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唱唱捧着蚕盒子,急急忙忙跳下车子:“奶奶,你来看,我养的蚕。已经好大呢。”奶奶就过来看:“不小,不小。”奶奶的脸上全是笑。



过了一上午,盖在蚕身上的桑叶全干了。唱唱很着急,不肯吃饭,就要爷爷陪她去采桑叶,说蚕饿坏了。



爷爷牵着她的手,朝屋后走过去。



屋后面是一条小河。河岸上长着一排柳树。唱唱说:“桑树呢,桑树呢?”爷爷朝河的对岸指指。可是河的对岸还是柳树。爷爷说:“再过去一点儿,在稻田边上。桑树不稀奇,农村里多得着实。”



河上是个石拱桥。桥头上还蹲着两只石狮子。唱唱来不及看,拎着小竹篮抢在爷爷前面跑。爷爷就喊:“慢点,慢点,不要遛。”



真是长长一排的桑树啊。唱唱个子矮,够不着。爷爷也要踮起脚跟才能揪到树枝。用不着多久,一篮子就采满了。一篮子的桑叶其实轻得很,可是唱唱还是要跟爷爷两个人,一人一只手,一起提着篮子回家。



 



6



唱唱第二天就跟爸爸、妈妈回南京了。星期一还要上学。蚕宝宝好像也舍不得唱唱离开,显得有点无精打采。唱唱临走的时候,趴在纸盒子上跟它们说了好一会儿话。到底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爷爷说:“唱唱,你放心。我肯定把蚕养得刮刮叫。到它们上山结茧子,我就送了给你。”



唱唱回南京的第二天,蚕宝宝们就开始一只只死去。爷爷急得六神无主,请来村里最有经验的蚕农。蚕农对着奄奄一息的蚕宝宝,施了一些奇怪的咒语,可还是没有反映。老蚕农也是十分的无奈:“怕是吃了有毒的桑叶。你采的是稻田边上的么?稻田里经常施农药。一定是农药飘到桑叶上了。”



爷爷去最安全的地方采来新鲜的桑叶,让奶奶整天守着。几天过后,蚕宝宝死得只剩下最后一只。爷爷的心里很难过,又怕唱唱知道了伤心,就想再找几只蚕,一样凑成9只,不动声色地给唱唱一个交待。



爷爷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出去。爷爷几乎走遍了方圆三十里地的村子。可是已经没有一个村子养蚕。三十年前,村子里几乎是家家养蚕。可是现在,村子里都是一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老弱病残,连家里的田地都忙不过来,更没有余力养什么桑蚕。



爷爷没有办法,只得给唱唱打电话。痛心地说只剩下最后一只。唱唱握着话筒,眼里含着泪。她是懂事的孩子。她从爷爷的声音里也听出了他的难过。她对爷爷说:“那你把最后这只蚕养好。”爷爷点着头,在话筒的另一端。



 



7



最后的这只蚕,已经很大了。爷爷用盒子把它装起来。爷爷在盒子里放了许多干净的桑叶,跟奶奶一起坐火车来南京。爷爷的手里捧着这只装蚕的纸盒子,奶奶手臂里挽着一只竹篮,篮子里装着桑叶。



唱唱没放学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到了。纸盒子和装桑叶的篮子都放在客厅里的茶几上。



唱唱一回来,没有放下书包,就跑了过来。爷爷的表情有些尴尬。毕竟9只蚕宝宝,只剩了一只回来。



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在桑叶上缓慢地爬行。整个身体都好像透明了。唱唱对奶奶说:“你们的桑叶太长时间了,老了,蚕不吃的。”



唱唱一溜烟下楼。她知道楼下的那棵小桑树,已经又长满了叶子。小桑树长得真快啊。才这么一段时间,就比唱唱要高了。不过也没高多少,唱唱一伸手就能摘到。唱唱摘了很多。



妈妈一再让她少摘点:“就一只蚕了,不会吃太多。留点,明天再来吧。”



唱唱把新鲜的桑叶一片一片递给这最后的一只蚕。可是蚕一口也不吃。



“有很多呢,你吃吧,吃吧。”唱唱说。



可是蚕一口也不吃。



“吃吧,吃吧。”妈妈也说。



蚕昂着头,好像在找什么,又好像要对他们说话。蚕把头轻轻地摆动着。爷爷说,它要吐丝了。



唱唱和妈妈立即去找小树枝。在纸盒子的一角,给它搭了一个小小的,杂乱的窝。蚕住进了这个窝。唱唱不放心,仍然在它的边上放了一片桑叶。可是,它真的不吃了。一口都不吃。



天晚了,四周黑下来。晚饭也吃过了。一切变得静悄悄。唱唱一直呆在蚕的边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默默地守着。蚕已经在吐丝了。蚕把丝乱纷纷地吐在周围的小树枝上,织成一个松软的网。蚕就躲在里面,头s一样的摆动,吐着丝。慢慢地,一个茧的形状就出现了。从透明的茧的外面,还能清楚地看到蚕在不停地转动。慢慢地,蚕的身子弯曲了,变成了一个“c”,吐丝也变成“8”字形。蚕就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反反复复地转着它的头,吐着它的丝。它要把身体里的全部的丝都要吐尽。



唱唱一步不肯走,眼睛盯着这吐丝的蚕,这渐渐地被裹进了不再透明的茧里的蚕。她的眼睛里闪着泪。她心里难过,可是又说不清为什么。



“唱唱,去睡吧。蚕会吐很久呢。这个‘8’字,它要吐6万多圈呢。”爸爸说。



“爸爸,它要吐多长的丝?”



“最长,它能吐3000米。”



“可是,爸爸,这个蚕,一辈了过得又可怜,又孤单,现在又要吐这么长的丝,它到底是为什么啊?”



“这就是它的宿命吧。”



“爸爸,什么是宿命呢?”



“它注定了只能这样,它也没办法。”



“可是这只蚕,它没有吃的,差点被毒死,最后还要变成一个茧。它不能马上就变成一个蝴蝶飞了?那多好。”



“它变不成蝴蝶的。它会在茧里面变成一个蛹。”



“蛹从这茧里钻出来,不就可以变成一个蝴蝶么?”



“蛹从这里钻出来,只能变成一个蛾子。翅膀是短的,不会飞。”



“变成蛾子之后呢?”



“变成蛾子之后,它就要死了。”



“可是,爸爸,它为什么要死呢?”



 



8



唱唱终于去睡了。等她醒来之后,挂在小树枝上的,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只茧了。



“它还活着吗?”



“还活着。”



“还现在是一条蚕,还是一个蛹呢?”



“过上三四天就是蛹了。现在,还是蚕吧。”爸爸说。



“那它什么时候会变成蛾子呢?它变成蛾子,我就又可以看到它了。”



“再过半个月,它就会变成蛾子了。”



“可是,它变成蛾子就要死了吗?”



“是的。不过呢,它要产了籽之后才会死的。你还记得老师给你的那张蚕纸吗?就是蛾子产的。它要产了那些蚕籽了,它才会死。”



“如果它不产籽呢,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也会的。”



“好吧,我就等半个月。我把它放在哪里呢?”



“一只蛾产不了籽的。要有其它的蛾,它才能产籽。”



“我知道了。它是小小蚕的妈妈,还要找一个爸爸。到哪里去找呢?”



“老师有没有给其他同学蚕纸?”



“给了,可是,只有一个同学的蚕还活着。”



 



9



唱唱和恬恬约好在紫金山的脚下,仙林大道的尽头见面。两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茧。恬恬有两只,唱唱有一只。



爸爸、妈妈们带着他们去爬山。他们去找山里面的一片桑林。



他们在桑林里找到一棵最高大的桑树。



唱唱的爸爸把这三只茧,牢牢地粘在一根桑树枝上。



“会有很多籽吧?”



“会的。一只蛾子可以产500多个呢。”



唱唱和恬恬欢呼着,牵着手快活地在桑林里乱跑。



唱唱和爸爸,是过了一个星期再来的。爸爸粘蚕茧的地方空无一物。唱唱和爸爸满地寻找。如果蛾子从茧里钻出来,那个空下的,破了的茧应该还在的。可是,什么也没有。整个桑树林里都没有。



在这个山坡上的小桑林里,唱唱和爸爸一直坐到太阳下山。两个人的心里,有着不一样的悲伤。


w w wxiao shu otx t。



VOL。105 路人

txt小说天堂

作者叶三



 



路上走去走来的人让我着迷。他们藏着自己的故事和我擦肩而过。看着街上的人和事,我偶尔得到一些人生的碎渣。这些和那些,我都默默地记得。在一顿又一顿避不得的正餐之间,我惯于以他人浊醑浇自家块垒。



 



在西单华威大厦门口看到一对情侣。男的一米八五左右,平头,清秀,戴眼镜,理科研究生模样;女的一米七左右,长发,清秀,戴眼镜,文科研究生模样,两人眉目相仿,干净,看着异常般配,走在人群里比周围高出一大截,互相押韵的样子。两人边走边低声交谈,我在他们旁边跟着,遇到红灯,停下。随之毫无征兆,女的猛转身,狠狠扇男的一耳光——其声之响脆,令闹市区为之一静。旁人完全呆了,瞪眼围圈看。女的开始啜泣,嘴唇惨白,微微颤抖,男的一言不发看着女的,眼神惨痛。二人对视一分钟,女的拨开人群向来时路走了。绿灯亮起,人群轰然散去,男的站在原地。我跨过脚边他的眼镜,也走了。



 



这一幕,不需要深究前言和后文,很像陈奕迅最好的歌,流行,世俗,虽然什么实质也没说,但一听就不自在,不听也忘不掉——我偶尔会想像这两个人接吻的样子,眼镜会不会碰到眼镜呢。



 



西四新华书店门口,还是一对情侣。男孩女孩的岁数加起来不会超过三十。男孩抱着一摞书跟女孩说话,夏天,太阳狠毒,男孩满头的汗,女孩微笑着听,听一会儿,脸红了。最后男孩把书塞到女孩怀里,转头就跑。阳光照得街道明晃晃,金亮亮,年轻极了,男孩的白衬衫特别耀眼。我看看女孩怀里的书——《余光中全集》。我走进书店去买了一套,一共四本,第一本的书皮上写着“白玉苦瓜”。



 



同一个夏天,朝阳路上小区门口,一姑娘跑过来,一屁股坐在马路牙子上捂脸痛哭,是那种眼泪四溅的哭法,我被她的哭镇住了,不敢凑上去——已经多年没直视过如此喷薄而出的情感了。姑娘穿得很不像样,脚上一双拖鞋,看样子是家里跑出来的。后来一老太太慢慢走过去,弯腰劝道,姑娘呀,哪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儿呀······姑娘充耳不闻地哭着,老太太曼声劝着。我本来在与朋友喝酒吃烤串,就喝不下去了,喉头有个硬块堵了上来。姑娘的拖鞋掉在马路上,脚底板有点脏。夏风娓娓地吹,一切无能为力,谁也走不开。



 



平安里一四合院门口的空地上,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拿根大木条,撒开了耍。我在街对面看得津津有味。我猜男孩是学戏的,那木条比他本人还长,他耍得花样百出,身形极具章法,一招一式都有来头。旁边小巷里冲出一辆自行车,唰一声被男孩扫地上去了——我往后站了站,拼命忍笑。骑车人跳起来破口大骂,男孩乖乖地挨骂,怀抱木条,站得笔挺,分明是个武生的收势。我在肚里大大笑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