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女当嫁-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冰月从小生长在山里,她此刻已经换上了粗布衣裳。拿着小竹刀,挎着篮子,就等着郁小闲跟上她的步伐。郁小闲也是这样的打扮,她的装备比秋冰月复杂多了,她背着一个大背包,里面有好些小罐子,手里还拿着刀体很薄的宽边刀。郁小闲身后的几个男孩子和两个妇人对此都觉得很是好奇。太太要干什么呢。

在一处地方,小平发现了地木耳,大声叫了起来,郁小闲赶紧跑过去看热闹。雨后的地木耳不再贴紧地面,都微微舒展开,露出极薄的耳片。小平说到:“这一片还没有长好,今天只能采一点大的,等再下几场雨。还能来摘两次。”小平说完就把那些长成的地木耳用竹刀采收了。

这时候郁小闲也动手了,她用极薄的白铜刀子带着土层挖取了一小片地木耳,然后小心地放进了手里的小罐子。然后用一个布袋子装好,放进了王小二后面的背包。那些跟着的人终于明白了太太带着那些东西来是干什么用的,原来就是用来采没长成的蘑菇的。

秋冰月是采蘑菇的老手了,她在前面发现了一大丛褐色的树蘑菇,那种鲜美的味道让人吃后就忘不掉,还有一颗树上有两个拳头大的白色蘑菇,一般而言活树上的白蘑菇都是无毒的美味。秋冰月一声呼喊,王小山就动手了,他很快就爬上了树,小心地把两个大蘑菇给采摘下来。然后在身上掏出一个布袋子,把蘑菇吊下数,让秋冰月接着。活树上的这种单体蘑菇摘完就没有了,而且会比枯木上的蘑菇美味,这样一对蘑菇卖到县城也能有五百钱,王小山虽然小。却很明白这种蘑菇的价值。

郁小闲是头一次看见这样的蘑菇,她吞着口水说到:“这个没毒,很鲜美吧,回去弄些鸡脯肉做汤请客正好。”

看见太太都嘴馋了,旁边的孩子也都咽着口水看着这对蘑菇,秋冰月看见郁小闲这样,赶紧提醒到:“姐姐,你是长辈呢。”

郁小闲不好意思地说到:“看我高兴得像个吃货的样子,实在是因为我太喜欢吃蘑菇了,现在我出个悬红吧,你们分开去找蘑菇,今天谁能找到最多最好的蘑菇,太太我赏他五百钱,二十个工分,还有一大碗红烧肉。不过要是发现了等着长大的美味蘑菇一定要来报告我,我还打算装在小罐子里带回去养着。”

孩子们都高兴地散了,两个女人不敢离开,守着郁小闲等着吩咐,郁小闲对秋冰月说到:“我们回去一趟,开始收蘑菇,按大小品种收,不给钱,直接给大米,这个春天都这么收。这议价的事情就让李家婶子出头,你记账就好,一定要一视同仁。”

身边的一个妇人就是李家的,她接了差事就赶紧回去办事了。秋冰月没有离开,反而建议说到:“姐姐,要是能进一趟棺材木林子就更好了,里面可以找到野生的大灵芝,能止血治疗内伤的马蹄菇,还有一些很不错的药材幼苗。这次举人家按照姐姐你教的办法进去伐了二十几棵大树,居然没有任何人出事。要是三天后,举人家再次派人去伐木,天气好,我们家也派人进去一趟才好,说不定能捡到大便宜呢。”

郁小闲说到:“不必了,我不想家里的人冒险,我们又不是活不下去了。不过要是举人家送进去的人有什么特别的收获,我们可以议价买下来。至于灵芝,若是能寻到小的,可以移栽回我们自己家。其余的孩子都去忙了,你要是想玩,姐姐也不阻止你,你就和那些男孩子比一比,让他们见识到你的能耐。”

秋冰月听到郁小闲这么说,玩心就起来了,她挎着篮子去比赛采蘑菇了,郁小闲留在原处,身边跟着管着背包的另一个妇人。郁小闲对她说到:“王家的,你拿着那些背包,留心听孩子们的消息,我也去傍边玩一玩。”

那个妇人是梅张氏特意派来跟着郁小闲的山民,看见郁小闲要单独活动,就立刻要劝说,不管如何太太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结果郁小闲执意要单独探险,她拦不住,只好跟在身后。

郁小闲背着包,手里领着一个口袋,就在附近的林子里寻找乐趣了。这时候地菜也刚刚长出了嫩叶,让郁小闲无比怀念起和孟蝶包的地菜馅饺子。郁小闲采了几颗大些的,把这个地方记住了,等地菜可以大规模采挖的时候,她一定会回来享受一下挖野菜的乐趣。很快又有无数小时吃过的野菜出现在郁小闲的眼前。这些东西在古代人眼中就是饥荒时填肚子的草,可在现代人的眼里就是天然无污染的美食,郁小闲脑海里有突然冒出了无数种野菜的做法。她甚至想把这些美食做出来,卖给挑剔的富人,也许又是一个赚钱的好办法呢。

孩子们去采蘑菇的时候,郁小闲则在春游中,野花野菜,野蘑菇都是郁小闲的战利品,连山溪中被打磨得圆润光滑的小石头,郁小闲都捡了好多块。她把那些东西都交给那个跟班妇人看着,中饭吃的也是干粮,一直到天色变了,才急着和孩子们会和,带着好多东西回到山城的住处。

看见郁小闲超好的表情,秋冰月问到:“姐姐,一点蘑菇和野菜真的能让你这么高兴吗?还有那些石头有什么好的,拿回来都很累呀。”

郁小闲心情极好的说到:“今天的日子像神仙一样快活,人只有心情放松才不在乎这世俗的眼光,这些你暂时不会懂,也不需要懂。不知道今天的蘑菇收的如何,还有谁才是赢家,等我把那些罐子里的菌种种下去,我们就一切高兴高兴。”

秋冰月看着郁小闲的快乐样子,自己也被感染了,她拉着郁小闲去看今天她和四个男孩子的战果,像小山一样堆积的蘑菇,一共有三十多个品种呢。郁小闲边看边问,学到了很多知识,郁小闲最后评定小平的蘑菇采的最多最好,当场赏下了五百钱。小平用他的二十个工分换了一顿大餐,请所有的伙伴吃了一顿,吃饱之后还带着一大碗红烧肉跟家人分享去了。

郁小闲带着秋冰月和承包蘑菇棚的人去种蘑菇了,刚刚种完,山间的细雨就变成了暴雨,秋冰月说到:“下完这样的大雨,山里的笋子就全部能破土而出了。人站在山间,只需要一炷香的功夫就能看着一个笋子长成一棵毛竹。姐姐你应该没看过吧?”

春雷阵阵之后,就是春笋萌动而出的大好时节,郁小闲想体验一下挖笋的乐趣,还想在春笋上头赚上一笔钱,可是自己家附近的竹子都被开发的差不多了,到哪里去寻一下此间的乐趣。于是她对秋冰月说到:“明天我们就去宣城挖笋,我想吃到最好的鲜笋。”

秋冰月被郁小闲的主意所打动,立刻说到:“我们明天就去,不过姐姐要展示手艺,做些山珍给我吃。”

35春乐(二)

当天晚上郁小闲安排人把当天收到的近两百斤蘑菇给分类并清洗了,让商队送往芜湖。如今青菜的价钱已经掉到不足以抵扣运去芜湖的成本了,这些蘑菇和木耳倒是今年的新鲜物件,要是送到芜湖至少能赚十几两银子,这就是郁小闲的第二步要重点经营的山货了。分拣完之后,剩下了十几斤卖相不好的蘑菇,郁小闲分了一半留给家里炖汤,算是尝鲜,其余的一并带去宣城,秋冰月不是想吃山珍做的菜吗?这次郁小闲还真想弄一桌子大家乐呵一下。

次日清晨,天上还下着小雨,玩心已起的郁小闲还是带着人出发了,随车去的有凌晨就叫王顺子媳妇准备的新鲜猪肉和鸡蛋,豆泡之类的菜品。梅张氏担心郁小闲的身体,劝郁小闲留在家里,等家奴去山里采笋,送来做菜,可郁小闲非要自己体验其中的乐趣。梅张氏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郁小闲会这么想去挖笋玩。穷人家是没办法才进入山林里挖笋,采野菜,为了混饱肚子,可郁小闲是没事找苦吃,非要冒着春寒去森林里挖笋。

刘洪生的大儿子突然看见两位主子坐车带着人过来了,听说太太是到这边附近的竹林挖笋,也很是惊讶,太太的爱好也太与众不同了,这个天气居然愿意出来挖笋,冰月小姐也是如此。胳膊拧不过大腿,刘大郎不敢劝说,只得找了三个会挖笋的本村山民跟着自己出去给两个主子护航了,山里的路不好走,没有合适的人带着,也挖不到笋子。郁小闲和罗七娘见了面,又让人去把栾氏接出来聚一聚,把水红留下安排她想要的东西,又让人找了一个独轮车进山。独轮车的车架子上放了避雨的支架,下面藏着两个炭炉,两个瓦罐和好些碳。刘家村的一个山民一路上看着火,瓦罐里炖煮着冬天晒好的腊肉,一路上渐渐有香味飘了出来。

一行人是吃了午饭,下午才进入了竹林。郁小闲和秋冰月都穿着雨衣。由那些穿着蓑衣的山民推车带路,中途才添了一次碳,郁小闲脸上的兴奋是掩饰不住的,趁着山民们去寻笋子的时候,她守着车子和炉子,就在春雨中欣赏起竹林中的景色来。看着一个生命体的萌动,成长。最后长成,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若是还能采到竹荪,竹木耳之类的珍贵菌种,也不枉来此一趟了。

雷声响了,郁小闲站在竹林里一动不动,盯着一块地上突兀起来的土,看着一个可爱的小笋尖破土而出,然后迅速的长大。一下子就长到了三寸高,伴随着成长还有轻微的涨裂声。秋冰月看着郁小闲微笑着看竹笋的成长,于是赶紧推了郁小闲一把。说到:“姐姐,要赶紧采,不然笋长老了就不好吃了。”

郁小闲笑着把一根红线绑在了那颗小竹笋上,然后挥手说到:“放了这个小家伙,我们去前面采挖,等回来的时候,我要看看这个小家伙能长得多高。”

秋冰月看着郁小闲也笑了,说到:“姐姐是没有在山里过过春天,所以看什么的新鲜。等你住久了,就三五年就会一点不觉得这些事有趣了。姐姐还不会挖笋吧。我来教姐姐,笋要趁不到一尺的时候挖,不然就不好吃了。”

姐妹二人相互扶持着进到竹林深处,秋冰月手把手教郁小闲如何采挖最鲜嫩的笋,郁小闲亲手采挖了三个竹笋宝宝,然后迅速地拉着秋冰月跑了起来。秋冰月很是不解。问到:“姐姐跑什么呀?”

郁小闲说到:“做菜呀,左边炉子上的腊肉炖出了火候,该下料了。”

秋冰月没想到郁小闲带着炭炉和腊肉出来就是为了在现场吃到最美味的鲜笋炖腊肉,她赶紧跟着郁小闲跑了回去。只见郁小闲麻利地把笋衣给剥了,用竹刀把鲜嫩洁白的笋肉分割成小块,放进了腊肉锅里,然后盖上炭炉的口,熄灭了炭火,让余温把笋肉煨熟。

秋冰月从来没有看过这样吃笋的做法,还没有等她看明白,郁小闲又拉起她的手去了竹林中,依法炮制,有弄了笋放在右边的炭炉里,然后对身边的刘大郎说到:“你现在就让一个人推着车子回去,把这两罐子鲜笋腊肉送到老太太那边去。我交待了水红曹龙氏,另外准备了山菜和着蘑菇鸡肉做些菜。你传我的话让她再准备一个炭炉和炒锅,我一个时辰之后就回去。”

刘大郎赶紧招手让那个同村的汉子赶紧把车子推回去,自己还是穿着蓑衣守卫在郁小闲不远的地方。郁小闲和秋冰月又冒雨采了新笋,跟着去的两个山民则是挖了近百斤的笋,还采到了郁小闲从来没有见过吃过的竹木耳。那种菌长得很像发开了的碎银耳,可是菇体很小,颜色也更白。按照郁小闲的安排,这两个人还特意采了些没有长成的幼体给郁小闲带走。

一个山民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