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为王-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东一顿侃侃而谈,听得在座的这些位都呆若木鸡,他列举的史实每一件都论证了他的结论,这自然不是他现在想出来了,在军事教材里,千锤百炼、引经据典都明明白白写着呢,他吃这行饭的,自然是清楚明白的很,他就差点想弄个视频教案,那才叫讲解清晰来的。

众人听的十分投入,罗东说完之后,都低头思考一番,赵瑗算起来也是年轻气盛,听了之后马上就有了想法,抬头问道:“罗将军,前朝多次北伐,也都是计划周密,却终告失败,不知道将军有何计划告我!”

罗东自然有计划可说,不过他明白,现在不是说这计划的时候,毕竟现在赵瑗只是个皇子,今天前面这些分析,都是对历史的总结,若是提出自己的日后战略,难保不会有人泄露出去,轻则影响自己日后计划,重则说不准给朝中某些人挑了刺对付自己,毕竟当朝皇帝可没打算和金国对着干。

他想了想,说道,“殿下,此等军国大事,我不便多言,不过我却有计划,假以时日,待我完善之后,再送呈殿下,可否!”

赵瑗看了看罗东,见他不在继续说这议题,想了想也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他看了眼史浩和陈俊卿,两人都朝他点点头,于是话题一转,问道:“罗将军,小王与你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今日找你来,那是另有其事,金使施宜生暗送史学士的藏头诗,你有何看法?”

罗东站起来,应道:“殿下,此事我以为千真万确,我们在山东之地与金兵交战,得到的消息也多应证此事,我以为,此事我军当早过准备,金国人开战历来不会先知会我朝,应当早做防备。”

他心中好笑,施宜生的这段历史被后世改编为《北风紧》的名剧,自然是千真万确,当然戏剧中的结局和历史差的蛮大的,那是观众的需要,只要稍有常识,以海陵王完颜亮的性格,谁跑去告诉他,你的老底给咱泄了,岂会给你善终,事实上,施宜生最后是被海陵王烹死的,就是放锅里煮了……

赵瑗点点头,又赞赏了罗东几句,让他先退下,然后转头问旁边的史浩,“老师,你看这罗东如何?”

史浩现在也不过五十来岁,不过他在朝日久,又是皇帝赵构的同龄人,和赵构倒是关系密切。他微微一笑,看了看赵瑗,说道:“殿下,你想必早有定论了吧,又何必在问我这老头子呢?”

“老师,小王也是很惊讶,这罗东实在有些太特立了,我想向父皇推荐此人,就怕他是个赵括之才!”

旁边韩元吉起身说道:“殿下,这罗东领兵的能力,我私下已经训问过淮南路指挥使李宝之子李公佐,据他说,在淮南军中百人对战演练中,这罗东轻松击败了淮南军名将蒋平!山东所奏战报中,罗东也在与密州骑兵交锋中,以三千步兵力克对方三千铁骑,斩首过千!”

这下连史浩和陈俊卿也满脸意外的表情,史浩想了想,说道:“殿下,看来我大宋又多一员大将之才了,这举荐之事,就由我来吧,殿下,你还是谨记那几个字,韬光养晦!”

罗东离开之时,他看到门前大道的前方也是一座占地宽阔的府邸,他自然不知道,此时身后的普安郡王府内在商议给他加官,而面前这座府邸里也聚集好几个人,正在议论的事情却与他有些关系。

府邸内,坐在上首的是一个圆脸和气的青年男子,他穿着一身做工精良的紫色蟒袍,这位正是当今皇帝赵构的养子赵琢,封号是恩平郡王,他颇得宫中韦太后的喜欢,平日里常进宫陪伴太后。

在他的下首,坐着两位文官打扮的大臣,都是紫色官袍,显然都是四品以上大员,另有一位是绯色官袍的官员在下首坐着,另外两个幕僚在他右侧坐着。

恩平郡王赵琢自然是日后皇帝的有力竞争者,他得皇太后喜欢,而且秦桧一系的势力虽然这两年实力大损,不过汤思退还在,他们都是赵琢的暗支持者,众人都知道普安郡王是主战的,与秦桧一系当年可是矛盾不小,自然恩平郡王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

赵琢双眼有些浮肿,昨日带着王妃和女儿进宫陪了皇太后一天,晚上他可没闲着,自己的幕僚孔达尤帮他物色了几个歌女,结果一晚连御数女,自然是颇为疲劳,若非兵部尚书于安来找他,他可要好好休息一番。

“于尚书,今天有什么事情嘛?”赵琢打了个哈欠,看了看于安问道。

于安倒是挺郁闷的,自己今天要说的事情,可是好几天前就跟这位王爷说过了,他倒好直接都忘记到脑后了,不过这话他可不会直说,忙起身说道:“殿下,前几日,朝中因为金国备战之事争论不停,汤相拟定了几项应对之策,我已经做好条陈,请殿下择机面呈皇上,都是沿江各路备战、囤粮之策,必定能得到皇上的赞许。”

恩平王赵琢总算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忙点头答应,收下于安的条陈后,答应看过后立刻找个机会去跟皇帝说。

旁边一个绯色官袍的转头向赵琢禀告道,“殿下,此番朝中关于战事的争论都由一人而起,通奉大夫李若谷有奏章弹劾这沂州军的副将罗东!”

说话的是御史台黄有源,这也是皇帝赵构指派给恩平郡王赵琢的授业老师之一,另一个是宝文阁大学士叶义问,此时也端坐在旁。

这也是一个奇怪的组合,话说叶义问也是朝中元老,秦桧在位之时,叶义问多次上奏参劾他,不过结果自然在意料之中,叶义问被罢官回乡,秦桧死后,他这位喜欢参劾秦桧的地方官员立刻被赵构下诏提到临安府为官,现在已经是朝中三品大员。

好笑的是,汤思退这一系关系密切的恩平郡王,赵构却让一个秦桧对头来当老师,其中奥妙自然只有赵构才知道。

听到黄有源的话,赵琢有些好奇,看着旁边的于安,问道:“于尚书,这李若谷为何参劾这完全跟他没利害关系的一个军将?”

“这事……我也是听吏部何侍郎说的,据说这罗东在华亭市舶司购买货物,与李若谷有些厉害冲突?”

“这军中利用便利倒卖货物,早就有之,以这理由参劾,似乎没什么作用吧!”赵琢虽然是逍遥皇子,不过这种官场秘闻他可了解不少。

“殿下,李若谷还参劾这罗东私通军将、行事跋扈,看来是有备而来!此事与沂州军说报军情颇有联系,皇上对于这南渡之将历来不甚信任,我看这次也不例外的!”

“……”赵琢听了,还没想明白。

旁边叶义问终于说话了,“殿下,老臣有话,可否私下谈谈”。

赵琢对于自己个这个老师那是自然信服的很,这叶义问几十年官场经验,那对朝中事务的拿捏十分到位,凡事都能分析个透彻清晰,当下两人转到屏风后。

叶义问低声说道:“殿下,这罗东只是个七品的军将,但这关系到朝廷对金国的方略,我们当从中取利,以老臣之见,现在两国交战的话,谁也无法获得决定性的大胜,而若是我军小败,陛下册立太子之时则会偏向于你,若是我军胜,则会偏向普安王!”

“老师的意思是……”赵琢一脸糊涂的神情。

看到这位殿下如此懵懂,叶义问也颇为郁闷,解释道:“若在朝堂上提起,我们可暗中助之,此番山东的消息,我看十有八九是准确的,你择机献防御金国的方略,这求存之道,一定要有求存的方略,靖康之难,前车之鉴,皇上对你的方略一定会喜欢的,而若是罗东获罪,这也就体现出皇帝的意思,朝中各派势力都会转而拥戴殿下!”

“老师是让我以这个机会献防御方略,那我们以那个由头来参劾这罗东?”赵琢又打了个哈欠,这睡眠不足,大脑缺氧,练脑筋都不好使唤了。

第179章 猛将传说

叶义问翻了翻白眼,继续说道,“殿下,哪些不痛不痒的参劾都没什么作用的,不过这私通军将倒是个重罪,我们就从参劾这条,即便有人保他,也让陛下对他的消息会有所怀疑的!”

恩平郡王赵琢连连点头,两人返回屋内继续议事。

罗东今日这通发挥自我感觉良好,回到住的宅子后,杨毅跑来报告,说是赵紫真让他回来了马上去她那里。

到里内屋,赵紫真正在来回走动,看到罗东后,一脸焦急的神情才缓了下来。

“紫真,出什么事情了,看你都急成这样啦?”罗东显然有些意外,赵紫真历来也是沉稳的人,定然是有大事发生。

赵紫真拿出两封信来,说道:“瑶妹妹那里送来消息了,孙秀组织的第一船货物已经运抵日照港口,还从日照带来了史观清的紧急消息!”

罗东接过来信,拿出来一看,才知道山东确实出大事了,十天前,山东各州府都开始整顿兵马,何六子费了很大力气,才从密州打听到消息,海陵帝完颜亮因为山东义军始终未能平息,而且各州府又爆发了小规模的义军起义,所以特令御前护卫完颜普连率众到山东督战。

日照已经召开了包括军中骨干和史观清三书办在内的紧急会议,除了加强密州、海州方向的消息侦查外,调陡山山寨兵马入驻日照,而辎重一营、二营都按照罗东临走时的要求,加快的新兵的招募,对于训练更是抓的紧了。

张山的辎重一营已经扩编到1800人,常峰带领的二营也扩编到1700人,陡山何方的三营人数也膨胀到了1200人,不过多数都是新兵,骑兵队人数没有变化,还是600人,而罗东的中军现在由林云开指挥者,暂时没有扩编,还是2500人,而日照护村队的人员总数减少到700人,这意味着日照方面可以补充的战斗兵源已经基本达到极限。

罗东的直属军队已经达到8000多人,其中预计能投入战斗的兵马在6600人左右,不过因为快速扩张,信中史观清汇总了诸将的担心,这战斗力下降肯定是明显的,而且更要命的是武器装备的匮乏,武器还能解决,这甲胄可是个大问题。

淮南东路李宝提供的那两千套甲胄,部分已经运抵了日照,这解决了很大的难题,不过缺口还是很大,日照的工匠营根本没法生产甲胄,光长枪的需求,就用光了所有的产能。

里面还有何六子送来的消息,沂南周围的沂州、莒州、泰安州、益都府的金兵已经全面动员起来了,他预测半个月内,沂南的战事估计就会爆发,这也是赵紫真特别着急的原因。

还有半个月,罗东算计了一下,自己在临安府最多还能呆上七八天。打开另一封信,是颜瑶这边发出来了,罗氏商铺在华亭显然开的颇为顺利,这边的消息倒是十分的让人振奋,采购货物的进展顺利。

最让罗东满意的是,老狐狸陈夋这回绝对是上路的,一次性替罗东招募了四名船老大,500名船员,加上在华亭招募的船员,孙秀在信中保证在下旬就能让船队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运输,目前已经购入了四艘大海船,这可都是4000料以上的大海船,运送的物资那绝对是惊人的。

孙秀信中提到的另一件大事,更让罗东满意,华亭外刘沙岛上的庄园和码头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虽然罗氏商铺给的工钱都不错,不过工匠的招募进度一般,由于陈夋在招募船员方面的效率,招募工匠的活也被再次委派给了他。

罗东和赵紫真商议了一下,决定尽快了解临安府的事务,山东的战事一起,日照作为在外的一支偏师,势必是波及,而密州方面,上回吃了小亏之后,一直没有动静,这也是一个隐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