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译注1-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手:手段;技艺。道:围棋子。敌道:敌手;双方对等,不饶子儿。戏:游艺,这里指下围 

棋。 

      【译文】 
     左仆射江虨年轻时,丞相王导招呼他来一起下棋。王导的棋艺比起他来 
有两子左右的差距,可是想不让子儿对下,试图拿这事来观察他的为人。江 
虨并不马上下子儿,王导问:“您为什么不走棋?”江虨说:“恐怕不行呢。” 
旁边有位客人说:“这年轻人的技术原来不错。”王导慢慢抬起头来说:“这 
年轻人不只是围棋胜过我。” 
       (43)孔君平疾笃,质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庾 
                                                                                ① 
既下床,孔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 
庾闻,回谢之,请 
             ② 
     其话言 。 
      【注释】 

     ①儿女子:妇孺。 

     ②话言:有益的话。 

      【译文】 
     孔君平病重,司空庾冰当时任会稽郡内史,去探望他,十分恳切地问候 
病情,并为他病重而流泪。庾冰离座告辞后,孔君平感慨地说:“大丈夫快 
死了,却不问安邦定国的办法,竟像妇孺一样来 问候我!”庾冰听见了,便 
返回向他道歉,请他留下教诲。 
       (44)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丸迸碎床褥间。刘作 
          ①                                      ② 
色而起曰 :“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 !”桓甚有恨容。 
      【注释】 

     ①作色:变阶色;现出怒色 

     ②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桓温曾仟徐州刺史,刘惔又是徐州人,便 称桓温为使君。如馨地: 

这样。按:刘惔这句话意在讽刺桓温是当兵出身,做事不离兵的本行。 

      【译文】 
     大司马桓温去探望丹阳尹刘惔,刘惔躺着没起床。桓温用弹弓来射他的 
枕头,弹丸在被褥上迸碎了。刘惔生气地起床说:“使君怎么这样,难道这 
也可以靠打仗取胜吗!”桓温脸色非常不满。 
       (45)后来年少多有道深公者,深公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 
①                                            ② 
  。昔尝与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 。” 
      【注释】 

     ①深公:竺法深,是知名的和尚。宿士:老成博学的人;资深人士。 

…  13…

     ②周旋:交往;打交道。 

      【译文】 
     后生年少多有谈论竺法深的,竺法深告诉他们说:“黄口小儿,不要做 
评论界的资深人士。以前我曾经和元帝、明帝两位皇帝,王导、庾亮两位名 
公打过交道呢。” 
                                                                         ① 
       (46)王中郎年少时,江虨为仆射,领选,欲拟之为尚书郎 。有语王 
                                                 ② 
者,王曰:“自过江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何得拟我!”江闻而止。 
      【注释】 

     ①王中郎:王坦之,字文度,参看 《言语》第72则注①。领选:兼任吏 

     部尚书。选、指选部。是吏部的前身,主管官吏任免、调动等事。尚书郎:官名。尚书分曹办 

事,下设尚书郎,管文书起草等事务。 

     ②第二人:第二流的人。按:晋人注重门第,所谓第二流人,就是指家世贫寒的人。王坦之是 

世家子弟,所以这样说。余嘉锡以为,尚书郎“无吏部之权势,而有刀笔之烦,固名士之所不屑。惟 

出身寒素者为能黾勉奉公”(《世说新语笺疏》第324页注③)。 

      【译文】 
     北中郎将王坦之年轻时,江虨任尚书左仆射,兼管吏部尚书职务,他考 
虑选王坦之任尚书郎。有人把这事告诉了王坦之,坦之说:“自从过江以来, 
尚书郎只甲第二流的人担任,怎么能考虑我呢!”江虨听说后,就不再考虑 
他了。 
                                         ①                                ② 
       (47)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 。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 
 “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注释】 

     ①王述:封蓝田侯,故下文又称蓝田。参看 (文学)第22则注①。转:调动官职,指升官。事 

行:事情实现,指诏命下达。拜:接受官职。 

     ②文度:王坦之,是王述的儿子。杜许:不详。 

      【译文】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 
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 
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说: 
 “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 
我。” 
                                                     ①                    ② 
       (48)孙兴公作《庾公诔》,文多托寄之辞 。既成,示庾道恩 。庾见, 
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注释】 

     ① 《庾公诔》:参看《文学》第78页注①。 

     ②庾道恩:庾羲,字叔和,小名道恩,是庾亮的儿子。 

      【译文】 
     孙兴公写了《庾公诔》,文中有很多寄托情谊的言辞。写好了,拿给庾 
道恩看。道恩看了,愤激地送还给他,说:“先父和您的交情本来没有达到 
这一步。” 
                                          ① 
       (49)王长史求东阳,抚军不用 。后疾笃,临终,抚军哀叹曰:“吾 
将负仲祖于此。”命用之。长史曰:“人言会稽王痴,真痴。” 
      【注释】 

…  14…

     ①王长史:王濛,字仲祖。按:这一则可与《政事)第21页对照。抚军:晋简文帝,登位前曾 

任抚军大将军,封会稽王。 

       【译文】 
     左长史王仲祖请求出任东阳太守,抚军不肯委任他。后来王仲祖病重, 
临去世时,抚军哀叹说:“我将会在这件事上对不起仲祖。”便下命令委任 
他。王冲祖说:“人们说会稽王痴心,确实痴心。” 
                                                                          ① 
       (50)刘简作桓宣武别驾,后为东曹参军,颇以刚直见疏 。尝听记, 
           ②                                                                ③ 
简都无言 。宣武问:“刘东曹何以不下意?”答曰:“会不能用。”宣武 
亦无怪色。 
       【注释】 

     ①刘简:字仲约。官至大司马参军。 

     ②听记:处理公文。记指公文、文件。 

     ③下意:表示意见。会:一定;终归。 

       【译文】 
     刘简在桓温手下任别驾,后来又任东曹参军,因为刚强正直,桓温相当 
疏远他。有一次处理公文,刘简一句话也不说。桓温问他:“刘东曹为什么 
不提出意见?”刘简回答说:“一定不会被采纳。”桓温听了,也没有一点 
责怪的脸色。 
                                                    ① 
       (51)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 。有相识小人贻其餐,肴案甚 
                ② 
盛,真长辞焉 。仲祖曰:“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 
        ③ 
与作缘 。” 
       【注释】 

     ①旰 (gàn):天色晚。 

     ②小人:晋代注重门第,士族阶层把府中吏役、老百姓等地位低的人都看成小人。肴案:菜肴。 

案,食盘。 

     ③作缘:打交道;交朋友。 

       【译文】 
     刘真长、王仲祖一起外出,天色晚了还没有吃饭。有个认识他们的吏役 
送来饭食给他们吃,菜肴很丰盛,刘真长辞谢了。王仲祖说:“暂且用来充 
饥吧,何苦推辞!”刘真长说:“绝不能跟小人打交道。” 
                                           ①                                         ② 
       (52)王脩龄尝在东山,甚贫乏 。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 。 
                                                                                   ③ 
却不肯取,直答语:“王脩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注释】 

     ①王脩龄:参看 《言语》第81则注①。东山:山名,在会稽郡,是隐居的地方。 

     ②陶胡奴:陶范,小名胡奴,陶侃的儿子。乌程:县名,即今浙江省吴兴县。 

     ③“王脩龄”句:王脩龄拒绝赠米,疑是出于门第之见。王、谢是士族,陶氏本出身寒门,虽 

有大功也不易脐于士族之列。 

       【译文】 
     王脩龄曾在东山隐居过一段时间,那时很贫困。陶胡奴当时任乌程县令, 
就运一船米去送给他。王脩龄推辞了,不肯收下,只是回话说:“王脩龄如 
果挨饿,自然会到谢仁祖那里要吃的,不需要陶胡奴的米。” 
                                                                       ① 
       (53)阮光禄赴山陵,至都,不往殷、刘许,过事便还 。诸人相与追 
                                                                 ② 
之。阮亦知时流必当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 。刘尹时为会稽, 
                                                               ③ 
乃叹曰:“我入,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旁 。伊便能捉杖打人, 

…  15…

不易。” 
       【注释】 

     ①阮光禄:阮裕,字思旷。参看 《德行)第32则注①。山陵:指帝王归山陵的葬礼。公元342 

年成帝死,葬于兴平陵,而阮裕家居会稽剡县,曾征召为侍中,不就,有隐居之志。闻成帝死,赴山 

陵。 

     ②遄 (chuan)疾:急速。方山:地名,在丹阳郡江宁县东。 

     ③为会稽:作“索会稽”,对。安石:谢安,字安石,是刘惔的妹婿,当时正在会稽东山隐居, 

故刘惔这样说。 

       【译文】 
     光禄大夫阮思旷前去参加晋成帝的葬礼,到京都时,没有去殷浩、刘惔 
家探望,事情完后就往回走。众友好知道了,一起去追赶他。阮思旷也知道 
这些名士一定会来追赶自己,便急速走了,一直走到方山,他们赶不上为止。 
丹阳尹刘惔当时正请求出任会稽太守,便叹息说:“我如果到会稽,要在靠 
近安石的小洲旁停船了,再不敢靠近思旷身旁。否则他就会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