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是高拱的心腹门生,吏科都给事中韩楫和户科都给事中雒遵,还有监察御史宋之问。高拱si下里没那么多规矩,三人行过师生之礼后,便让他们坐下,见一个个面红耳赤,脸上汗津津的,又让人从井里提上两个西瓜,给他们消消暑。
    待下人一退出去,宋之问已经迫不及待了,咋咋呼呼道:“老师,今天金銮殿上,产生了一件耸人听闻,深辱国体之事!”
    “什么事?”高拱看他们都气鼓鼓的,便知道事情肯定小不了…=会员手打=*
    于是三人便你一言我一语,把之前产生的那件事讲给高拱听……原来在入殿朝觐时,官员们发现,小皇帝的御座边,还大喇喇的立着一人——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言官们行叩拜大礼,冯保也不遁藏,而是一脸满意,与皇帝同受了百官的君臣大礼。
    “真有此事?”高拱马上阴下脸来,他们内阁大臣和公侯勋贵在第一批朝拜,然后就回来内阁了,因而并未看到。
    “这还能撒谎?加入朝贺的百官,个个都可以做证。”韩楫接过话头,义愤填膺道:“士可杀不成辱,新皇即位第一天,我等百官便受此等奇耻大辱,真是耸人听闻,耸人听闻!”
    “一从中极殿出来,科道的同仁们,便嚷嚷着要弹劾冯保,给他好看,是我们三个压下来了,”边上的雒遵接着道:“值此敏感时期,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先向师相讨个主意,再作计较。”
    “嗯……”高拱赞许的点颔首,端起茶盏呷几口,才搁在桌上开腔,悠悠一叹道:“你们说的这事儿,让我想起了一人。古人云,天道六十年一轮回,此言不虚也。”
    “六十年……”精研经史典故的雒遵,反应也是最快,马上恍然道:“六十年前,乃是正德初年,那时有一个大太监,名气可比冯保大多了。”
    “你是说……”另外两人也恍然道:“刘谨!”
    “不是他又是谁?”雒遵便侃侃道:“那时的武宗皇帝生性顽劣,不睬国事,司礼太监刘谨,仗着皇帝的信任窃取了国柄。官员任免、军政大事无不由他一言而决,连内阁大臣,吏部尚书都成了他的走狗,他的气焰自然无比嚣张!取代皇帝祭祀太庙时,他竟然敢走御道,皇帝接受大臣朝见时,他也都是立在御座旁,历来不回避,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因而那时朝野都说,大明朝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坐皇帝只是安排,立皇帝才是那个说话算数的。”
    “刘瑾这样的巨jin大滑,是应天地戾气而生,来世上走这一遭,就是为了扰乱朝纲,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把苍生害得民不聊生,把皇帝害得名声扫地,他就算完成任务了。”虽然这个话头是高拱起的,但他听雒遵数落刘谨的罪过,就像冯保的前世一样,还是气得七窍生烟,忍不住詈骂道:“如今一个甲子轮回,这等厌物又托生为冯保,比起他的前世来,更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到了极致!并且当初武宗皇帝好歹已经十五六岁,今上却只有十岁,十岁的天子如何治天下?还不是身边的人说什么是什么。”
    “且这冯保狡猾隐忍,心计深沉,竟让他钻营成了皇帝的大伴,还深受李娘娘信赖,如果让他站稳脚跟,成了气候,必定会效仿那刘谨事,把持国政、作威作福,哪怕是三公九卿、部院大臣也得仰其鼻息,任其驱使。这等局面,又有谁愿意见到!””高拱越说越是ji愤,让三人微微惊讶,暗道一个区区秉笔太监,还不配做首辅的生死大敌吧?
    殊不知,高拱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藏在心中,难对人言。身为大半辈子都跟典章故事打交道的翰墨之臣,高拱一想到刘谨那儿,就联想起武宗正德年间的朝局。那时的内阁也是三位大臣主事。一个是河南人刘健,一个是浙江人谢迁,一个是楚人李东阳。三位内阁大臣的籍贯,竟然与他和沈默、张居正的一模一样。并且那时刘健是首辅,谢迁是次辅,李东阳排名第三,与他们三人的排序分毫不差,你说这是巧合还是宿命?
    更巧的是,那个楚人李东阳也是概况上不苟言笑,实则满腹的阴险狡诈,更是全无士大夫的底线……要知道,文官素来便与宦官水火不容,就是一对宿命的仇敌。高级官员不要说勾结太监,就是给耍横的太监好脸色看,不去主动压制,也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因此,凡是勾结太监的高官,毫无疑问,必定会成为众人心目中,出卖良心和人格的典型,非论是那时人,还是后世人,城市作此判断,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所以稍有节操的高官,便对中官避之如蛇蝎……虽然会因此带来诸多未便,但比起人格和声誉上的损失,还是值得的。然而总是有那么些‘心术不正之徒’,在正面突破无望的情况下,试图走终南捷径,通过凑趣奉承皇帝的近shi来达到目的。
    李东阳就是这样一位君子眼中的小人,他与刘瑾内外勾结,狼狈为jin,一年之内,竟把首辅刘晦庵、次辅谢木齐全部排挤出内阁,终于实现夙愿,当上了首辅。
    天道轮回,六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形势比那时还要危险。原因有三,第一,武宗皇帝继位时,究竟结果已经十五岁,算是半个大人了。而现今天子才十岁,还什么都不懂呢,自然更容易被门g蔽;二是冯保和张居正的组合,比刘谨和李东阳的组合更加的阴险胆大,也更加难以对;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现今的生母李贵妃,不是武宗皇帝的母亲张太后那样怯懦天职,从不干涉朝政。在潜邸时,高拱就看出来,李贵妃这女人工于心计、城府很深,更有颗不甘寂寞之心。一旦她要是也掺杂进来,和冯保张居正形成的铁三角,就真的固若金汤,牢不成破了。
    ‘拖得越久,这种危险就越大……’想到这,高拱终于下定了决心,抬头望向他的三个学生。韩楫三人早就等着他拿主意了,全都眼中放光的盯着座师,只听高拱咬着牙问道:“这恶奴可是犯了欺君之罪,你们说,该当如何措置?!”
    “若不趁机把这厮除失落,势必后患无穷!”他有什么心思,全都写在脸上,门生们自然不会猜错,异口同声道:“趁他立足未稳,把他完全打倒!”
    “就是这个理!”高拱杀气腾腾道:“先帝宾天之前,拉着老夫的手,要我辅佐幼主,保住大明江山,皇图永固!老夫既受顾命,为国除害,义不容辞!”他之所以这么着急,还有个原因,就是冯保一旦当上司礼监掌印,有了顾命的加持,可就难对多了。
    “我们六科十三道,这就回去分头上本弹劾这厮!”宋之问的脾气最急,马上站起来道:“让他知道知道藐视国法的后果!”
    “坐下!”高拱却喝道:“这般毛毛躁躁,叫老夫如何托付大事!”
    “师相……”愣怔了一下,宋之问有些不服气道:“您是当朝宰相,首席顾命,冯保算什么,不过是一条狗罢了,碾死他还不是易如反掌。”
    “蠢材……”高拱骂一声,不睬他。边上的雒遵与宋之问交好,不忍看他受窘,便轻声道:“你说的不错,冯保确实是条狗,但这条狗的主人,是现今皇上,说白了是李娘娘。俗话说得好,打狗还得看主人,若不是碍着这一层,师相能留他到今天?”
    “不错。”边上的韩楫也开腔道:“虽然祖宗有法度,宦官不得干政,后宫更不得干政,然而时至今日,纲法废弛,名器不具,司礼监早就与内阁分庭抗礼,正大光明的干涉朝政。现在要是李娘娘也站在冯保这一边,铁了心的干涉朝政,咱们还真动不了这条煽狗。”
    “说得不错……”赞许的看一眼韩楫,不愧是自己的头号谋士,句句说到了点子上。高拱缓缓道:“仅就冯保高踞御座之事,是动不了冯保的。”李贵妃宠着护着冯保,皇帝更是不会介意。这种在外臣看起来大如天的事件,在小皇帝母子看来,八成是何足道哉,还要怨言官们借机生事,居心不良……
    “你们有什么好体例?”高拱把问题抛给韩楫和雒遵,这是他的一对智囊。
    “学生愚见,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雒遵道:“既然冯保难对的原因,是有皇帝和李娘娘的宠任。皇帝还小,其实说白了,就是李娘娘这座靠山。我们得想体例,把这座靠山搬开,让李娘娘支持我们,然后自然手到擒来。”
    “伯通怎么看?”高拱微微皱眉,不予置评,望向韩楫道。
    “雒兄的说法,学生不敢苟同,”韩楫摇头道:“师相乃是顶天立地的大豪杰,凑趣奉承非您所长,硬要学他们临时抱佛脚,只能是以己之短,击彼之长,不是明智的举动。”
    朋分
    今儿就这一章吧。哎,真是的,一本书有其中心思想,我频频描述过沈默的追求,怎么就有人还会以为,都最后一卷了,他依然会什么都不做呢?ro
第八七六章 大政变之序章(下)
    “嗯,那依你之见呢?”高拱望向韩楫道
    “向李娘娘表达善意自然重要,但不克不及指望她就不护着冯保了”韩楫冷静道:“究竟结果冯保对她控制内宫,和外廷联系,都有不成替代的作用。我们只能寄期望于,她在我们向冯保脱手的时候,反应能不那么ji烈;对既成事实,能不那么困难的接受。这样不但会使我们的行动顺利轻松,更关系到日后的宫府关系。”“他又话锋一转道:“但有道是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在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还是要阐扬自己的利益,打对方的七寸”焉有不堪之理?”“唔……”高拱赞许的捻须颌首,问道:“那我们的利益在哪里?
    冯保的七寸又在哪里?”“我们的利益,自然是人心了。”韩楫的语调布满自信:,“师相的人品功劳堪比周公伊尹,在朝中深孚众望”百官无不为您的马首是瞻。更何况,您还是先帝钦定的托孤大臣,首席顾命,只要我们行得正、做得端,公道自在人心,百官一定会坚定站在您的身后,我们科道更是甘为马前卒,为您扫平妖氛,有进无退!”他这一番慷慨陈词”让众人都有些热血上头,恍如将士听到战鼓,随时准备冲锋一般。
    “至于冯保这条毒蛇,一直善于隐藏自己,但如果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算大都事涉宫墙之内,也不是没法弹劾他。”韩楫却还连结着冷静道:“然而单单靠弹劾,是无法一击致命的,因为他有护身符。”
    “你是说李娘娘?”雅遵插嘴道。
    楫摇头道:“后宫干政向来是大忌,李娘娘想要护他,是得下大决心的。
    只要我们措置适当,为了国体和自己的声誉”她不插手的可能性要更大些。”顿一下道:,“冯保的宝贝是司礼监””说着看看高拱,
    才低声道:“皇上年幼不克不及理政,批红权自然落入司礼监,也就是冯保之手。”
    高拱的脸色果然变得极为难看,韩楫这番话,戳中了他的痛点。可不是么?国朝的政治是有法不依的人治,原本就布满了弹性”因此司礼监的职权,没有确定的规模。名义上司礼掌印太监是“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太监1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事实上他们的职权”可以无限的扩大。掌理章奏是一个上下其手的机会;照阁票批株,是对内阁票拟的谕旨,用朱笔加以最后的判定。这本是皇帝自己的事,但遇到皇帝不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