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舰-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油船或粮食船,能携带3 架—4 架飞机。当时,共有6 艘粮船和13艘油船改成了载
机商船。载机商船一共参加了4000多个航次的航行。在这些航次的航行中,载机商
船没有击沉过德国潜艇,也未能使德国潜艇及其他水面舰艇得逞。载机商船的优点
在于:既能运载,又能护航,战后还能方便地改成商船。
    比较而言,美国在建造航空母舰上最为狂热,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能够动员的
造船力量来建造航空母舰,从而使航空母舰的数量急剧增加。到1945年初,美国已
服役的航空母舰达52艘,正在建造的还有18艘。
    苏联海军建造航空母舰的设想起源于1913年,当时沙俄海军已于1910年在波罗
的海和黑海两地成立了海军航空学校。当时,设想建造的航空母舰航速达30节,但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革命的爆发而告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的1914年,
沙俄海军在黑海将两艘5000吨级的货轮改装成了水上飞机母舰,每舰搭载水上飞机
7 架—8 架。之后,一直未有真正的航空母舰诞生。直到军队进行大清洗后的1938
年,库兹涅佐夫任海军总司令,制定了一项宏伟的海军建设计划:拟在10年内建造
4 艘航空母舰。这一计划由于当时的领导人斯大林的不积极支持以及战争的影响而
流产了。直到1944年,斯大林发现岸基飞机难以成为太平洋舰队和北海舰队的臂膀,
再次决定建造4 艘航空母舰和14OO多艘小型舰船。不过,当时的苏联却不具备建造
航空母舰的条件,向德国寻求援助又遭拒绝而再次未能建成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时,苏联从战败的德国获得了一艘即将建成的“格拉夫兹伯林”号航空母
舰。但在拖往列宁格勒的途中,突遇暴风而沉人大海,至此之后20年,苏联一直未
能建造航空母舰。
    总的来说,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航空母舰数量的
急剧增加,必然导致航空母舰新舰型的不断涌现,从而使航空母舰的性能也进一步
优化。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建造的“爱塞克斯”级重型航空母舰、“中
途岛”级航空母舰、“巨人”号航空母舰以及“独立”级航空母舰。“爱塞克斯”
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 .638 万吨,总长265 .8 米,航速达33节,配备航载飞
机85架—100 架。“中途岛”级航空母舰是一种重型攻击航空母舰,其满载排水量
6 .1 万吨,航速33节,载有舰载飞机75架。这些重型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攻击陆上
目标、水面舰船、水下潜艇等。“巨人”号航空母舰是英国建造的轻型航空母舰,
其满载排水量回.85万吨,航速23.5 节,载飞机35架—50架。“独立”级航空母
舰是美国建造的轻型航空母舰,其满载排水量1 .3 万吨,航速33节,载飞机45架。
这些轻型航空母舰主要担负舰艇编队的防空、反潜任务。此外,其他国家也建有不
少新型的航空母舰。据不完全统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各国新建和改建的
航空母舰已逾200 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各国还发展了一些夜战航空母舰。夜战航空母舰同常规
航空母舰的作战时间恰好相反,这种军舰上的战斗机由于在专用设备的辅助下,很
少进行昼间飞行,而是将白天的时间留给飞行员休息或对飞机进行维护保养,夜间
进行战斗或训练。“独立”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在1944年装备专用设备后,改装成为
世界上第一艘夜战航空母舰。
              奇特的冰制航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 月15日,大不列颠公众心目中最英俊的海军上
将路易斯·厄尔·蒙巴顿,怀着对德国人的极端愤恨,在英美总参谋部魁北克战略
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奇思妙想——建造世界舰船史上空前绝后的冰制
航空母舰。
    蒙巴顿上将是一位并不幸运的指挥官,德国人一度曾使他感到屈辱无光。在他
坐镇指挥的海战中,德国人曾两次将其座舰击沉。在会上,蒙巴顿勋爵拔出手枪向
桌上的两块冰射击。第一块冰被击得粉碎而另一块冰却毫无损伤。子弹从冰块上滑
开了,差点擦伤参加会议的美国海军上将欧内斯特·金的大腿。
    蒙巴顿勋爵的表演就这样结束了,上将用枪布轻轻擦了擦他那支引为自豪的枪,
开始了有理有据的演说:“色泽混浊、未被击碎的冰块内掺入了一定比例的木屑,
其刚度、强度比普通冰块大得多。如果用这种特制冰制作航空母舰,敌方潜艇的武
器将无能为力。”并声称:“由于钢铁材料的短缺,加之德国海军潜艇战的日益猖
狂,利用这种经济、快速的特制冰制造航空母舰就等于掌握了取得战争胜利的武器。” 
蒙巴顿还认为,一艘长600 米的人造冰航空母舰既可作为浮动岛屿停放大批飞机,
又可作为反攻希特勒控制的欧洲大陆的跳板。
    济济一堂的参谋人员像听天书似的瞪大了眼睛,他们根本无法相信用冰能造航
空母舰,更无法相信冰造航空母舰能够战胜德国那一群群神出鬼没的潜艇。可在当
时,盟军在迪埃普、圣那撒雷和布洛涅的3 次登陆均以失败而告终,仅1942年11月,
盟军就有134 艘86万吨的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在无法对付德国潜艇的前提下,冰
制航空母舰的设想竟使丘吉尔也着了魔,他指示总参谋长黑斯廷斯伊斯梅对这项计
划进行论证。
    在这之前,建造冰制航空母舰的计划由记者兼间谍的杰弗里·派克于1942年10
月提出。派克最初提出将北极海域的巨冰拖至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岛。不过,这一
设想当初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因为,冰山的绝大部分位于水下,而北极地区的
冰块又太薄,根本不可能抗击大西洋高达数米的大浪。
    1943年初,美国科学家赫尔曼·马克和瓦尔特·霍恩斯泰发现,将棉花或纤维
加入淡水研制而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强度。这一发现给派克的设想带来
了转机,也带来了蒙巴顿的热情和丘吉尔的着迷。
    总参谋长黑斯廷斯·伊斯梅很快就成立了由工程技术人员和物理学家组成的研
制小组。这些专家于1943年5 月开始在加拿大落基山脉下的帕特里夏湖建造冰制航
空母舰的模型。1 个月后,一艘长20米、外面贴着木板、内壁涂着沥青、船体上凿
着管道状通风孔的冰制航空母舰的模型问世了。这个巨大的冰疙瘩竟然度过了夏天
而没有溶化。
    海军对设计中的航空母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舰必须能够经受30米高海浪的
撞击,舰上的冰跑道长度必须能让战斗轰炸机起飞,而且,当它受到鱼雷攻击或重
创时,只需用冰水填上即可堵漏。
    根据海军的要求,科学家们设计出1 艘长600 米、舰壁厚达12米、总重量220 
万吨,有着26只螺旋推进器的“哈巴库克”号冰制航空母舰。该舰可容纳1500名水
兵和200 架飞机,内部装有冷气机,以使它在热带航行不至于溶化。
    这艘令世人瞩目的航空母舰的首批图纸很快就由蒙巴顿勋爵送到魁北克作战会
议上。根据计划,该舰造价为8000万美元。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蒙巴顿上将的游说下,
竞也同意出资建造,但他还是谨慎地授权自己的技术顾问布什对计划进行研究。
    经过仔细核算,布什和蒙巴顿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会谈,随之宣布这一计划
“简直荒唐透顶!”冰制航空母舰计划就这样流产了。后来,蒙巴顿被任命为盟军
东南亚战区总司令,到缅甸去指挥作战。冰制航空母舰的图纸从此成了海军档案馆
中的资料。
              称霸海洋的新霸王
    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仅美国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就
击毁敌机达1 .2 万架,击沉敌舰168 艘,击沉敌商船359 艘。至此,航空母舰已
成为海军的骨干力量,成为名不虚传的活动海上航空兵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飞机进入了喷气时代,航空母舰很快便面临着这样一个
难题,即如何将喷气式飞机引上航空母舰。专家们认为,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太快,
在航空母舰上起降很危险。但是,军人的天职是冒险,在一系列试验之后,1946年
7 月,第一架鬼怪式喷气式战斗机终于在航空母舰上起飞成功。随后,在20世纪扣
年代初期,航空母舰开始装备喷气式飞机。
    为了适应喷气式飞机的新要求,美国设计并制造了“福莱斯特”级和“小鹰” 
级常规动力的超级航空母舰。其中,“小鹰”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08万吨,航
速35节,载机85架。之后,美国又重点发展和改进了这两种攻击型航空母舰。
    1954年9 月30日,美国核动力潜艇“魟鱼”号正式服役的消息轰动全球。核潜
艇突破了普通动力潜艇的全部性能记录,显著提高了水下航速,而且可以长期在水
下航行而不需要增加燃料等等。人们设想将核动力应用于水面舰艇,这样可更加显
著地提高航空母舰作战区域。
    由于飞机尺寸、重量和速度的增加以及使用燃料耗量极大的喷气发动机,人们
对航空母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福莱斯特”级和“小鹰”级航空母舰在舰型、
舰体装备布置和舰体本身排水量上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航空母舰要先进得多,
但仍远远不能适应舰载飞机的要求。为此,美国海军于1956年1 月决定对核动力航
空母舰进行初步设计。1957年8 月,苏联宣布发射成功了1 枚洲际导弹,为了表明
美国对苏联军事的优势,美国海军决定将核动力航空母舰列人1958年的造舰计划。
于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于1958年2 月4 日铺设龙骨,1960
年9 月26日下水,1961年11月25日服役。
    “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 .535 万吨,长342 .38米,飞行甲
板宽76.88米,由8 台A2W 型核反应堆为4 台齿轮传动式汽轮机提供蒸汽,可以使
其长时间以30节以上的航速航行。“企业”号外型与“福莱斯特”级、“小鹰”级
相同,设有火炮。此外,其装备有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及后来在越南沿海,“企业”号显示了核动力航空母舰的
优越能力,以它为基地的飞机可以多次起飞对敌作战,它能根据命令迅速做出反应。
正由于核动力可以改变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作用和使命,后来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在
数量和性能上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1968年6 月开始建造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以原子能为动力的目前世界上
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其满载排水量9。14万吨,舰长333 米,舰宽40.8 米,总
功率28万马力,航速可在33节以上,其续航距离为100 万海里,利用初始反应堆活
性区,可以在不换核燃料的情况下,连续运行13年。“尼米兹”核动力航空母舰舰
载有各种飞机90架—100 架,配备3 座导弹发射系统,该导弹发射系统可发射“海
麻雀”导弹,用以对付敌人的进攻性对舰导弹。
    喷气式飞机登上航空母舰,使航空母舰的空中攻击能力大大增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