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龙门官仿佛没有看见一般,下令道:“开始吧……”
    ~~~~~~~~~~~~~~~~~~~~~~~
    待开始搜检,众考生才知道,这位龙门官大人所言非虚……会试的搜查比乡试要严格许多。
    先是衣物,不论是衣帽,还是袍子裤子,都必须是单层的,子也用单层的,鞋用薄底,因为据说考生可以将资料纳在鞋底之中,挟带进考场。但北京的二月春寒料峭,这么单薄非把人活活冻死不可,所以后来允许带皮衣、毡衣等进场,但皮衣必须去掉面子,毡衣必须去掉里子……
    其次,对于考试品也有严格的规定,坐垫只能用单层毡片,考卷袋也不能有里子,砚台不能太厚,毛笔管必须空心,装水的杯瓶只能用陶瓷,用于烤火的木炭只准两寸长,烛台要求是用锡做的,并且只能是单盘,且必须是空心通底的。至于糕点等食物都要切开。甚至装这些用品的篮子,也要编成玲珑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检……
    当然还有搜身,但众考生中与不中,出来后都对此保持缄默,所以到底是何等光景,我们也无从知晓。
    在这种近乎态的搜查中,想要逃脱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个方才扔掉作弊工具的考生暗暗后怕,对那位自称姓张的龙门官大人,自然充满了感激之情。
    但仍然有两个心存侥的考生被搜出来。
    两犹不死心,心说这位张大人这么善良,便哭成泪人,希翼他能心一软,网开一面。
    谁知任两人哭天抢,那位张大人没有一丝动容,把手一挥道:“拖出去,枷了!以儆效尤!”
    众考生只觉着这两人活该,有一点心有戚戚的感觉。
    ~~~~~~~~~~~~~~~~
    沈默几个自然不会有问题,顺利的通过搜检,一起进了龙门。但贡院为了防止相识的人串通作弊,所以将同省考生打散了安排座位,所以在座次榜前找到各自的座位后,众人互道一声好运,便就此分开了。
    沈默几乎是此次最后一个报名的,所以根本不奢望能分到‘老号’,心说只要不是‘臭号’就可以了。待找到自己考巷,一看考舍,果然是前所未遇的糟糕,正是那‘广不容席’的小号。
    沈默叹口气,进去一看,好在高度还够,便十分开心,脱掉皮裘,挽起袖子,开始打扫卫生,打扫完卫生又开始生炉子。他的炉子是若菡精心设计的,既可以取暖,也可以做饭,而且不会有明火引起火灾,用着十分顺心。
    待炉子升起来,他竟然一边摇头小声哼着小曲,一边炒了两个香喷喷的小菜,有滋有味的吃起来。
    把外面监考的士兵看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心说我监考三届会试了,见过不知道多少举子,哪个不是能省事就省事,可还从没见过跑到贡院炒菜的呢……把这里当什么地方了,还郊游么?
    却不知经过这么多坎坷磨难之后,沈默的心境已经到了个前所未有的境地。原先许多很在意的东西,现在都可以很从容的面对……比如说这次的考舍,如果是以前,肯定要为不是‘老号’而郁闷很久……但现在,他觉着能进入贡院,坐在这里,便是最大的幸运了。所以他只想好好享受这次的过程,也算是给自己漫长而波折的科举路,留下个美好的印象。
    吃饱喝足刷了碗筷,这时才放考题。沈默也不看,直接装进卷袋里,挂在墙上。自己也钻进睡袋里呼呼大睡起来,这几天真是太辛苦了,可得好好睡一觉,休养一下精神再说……
    那监考的士兵简直要崩溃了,他更没见过大白天睡觉的考生!!
    ---分割----
    第二章,嗯,对于昨天一更深表歉意,决定再写一章,以感谢各位,大家不用客气,只要多投票就行,话说三痴又贴到了我**后面……
第三三零章 生财有大道
    @@@@@@@@@@@@@@@@@@@@@@@
    二月的北京春寒料峭,尤其是一早一晚,飕飕的北风一起,正应了那句‘二月春风似剪刀’,非要把人露在外面的皮肤,全刮开触目惊心的小口子才行。
    在这种环境下答卷,简直是对精神和**的双重考验。虽然考生们都点着火盆,但那长方形的考舍可只有三面墙,一个劲儿的往里灌风。考生必须不时地放下手中的毛笔,用力搓那十根胡萝卜,不然非要冻僵了不能写字。至于已经冻僵了的双腿,管它作甚,反正又不用它写字。
    与大多数考生相比,沈默的应试生活无是十分惬意的,一觉睡到第二天破晓时分,用昨日的剩饭煮了个白粥,还切碎了俩皮蛋,一点瘦肉进去,做了个简易版的皮蛋瘦肉粥。
    洗脸刷牙之后,粥好了,饱餐两碗,浑身都暖烘烘的。沈默这才带上若菡给准备的超薄紫貂皮手套,这东西是依照他的手型,完美缝制而成的,戴上后完全不影响写字,且十分保暖。
    再加上怀里揣的小暖炉,脚下搁的小风炉,可保证他完全不受风寒之苦,能够安心舒适的答卷。
    待身心都调整最佳状态,他才从墙上取下卷袋,打开试卷,仔细审阅那前三道四书题。乡试时这三道题就是根本,现在会试更甚。因为这三道是皇帝命题,考官们自然要将全部的精力投注于此,所有从没听说有人以五经题中式,后面两场更是想都不要想。
    三题之中,又以题最重,是毋庸置的。
    当沈默看到题时禁莞尔,只见那题目只有五个字,曰‘生财有大道’……可见人穷疯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嘉靖皇帝竟然在会试题目上,直截了当的问询起,如何解决大明朝的严重经济危机的问题。
    但这题目并不会引来非议,因为句确实出自《大学》,论述治国之道的‘传’之第十章,原句是‘生财有大道生之众,食之寡,为之疾,用之舒,则财恒足矣’。
    ‘生之多’是创造财富地多;‘食之寡’是寄生在前身上地人少;‘为之疾’是创造财富速度地快;‘用之舒’是消耗财富地速度慢。所以谁都知道。这句话阐述了富国裕民地真理于开源节流。多挣少花。然后便很自然地铺陈出去一篇四平八稳地文章。
    这样平时自然稳妥。相信大多数考生也是这样作地。但沈默以自己对政局地清晰认识。知道大明地财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地地步。就连那些身为‘食人’地官员被欠俸数载。过年都不见荤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沈默由此判断嘉靖帝出这道题。一定是希望看到解决问题地办法。而不是得到一些大而空地泛泛之谈。
    放在几个月前默肯毫不犹豫地选择随大流。用自己扎实地文字取胜经过这么多地风风雨雨。见过那位神神叨叨地嘉靖皇帝后他地思想生了转变—大丈夫生于斯。当顶天立地言敢干!总想四面讨好反而讨不到好。蝇营狗芶委屈道自己不说。还忒得让人看清。倒不如畅所欲言。放手去干。就算功败垂成也不后悔!
    ~~~~~~~~~~~~~~~~~~~~~~~~~~~~~~~~~~~
    酣畅淋漓地答完了第一场。与乡试不同。会试并不允许考生出场。而是在收卷完毕后。下第二场地考卷。立刻进行次场考试。
    至于那收上来地墨卷。也如乡试一般。由收卷官签名用印。然后由外帘地弥封官把姓名封了。送往誊录所由誊录人员用朱笔誊成朱卷。再经专人对读。确定无误后。才将弥封朱卷弥封。把两卷送到收掌所。核对朱墨卷地红号无误。又将两卷分开。墨卷在外帘官处存好。朱卷送到内帘飞虹桥上。
    在那由严阁老提写的‘至公堂’中,此次会试的副总裁,大学士李本,十八房同考官,十八位内监官的目光,都定定望着门口……本次会试的总裁官徐阶,和总监官陆炳,押送着第一场的朱卷从飞虹桥进来。
    一见两位大人来了,屋里众人连忙离座参见,徐阶和陆炳也拱手还礼,然后便带着他们来到堂上,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前,恭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徐阶还代表所有阅卷官进香盟誓道:‘为国家社稷秉
    ,不循私情,不受请托,不纳贿赂——有负此心,神’
    待进行完这套公事后,徐阶起身转过头来道:“诸位,千叮咛万嘱咐,其实就是一句话,要‘秉公’。今年的考题你们也都做了,自然也该知道陛下有多看重这次考试……”一双不大但炯炯有神的眼睛,威严的扫过众人道:“阅卷的时候就算忘了什么叫‘秉公’,也想想家里的老婆孩子,开始掣签吧。”
    十八房同考官便依命抽签,每人分配到一卷试卷,回到座位上正襟危坐,等待总裁官出示自己拟作的程文——也就是本期考试的标准答案,等徐阶把自己按照圣上的意思,拟就的文章下去,然后又宣布了取卷的要求,同考官们才扯开卷束,开始阅评,若是见到中意的卷子,就用青色墨笔加以圈点,并作评定,然后移交副主考。
    正如乡试一般,这叫荐卷,若成了荐卷,被取中的把握就有五六分。副主考看了若也中意,便会在荐卷上批一个‘取’字,然后送正主考,若得了这个‘取’字,把握就有八、九分了,等最后主考官也中意,便会再写个‘中’字,恭喜这位选手,一辈子的前程便到手了!
    正因为阅卷过程如此缜密复杂,所以要想在考试之后出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这严家父子一手遮天,无孔不入的年代,程序上的公正很难落实在实际操作中。事实上,有一些人会中进士,在考前便已经注定了……
    ~~~~~~~~~~~~~~~~~~~~~~~~~~~~~~~~~~~~~~~~~~~~~~~~~~~~
    就在进考场前天,严世蕃想方设法派人见到了禁闭中的本科会试副总裁,大学士李本。给他一份名单,让他务必帮忙。李本一听登时变了脸色,忿忿起身离开,一边往屋里走,便一边严肃地说:‘于休哉,于休哉……”也就是‘罢了、罢了’的意思,听起来十分的正义。
    那传话的人碰了一鼻子,十分气愤的回去告状,但领悟能力超凡的严世蕃,则听出了李本的弦外之音,冷笑着对心腹说:“李本不好好说话,偏要用拗口的文言,显然是在告诉我们暗号!”便命人将‘于休哉’三个字传下去,让那些送了重礼的关系户牢记,考试时想办法用上。
    当然为了降风险,不可能把十八房同考官都收买,而且这种‘同关节’的文章往往词不达意,臭不可闻,不大能被同考官们荐卷,所以这种作弊主要集中在‘搜落卷’的环节。李本会利用这种权力,名正言顺来找通关节的试卷,还美其名曰‘真求遗珠’,不留任何把柄。
    而我们知道,搜落卷所得的‘遗才’必须排在五十名开外,因此这种作弊并不会彻底败坏国家的抡才大典,至少在搜落卷之前的正常阅卷过程中,公平公正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也算是一种潜规则吧。
    众考官按照流程,日复一阅卷,转眼间到了二月底,距离截止日还有三天时,终于选出了四百份考卷,凑齐了此次拟录取的四百名额,接下来便是为这四百名未来进士排定名次了……对于这四百人的命运来说,这几乎是决定性的;因为虽然后面的殿试中,陛下会重排新科进士的名次,但实际上只要字写得别太丑,名次变动并不会太大……还从没听说过有哪个十名开外的考生,被点中成为状元,也没听说过哪个前三十名的考生,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