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是你娘子 作者:夏邑(晋江2014-07-11完结)-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之后她被祖父送人,成了某个高龄员外的小妾,上演一出“梨花压海棠”的悲剧。我情愿把她拴在身边,等遇到合适的人,再放她自由。
  灵儿没等到我回答,自顾自的说了起来。“小姐,这个院子叫做牡丹亭呢,是戏文里唱的那个牡丹亭呢。”
  安子玉一步一步走的很慢,有条不紧,让人觉得步伐里透着一股子笃定。在床前站定,定晴看着床上坐着的女子。她双手交叠的放在腿上,安静的仿佛一座没有生命的雕像,没有预料中恐惧和不安。
  抬手掀起粉红色的盖头,才发现她施着薄薄的粉黛,低垂的眉眼,并没有因他这个动作掀起任何的波澜。似乎有些期待般看着女子脸上的表情,是她没错,那个在慌乱的人群中一脸淡漠的女子。
  等到察觉到下巴被人微微的抬起,我对上了一双仿佛吸人精魄的眼睛,他比那时候在画楼看到时更加的丰神俊朗,双眼像古井般无波,眼仁是浅褐色的,带着迷离的色彩,仿若一个吸人精气的漩涡。双唇单薄,好像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男子,很难长情。 
  这个人,就是我以后的夫君,我在心里默念了一遍。
  安子玉看着并没有太多表情的女子,薄唇轻启,“春宵苦短,我想我们该休息了。”虽然是商量的语句,却带着不容别人抗拒的气场。
  我看了一眼他身后桌上的合欢酒,原来妾侍是连这一步都可以省略的,娘家的人并没有教导我该怎样做一个妾侍,娘亲一脸心疼的拉着我的手,叫我万事忍为先。但听楼里的姑娘说,成亲第二天清晨是要给正室去请安,还要忍受一番的刁难。若是有夫君撑腰,正室不敢太过为难的。
  “你似乎在走神。”安子玉看着女子空洞的眼神,不知怎么的,内心升起一股无名的烦躁,不等她回应,猛地把人压在了身下,开始脱两个人的衣服,但动作仍旧称得上温柔。
  我看着我们的衣服越来越少,直至坦诚相见,我没有表现出一般女子的娇羞慌乱,我内心瑟缩了一下,想要逃离。但不可以,该来的终究要来。在他进入我哪一刻,我睁着的眼睛,在他古井无波的眼中,看到一丝讶异和鄙夷还有愤怒。“没想到曼家的女儿真是耐不住寂寞。”温和的语气却让然感到遍体生寒,说着毫不吝惜的再次进入。
  第二日,我缓缓睁开眼,揉了揉干涩的眼睛,看着空空的身侧,费力的撑起身子,被子从身上滑落,青青紫紫的痕迹很是明显。
  来不及去仔细查看身上的青紫,在灵儿的服侍下,很快的梳洗打扮好。新来的妾侍要去给正室敬茶,请安。
  若是极受宠的小妾,有夫君相伴,正室自然不敢过分为难。但,我是吗?
  我恭敬的跪在安夫人的门口,心理默默算了一下,大概有半个时辰了。刚来的时候,就被门口的丫鬟拦在了外面,说是夫人还未睡醒,让我候着。
  看了一眼带着鄙夷神色的丫鬟,我拦着有些看不过去想要为我出头的灵儿,温顺的跪在了门口。在这安府,只有安子玉一个人能为我出头,就像在曼家,只有爹爹才能为我出头,可似乎他们都没有这个意愿。
  “春桃,谁在外面?”随着门被打开,一道慵懒悦耳的声音响起。“你怎么能让妹妹跪在这里?”虽是带着责备的语句,语气倒是像带着一股子颐指气使。
  “回禀夫人,奴婢告诉她您在休息,让她先回去,是她自己愿意跪在这里的。”春桃狠狠的瞪了我一眼,恭顺的说道。
  “哎呦,妹妹快起来。要是被相公看见,肯定以为我这个做姐姐的在欺负你呢。”
  入眼,是一个容貌上算得上中上之姿的女子,天生带着一股子慵懒的劲儿,使得人不由得把注意力放在她一举手一投足之间的风情。
  “姐姐,妹妹给你请安。”我接过灵儿递过来的茶,递过去。
  “夫人从不喝冷掉的茶。”春桃拦住我递过去的茶。我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解释道,“姐姐,这茶是刚刚好的。”
  安夫人伸手接过茶,慢慢喝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妹妹的茶倒是和我的心意呢。妹妹快随着我进屋,早上露水重,小心着凉。”说着把杯子递给春桃,拉着我进了屋子。
  我不由打量了一下,她的房间,如她的人一般,装饰的没有太多的华贵,却显着一副闲散,这样的人,是会享受生活的吧。
  “妹妹,以后叫我未央姐姐吧”女子爽快的说着,拉着我的手一直没有放开,“我刚从京城来到瞿阳,连个说话解闷儿的人都没有,子玉他新官上任很多事务需要处理。”
  “未央姐姐以后闷了,可以差人叫南枝过来。”我朝着她和善的一笑。虽然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着实喜欢她的性情。
  这样一个洒脱的女子,带着一股子慵懒的气质,很容易让人忍不住靠近。想必她身上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吧。
  我压下心中的想法,既然他们已经开始行动,既然无法抽身置身事外,那就顺其自然好了。大不了最后带着父母离开这是非之地。只是那么愚孝的父亲,会肯走吗?后来我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在那个时候如命定般发生了。
  “原来你们都在。”安子玉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别有深意的看了欧阳未央一眼。我微微抚了抚身子,算是行礼。
  “自家人不用拘泥那些俗礼”安子玉站在我的身边,我不由自主的想要后退,虽然他脸上还是带着温和的笑,我却觉得阴森可怖。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关系,他的出现就带着目的。况且他还捏着我不是处子的秘密。
  我缓缓开口,“相公、未央姐姐,南枝先告退了,想必相公是想要和姐姐说些体己的话。等姐姐闷了随时叫妹妹过来便可。”待他点了点头,我退了出去,缓缓吐了一口气。
  从陆展离开,我以为我麻木的一颗心不会再有知觉,但面对安子玉的时候,竟会不由自主的害怕。
作者有话要说:  

☆、归宁

  从新婚夜后,安子玉再没有过来。这也好,他在我身上的痕迹也一点一点消失了。听灵儿说,他这几天要处理上任留下来的烂摊子。
  当初得知他是新上任的太守,只是知道一些基本的信息,并未深入的去探查。但如今他成了我的相公,我成了他的小妾。我和他便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他损我损,他荣我荣。
  我派人暗中去了解安子玉的一切,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市井之间,只要是与他有关的,事无巨细,我都要知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日请安回来后,我病倒了。但幸好身子骨年轻,挺一挺,吃了些从家里带来的药,只消几日变好了。
  三之后,归宁。
  没有等到他。
  我依旧是坐着那顶粉红的轿子,回了曼府。曾经我称之为家的地方,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在灵儿的搀扶下从轿中走出。
  抬头,看了一眼不知是哪位书法家题的“曼府”两个字,笔法透着苍劲,一瞬间竟觉得很陌生,果真应了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大厅里拜见了一众的长辈,却意外见到了久未露面的姑姑一家。
  在青枝和我出嫁都没有赶回来的姑姑,却在祖父病好之后,赶回来尽孝,这说起来颇为可笑,她是怕祖父死掉后,分不到财产吧。
  年幼时听母亲说起过,在母亲怀上我之前,母亲一直给姑姑的儿子,也就是我表哥张鲤压岁钱。等我出生后,表哥长大一些,祖母突然发了话,说是亲戚之间钱给来给去,未免太过于俗气,就免了此礼。
  就这样,我出生后,父亲这边的亲戚从未给我过一个铜板的压岁钱。
  小时候为此闹过一次笑话,记事起去舅舅家拜年,看着舅舅给我的红包,我愣了一下,马上还退还,一脸认真的说不要。娘说过,别人给你的东西不能随便要。这件事,被表姐整整嘲笑了一个童年。
  “哟,这不是我们南枝吗?”姑姑先开了口,“听说嫁给了知府大人,真是光耀门楣啊啧啧,整个人看着就是不一样了。”身后姑父轻轻扯着她的衣衫,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姑姑满脸的横肉在扯掉姑父的手时,晃了晃,显得分外可憎。
  我抬头扫过姑父略带歉意的眼神,忽略掉她的冷嘲热讽,淡淡说道,“南枝见过姑姑。”
  “鲤儿,你看你表妹多风光!”姑姑把身边的表哥也扯了过来,狠狠瞪了一眼没有和她站在一边的姑父。
  表哥倒是随了姑父的性子,善良,耿直。“南枝表妹,安好。”
  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我知道,姑姑只是排头兵,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南枝。”母亲拉起我的手,我抬头见她发间又添了白发。她老了,经不起任何的风浪了。我忍住想抽回的冲动,不知怎么了,很讨厌别人的碰触。
  “娘”我开口,却发现不知该说些什么。安慰的话,无法说出口。
  “孩子回来是高兴事儿”在一旁的父亲,拉着母亲的手,捏了捏。带着一抹宠溺望着母亲。 我突然心里一酸,为何我无法想母亲一样,找到一个愿意宠溺我的良人。
  “南枝,你夫君呢?”姑姑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情一样,向后望着,尖声尖气的问道。  “他不会是让你一个人回来的吧?”
  我看着一脸得意的姑姑。
  不明白为何她这么咄咄逼人,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的事情,她偏偏开了口,让人生生下不来台。
  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南枝,你归宁姑爷理所应当陪你回来的。”二伯母也开口,带着和善的笑容说道。“莫不是姑爷对你有什么不满吧。”
  “二伯母,堂哥怎么不在?”我没有接话,淡淡的问道。一分力就能打在人的死穴,我又何必和别人针锋相对,浪费力气。
  “是啊,逸民去哪了?”婶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逸民也太不懂事了,南枝归宁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还在勾栏不肯回来。听说最近捧了个新花魁?”婶婶这几年愈发的圆润,也愈发的得意,先前因有生下儿子一直受到二伯母的打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祖母见最得自己喜欢的两个媳妇要吵起来,忙打了圆场说道,“南枝,随我去看看你祖父吧”。难得一向威严的祖母,也带着和善的笑容。瞪了一眼在一旁惹起是非的姑姑,拉起了我的手,带我走了进去。
  祖母这一生,一共为祖父生下了四子一女。
  我这个姑姑,叫做曼秫秸,出生的时候,身子有些弱,就取了野草的名字,好养活。是祖母唯一的女儿,自小被祖母和几个哥哥捧在手心里的主儿,自然吃不得半点亏去。精明算计的个性,深得祖母真传。
  祖父膝下四子,取自成语风调雨顺。分别叫做曼风、曼雨、曼调、曼顺。
  看了祖父的诗,觉得祖父也算是个有些才华的人,怎么看都觉得给我这几个叔叔伯伯起的名字竟有些俗气和敷衍了。
  大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大伯母去了西北塞外驻守,而爹爹因为老实本分被祖父安排做了瞿阳城太守的师爷,叔叔做了瞿阳县的县令。只有二伯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身上并无半点功名,整日混在勾栏赌坊。
  “回禀老夫人,知府大人到。”下人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祖母拉着我的手顿住,慢慢转过身,我注意到祖母眼中闪过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