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为什么优秀-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安全的描述吧。事实是,耶稣被钉到十字架上的时候,头顶上的牌子写着“犹太人之王”。这块用来表述耶稣“罪状”的牌子反映了耶稣被处死的真实原因。
  对于耶稣本身,他认为自己不是政治上的解放者,而是上帝用来团结犹太人的“弥赛亚”。耶稣死后,他的弟子们领悟到了他的宗教思想,并且成立了新的宗教团体。
  有了对民众的爱和宽容,对上帝的绝对服从,上帝就会发动诸神灵来拯救民众。耶稣的这种思想每次都能让后世的弟子们树立自信。当然,耶稣也做了非常多伟大的事,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
  耶稣的弟子们确信耶稣就是弥赛亚(救世主之意),所以不遗余力地进行传教活动。
  在新约《圣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律法学者将耶稣称之为“老师”。所以说,耶稣即使没有上过耶路撒冷的著名经学院,也一定在其它的学院钻研过犹太学。
  在犹太历史上,和耶稣同期的还有阿摩尔拉比,他原是一个牧羊人,后来成了著名的爱国主义领导者。还有麦鲁拉比,原本只是一个书生,后来成了一名有极高声望的拉比。除此,还有奠定基督教传传道基础的保罗。在犹太教里面,拉比是对学习《塔木德经》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的一种认证,不是作为圣职人员的资格。即使在现在,犹太教的礼拜仪式也不是由拉比们来主持。礼拜仪式是由会众的首领或者是经师主持的,而拉比只是提供一些意见。
  
  从独立到敌视
  
  耶稣主要在利伯恒﹑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布道,保罗则为基督教在古罗马全境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早期,保罗迫害过耶稣弟子们的弥赛亚运动。一次在去大马色城旅行的途中,他接受了上帝的召唤,戏剧性地回心转意,成了世界上最热心的传道者。保罗出生在小亚细亚,对宗教世界的事情非常熟悉,而且还是当时犹太教博学之士拉巴的弟子之一。
  保罗有良好的教养和宗教素养。通过不屈不挠的努力,他很快就在小亚细亚﹑希腊和罗马建立了原始的基督教团体。耶稣对犹太人宣扬上帝的慈爱,保罗则向世人证明上帝的爱和耶稣就是弥赛亚。在新约《圣经》里面,1/2是耶稣的言行录,1/3是保罗的言行录和书简。由此可见,保罗对基督教的建立做了巨大的贡献。
  这个犹太教的新教派当初是和其他犹太人一起在犹太会堂做礼拜的。慢慢地,随着新教派势力不断壮大,矛盾就产生了。特别是下面两点,两派的意见差别很大。
  1。新派的中心信仰是耶稣是弥赛亚,这在当时犹太教主流派来看是一种异端学说。
  2。他们不经过割礼这个被拉比们承认的正式改宗手续就大量地接纳异教徒,并且迅速扩充了自己的教众。同时,改宗者开始宣扬自己才是真正的以色列子孙。
  在公元一世纪末,犹太当局断然将新派教徒从犹太会堂中赶了出去。同时,原始的基督教团也认为自己在犹太会堂做礼拜并不明智,就开始逐渐地建立他们自己的礼拜形式。在公元二世纪,基督教终于完全从犹太教中脱离出来。至此,犹太教和基督教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基督教在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的国教之后,就开始公然敌视犹太教,向民众鼓吹反犹太教的思想。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一直到近代,犹太人长期遭到迫害,而这些迫害多半是由基督教会煽动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这种疯狂的行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基督教会长期宣扬反犹太思想的结果。
  
  伊斯兰教圈中的犹太人
  
  公元七世纪的时候,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地方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下,以上帝(阿拉)的启示为基础开创了伊斯兰教。最初,穆罕默德还期望犹太人能够皈依他的教派。因为犹太人对伊斯兰教表现出轻蔑的态度,所以穆罕默德的态度也强硬起来,并和后继者一起,实施了对犹太人的流放。
  七世纪后半叶的中近东全境都是伊斯兰教的天下,而这种对犹太人的压迫政策也慢慢地
  缓和下来。犹太教被允许和伊斯兰教共存,但犹太人必须交纳沉重的人头税和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规定也成了一纸空文,因为随着伊斯兰社会逐渐安定,各个领域都开始需要犹太人了。
  比如,西班牙医生哈斯达(公元970年卒)因为能力出众而被任命为国家的外交顾问,萨拉艾鲁作为国王的国务大臣操持了三年国政。还有许多犹太医生和天文学家不断地被各国的宫廷任命。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本身就是出类拔萃的犹太学者,所以也就义不容辞地为保护学院和培养新人尽心尽力。
  所罗门(1056年卒)﹑犹大(1141年卒)和亚伯拉罕?拉姆(1167年卒)都是著名的希伯来语诗人。亚伯拉罕?拉姆和同时代的所罗门分别为《圣经》做了注释,而这些注释到现在还被当作权威的研究成果而受到重视。巴莱著有《镣铐人的问答》,论述了犹太教相对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优势。读了这本书,我们就能体会到他对哲学的高深造诣。
  作为犹太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摩西?迈蒙尼德也是名垂千古。他曾是一位医生,所以只能在深夜忙完工作之后才得以写作。
  他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学﹑法学﹑哲学﹑文学﹑《圣经》和《塔木德经》。他将传统的犹太教系统地整理在自己的著作《密什那?托拉》中。他的另一本著作《彷徨者的方向》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基础,将犹太教哲学体系化。
  实际上,这些西班牙犹太人的学术思想和他们理性的思考方式是在犹太经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公元八世纪末到十世纪,犹太人中有一个圣经派非常得势。他们只承认《圣经》的权威,而彻底否定《塔木德经》。这种直截了当的做法很快取得了思想简单的民众的支持。
  驳倒圣经派理论,恢复传统犹太教威信的是萨阿迪(942年卒)。他为了将《塔木德经》里烦琐的说教有秩序地整理出来,创立了32种伦理学上的推论法。他在主要著作《信仰和见解》中,以犹太教的形而上学理论为基础,展开了一场论战,并为以后犹太哲学的发展点了一盏明灯。
  这里特别要提到犹太人在文化方面做出的贡献。在伊斯兰教圈的时候,他们继承着犹太传统和犹太文化,并不断将其深化。当时的医学﹑天文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书籍都是用阿拉伯语写成的,他们就把这些书籍翻译成希伯来语和拉丁语。这些工作为古希腊的科学和哲学进入欧洲搭起了一座桥梁。
  特别是在1172年,伊斯兰教对西班牙的犹太人下了驱逐令,犹太学者就将自己的知识带到了法国南部北海和意大利。这次事件带来了这样的影响:基督教社会从长期的“黑暗时代”苏醒过来,开始了启蒙化,也就是近代化。
  
  中世纪欧洲的犹太人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的人生活可谓是悲惨。就像前面所述,基督教会宣扬反犹太思想,所以执拗的犹太人一次又一次遭到迫害。
  为了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耶路撒冷,十字军在1095年决定东征。第二年五月,欧洲中部莱茵河沿岸的城镇里,犹太人血流成河。在堡路穆斯,除了改宗基督教的,其余犹太人全被屠杀。本来,十字军的敌人是远在巴勒斯坦回教徒,但他们一到欧洲的各个城市,为了提
  高士气,就屠杀住在附近的犹太人。这种行径在狂热的宗教感情支配下很快席卷了法国北部和英国。
  对犹太人来说,更为不幸的是,一些怪诞的迷信开始在基督教徒中间散播开来,比如说犹太人的祖先为了庆祝节日要杀害一些基督教徒,喝他们的血。《圣经》严格规定犹太人不能食用动物的血,何况是人血呢!
  但是在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民众大部分目不识丁,教会也基本不组织民众阅读《圣经》。对于民众来说,追求信仰就是参加礼拜(弥撒)和用拉丁语唱诗。其实,他们并不懂所唱祈祷文的意义。从这点来看,当时的礼拜更像是为了感受某种神秘。在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以后,西欧各国才把《圣经》翻译成本土语言,教授给普通民众。
  由于这个原因,充满恶意的迷信在无知的民众之间迅速传播,犹太人也因此不断地受到打击。遇到找不到凶手的杀人事件,犹太人总是替罪羊。1348年到1349年鼠疫流行的时候,有谣言说是犹太人向井里投了毒,才出现这么多病死者。于是,各地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开始了。
  基督教统治下的西班牙反犹太情绪也十分高涨。1391年到1411年,数万犹太人被屠杀。生存下来的只有那些接受基督教“洗礼”,在形式上成为基督教徒的犹太人。
  作为一种行话,犹太人曾被称为“猪”。就是这些“猪”们慢慢恢复自己实力的时候,又出现了阴险的“异端审判”制度。西班牙在1492年下达了犹太人驱逐令,命令犹太人撤出西班牙。因为周边邻国都看西班牙的眼色行事,所以这项法令对周围各国的犹太人同样适用。无路可逃的犹太人大部分改信基督教,其他的逃到了奥斯曼和俄国。
  
  种族隔离
  
  在中世纪,欧洲世界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上对给犹太人强加了很多规定,而这些规定有着很强的种族歧视色彩。在伊斯兰世界里,大部分的职业都不对犹太人开放。在基督教统治的世界里,犹太人要被迫接受各种各样的种族歧视政策。在城市,他们被从工商联合会中赶了出来;在农村,他们也被禁止拥有土地。
  犹太人所能从事的行业只有替人收租,债务回收,高利贷,房屋出租,酒馆和小旅店的
  经营,还有在犹太人内部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等。有很多犹太人从事金银首饰和珠宝加工业,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犹太人中有一些医生十分有名,有的还成为基督教首领和祭司的主治医生。但是,由于代替领主向人收租,民众对领主的怨恨就直接转嫁到犹太人的头上了。可是,领主就是领主,就是榨取犹太人的利益,就是要把犹太人当作自己的私家奴隶来控制!对这些,他们是毫不犹豫的。在种族歧视上,人们对犹太人打的第一枪就是“区别对待”,第二枪就是“种族隔离”(就是把他们隔离在一个固定的区域)。这种制度从1555年开始采用。
  “种族隔离”政策下,犹太人的居住区全被隔离物圈起来,只通过两扇大门实现与外界的交通。大门的入口由基督教徒看守,而他们的工资要由隔离区的居民承担。在夜间或是基督教的节日,大门是紧锁的,并且禁止内部的居民出去。这种对犹太人的隔离政策短期内就得到了欧洲各个城市的采用,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后半叶。
  最后一个隔离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入侵波兰时设立的。这个隔离区是由八英尺的混凝土墙壁包围的狭小场所,里面却关押着三十五万犹太人。这里每天只能配给四万人的粮食,所以大多数犹太人都死了。体格比较好的被关押到各地的集中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最后再被送进毒气室。
  1942年8月1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