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9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杨朱反对的,是以大义的名义,肆意录夺平民财产”他认为这样只是饮鸩止渴”解决不了问题。此文作者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了不起了。
    沈默接着看道:“后世则不然,世人竟耻于言利,纵有人人为己之心,亦难以启齿。而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以君为主,以民为奴,以天下之利尽归于上,以天下之害尽归于民!何也?皆因天下人不敢言己利,不敢自私矣”,故而暴君独夫”可敲录天下之骨糙”离散天下之子女!小民无言以受”则最终失其产,亡其所”走投无路、揭竿而起,天下大乱矣!是以,吾乃言小民之利不保,为上者肆意侵占其财,实为天下之大害者!向使人人敢于自私,则人人各全自利也!则彼焉能苛捐杂税”强取豪夺?继而上下相安无事,天下称治也”,呜呼,孟子不喜杨朱,曰:“处士横恣,无君之言,!然今日观之,向使杨朱之言盈天下,则吾华夏无百姓离乱、王朝更替之苦,天下早大同矣”
    ……………………”
    看完这短短的五六百字,沈默的后背竟被汗水打湿了,他又反复看了两遍”才想起去看看那作者的署名,曰“清都散客”显然对方也知道这篇文章离经叛道,想要避免麻烦,便用了个别号。
    “我真是小瞧了古人啊!”沈默不禁连连叹气道,胸中却心潮澎湃、激动难耐。这饭是吃不下去了,他一摘挂在唇上的半截丰丝,走到邻着湖的窗前,看外面有水鸟戏荷。
    他双手抓着窗棂,使劲深吸口气,使劲压低声音道:“我的路”没有错!一直以来,压在心口的万钧巨石,终于有些松动,能让他稍稍透一。气了。
    看着双目通红作癫痫状的沈阁老,下人们全都吓坏了,心说这是怎么了?难道菜太咸晌着了?
    他们哪里知道,沈默为这一刻等了整整十年,当他在东南种下第一粒种子时,便期盼着能有这样一天他能够打开国门,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思想,也能通过报纸来传播新思想,但他没有能力强行改变人们的思想”他只能在做尽自己该做的事情后,等着那种子萌发,等着人们的心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火huā!
    沈默原本担心,国人会不会妄自尊大,宁顽不灵,永远固执在祖宗法度”圣人之言里呢?但事实证明,是他小瞧了古人,就像沙勿略所说:,〖中〗国人的妄自尊大,源于他们的无知,一旦了解到别人比自己强的东西后”便会以最大的热情学习。,他本以为,要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后,自己所作的才会有效果。但现在,仅仅过去了十年,就有人开始“讨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问题了这是实现他,保障民权,限制独裁,的梦想的最本源火种!
    因为一切权利最后都可以归之于财产权”只有当,个人财产不可侵犯,的思想深入人心,大明才会过渡到契约社会。而只有在契约社会,才不会出现无限制的权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随着大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个人财产不再专属于权贵阶层,大量的小商人、熟练工人,拥有了自己的财产,沈默相信,保护私人财产的思想,必将在中国出现!
    然而在历史长河中,这种思想和它的提出者杨朱,都被统治阶级不遗余力的妖魔化”将捍卫自身利益的呼喊”说成是堕落的自私自利遗憾的是,这个“清都散客,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并未走出惯性思维的窠臼,如果人们真按他说的,一味打着“贵乎自我,的旗号,结果很可能只知自身享乐”毫无牺牲精神,连社会〖道〗德也沦丧了,那这个世界非乱成一团不可。
    其实杨朱的真意,绝不能片面理解。他的全话中,不但有,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紧接着还有,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而且这两句话是连在一起的,必须同时理解在捍卫自己利益的同时,还不能侵犯他人的利益,更不要说牺牲整个社会,来满足极少数人的私欲了。
    杨朱看穿了小民牺牲个人的结果,竟不过是来满足另一些极少数的个人,这才叫“极端自私,!问题是,这种极端自私的行为,却又是打着“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旗号来进行的。而杨朱所主张的“自私”本质上却才真正的无私!
    杨朱思想难以被人接受之处就在这里,然而其深刻之处”却也在这里。这就是实现任何社会目标,不能以牺牲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为代价。因为“天下人的幸福”是由每个人的幸福构成的,是天下所有人幸福的总和。如果每个人都不幸福,却说天下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集得住吗?如果说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必须每个人都不幸福,都做牺牲”那样的,幸福”又要它干什么?
    无私奉献当然崇高而伟大。作为每个人,完全可以这样做。如果你真诚地这么做了,我将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要求别人,要求所有人都这么做,那我就只能说,你不能这么要求”也没有权力这么要求!
    因为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一种崇高的精神,只能提倡,不能以法律强制。一旦强制就变了味”就不能叫无私奉献,而是叫强行索取了,只有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不受伤害,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够不受损害,天下才能大治,也才叫大治,这就叫“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才是杨朱的真正观点,也是老子和庄子的观点。
    说白了,杨朱也好”《十二铜表法》也罢,都是在捍卫普通民众的利益一别把小民不当人!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大局,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录夺人民群众个人的权利!
    如果那,清都散客,能将其中暗含的哲理理顺,那么这篇文章”甚至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权宣言》了。然而他并没有说清楚”所以等待他的,必将是铺天盖地的攻击和谩骂……
    尽管如此,但对于一个在黑暗中不断摸索潜行的人来说,这已经如指路明灯一般,足以让他欢欣鼓舞起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薪薪相传,星火燎原!
    是的,我相信!为了保护这星星之火,我愿意与任何人为敌,哪怕承担永世的骂名!
    …………
    早饭过后,耿定向按约定过来请他。虽然沈默此次身负皇命,不易额外参加太多活动,然而他还是欣然答应了耿定向的请求,去崇正书院讲一课。得到沈默的XX后,耿定向便回去积极的筹备,谁知消息不胫而走”竟引得江浙各府的学子蜂拥而至不仅把崇正书院塞了个满满当当甚至连起所在的清凉山上,都满是慕名而至的学子,在等待看见他一面。
    这种情况下,沈默当然不能爽约了,于是换上身皂缘白绸的儒袍,与耿定向一起乘车”来到了南京城西隅的清凉山下。当年诸葛亮称金陵形胜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踮江岸的老虎就指清凉山,可见其风水之盛。
    车子一到山平”沈默便见少说五六千士子黑压压的站在上山的道路两旁,不由看看耿定向道:,“倒让天台兄费心了。”
    “这你可冤枉我了。”耿定向摇头道:“我知道你素来不喜排场,哪会干那种两头不讨好的事儿?”说着很是感慨道:“还没看出来,这是学子们自发的呀!”
    “那还是要多谢天台兄。”,沈默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不客气。”这此耿定向倒是笑纳了。
    沈默的第一句感谢,其实是暗含不满,觉着耿定向太能拍马屁了;但第二句就不一样了,那是真诚的感谢耿定向这些年,对自己不遗余力的宣传,才有了今天这令人震撼的一幕。
    两人说笑着从车厢出来便见满山的学生轰隆隆的下拜,潮水般的唱道:“,恭迎先生!”管你在外面如何煊赫”来到书院,就只有两种身份,学生和先生,这是自打五百年前”有书院那天起就有的规矩。
    “诸位请起。”沈默淡淡一笑伸手虚扶,便向耿定向一伸手道:“山长请!”
    “先生请!”耿定向的面上,以及完全不见了官场上的谦卑,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庄严。
    两人便携手踏上登山的石路,在学生的簇拥下向着书院进发。沿途但见山上古木参天,幽径重重,白云飞瀑,宛如仙界……书院位于山之东麓,据耿定向介绍,这里相传地藏王肉身在此坐禅。沈默听了笑道:“,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你耿天台是,讲学不兴”誓不罢休,啊。
    “谬赞了。”耿定向含蓄的笑了。这时便能看见书院的全貌它依山鼻分为三进,一殿与二殿由两边回廊相连接二殿与三殿间是一极宽阔的开阔青石平台,正是那讲学之所。
    此刻平台最高处,已经搭起了讲坛,讲坛上搁着蒲团、香炉、小几,小几上有茶水、白巾。学生们涌上石台”很快便比肩接踵,密密麻麻的全是脑壳儿。
    待学生们坐定,平台上安静下来,沈默便一翩然上了讲台,在蒲团上盘膝坐定,放眼周围一片辽阔,抬头远望”方圆百里尽收眼底,他突然想起了太祖的那首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太祖看到的是湘江,他看到的是长江,但那大江远去浪滚滚的景象,是一样一样的。
    ……
    沈默在崇正书院,当然不可能讲那,杨朱之学”身为大明朝的高级官员”士林瞩目的正面人物”他心里再怎么不羁,在言行上也必须循规蹈矩”绝不能出那些惊世骇俗之言。
    所以他讲的,还是心学,还是那套“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这套对王学的修整学说”在北京就引起了持久的轰动,现在在南方士子面前讲出来,警示的效果要更好因为王学右派在这里占据统治地位,清谈空论、脱离实践的弊端,要更甚于北方。
    沈默以令人折服的语言,指出了王学自身的弊端……他说,人们攻击王学“空谈无实际,并非无的放矢,所以教导学生们要,反身自省”不,虚见空谈”强调,功夫所至,即是本体,。
    同时他赞同在东南士子中”享有盛名的罗汝芳的,除却穿衣吃饭别无伎俩”反对,谈说在一处”行事在一处”本体功夫在一处,天下国家民物在一处,的言行不一;他也赞同胡直,当官尽职即为尽性”,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而不应只自求性命、视民物痛痒与己无关。在理论上,他将本体和功夫摆在相同的高度上”要求士子们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清凉山上,五千学子见证下,又一矢儒立世矣……
第八零五章 希望(中)
    在学生们的盛情挽留之下,沈默又连讲了三场,这才得以到后堂休息。
    耿定向看着略带疲惫的沈默,恭声道:“江南兄,从此可开宗立派矣!”
    “都是浅尝辄止而已。”沈默摇摇头道:“我的身份敏感,只能讲些皮毛的东西。改良我学的重任,还得靠天台兄全力以赴啊。”,“定然不负重托。”耿定向抱拳道,顿一下,有些yù言又止道:“龙溪公本是要来的,只是年纪大了,临时有些生病”,”
    “呵呵”,”沈默微微摇头道:“天台不必安慰我,师公是在生我的气,不想见我这个,吃里扒外、的徒孙罢了。”
    “没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