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番蹉跎之后,终于在四十出头,第一个孙子降生的时候上了皇榜。但令人闹心的是,名次相当的不理想,一甲二甲没份儿,在三甲中名次也不靠前,当然无缘翰林院,仅赐同进士出身……若是由着他的性子,定要再考一次,至少把那恶心人的‘同’字给去掉……同,就是跟什么什么一样的意思。同进士就是跟进士一样,可也恰恰说明其实是不一样的。
    考来考去,考了个残次品,你说窝火不窝火?但进士乃是大明朝最高级的考试。一旦及第,榜下既用,绝无再考之理。新科同进士老爷,只好委委屈屈的去吏部报道,成为一名光荣的候补知县,等待有县令出缺。
    不过有了空缺也不是你想去就的,要等凑够了一定数量的位置,吏部才把同样多的候补知县拉到个比较敞亮的地方,举行挚签仪式,由一位吏部高官按候选官的姓氏笔画依次抽取,抽到哪里就去哪里。
    这法子看起来公平合理,童叟无欺,实际却是吏部捞钱的惯用伎俩。那些看似一样的签子上,都刻着些芝麻大小的点点呢,挚签官便以这点点的数量,来确定是哪里的签子,暗箱操作,绝无失错。
    具体怎么分配呢?看谁送钱多。排在前面的,便发往山东广东去享福;排在后面的,便派往陕西、山西、江西、广西这些不太平的穷地方。再次点的,就得去云南贵州跟那些土司老爷亲近了,再度升迁的希望渺茫。
    但这还不是最差的,在这个年代,最差的地方有两大片,一是北边宣大一线,二是江浙闽沿海一带。因为北边俺答连年入寇,南面倭寇横行肆虐。在别处最多不升官,但在这两处地方当官,可是有掉脑袋的风险的。
    家境贫寒的李大人,便被分到了绍兴会稽县,这个充满危险的鱼米之乡。
    三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早就耗尽了他的精力。最后名次又不如意,还被分到了抗倭前线来,更是将他最后一分热情也消磨殆尽。
    自从来到绍兴之后,心灰意懒的李县令,整日留恋于花丛之中,醉卧于粉裙之下,悠游嬉戏,怠于政务。别人劝他振作起来,把会稽好好治理一下,他便说‘反正倭寇横竖要来,到时候三千广厦也要毁于一旦,何必还要费那个事呢?’令人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然而也许是天可怜见,自从他上任后,一直肆虐于沿海一带的倭寇突然销声匿迹,至今也没见过传说中穷凶极恶的倭寇的影子。
    一旦没了战事,绍兴便是天下一等一的肥差。他在庆幸不已之余,还将其归功于自己的‘黄老之治’,更是理直气壮的怠政。
    今年到了一任届满之时,虽然玩忽职守之名传遍全省,但沾了倭寇匿迹的光,他在吏部仍得了个‘中等’的考评,只要不出什么大岔子,就可以安安稳稳再干一任了。
    但眼下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他的安稳日子就到头了。
    -------------------------------分割-----------------------------
    这章挺不好写的,杀死和尚不少脑细胞,求票票和收藏补充一下……
    ()
第二十四节 把事闹大 (下)
    孔圣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甭管这话的原意是什么,反正自从被董仲舒大人捣鼓成国教之后,千百来的皇帝官员,都十分一致的将其解释为,老百姓还是愚点好。
    为什么?因为愚了好糊弄,愚了易满足,愚了好支配。管着帮顺民该有多舒心啊……
    可现在,有人大大的不顺了!竟敢煽动阖县百姓的情绪,让他们沸反盈天,激动上书,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他***,这不是把我们李县尊架着往火炉上坐吗?那句话说的真好‘试问今日之绍兴,竟是谁家之天下?’
    愤怒的县尊大人终于爆发了,他拍打着桌案道:“来人呐,给本官更衣,我要升堂!”
    仆人赶紧翻箱倒柜的寻找老爷的官服。拿出来一看,呵,已经长了好长的绿毛。原来最近梅雨天,县尊大人又整月的不办公,丝质官服搁久了,已经变成皮毛大氅,可以当冬装了。
    县尊大人只好穿着便服去升堂,气鼓鼓的坐在大案后面,看谁都是不顺眼,把手下从县丞、主簿、典史到巡检、班头,挨个臭骂了一顿。
    骂完了还得分派任务,扔下根大红的火签,对那掌管治安缉捕的马典史下令道:“给我查,查出来甭管是谁,都给我枷回来!”典史不敢多言,便捡起火签,领着巡检班头一干人等,下去查案抓人去了。
    这些粗人一走,‘明镜高悬’的大堂中,便剩下县丞主簿、六房书吏等一干文人了。县太爷长期怠政,便是靠这几位管着偌大一个上等县,李县令自然十分倚重他们。只见他愁眉苦脸道:“诸位,这个事情处理不好,我们是要倒大霉的,咱们得从长计议啊。”
    众人纷纷点头,便把目光投向二把手县丞大人,等他发表高论。那县丞姓张,乃是举人出身,学历地位都仅次于县令大人,且资历还要老很多。只见他轻咳一声,微微矜持道:“堂尊大人,依属下看来,此时就是将那肇事者擒来也于事无补了。”
    李县令两眼微眯道:“何出此言?”
    “那案犯挑唆两县,不过是为了扩大声势,激起民愤,现在看来,他已经做到了。”县丞不慌不忙道:“我们现在将其抓获,只会让百姓更加激动,万一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您在知府大人那里,可就不好交代了。”实际上论起处理事情的能力,他比不干正事的县尊大人要强多了。
    李县令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儿,不由气道:“既然如此,方才为何不阻止我?”
    “大人息怒,卑职觉着让他们大张旗鼓也好,应该可以震慑一下那些刁民,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张县丞赶紧赔笑道:“作势而不成真,卑职就是这个意思。”
    “嗯……”李县令缓缓点头道:“你这是老成之言,本官不得不听。但是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鼓,还是要查出来的,本官时候饶不了他!”
    “大人英明。”一众属官齐声道。
    ~~~~~~~~~~~~~~~~~~~~~~~~~~~~~~~~~~~~~~~~~~~~~~~
    县丞说完了,就该三把手陈主簿发言了,他先看看县丞大人,再看看堂尊大人,最后愁眉苦脸道:“大人,那王二虎还放不放了?”王二虎就是前日里逮回来的黑大汉,山阴虎头会老大王老虎的亲弟。
    为了能把那蠢弟弟赎回来,王二虎托人找到张县丞,还送了二十两银子。二十两银子可是张县丞一年的俸银啊,他又觉着算不上什么大事,便一口答应下来。先知会一声兼管监狱的典史,让那帮小子不要折磨王二虎,再向县令去求情。
    李县令整日里不问俗务,哪管那么许多?没问清楚就答应下来,谁知那虎头会十分的猖狂,竟然又一次来本县作恶,把那天救人的姚长子给抓走了。这才引出了后面的是非。
    “还放个屁!”向以文雅自居的县太爷,竟然爆粗口道:“给我好好关着,任何人不准探视。”
    县丞大人无声的叹口气,心中暗骂道:‘王老虎啊王老虎,你咋这么放肆呢?弟弟还没放出去就敢再犯事,这不没事找抽啊?’
    “那现在怎么办?”见两位上官发火的发火,生气的生气,陈主簿只好硬着头皮问道。
    李县令也望向张县丞,哼一声道:“你不是跟他们熟吗?去把那什么长子短子的,给要回来吧。”
    张县丞只好怏怏领命而去。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那马典史领了抓人的差事,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沈贺一家。便带着一干公人,气势汹汹到了河边草棚,这才知道人家早不住这儿了。
    经过好一番打听,他们找到沈家大院前,一见人家门前立着的两根进士及第旗,顿时便矮了三分。
    马典史暗叫一声晦气,只好让手下在远处等候,自个向门子递了县太爷出具的牌票,拱手道:“县尊大人有令,查办造谣歹徒,请这位兄弟进去禀报一声,请沈贺沈相公随我们去县衙对峙。”
    门子登时不愿意了,指着门口的大旗嚷嚷道:“我们沈家是书香门第,三代之内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凭什么怀疑到我们头上?”说着还恐吓道:“小心我们二位老爷上书都察院,参你们个寻衅滋扰!”
    马典史本来就长了张马面,闻言脸拉得更长了,嘴上服软道:“咱们咱们只是请沈相公出来,又没有别的意思。”
    那门子正要乘胜追击,却听背后一个严肃的声音响起:“什么事情啊?”
    “二爷。”门子赶紧躬身行礼道。
    ---------------------------分割------------------------------
    第一章。关注了一下首页的签约作者新书榜,和新书总榜,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和尚现在居于第一个榜的13名,第二个榜的11名,都是差一个名次出现在首页,嘎嘎,大家支持一下嘛!!!!
    我给你们码下一章去了。
    ()
第二十五节 会稽县衙 (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口。这人生一张国字脸,面色黝黑,目光犀利,眉头紧促,表情十分严肃。
    他虽然不认识马典史,但马典史可认识他,此人正是沈家的二老爷,嘉靖十七年的进士,沈炼沈纯甫。就是他们李县令见了,也要乖乖行礼叫一声‘学长’的。
    马典史赶紧率众磕头行礼道:“拜见青霞先生。”沈炼号青霞,旁人都尊称青霞先生。
    沈炼皱眉挥手道:“都起来吧,我现在不是官身,跪个囊球!”
    早知道青霞先生脾气不好,马典史依旧满脸堆笑道:“您老守制期满,不日定有天使召回,到时候以您老的德望,最起码也得放一任知府,到时候……”
    沈炼厌烦的别过头去,问那门子道:“他们为何在这里?”门子赶紧一五一十将事情讲清楚,一个多余的字都不敢说,显然十分怕这位二老爷。
    “你们有证据吗?”沈炼回过头来,瞪着马典史道:“还是想借机敲诈勒索?”他做过好几个地方的知县,自然深知这些人的恶劣。
    “我们不是来抓人的。”马典史陪笑道:“只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那沈相公乃是事主,于情于理都该去衙门讲清楚吧。”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马典史不过换了个说法,沈炼便沉吟起来,过一会便低声吩咐道:“带他进去吧。”说着瞪一眼那马典史道:“若敢耍花样,小心我一本参倒你们老爷。”
    “岂敢岂敢。”马典史千恩万谢,便在府中下人的带领下进了沈府。
    ~~~~~~~~~~~~~~~~~~~~~~~~~~~~~~
    穿过重重院落,马典史到了闻涛院,一进院子便闻到一股药味。跟着沈府家丁越往楼上爬,味道便越是浓重。
    沈府家丁敲开门,露出一张清秀的少年面庞,奇怪的问道:“你们找谁?”
    家丁便闪到一边,让马典史自己解决。
    马典史一边往里张望,一边道明来意,那少年顿时满脸不悦道:“不行,我爹正病着呢,有什么事等他好了再说吧。”说完便要关门。
    却被那马典史一把撑住,笑眯眯道:“小哥莫怕,我们就是跟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