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意思?”沈默皱眉道“那些人怎么说?”
    “他们也不知道。”年永康道“据说这是萧芹创立的“白莲密语”只有他的亲近弟子,和秘密潜伏的人认得,像他们这些跑腿传令的,只山已住图案。并不知道意思。”
    “白莲密语?”沈默摸索着下巴道“你怎么看这东西?”
    “看不出来。”年永康挠挠头道“什么月亮啊太阳啊,狗啊人的,除了设定它的人,只有鬼知道喽。”
    沈默叹口气道“要是那个阎浩没死就好了,从他俩口中就能问出来。”可惜当初杨顺为了让沈炼的案子死无对证,早就杀人灭口,将阎浩、杨胤蓬两人,毒死在牢里了。
    两人对着那张纸琢磨了半天,沈默突然问道“牢里那些人,是头次传令吗?”
    不是。”年永康道“他们就是专干这个的,常年为白莲教跑腿送信。”
    “都是这种东西?”沈默心说那萧芹可就太厉害。都能独立发明语言了。
    这个没问年永陈世“我这就去问问。”
    “一起去”沈默起身笑道“我对他们突然很有兴趣”到了刑讯室中,沈默才知道,所谓“昼夜用刑”不是白天黑夜连续用刑的意思,而是制作一个一人高的木笼,四面钉上钉子,钉尖向内,穿透木条,那些白莲教徒便被关在当中,必须无时无刻都保持立正的姿态,像木偶似地一动不动,而且不能打瞌睡,因为身体稍微动弹一下,钉尖就刺入皮肉,疼痛难耐,沈默只是看看,便觉着毛骨悚然了
    一看到年永康和一今年轻高官进来,几个笼子里的白莲教徒纷纷哀求道“放了我们吧,实在站不住了”
    “他们已经在里面关了两天。”年永康小声禀报道“全都熬垮了,问什么说什么。”沈默估计自己在里面,半天都坚持不了。撇撇嘴,表示一下惊奇。
    便听年永康沉声对那些白莲教徒道“我家大人前来问话,你们的机会来了,如果谁的回答又好又准确,就能转到普通牢房,等证明确实有用后。将会得到大人的特赦。”
    四个白莲教徒,登时将目光汇集到沈默身上,沈默微笑着点点头道“是的,不仅是特赦,本官还会安排他去江南,给他一个全新的身份,让他在人间天空重新开始。”
    在这个”宁为长江犬,不为黄河人,的年代,沈默这个承诺。无疑是谁也没法抗拒的,更不用说这些已经叛教的白莲教徒了。
    年永康搬来把椅子,请沈默坐下。沈默又找他来块黑板,写下甲乙丙丁,对那四个人道“你们从左到右,依次是甲乙丙丁,记住自己的代号。”然后又指一指那黑板道“我开始提再,先是必答题,然后是抢答。谁答出来,便加一分。补充发言的也能加分。但敢糊弄我的,,说着目光转冷道“直接擦掉你的代号,在笼子里关到死,吧!”
    甲乙丙丁四人连忙保证,一定会好生回答。
    “请听题。”沈默道“第一个问题,你们入教多长时间了。”
    四人依次回答,五到七年不等。
    见沈默点点头。年永康便在每人的代号下面,画上一笔。
    “干这个信使多少年了?”什么又问道。
    四人依次回答,一到三年不等,便又得到一条竖线,…沈默又问了三个简单的问题,送给他们没人一个“正,字。其实等于谁都没加分,可四人看了却很受鼓舞,仿佛一定能再接再厉,战胜对手一般。
    “下面进入抢答题环节。”沈默道”这可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机会。都要把握住啊!”四人都屏息凝神,没一个说话的,唯恐听漏了一个字。
    “你们谁知道,白莲密语是怎么回事儿?”沈默沉声道。
    四个人沉默一会儿,然后是乙号最先道“是萧天王“…哦不。萧芹创造的一种暗号,用来传递一些秘密信号。”
    “这种方法丹的多吗?”沈默又问道。
    还是乙道“很少用到,只有最要紧的时候才用。”
    “很好。”沈默赞许的点点头道“给他加两分!”
    那人便咧嘴笑起来,边上三个的心却揪起来,于是暗下决心,下次绝对不能犹豫,一定有啥说啥。
    “你们以前传递过类似的暗语吗?”沈默问道。
    四个人一头道“传递过!”加一分!
    “几次?”沈默的目光,渐渐凝重起来道,结果最多的送过五次,最少的这是第二次。
    沈默便缓缓道“将原先传递的暗语写下一条,便得一分。”
    立刻有四个狱卒上前,端着纸笔让他们写。四人使出吃奶的力气想啊想,然后小心的从递饭的孔洞中伸出手,便开始歪歪扭扭的画起来。就干过一次,所以记得牢靠,不费劲就写下来了。
    接过年永康转呈的纸张,沈默看到上面是四个图案,依次为“人脚、马、鹤鸠、麻雀。依然是一头雾水。他问那丁号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怎么个背景?”
    “就是前两天。”丁号小声道“我去保安州传的令。”
    “确切的日子。”沈默沉声道。
    “腊月十三那天。
    “腊月十三?”沈默还没说什么,年永康低呼一声道“我知道是为了什么了!从那天下午开始,从临近州县,有大量可疑之人往宣府赶来,其中不少是邪教的嫌疑分子。”说着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当时因为沈先生的缘故,没有通报官府,但一直关注着他们一十六那天,这些人都出现在十字街头,一直煽动百姓冲击法场,要不是大二二;迂到。怕是要酿成大祸了。”这时候,另一个也写完了,沈默拿过来一看,便见上面也有同一条暗语,询问得知,那人腊月十三去怀来县传令;等剩下两个也写好了,纸上同样有这条暗语,只是地点不同,但都是临近的州县。
    “看来”年永康轻声道“这是一条召集令,召集各地的教徒来宣府闹事
    “嗯沈默点点头表示赞同。又道“要想明确表述一条命令,最最简略的情况下。也要具备时间、地点、动作三要素。”说着指着那四个图案道“所以我敢说。每个图案对应的,不是单个的字,而是一些个词语
    年永康点点头道“这样就不会太复杂了。最多一两百个图案,便能将他的意思表达清楚。当然前提是对方知道所有暗号的含义。”
    黑话!”沈默沉声道“这就是一种符号化的土匪黑话。”江湖上的黑话,又称作切口,也叫春点、唇点。许多的帮派、行当都有一套复杂的切口体系,沈默就会说大部分的漕帮切口。
    让沈默这样一解构。在年永康心中十分神秘的萧天王,立马沦落为黑帮分子,不由笑道“确实是这么回事儿。”于是两人仔细看那些纸片,扣除重复的,共有六条暗语。通过问讯得知,这些命令分布在近三年里,每条至多六七个图案,都不尽相同。
    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小图案,年永康眼都花了,发愁道“这可怎么猜啊。”要是能让你轻易的看出来,那就不是黑话了。
    沈默却专心盘问四人,要他们答出每一条暗语的背景。尤其是时间,必须精确到哪一天!
    “这是最后的问题了!”沈默沉声对四人道“答出一个加两分”。一下让落后者提起全部精神,领先者也紧张起来。唯恐被趁机反超了。
    要不怎么说,良好的竞争可以创造奇迹呢,一刻钟以后,四人竟真的将六个时间,全部回忆出来了!
    沈默抖一抖那记着时间的纸张,递给年永康道“立刻查阅资料,看看这些个时间,以及稍后几天里,发生了什么事!”
    “是!”年永康应一声,便赶紧去办了。
    沈默知道再待了去。除了吸一肚子浊气。没有任何用处了,便也要离去。
    “大人,我们谁赢了?”甲号和丙号同声问道。
    沈默看一眼黑板上,两人都是两个正字零一横,比另外两个的分多。便对狱卒道“将他俩都转了吧。”那两个兴奋的忘了身在何处,竟手舞足蹈起来,结果被扎得血流如注”
    几家欢喜几家愁,另两个则如丧考她,摇摇欲坠,却听沈默道“至子剩下的两个,愿意帮我办点事儿的,也可以出来。不愿意的就呆在这儿吧。”那两人一下来了精神,大声道“俺什么都愿意干”。
    年永康心细如发,档案分类十分仔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将沈默要的东西查到了。
    沈默先翻阅一下六条事件的大概,除了杀官、就是整村逃亡,都是萧芹的成名之作。便不再对这些事件与暗语之间的联系有疑问。验证了这一点,他便不再关心那些事件本身,单单将六个时间抄下来”不抄年份,只抄月份和日期。
    用这六今日期,和六条暗语的图案对比一眸子,还是不得要领。想一想,他又将月份也划了去,仅留下日期而已。因为他感觉每条暗语的符号有限,如果要连月带日的都表达出来,能用来传递主要信息的符号,就太少了。而且白莲教的命令发出与行动执行之间,最多间隔三五天时间,也许没必要强调月份”
    于是仅剩下六个数字。
    沈默又将那六条暗语的后半部分遮起来。仅留下每条的前两个符号,终于眼前一亮,长舒口气道“八成就是这么回事!”
    一直在他背后安静候着的年永康,这才出声问道“大人,您把这些符号都搞懂了?”
    “我哪有那本事。”沈默惬意的喝口茶,小小得意的笑道“不过略懂而已。”
    “啊?“年永康奇怪道“可我看大人已经信心满满了。”
    “嗯。”沈默笑道“因为没必要全懂,略懂即可。”说着搁下茶盏,做个戏台上骑马暇望的姿势,拉长声音道“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待我冲将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分割
    虽然现在才发第一章,但我要说,今晚无论如何也会写完下一章的,写不完不睡觉!
    艰难恢复人品中(
第六零五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
    年前下雪几乎成了宣府一带的惯例,腊月二十的夜里便北风呼啸,天色变黑沉沉,远处的乌云压下来,仿佛伸手就能够得着。
    第二天早晨,雪花大片的飘落,很快便将天地间裹上一层银装,又下了天,还是越下越大,没有停的意思。
    就这样连下两天,到了二十二日夜里,道上的雪已经及膝深了,满眼是白茫茫的一片,难辨东西南北。
    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竟有一支长长的队伍在行进,那些人穿着厚厚的皮袄,整个面部都裹着厚厚的头巾,只留下一个眼睛露在外面,看清前面的人便足矣。他…们每个人都牵着匹低矮的战马,马背上的包袱里,严实的裹着他们的弓箭。风太大了,已经没法骑马,雪太大了,会严重损毁他们的硬弓。所以只能牵着马,用毯子将弓箭裹起来,艰难的在雪地里跋涉。
    哪怕看不出这些人的面貌。却也能肯定是蒙古人,因为只有生在苦寒之地,从小吃苦耐劳的蒙古人。才能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行军。如果让汉人的士兵遭这份罪,恐怕早就哗变了。
    刚开始下雪的第一天,蒙古人便这样激励自己。可到了第二天,仍然专大风、下大雪,天气无比严寒,往地上撒泡尿都能立刻冻起来,就是再能吃苦也受不了了”队伍行进中,不时能听到扑通扑通的摔倒声,每一下都代表一个人或者一匹马被冻死了。
    这正是黄台吉和他三个弟弟所率领的队伍,他们十八日从马肺山出发,为了避开正面的哨卡和烽火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