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新证-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继善,字元长,号望山,满洲镶黄旗人,尹泰子,初为怡亲王记室。《永宪录》卷四言〃 九年继善督理两江总督,又协理江宁将军,总理两淮盐政,巡抚兼河务如故。信任之专,与田、李相埒。两淮盐政此后主其事于督臣,而继善莅事,洁己奉公,称贤能焉。继调云贵,内拜尚书,又回两江,乾隆十三年以病再回尚书,因用兵金川,又督陕甘,十六年,再回两江。可谓敭历半天下,而年已老矣。〃 然其后又四督两江。女嫁皇八子永璇。平生〃 爱才好士〃 ,自亦能诗,主持东南〃 风雅〃 ,足为曹寅之继。则其日后闻寅之后代有如雪芹者,招致幕府,固不足异矣。

十一月,册封纯妃苏氏、娴妃那拉氏为贵妃,愉嫔海氏为愉妃,贵人魏佳氏为令嫔。

一七四六乾隆十一年丙寅曹雪芹二十三岁。

敦敏十八岁,敦诚十三岁,皆从叔恒仁(月山)学诗。谒始祖英王(阿济格)墓。

本年七月,皇八子永璇生。

八月,驳御史周礼奏请将户部侍郎李元亮开缺守制。

有云:〃 乃周礼奏称李元亮虽属旗员,究不与满洲并论。不知汉军百年以来,与满洲无异,即有事故,亦皆遵百日成服之制,过期即照旧任事。〃 二十七日瀛台宴王公及近支宗室,二十八日宴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并赋诗〃 以效赓扬喜起之风〃。九月,饬宗室命名不得僭用内廷拟定字。

大学士伯张廷玉议驳编修杨述曾论更新科举旧制,从之。

十一月,谕浙江巡抚常安,所奏杭、嘉、湖三府桑树生蚕作茧,曰〃 此范成大诗所谓野茧可缫者也,汝特未之知耳。〃 按《红楼梦》所写贾府清客亦知有〃范石湖《田家》之咏〃 ,乃取以点缀园林焉。封建统治阶级之议论〃 田家〃 ,大都类此。

一七四八乾隆十三年戊辰曹雪芹二十五岁。

十一月,福彭卒,年四十一。

按至此曹家亲戚亦皆就衰落。

敦敏二十岁。敦诚十五岁,出继于宁仁(已故)。时从堂弟宜孙(贻谋)九岁,与同家塾。(明年,诚娶和邦额长女钮祜禄氏,年十七)本年四月,更定清字避庙讳例。

谕云:〃 我朝凡遇列祖庙讳,清、汉字概行敬避,……但汉字较多,避写尚易;清字无几,如同汉字一体避写,难得本音之字,不得不另用音声相似者,以至去本音太远,不能成文。……嗣后缮写清字,如遇人名以及二字相连者,仍行避写外,若独遇一字,仍用原字,不必避写。〃 按由此亦可推知何以曹宣之名在内务府满文档中皆作〃 曹荃〃 之音。

翰林院奏〃 大行皇后册文〃 内,满字将〃 皇妣〃 翻为〃 先太后〃 ,阿克敦革职交刑部问罪。

按由此可知清代档案之满文本时有讹谬。

五月,命尹继善赴苏州审理〃 刁民〃 因米价腾贵〃 聚众哄闹〃 一案。

其谕有云:〃 (署江苏巡抚)安宁并无办理不善之处,无庸交部议处。……法纪所在,不容假借,奸民敢于肆横,则其咎在民而不在官,初非严于百姓而宽于安宁也。〃 六月,谕诸王满洲大臣等,数大阿哥不孝之罪,三阿哥〃 年已十四,全无知识〃。其谕有云:〃 ……此二人断不能继统处,王大臣等其共知之。……伊等如此不孝,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杀伊等。……大阿哥系朕长子,三阿哥年亦稍长,如果安静守分,日后总可膺王贝勒之封。第恐彼时伊等或自谓已居王位,或谓已为贝勒,复萌希冀之想。须知此一位但可传一人,不可分传数人,若不自量,各怀异意,日后必至弟兄相杀而后止。与其令伊等弟兄相杀,不如朕为父者杀之。伊等若敢于朕前微露端倪,朕必照今日之旨显揭其不孝之罪,即行正法。〃 七月,饬八旗前锋护军训练云梯兵。

按香山健锐营之建立,由此起也。

阿里衮奏山东连年饥馑,穷民艰于口食,共谋抢夺,已有五十二案。

其谕乃云:〃 东省……民情凶悍,亦易为盗。〃〃若再将抢夺案件从宽办理,奸民肆无忌惮,何所底止!阿里衮所奏大概不过为地务处分起见,所见甚小。……〃 此恐人民起义造反也。

闰七月,江南总督周学健以〃 孝贤皇后大事〃 二十七日甫毕即已剃头,〃 丧心悖逆〃 ,拏解刑部治罪,总督尹继善革职留任。

按尹继善因此被斥为〃 满洲之托名科目、好名无耻之徒〃。九月,以尹继善为两广总督。十月,召来京。

十一月,平郡王福彭卒,遣大阿哥茶酒往奠,辍朝二日,致祭二次,建碑。

按福彭卒年四十一。有印曰〃 葵心书屋〃。一七五二乾隆十七年壬申曹雪芹二十九岁。《石头记》既已撰成,至是脂砚斋为之首次评阅。

综合甲戌、庚辰二脂本文内朱批,知在雪芹生前,已至少经有五次批阅,其情形大概如下:某某乾隆某年首评甲戌乾隆十九年重评——甲戌本明叙:〃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丙子乾隆廿一年三评——庚辰本有记云:〃 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 即三评。

庚辰乾隆廿五年四评——己卯、庚辰二本明题:〃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又分题〃 己卯冬月定本〃 、〃 庚辰秋定本〃 等字样。

壬午乾隆廿七年五评——庚辰本内批语有壬午年月日者共四十二条,实即五次评阅。

由上表可见每次评阅相去约有二三年之久。故由甲戌重评,上推首次评阅,约当本年,时《石头记》大体毕具,前四十回或已传抄问世。揆其年月当不出此一二年内。参看第九章第一节。

敦敏二十四岁。敦诚十九岁,其宗学业师黄克显赴知岳池显任。

按黄克显至癸未内升主事,在敦氏集中年月班班可考,核以《岳池县志》,若合符契。足证敦集编年之确,黄克显为宋诗人庭坚之后,能诗,其任知县,即由举贡任官学教习三年外用之例也。

本年三月,将太宗训谕满人骑射之言刊石于紫禁箭亭御园引见楼及侍卫教场八旗教场。

其谕末云:〃 俾我后世子孙臣庶咸知满洲旧制,敬谨遵行,学习骑射,娴熟国语,敦崇醇朴,屏去浮华,毋或稍有怠惰,式克钦承彝训,冀亿万世子孙共享无疆之庥焉。〃 四月,温台属县〃 奸民〃 强抢米石,命重惩以〃 禁遏刁风〃。湖广奏罗田县〃 奸民〃 马朝柱等勾众为匪。馀党散布四川峨嵋、山西洋寨,及江南桐城、太湖、亳州,河南汴梁等处。

九月,召尹继善来京,以庄有恭署两江总督。

十月,赐秦大士等二百四十一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按秦大士,亦题《幽篁图》者之一也。

一七五四乾隆十九年甲戌曹雪芹三十一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今有残本十六回存,通称甲戌本。虽过录之时间稍晚,主体大致仍在。

本年正月,停止沙汰僧道。

以各省年终所奏报裁汰数字,不过具文,裁后令其归农,无馀田与之,不免无藉为匪,有名无实,甚属无谓,不必袭〃 复古辟邪〃 之迹也。

三月,命各省驻防汉军,亦照京城汉军,听其散处为民。

其谕略云:〃 八旗奴仆,受国家之恩,百有馀年,迩来生齿日繁,不得不酌为办理,是以经朕降旨,将京城八旗汉军人等,听其散处,愿为民者,准其为民。见在遵照办理。至各省驻防汉军人等,并未办及,亦应照此办理,令其各得生计,所遗之缺,将京城满洲派往,而京城满洲亦得稍为疏通矣。……〃 按自乾隆七、八年为始,将八旗汉军,准许出旗为民,文官自同知以下,武职自守备以下,皆听自便。至是,复将京城及各省汉军划出旗外,令其〃 散处经营〃。此为清代史上一极为特殊之措施,而言清史者绝少提及。此亦不可纯作民族关系问题理解,实为阶级分化之反映。

凡言〃 八旗汉军〃 ,本不包内务府汉姓皇家世仆而言,但至乾隆时期,內务府旗汉姓人与八旗汉军之间,分别已逐渐模糊,一般人不知区辨,即称呼亦日益混淆。此种功令之〃 精神〃 ,恐亦不能不波及于内务府人员。或疑曹雪芹隶内府籍,何以能得自便而散处山村?其来由应从此根寻。雪芹移居,岂其亦与出旗为民有关欤?虽无明文可证,而自其行迹观之,庐结郊西,已不复为封建主及统治集团服役,似属明显。此功令之时间与其移居之时间亦实相密迩,深可注意者也。闰四月,册封贵人戴佳氏为忻嫔。

九月,盛京礼部侍郎世臣办理陵寝不竭诚敬,得罪,革职发黑龙江效力。并揭其许句,以为〃 炯鉴〃。谕谓世臣为〃 专司大员〃〃满洲世仆〃 ,〃 殊失满洲臣仆敬事之意。〃 寻复谕云:〃 盛京为我朝龙兴重地,自定鼎以来,设立五部侍郎及奉天尹丞等官,分理庶政,教养旗民,责任綦重。且距京师仅千有馀里,方今天下一家,即在汉人中,犹不应稍存择地之见,况满洲世仆,岂可遂忘根本。世臣本属庸材,粗通腐文,徒以资深,擢用至盛京礼部侍郎,乃其诗稿中至有' 霜侵鬓朽叹途穷' 之句,几自拟于苏轼之谪黄州!(不)自思以彼其品其学,与苏轼执鞭,将唾而箠之!且卿贰崇阶,有何' 途穷' 之叹?又云' 秋色招人懒上朝'。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乃以疏懒鸣高,其何以为庶寮表率?又云'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独不思盛京固我丰沛旧乡耶?世臣居心不可问如此。则昨之革职发遣,尚属轻典。夫纵情诗酒。。。。,最为居官恶习。以满员而官盛京,尚抑郁无聊,形诸吟咏,则从前汉人之以出关为畏途,又不足怪矣。此地风俗素醇,甚恐为此辈所坏。嗣后盛京各官当深以此为戒。其有不思敬供厥职,妄以诗酒陶情。。。。。。,废乃公事者,朕必重治共罪,可将此旨各书一通,悬之公署,令触目警心,永垂炯鉴。〃 按乾隆文字狱,世皆习言之,以治清史者无不道及也。然文字狱者,应专指著史撰文,或触〃 夷夏〃 之忌,或谤朝政之非,所谓〃 悖逆〃 者耳。此等常兴大狱,瓜蔓株连,牵累师友,戮及枯骨,宜谓之文字狱。至乾隆最恶满人沾染汉习,诗酒寓托,牢骚不平,是为又一范围,史家每每混称,不加阐释,则失治史之职矣。八旗满洲,以诗酒为〃 不肖〃 之行径,敢以此自鸣自高者,必遭罪谴。必明此义,然后知曹雪芹及其交游朋辈如敦敏、敦诚、张宜泉等,皆以诗酒为命,自今视之,毋乃无聊,而在当时,则又自有其历史意义。自世臣之例出,〃 满洲世仆〃 ,岂复有敢昌言诗酒者,敦诚独谓雪芹〃诗胆如铁〃 ,其情可以想见矣。参看乾隆四十年条下引《雪桥诗话》。

十一月,谕军机大臣等,各省怡贤亲王祠,设立已久,后浙江等省有改为关帝庙者,所办甚是,各省俱宜照此而行。

按此时之怡亲王,地位大不同于雍正时矣,原因可看乾隆四年一大事故。将怡王祠改为神庙,又命〃 此亦无关政要,不必张扬,行所无事可耳。〃 盖恐引起议论也。

一七五六乾隆二十一年丙子曹雪芹三十三岁。此时似已移居京西山村,啜饘粥,但犹傲兀,时复纵酒赋诗。力撰《石头记》不辍。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页二七一寅子睿囱┣鄹福嗔欤恃┣凵谀暇!赫辏卸任,雪芹亦归北京,……然不知何因,是后曹氏似遭巨变,家顿落,雪芹至中年,乃至贫居西郊,啜饘粥,但犹傲兀,时复纵酒赋诗,而作《石头记》盖亦此际。

按鲁迅先生所叙,实为得要。敦敏《赠芹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