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葛亮日记-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私房钱就够我们公司总部运转一年!这下刘总可发了。为此,公司放假一天,大宴三日。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是我对周瑜这一损招的评价,也是实际的结果。此事成后,刘总对我除了工作上的信任之外又多了几分亲密。连孙尚香见了我也总是殷勤备至,左一声诸葛先生,右一声孔明先生叫得我心里直发麻。
  刘总成婚过程中让我最郁闷的一件事是,我不得不掏了一个一万块钱的大红包做贺礼,肉疼。
  我的成功心得:要给老板“办实事”
  我并不是个天生的“媒婆”,但如果当一回“媒婆”能让老板高兴一回又何乐而不为呢?人在社会上做事决不像吟诗诵赋那样简单,他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在与老板的关系上,更主要的是办“实事”。
  其实像我这样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例子古己有之,秦朝的商鞅就是一个典型。商鞅以力主变法而闻名于史,可变法却并不是他原来的主张。当他来到秦国时,秦孝公正雄心勃勃地想要重振祖先的霸业,收复失去的国土,商鞅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引见,拜谒了孝公。一见面,他就大谈传说中的尧、舜这些帝王如何与百姓同甘共苦,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感化了百姓,从而达到天下大治这一套所谓的“帝道”。结果说得秦孝公直打瞌睡,一句也没听他的。事后并责备景监说:“你的那个客人,只会说一些大话来欺人,不值得一用。”景监埋怨商鞅,商鞅说:“我向国君进献了帝道,可他却不能领会。”五天以后,商鞅又一次去见秦孝公,将原来所谈的那一套加以修正,可还是不符合孝公的心意。景监又一次受到了孝公的指责,他对商鞅的怨气更大了。商鞅说:“我向国君推荐了夏、商、周三朝的治国之道,他还是接受不了,我希望国君再一次接见我!”商鞅又一次去见孝公,这一次谈得比较投机,但也没表示要任用他,只是对景监说:“你的这个客人还可以,我能同他谈得来!”商鞅说:“我向国君推荐了春秋五霸以武力强国的道理,国君有要用我的意思了,如果能再见我一次,我知道怎么去说服国君了!”当商鞅再一次向国君进言时,秦孝公听入了迷,不由得一次又一次将坐席向前移,一连说了好几天也没有听够。景监很奇怪,问道:“你说了些什么打动了国君,国君高兴得什么似的!”商鞅说:“我向国君进献帝道、王道,国君说那些事太久了,他等不及,我向国君进献强国之术,国君就特别高兴。”商鞅终于被秦孝公所重用,他便大行变法,使秦国很快富强起来。
  有趣的是,商鞅用来打动秦孝公的那一套强国之术,并不是他本人一贯信奉、矢志不移的政治理想,他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政治理想、信念的人,他仿佛像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货担里什么货色都有,买主需要什么,他就卖什么,卖不出去的货物就收起来。由于他能迅速投买主(上司)之所好,所以很快便飞黄腾达。
  诸葛锦囊:
  要把老板的个人大事纳入到公司的管理体系中来考虑。
  
… 2 业绩是自己的,光荣是老板的
  今天我派魏延以刘总的名义给奔波在销售一线的张飞送了几瓶茅台,张飞喜欢喝酒,曾多次因喝酒误事,但这次与张对垒,为抢占一个商场的鞋类柜台,曾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靠的就是酒劲儿,听说张飞拿到茅台后感动得痛哭流涕,大叫:还是大哥了解我呀。我希望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反应。这些年来,我跟随刘老板建功立业,不管立了多大的功劳,在老板面前我都保持一个谦恭的态度,为此,我为自己树立了这样一条原则:业绩自己去创,光荣属于老板。我尽力处处维护老板的高大形象,凡是收买人心的事,我都打着老板的旗号去做,让员工对老板感恩。刘老板也是个聪明人,对此心领神会,对我也就更加信赖。
  这次送酒给张飞,作为张飞的上司我也完全可以表现出自己对他的关爱,但远不如以老板的名义效果更好。他们亲如兄弟,这几瓶酒在张飞力战之后适时而至,能有效促进老张对老板的感情,这种感情使张飞更死心塌地的为公司效力,所以我说,比以我的名义或公司行为更能激励张飞的斗志。同时让他们兄弟俩清楚,我是尊重他们的亲密感情的。
  另外,在公司内部处理各种行政事务,涉及重大人事任命时,我都把老板放在前面,让大家时刻注意,在我诸葛亮之上,还有一个真正威权在握的老板。这样,虽然刘总平常不怎么过问公司的业务,但在员工眼里始终有着很高的威望,这一点,老板自己也能感觉到—我就是要让他感觉到。在对外宣传和交往中我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前些日子我们蜀汉公司隆重推出的那则形象广告就是我的创意。刘总虽然年过半百,但他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也就三十大几。更兼一表人才: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身,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能把孙尚香迷住,靠的就是中年成功人士特有的魅力和风采。我以刘总本人做公司形象代言人,在圈子里还引起不小的轰动呢。
  再比如,在屡次与东吴公司的交往中,我都首先强调老板的地位,维护老板的声望,在东吴老板孙权面前我几番大唱刘总的赞歌还令他颇为不爽。管他呢,老板的光荣,就是我的光荣。
  我的成功心得:老板(上司)眼中的理想下属
  在上司眼中,理想的下属普遍是这样的:
  (1) 身体健康,最好是十年也不病一天,因为经常请病假是不受欢迎的。
  (2) 准时上班,超时下班。上司一般喜欢在踏入公司时,即看见员工在埋头工作,下班踏出公司门口时,仍有员工在忙于工作,他心里自然产生一种安全感。
  (3) 聪明、举一反三的下属最受欢迎。
  (4) 积极而不具野心: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但上司偏偏希望下属能做到,唯有迫使下属隐藏其野心。
  (5) 技巧的奉承:太着急的奉承,不单侮辱了上司的智慧,而且还会令他对此人提高警觉。上司理想中的奉承是间接和有诚意的。
  (6) 誓死相随的情操:能充分满足上司的个人英雄主义。
  (7) 永不说“不”:上司对“不”字十分敏感。
  (8) 公私分明:绝不以私事为理由请假,也不带家庭烦恼上班。
  (9) 不夺光芒:懂得把功劳归于上司,才是奉承的高招,保证人人受益。
  (10) 又爱又畏:下午茶时间,不忘上司一份儿,平时表示关心,但仍保持上下之分。
  (11) 不在公司内乱搞男女关系:不适当的男女关系,往往会破坏办公室内的和谐,而且亦会令主管为难。以上十一大要素,实难以完全做到,只要有了其中五、六项,已算不错的。你也许奇怪,为什么上述十一项要素当中,没有一项是提及才能的?这不是说才能不被重视,而只是这一项通常已变成下属必须具备的条件。
  这是我多少年职业生涯中总结出来的不传之秘,别告诉别人噢。
  诸葛锦囊:
  战略上把老板当成衣食父母,战术上把老板想象成不共戴天的仇敌,这样才会不给他留下破绽,把光荣留给老板就是从这一出发点考虑问题的。
  
… 3 别让老板累着
  有这样的员工:老板忙东忙西、累死累活,他在旁边茶水一杯、报纸一张,优哉优哉;或者做事草率,得过且过,等着上司、老板给他擦屁股。有这样的老板:员工做什么事他都不放心,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亲自核查。这两种状况导致一个相同的结果:老板死做,员工傻坐,事情做死。我与刘总之所以成为一对声名远扬,深为业内人士及管理界朋友赞赏的黄金搭档,就是因为看到并规避了上述现象的弊端。刘总有气度做个甩手掌柜,乐得清闲;我呢一方面多方筹划,事情考虑得全面一点、细致一点,为老板多耽待点,另一方面不辞劳苦,能在我这里解决的一般不惊动老板,别让老板为琐事烦心。
  这么说吧,自从我走出茅庐跟随刘总,经过几次磨合,刘老板就养成一个习惯,也可以说是我们之间达成一种默契:每遇稍微重要点的事情,刘总的第一反应就是,孔明,你看这事怎么办?或者,你看着办好了。而我也总是精心谋划和布置,总能使事情有一个圆满结果,事前事后也总是向刘总讲清原委。
  这不,今天下午两点,东吴公司的鲁肃忽然来到我公司,要见我和刘总。刘总听完秘书的通报,扭头问我:“你认为鲁肃来干什么?”我说:“还能有什么事,肯定是讨论荆州公司的归属问题。”我用计取得荆州公司后,东吴的孙权、周瑜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什么荆州公司本该属于他们,赤壁之战他们是主力反让我们得了便宜等等。刘总问我:“鲁肃如果提起这事,我怎么回答呢?”我说:“他只要提起这事,你二话别说,只管放声大哭便了,剩下的就交给我好了。”刘总笑道:“呵呵,别的我可能不会,这哭我绝对擅长。”果然,鲁肃正为此事而来,刘总哭完以后抹抹泪陪坐一旁,我则借题发挥,巧与周旋,成功了结了这项公案。我想,让老板哭一下,总不会累着他吧。
  再拿赤壁之战前后,我们从一个“游击队”变成“正规军”,都是我披肝沥胆、精心谋划之后一力安排的后果。记得那天我与东吴公司谈完合作的事回来,刘总正眼巴巴等着我呢。我都没顾得上跟刘总说两句话,喝一口水,立即安排张飞、赵云、糜竺、糜芳、刘封以及关羽这一干人等,在东吴、曹魏两大公司正面交锋之时趁火打劫,取得了战略、战术上的双重胜利。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历史性的重大转折过程中,作为主要当事一方的刘总只是充当了一个看客的角色:主意是我拿的,细节是我安排的,险是我冒的,事情是我办的。
  但是,结果是属于老板的,我所做的这一切意义只在于:我给您打工,您别累着。我的成功心得:也别让老板闲着
  千万不要误解我“别让老板累着”的初衷和经历,那绝不意味着你可以超越他之上而为所欲为。“别让老板累着”是以老板“我是绝对的控制者”这样一种自我感觉为前提的,所以我还要特别说一说“别让老板闲着”的话题,即一定要给老板留有一定的空间。
  如何与老板(上司)相处,这确实是一门学问。如果掌握得好,不仅可以少受气,也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世之道。有些人惯用送礼之术,溜须拍马之技,其实这都是一种过的办法,还不如一个办法——工作上给自己的上司留一点空间。每个人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生活,身为上司者也不例外,你怕坐冷板凳,怕失掉工作,怕刮胡子,怕得不到信任,做你上司的人其实也和你一样,只不过他所担心害怕的与你不大相同。如果你能力不好,他怕事情做不好而让他承担最终后果;如果你能力太强、事事出众,他又怕管不住你,动摇他的领导权威,更怕你抢了他的位置。
  因此,如要你能力太强,当上司的会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会打击你,挑你的毛病,搁置你的计划,阻隔你向上沟通,甚至恶意挑拨你和其他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