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汗庭的军队,还是几个台吉的部队,都不愿意背负害死大汗的罪名。投鼠忌器之下,自然缩手缩脚,攻了半个时辰,光看着声势浩大,可就是没结果。
    土默特人如便秘一般打得窝囊,但有如腹泻般杀地痛快的一有道是人的名、树的影,李成梁今春渡河七战七捷,杀得几个台吉心惊胆颤,一见到他的大旗,就像看到马家军一样”上来先失了三分胆气。李成粱的部队则越杀越猛,战术、装备、士气,都达到了顶峰。一阵齐射,便把蒙古人的防线砸开缺口然后大军顺势冲击势如破竹,转眼便杀透了两万蒙古骑兵的防线”也不管身后”便直奔廛战中的山头而去…………
    明军一往无前的气势,让伊克哈屯想起了俺答年轻时的样子,如今英雄迟幕,变成了色迷心窍的老废物,而汉人却如朝阳喷薄而出,蒙古人的时代,真的去了……,不知走过度伤心还是酸风射眸”只见她潸然泪下,浑的老眼成了流泪泉。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r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如闪电般切入的李成粱,救下了还剩不到二百人的钟金部,万幸的是,重要人物一个也没死。而土默特人担心库库和屯的安危,又担心明军还有援兵,不敢和李成粱缠斗,最终丢下他们的大汗,撤军了。
    李成粱带着钟金和俺答回撤,半路上遇到了被派来接应的戚继美,他便把人交给后者保护,自己则要带部队消失。
    戚继美拉住他道:“你可是去取托克托?”,“怎么,你有意见?”也许是中年才得志的缘故,李成粱对功劳战绩的饥渴感,确实令同僚不快。
    “没意见。”戚继美笑道:“不过这趟你没必要去了。”
    “怎么?”,李成梁瞪眼道。
    “你知道这是谁?”戚继美指一指身边一个蒙古男子道。
    “谁?”,李成梁紧皱眉头。
    “他叫达云恰,又叫脱脱。”对于能让李成粱吃瘪”戚继美感到无比畅快:“你应该知道托克托的意思吧?”托克托的意思是,脱脱之城,……
    “难道托克托已经降了?”虽已有了心理准备,李成梁还是震惊道。
    “不错。”戚继美笑道:“不然你的大军穿境而过,他怎能既不抵挡”又不报信呢?”
    “其实小人正准备向李将军投诚呢”,”这时”那达云恰恭谨道:“谁知您的度太快,我们还没准备好,就已经过境了。”
    见好大的功劳被戚继美白捡,李成粱自然没有好脸色,一阵阴晴变幻后”突然放声笑道:“哈哈哈”谁说我要去托克托了,我有临机专断之权”要西去”要西去”哈哈哈哈!”说完一夹马腹”冲出老远:“孩儿们,咱们去扫荡去!”,便带着一群骄兵悍将呼啸而去。
    望着李成粱的部队绝尘而去,戚继美狠狠啐一口道:“仗打得再好,目无军纪也是个祸害!”出身最重军纪的戚家军,他当然看不惯李成粱这般土匪做派。
    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戚继美护着钟金,带着俺答来到托克托”那里已经是明军的城池……达云恰虽然是俺答的义子,但他身处的位置和对明朝实力的清醒认识,让他很难不暗中打算。于是趁着去拜祭成陵的机会,他见到了沈默”想试探一下明朝的态度。结果那位沈阁老令人如沐春风的气度,对一切了若指掌的睿智,让他大为心折。紧接着在等待钟金出嫁的一个月里,他与沈默往来密切,接受了比俺答给钟金的聘礼还厚的馈赠,并得到了相当诱人的许诺,心中便已经有了归附之心。
    当时唯一所虑,就是部族尚在河北,一旦轻举妄动的话,难免会遭致灭顶之灾。于是达云恰在接回钟金,交给把汉那吉之后,便以身体有恙为借口,没有参加在库库和屯的婚礼,而是回到了托克托,秘密召集心腹商议。
    对于是否降明,不出所料”他的族人是有争议的,就在达云恰考虑,是否用武力逼他们就范时”俺答被俘的消息传来,几乎同时,明军闪电般的渡过黄河,两方面的强大压力,让那些铁心跟着俺答的,一下子没了声音,达云恰终于下达了命令,向明朝投降献城……正如他所言,因为李成粱太快,所以想拦都没拦到,倒是后续跟进的戚继美部,白白捡了这桩功劳。
    戚继美登时大喜,一面派人飞报乃兄,一面让达云恰跟随自己前去增援李成粱。戚继光向来是不动如山、动如疾风,一接到消息,就亲帅一营兵马前来接管防务。
    当戚继美和达云恰返回时”就见托克托那低矮的城头上,已经飘起了大明的旗帜……
    对于俺答的到手,戚继光自然十分重视”亲自带着大夫出城迎接。看到这位纵横天下的枭雄,此刻奄奄一息地躺在大车上,戚继光竟然生出一股同情之感,这样的人物”本应该战死沙场,而不是以这种窝囊的方式被俘……,摇摇头,把这一丝不合时宜的感受甩掉,他命令大夫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这个大人物”并马上派快马去向三边总督王崇古报喜。
    钟金一直在边上冷眼旁观”听到对方竟然说,走向王崇古报喜”而不是沈默时,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我师父呢?”
    “沈阁老已经卸任九边。”,戚继光面上的喜色顿敛,低声道:“命本帅日后直接听从王总督的指挥。”,所以显然不能越过王崇古上报。
    “卸任九边……什么意思?”,钟金变了脸色,急声道:“莫非他出了什么事?”
    “没有。”戚继光道:“只是另有重任而已。”
    “他现在在哪里?”,钟金问道。
    “应该刚离开东胜不久”,”戚继光话音未落,便见钟金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望着她绝尘而去的身影,戚继光暗暗摇头,又叹了口气。就在边上人奇怪,大帅怎么最近多愁善感了?却见他面色一冷,沉声道:,“传令全军”立刻准备渡河,返回东胜!”,“啊……”戚继美和达云恰都惊讶极了”来的路上,前者还向后者吹嘘,说有了我们帮你守城,日后托克托就固若金汤了云云,怎么仗还没打”就要撤退呢?
第八六一章 无题(上)
    对于戚继光放弃托克托,戚继美和达云恰十分不解,但后者不好开口,只好由前者发问道:“大帅,为何不就地坚守?”,“托克托孤悬北岸,和套内有大河阻断。”,戚继光答道:“一旦被包围,就成为孤城,太危险了。”
    “可是守城乃我之长,攻城乃蒙古人之短啊。”戚继美道。
    “那也要因情而定。”戚继光道:“这里的城池不足一丈,年久失修,不足以成为倚仗,而蒙古人为了得到筹码,与我们交换,必将重兵围困托克托,不但有兵败的危险,会给未来朝廷的决策造成被动。”
    “可是……”,戚继美又道。
    “哪来那么多疑问。”戚继光一挥手,不再与他讨论道:“不理解也要执行,去吧。”
    戚继美只好怏怏下去,却被戚继光叫住道:“对了,怎么没见李成粱?”,“我网要说……”,”戚继美道:“他嫌不过瘾,带人去打谷草了。”,“荒唐!”,戚继光登时变了脸色:“他往哪个方向,赶紧派人把他追回来!”
    “他说往西”戚继美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皱眉道:“不过是真是假,也不好说。”
    “立刻派出精干游骑,去追李成粱。”,戚继光的声音带着怒意道:“告诉他,如果因为他,破坏了朝廷的大计,立多少功也赔不起!”,“是!”戚继美立刻去执行。戚继光看看在边上蹦踊的达云恰,沉声道:“愣着干什么,赶紧组织你的族人过河!”,“这,这一时如何说服他们啊…………”达云恰惶然道。
    “集意走的就走”戚继光冷声道:“愿意留的就留,浮桥只假设到后日午时,日后午时一过就立刻拆桥。嗯想土默特部的怒火何去何从,自己决定吧。”,“唉……”,达云恰苦涩的点点头,这世道,真不容易啊。
    戚继光的决定与王崇古不谋而合,在得到俺答被俘的消息后,王崇古在第一时间便下达命令,将分散在各处的文武官员,商人工匠、乃至各归附部落的蒙古人,一律迁往复套堡,暂至长城以内躲避。限期五日必须撤离逾期未撤者,主管官员撤职,各部落也将遭到严惩……与官府签署的各项协议作废!
    随着总督大人的一声令下,河套草原上的几十万蒙汉百姓行动起来,人口、牲畜、财产,经由水陆两路向南撤离……其实王崇古多虑了,对蒙古人最了解的,永远是蒙古人,这些内附的蒙人深知土默特的大金政权,必然发动最惨烈的报复,一血大汗被擒之耻,这是事关政权稳固的头等大事,俺答的儿子们肯定会齐心协力,捍卫汗廷的威严!
    所以一听说俺答被俘,诺颜达拉和拜桑等人就开始积极准备南迁,谁也不敢停留……
    与此同时,王崇古则亲帅一万骑兵,增援东胜城,摆出一副要决战于河套的架势。但私底下他严令自己的将军,不管蒙古人如何挑衅,不得擅自出战……只是一味的砺兵秣马,做好长期相持的准备。
    王崇古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只是长久以来,没有合适的战场供他发挥。收复河套之战他的光芒又被上司所掩盖。但现在,他得到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其远见卓识和敏锐的判断能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注定要在历夹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王崇古下达这一系列命令时,他麾下的将领们是不服的…………他们自入套以来连战连捷,早不把蒙古人放在眼里,现在又俘获了罪魁祸首俺答,正应当趁机横扫,把库库和屯也一并端了。
    但一直负责军需的王崇古,知道己方还没有能力过河出击,而且蒙古人将持哀兵之态前来,必然心急求战,这时用坚壁清野的方法,避其锋芒,才能使己方的损失最小,不战而胜。
    局势的发展,证明王崇古的决策是正确的。
    且说马芳攻击库库和屯只是虚晃一枪,他的部下都是骑兵,怎能攻击城高墙厚的库库和屯呢?按照沈默的指使,他的目的地是板升,每至一个村落,便会宣读朝廷的赦免令,并公告优录板升降人的政策…………准许他们迁往河套居住,无论是务农、畜牧、经商、还走进工场做工,都会给予相当的优惠。
    宣读完了之后,马芳便放火烧村,强行挟降民南归。他就这样大喇喇的,在土默特部眼皮底下挖人,那些平素耀武扬威的蒙古人却连屁都不放一声,叫马芳用了六天时间,摧毁了三十多个村落,强行迁回四万多降人。
    马芳的捣巢行动之所以如此顺利,一方面是马王爷的凶名太炽,另一方面,则是人家顾不上他,大金政权所辖的土默特部、兀慎部、奇拉古特部、兀良哈部等大小十几个部落,联合出兵十几万,渡过黄河,出兵河套…………什么事都习惯用武力解决的蒙古人,对谈判之类的并不在行,他们的思维很直接,既然自己的老大成了敌人的俘虏,那我们也来抓些俘虏。只要抓到的人质分量够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