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译注1-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③ 
 “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 
                           ④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 
           ⑤ 
汗不敢出 。” 
       【注释】 

     ①钟毓 (yù)、钟会:是兄弟俩。钟毓,字稚叔,小时候就很机灵,十四岁任散骑侍郎,后升 

至车骑将军。钟会,字士季,小时也很聪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后累迁镇西将军、司徒,因谋划反 

帝室,被杀。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钟繇 (yáo):任相国职。 

     ③敕 (chì):皇帝的命令。 

     ④战战惶惶:害怕得发抖。浆:凡较浓的液体都可叫做浆。按:惶、浆二字押韵。 

     ⑤战战栗栗:害怕得发抖。按:栗、出二字亦押韵。 

       【译文】 
     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 
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 
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 
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① 
       (12)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 
        ② 
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 

… 页面 25…

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 

     ①“钟毓”句:这一则故事与本篇第4则孔文举二子偷酒事略同,大概是同一件事,只是传闻 

各异。因:于是;就。 

     ②托寐 (mèi):假装睡着了。 

       【译文】 
     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 
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 
只顾喝,不行礼。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 
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 
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 
                                               ① 
       (13)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 。既成,自行视,谓左右曰:“馆 
                                                                                   ② 
当以何为名?”侍中缪袭曰:“陛下圣思齐于哲王,罔极过于曾。闵。此 
                                         ③ 
馆之兴,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 。” 
       【注释】 

     ①魏明帝:即曹睿 (ruì),文帝曹丕的儿子。馆:华丽的房屋。甄氏:明帝的母亲姓甄,这里 

指甄家。 

     ②圣思:皇帝的思虑。哲王:贤明的君主。罔极:无极;无穷无尽。这里用 《诗经·小雅·蓼 

莪》“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之意,指父母的恩德象天那样无穷无尽,难以报答。曾、闵(mīn):曾 

指曾子,名参 (shēn);闵指闵子骞,都是孔子的学生,是古时著名的孝子。 

     ③钟:集中。渭阳:渭水北边。语出 《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我送 

舅舅,送到渭水北边)。这首诗据说是春秋时秦康公为送别舅舅(晋文公重耳)而思念亡母时作的, 

后人以此说明舅甥之情。明帝之母甄氏被文帝曹丕赐死,明帝为舅家建馆,也是为纪念亡母,因此缪 

袭以为应该根据这两句诗的意思来起名。按:《魏书》记载,魏明帝给舅母修了一所楼馆,并不是给 

外祖母修的。 

       【译文】 
     魏明帝在甄家给外祖母修建了一所华丽的住宅。建成以后,亲自前去察 
看,并且问随从的人:“这所住宅应该起个什么名字呢?”侍中缪袭说:“陛 
下的思虑和贤明的君主一样周到,报恩的孝心超过了曾参、闵子骞。这处府 
第的兴建,感情专注于舅家,应该用渭阳来做它的名字。” 
       (14)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郎。”① 

       【注释】 

     ①何平叔:何晏,字平叔,曹操的女婿,曹爽执政时任吏部尚书,后被司马懿杀了,五石散是 

何晏吃开头的,后来士大夫们都跟着吃,形成一种风气。参看《德行》第41则注②。 

       【译文】 
      何平叔说:“服食五石散,不只能治病,也觉得精神很清爽。” 
                                ①                                                   ② 
       (15)嵇中散语赵景真 :“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 。” 
                                                          ③ 
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 
耳。”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见《德行》第16则注①。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有口才,曾任辽东郡从事, 

主持司法工作,以清当见称。 

     ②白起:战国时秦国的名将,封武安君。据说他瞳子白黑分明。人们认为,这样的人一定见解 

高明。恨:遗憾。 

… 页面 26…

     ③尺、寸:不一定是表度量的单位,只是形容其短。表:用来观测天象的一种标竿。玑衡:古 

代测量天象的仪器,即浑天仪。管:指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竹管。 

       【译文】 
      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白起那样的风度, 
遗憾的是眼睛狭小些。”赵景真说:“一尺长的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 
一寸长的竹管就能测量出乐音的高低。何必在乎大不大呢,只问识见怎么样 
就是了。” 
                                                               ① 
       (16)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 。因问喜曰:“昔先 
                                         ② 
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 ?”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 
        ③                                       ④ 
礼进退 ;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 
       【注释】 

     ①司马景王:司马师,三国时魏人,司马懿的儿子,封长平乡侯,曾任大将军,辅助齐王曹芳, 

后又废曹芳,立曹髦 (máo)。毌(guàn)丘俭起兵反对他,被他打败。这里说的东征,就是指的这件 

事。晋国建立,追尊为景王。后来晋武帝司马炎上尊号为景帝。李喜:字季和,上党郡人。司马懿任 

相国时,召他出来任职,他托病推辞。下文说的“先公辟君不就”,就是指这件事。从事中郎:官名, 

大将军府的属官,参与谋议等事。 

     ②先公:称自己或他人的亡父。辟:征召。就:到。孤:侯王的谦称。 

     ③进退:指出来做官或辞官。 

     ④明公:对尊贵者的敬称,绳:约束。 

       【译文】 
      司马景王东征的时候,选取上党的李喜来任从事中郎。李喜到任时他问 
李喜:“从前先父召您任事,您不肯到任;现在我召您来,为什么肯来呢?” 
李喜回答说:“当年令尊以礼相待,所以我能按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明公 
用法令来限制我,我只是害怕犯法才来的呀。” 
                                            ① 
       (17)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 
                                                          ② 
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风。” 
       【注释】 

     ①邓艾:三国时魏人,司马懿召为属官,伐蜀有功,封关内侯,后任镇西将军,又封邓侯。艾 

艾:古代和别人说话时,多自称名。邓艾因为口吃。自称时就会连说“艾艾”。 

     ②凤兮凤兮:语出 《论语·微子》,说是楚国的接舆走过孔子身旁的时候唱道:“凤兮风兮, 

何德之衰……” (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这么衰微),这里以凤比喻孔子。邓艾引用来说明,虽然连 

说”凤兮凤兮”,只是指一只凤,自己说“艾艾”,也只是一个艾罢了。 

       【译文】 
      邓艾说话结巴,自称时常重复说“艾艾”。晋文王和他开玩笑说:“你 
说 ‘艾艾’,到底是几个艾?”邓艾回答说:“‘凤兮凤兮’,依旧只是一 
只凤。” 
       (18)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 
                              ①                                           ② 
箕山之志,何以在此?” 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 
   ③ 
嗟 。 
       【注释】 

     ①向子期:向秀,字子期,和嵇康很友好,标榜清高。嵇康被杀后,他便改变初衷,出来做官。 

到京城后,去拜访大将军司马昭。这里记的就是他和司马昭的一段对话。郡计:计是计薄、帐簿,列 

上郡内众事的。按:汉制,每年年末,太守派遣椽、吏各一人为上计簿使,呈送计簿到京都汇报。引 

进:推荐。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尧时巢父、许由在箕山隐居。这里说箕山之志,就 

… 页面 27…

是指归隐之志。 

     ②狷 (juàn)介:孤高;洁身自好。多慕:称赞、羡慕。 

     ③咨嗟:赞叹。 

       【译文】 
      中散大夫嵇康被杀以后,向子期呈送郡国帐簿到京都洛阳去,司马文王 
推荐了他,问他:“听说您有意隐居不出,为什么到了京城?”向子期回答 
说:“巢父、许由是孤高傲世的人,不值得称赞、羡慕。”文王听了,大为 
叹赏。 
                                            ①                           ② 
       (19)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 。王者世数,系此多少 。帝既不说, 
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③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帝说,群臣叹服。 
       【注释】 

     ①晋武帝:司马炎,夺魏国政权而称帝。登阼 (zuò):登上帝位,阼,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帝 

王登上阼阶来主持祭祀,所以也用阼来指帝位。策:古代占卜用的蓍(shī)草。帝王登位时,靠占卜 

来预测帝位能传多少代。 

     ②世数:指帝位传承多少世代的数目。 

     ③“天得一”三句:引白《老子)三十九章。有的本子“贞”作“正”,二字意义可通。《老 

子》所谓一,是指它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