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彼得留拉得夫想起被迫逊位的沙皇。

“砰!砰!”就在这时从外面传来的枪声打断了彼得留拉得夫的思考,听到有些稀落的枪声,彼得留拉得夫轻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在西线上演的一幕即将在这里上演,尽管十天来彼得留拉得夫一直用爱国主义等等来团结上乌金斯克的士兵们,但也仅仅只是推迟了暴发的时间而已,现在终于到了, “将……将军!请您……不!是你,交出你的武器和佩剑!”在门被撞开后,数名穿着黑色水兵军装的陆战队士兵和灰色军装的陆军士兵提着步枪闯进来,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官拿着手枪指着彼得留拉得夫,可能是心中仍然有一些纪律观念,所以声音显得怯怯的,但是话说到一半,声音变得坚定了起来。

看着眼前陆战队的士官,彼得留拉得夫直视着他的眼睛,然后轻蔑的看了对方一眼,整理了一下身上军装后,彼得留拉得夫便从墙上取下自己的佩剑,然后挂在腰带上,在挂在腰带上的时候,彼得留拉得夫用拇指扶了一下剑鞘上的双头鹰,这支将军佩剑还是革命前,沙皇尼古拉二世晋升自己为中将的时候授予的,皇室的双头鹰即便是在革命后也未被取下。

整理好一切之后,彼得留拉得夫径直朝屋外走去,站在昏暗的地下指挥所通道内暴动的士兵纷纷给彼得留拉得夫让开一条路,在彼得留拉得夫走出指挥所后,地面上有些刺眼的阳光,让在地下指挥所内呆了十几个小时的彼得留拉得夫有些不太适应,只能半眯着眼适应了好一会,适应了光线之后,彼得拉得夫看到指挥所外正在和士兵们持枪对峙的军官。

数百名手持手枪的陆战队海军军官和陆军军官们,虽然面色紧张,但带着绝然之色,每一名军官都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军官看到将军走出来的时候,都把目光投向了将军。望着和士兵对峙被逼到角落的军官们,被炸成废墟花园的地面上,血泊中躺着几名已经失去生命的军官,他们手中都握着手枪,他们是拒绝缴获时被士兵们杀死的。

“将军米扬基可夫少校看到将军走到面前的时候,便开口想说些什么。彼得留拉得夫轻轻把米扬基可夫少校手中的手枪按了下去,然后在军官们和暴动的士兵们注视中走到十数米外的桥上,站要桥中央彼得留拉得夫取下自己的佩剑,用拇指轻抚着剑鞘上的双头鹰,有些神伤的彼得留拉得夫看着手中的佩剑,脑中浮现出沙皇尼古拉二世授剑时带着期许的目光,如果现在可以选择的话,也许……已经过去了。

随后,彼得留拉得夫没有犹豫,便把佩剑扔入了河中,随后又把佩枪扔入了河中,作为一名军人,彼得留拉得夫无法接受被自己人解除武装的耻辱,看着佩剑和手枪在河面上激起的波纹,彼得留拉得夫知道俄罗斯曾经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原本和军官们一同与士兵对峙的罗里琴科中校看到将军将武器扔进河中,受到启示的罗里琴科便和几名军官一起走到桥面上,将武器扔入河中,其它的军官也纷纷在士兵们有些不明所以的目光中,把武器扔入河中,既然已经不能改变,那么就至少保留最后的荣誉吧!

“将军!鉴于你们拒绝接受上乌金斯克苏维埃的管理,同时拒绝服从来自彼得格勒的命令,因此你们将以反革命分子的身份关入监狱!还请你们配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死伤。”看着这些军官们把武器扔入河中,一名暴动士兵走到彼得留拉得夫面前说道,而此时士兵们都看着那些依然和过去一般傲然的军官,直到他们被押离的时候,这些士兵仍然记住了那些军官把武器扔入河中时的神情。

经过四个月的炮击和轰炸上乌金斯克这座两百多年前建成的城市早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而这片废墟之中仍然有数十处完好无损的建筑,这些建筑最大特点,就是他们房顶上都覆盖有中国国旗或英、法、日等国国旗,这些建筑因此得以在轰炸中幸免,而且在轰炸时还会充当居民的避难所。

在一座屋顶上覆盖中国五色国旗的建筑内阁楼上,李伟业一直看着被炸毁的市政府花园广场上这一切,当看到那些军官们把武器扔到河中的时候,李伟业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作为调查部派驻国外的第一批特工,李伟业以西北公司商务代表的身份来到这里已经快十个多月了,当四个月前战争爆发之后,李伟业并没有撤离这座城市而是留了下来。

得益于彼得留拉得夫避免扩大冲突的顾虑,才使得李伟业这位俄罗斯人眼中西北在上乌金斯克的情报头子没被投入监狱,虽然李伟业受到警察和暗探局严密监视,但是当他们注意力放在李伟业身上的时候,自然就会忽视其它地方,这也正是李伟业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在昨天晚上李伟业从几个月以来发展的下线那里,得到上乌金斯克士兵和苏维埃准备解除军官们武装的情报,李伟业向部里汇报之后,得到静观其变的回答,所以李伟业只是静静看着发生的这一切,做为情报人员李伟业知道,俄罗斯现在越混乱,对西北未来的军事行动就会越有利,李伟业当然乐意看到俄罗斯变得更加乱一些。随后心情不错的李伟业便利用阁楼内的电报机,给调查部发去了上乌金斯克的最新情报 “上乌金斯克俄军暴动,军官们被解除武装后关入监狱。”

当发出电报后,李伟业开始想象这里的俄军会不会像欧洲的俄军一样,拿着武器、坐着火车纷纷逃离前线返回家乡,而留给西北一个空荡荡不设防的上乌金斯克。李伟业发完电报后,一队手持武器脖系红布条的铁路工人赤卫队来到  “西北公司驻上乌金斯克贸易处”门外,撞开木门,刚刚从阁楼上下来的李伟业随之被逮捕,这些工人赤卫队并没有搜查贸易处,也没有问李伟业什么,而是径直将李伟业押上马车,只留下满面错愕的贸易处俄罗斯工作人员和他们在此避难的家人。

在俄国发生革命后新政权表示退出战争,并在击退了临时政府克伦斯基的反扑之后,尽管对于俄罗斯退出战争早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在英法两国高层还是立即出现了干涉俄国革命的声音,而且开始慢慢成为两国政府共识。

“老板,现在在巴黎的协约国高级政治家们,已经开始讨论在西伯利亚进行某种干涉的可能性,但一直未得到美国的明确赞同和支持。法国政府认为他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在俄法国侨民的安全,根据伊尔库茨克领事馆的汇报,在那里有三名法国侨民,因不支持革命者同时为俄罗斯官员提供保护,而被当地苏维埃处决,之前有六名法国侨民在彼得格勒被杀,而类似的事情正不断在俄罗斯各个城市上演。

英国、法国两国政府已经同意向俄国南方反抗新政权的哥萨克们提供财政支持。早在三个月前美国驻海参崴领事考德威尔两次要求政府派海军访问该港,理由是必须做一些事情使这一地区地局势不致恶化,否则,动乱就会相因而至,它将妨碍史蒂文斯铁路代表团计划的实施。

而且日本海军也将访问该港,美国政府赞同考德威尔的建议,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奈特海军上将即将率旗舰布鲁克林号于9月26日去海参崴访问,布鲁克林号的来访或许有政治讹诈之意,但它到达海参崴后,并未参加对当地苏维埃政府和社会民主工党的武装镇压行动,相反,根据我们在海参崴的情报显示,奈特还在布鲁克林号上设午宴招待当地苏维埃政权领袖,解除他们关于这次访问预示美国将夺取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疑虑。”

在司马书房之中石磊拿着俄罗斯情报分析报告向司马做着汇报,自从俄罗斯发生革命之后,俄罗斯的情报汇报从过去每天一次,改成每天三次,而调查部所提供情报的重点,也由战备情况变成各国对俄罗斯革命和新政权态度的变化。

“日本驻俄大使公开强调应当允许它在西伯利亚单独进行干涉活动,日本外交大臣不仅向法驻日大使重申了这种立场,也向美国驻东京大使莫里斯作出同样声明,英国已经同意日本的要求和立场,但是莫里斯将此事电告总统威尔逊后,威尔逊政府则指示莫里斯转告日本 “本政府所获得的信息表明,那里的局势是平静的,并非那种引起震惊的情况,美国政府认为,现在在海参崴出现一艘以上的日本舰只,都有可能被误解,并产生一种对协约国政府宗旨的不信任感”,

美国给日本的答复同时告知了法英两国政府,法国外交部长姆。皮肖表示尊重美国的观点,法国将不再进一步加剧这一事态,英国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意见纷纭,犹豫不决,但外交大臣巴尔福向美驻英大使佩奇表示他个人同意美国的立场。在听着石磊汇报的同时,司马不断翻看手中的情报分析报告。

现在尽管俄罗斯革命提前两个月爆发,但是大的历史仍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协约国目前对待俄罗斯新政府的态度仍然和历史上相同,协约国内部酝酿干涉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英法是主要策划者,日本居第二位,美国基本上持反对态度。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非常简单,美国之所以反对协约国干涉俄国革命,就是日本,问题就是出在日本身上。

现在协约国内部,只有日本有能力和多余的兵力干涉俄国革命,而日本本身也有这个愿望。现在整个俄国出现无可补救的混乱景象,各个地方的苏维埃组织已到处出现,通过鼓励和援助,可能使他们做一些事情防止俄国立即和完全落入德国之手,要达到这一目的,唯一适宜的作法是由协约国占领西伯利亚铁路,但是现在除了日本有多余兵力以协约国委托管理国的身份,占领整个西伯利亚铁路之外,还有谁更合适?显然没有,但是美国政府绝对不可能答应由日本以委托国的身份,占领并控制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西伯利亚。

自1897年后因夏威夷问题开始显现的美日矛盾,在日俄之后更是进一步被激化,在日俄战争之中,美国即不信任俄国,也不信任日本,于是便采取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即先让日本灭掉俄国再说,但是战争结束不过一年,美国便发现自己随时可能和日本处于交战状态,随时可能面对日本对菲律宾、珍珠港的偷袭。而日本也同样将美国视为第一假想敌,在这种美日矛盾的大前提下,美国绝对不可能坐视日本控制西伯利亚铁路,完成对西伯利亚的实际占领,进而依托西伯利亚资源扩大本国实力,这是美国反对的根本原因。

“美国反对日本干涉,就是我们的机会,美国人会反对日本人,但是绝对不会反对我们,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放下手中情报咨文后司马心情不错的说道,所有一切都没有脱离大历史的轨道,现在剩下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能让列强们接受的时机,然后进军西伯利亚。

美国反对干涉俄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避免日本坐大,但是美国绝对不会介意中国控制西伯利亚,扶持中国和日本对抗,是美国自1906年之后的外交策略之一,在历史上中国没有这个实力,但是现在中国绝对有这个实力。对于美国而言,一个强大的足够引起日本警惕并吸引日本注意力的中国,绝对符合美国的利益,在十天前收复中东铁路时,美国最初持反对意见,但是不过两天,美国便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开始变得暧昧起来,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