寿和卫朔长大了一点之后,那场有些荒诞离奇的抢婚事件影响终于开始减退。



 



卫伋觉得,人生中所有的伤痛,终有一天会像一张记载着故事的书页,翻过去便不再翻回来了,不管那场记忆曾经多么得痛彻心扉。



 



只是卫伋发现,宣姜和自己之间那点自己原以为可能存在的情分,也随着那场淡去的记忆渐渐消散了。



 



 



 



 



如果不是有位和卫伋要好的内侍告诉卫伋,宣姜开始在国君面前说卫伋的闲话了。卫伋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宣姜居然变成对手了。



 



卫伋总觉得,人生的际遇很奇妙,只是在父亲听说宣姜美貌的那个小小瞬间,自己和宣姜的关系便走向了完全相反的地方。



 



卫伋知道,自己在这个曾经可能和自己白头偕老的女子眼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障碍,一个阻止自己儿子卫寿承袭卫国国君位置的人。



 



 



 



 



卫伋看到父亲与宣姜母子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有种孤独感,卫伋觉得在这座宫殿中,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外人了。虽然卫伋曾经以为,这里会是自己永远的家。



 



父亲对卫寿的宠爱,常常让卫伋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候母亲还活着,父亲也会这样含着笑意,不声不响地远远地看着自己。而如今卫伋能得到的只是父亲不冷不热的注视。



 



 



 



 



卫伋一直也没有弄清楚,为什么卫寿和卫朔这对同母同父的两兄弟,性格却相差得如此之大。



 



卫朔跋扈的性格像极了父亲,他从来不掩饰自己对卫伋的嫌恶。



 



卫伋面对着这双带着挑衅的目光,但和自己有些相似的眼睛的时候。会忍不住去想,也许自己极其讨厌一个人而愤怒的时候,也是这样吧。



 



卫伋总觉得,卫朔对自己的愤怒没有必要,因为以卫朔无理骄狂的性格,即便卫伋不是太子,也轮不到他承袭这个位置。



 



 



 



 



卫寿则是另一个极端,卫伋觉得,如果卫寿不是有一个同样温和漂亮但满怀心计的母亲,自己一定会被他温和儒雅的外表所欺骗。



 



比起那个常常恶狠狠地盯着自己的卫朔,卫伋觉得卫寿更让自己难受。



 



 



 



 



卫寿每一次客气的问候,每一次仿佛带着善意的微笑,每一次在众人面前道貌岸然的客套。



 



卫伋都不得不一直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卫伋知道,如果没有宣姜随时随地,看似不经意的煽动,或许卫伋和父亲还不至于落到如今的关系。而卫寿只是另一个翻版的宣姜,在明媚的外表下,有一颗阴狠的心。



 



卫伋用淡淡微笑回应卫寿的时候,心中总是冷冷得想,你所会的一切伪装,我也会。



 



 



 



 



卫寿将成为新太子的传闻,一次又一次地传进卫伋耳朵里的时候,卫伋从紧张渐渐地变得麻木了。



 



卫伋常常茫然地去想像自己未来的命运,卫伋知道自己丢失掉太子位置,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卫伋听说过许多争权失利后的公子们命运,运气好的是在各国间流亡,在余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运气不佳的,则是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丢了性命。



 



卫伋觉得,自己的未来已成定局的两条路。不管是向左还是向右,自己都无法走去自己向往的人生。



 



 



 



 



卫伋有时候会遇见卫寿,卫寿总会停下来和卫伋说上几件无关痛痒小事,卫寿的态度随意得像一个真正的弟弟。



 



听到卫寿充满着温和,带着亲近的话,卫伋常常会恍惚起来;觉得那是一个兄弟间该有的状态。



 



卫伋很希望自己是一个是傻瓜,那么自己便可以痴痴呆呆地信任所见到的一切,然后沉浸在虚幻的喜悦中,等待注定悲怆的结局到来。



 



卫伋知道,在一场悲剧故事中,最痛苦的不是最傻的那个人,而是向着未来的悲剧结局前行,又无法脱离现实的聪明人。



 



卫伋无奈地发觉自己是一个聪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