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时代-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陈华占领成都的消息传来,北集团军的四支部队还未拢到一起,因为距离最远的第4镇第7协及其炮标还未走到河南。按理说,作为北集团军的统制,吴禄贞应该敦促各部迅速向自己靠拢;但是,先期与第6镇第12协一起到达河南的吴禄贞却来了个不理不问。即便清廷来电询问,吴禄贞要么回电语焉不详,要么懒得回电。

原因非常简单,吴禄贞是民党的一分子,早在1898年吴禄贞在日本留学时,就曾组织励志会,后又加入兴中会;1903年与黄兴、宋教仁等在湖南组织华兴会,并制定了湖南起义计划。

“统制大人,怎么不走了?”队伍已经停了两天,12协的协统张联棻问道。

“对了,馥卿,你既然来了,帮我分析一下,我们这次对陈华的会剿胜算有多大?”吴禄贞其实是想探一探张联棻的态度。

馥卿是张联棻的字。

“统制大人,这可不好说,我的感觉是前景不太好。”张联棻曾作第6镇的正参谋官,并不是一个只会带兵的人。

“我这是在等第7协的陈光远,等他来了,我们三人要商量一个方案出来。否则,我们这一行恐怕是凶多吉少了。”试探了一下的吴禄贞又缩了回来。

与此同时,东集团军统帅第9镇统制徐绍桢也像吴禄贞一样,虽然徐绍桢不能像吴禄贞那样停在河南不走,但徐绍桢每天只走二十里地就要求安营扎寨,其理由依然是“研究军情”。

三路大军中惟一行动很快的是南集团军,南集团军主要力量就是新军第19镇,其统制钟麟与前面两人不一样,原原来的历史上,吴禄贞在武昌起义后是反了的,徐绍桢在柏文蔚的劝告下也举起过义旗,说明这两人对清廷根本就不忠心,但是这个钟麟同却是一个十足的顽固分子。

但是,钟麟同能够阻挡时代的步伐吗?

西元1911年8月18日,湖南民党人物焦达峰、陈作新等人发动新军与会党,通电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长沙,宣布独立,建立“湖南军政府”。

次日,陕西民党人物梅景久等联合会党、新军力量,迅速占领西安,建立“陕西军政府”!

革命潮流势不可挡!

当湖南、陕西“独立”的消息传到广州时,孙、黄二人也刚下船不久。

“克强,我想过了,如果我们再不联络革命同志迅速举起革命大旗,我想,我们就不配作一个革命者了!”孙看着酒店外死气沉沉的天空,似有所指地说道。

“先生,今天晚上,就有革命同志来拜会我们。”黄其实也很着急。

在某种意义上,这两人也属于很纯粹的革命者,但是,在革命运动中落伍了,这却是他们不能原谅自己的。

“都督,都督,你真是料事如神,湖南反了,陕西也反了……”武刚带着袁福、包惠、陈百胜三个“整编委员”兴奋地跑到陈华的办公室。

PS:今日第二更。请朋友们继续支持千殇。

第110章 真的很诡异1(求票……)

陈华看了四人一眼,指了指会客区的椅子,“坐吧。”

“谢都督。”这四人,都是陈华第一批弟子里面的杰出代表,此前,他们四人都是称陈华为“教官”的,但是,自从朱庆澜提过一次建议后,这些人就改口了。

“对于湖南、陕西的事,你们有什么看法?”陈华问道。

“吾道不孤。”

“朝廷快没了。”

“我们应趁机多占地盘。”

“乱了。”

陈华没想到,叫四人发表看法,四人竟然毫不客气,只是,四人所看的角度都有所不同,或多或少地也体现出了他们某一方面的水平。

“你们的看法不错。我们的当务之急,并不是急于抢占地盘,而是对现有地盘的巩固。最近,我想召开几次会议,把我的想法系统地给大家讲一讲。你们觉得如何?”

“都督,我们的队伍扩大了,思想也应该统一。”武刚想了想,说道。

“你们,听说什么了?”陈华问道。其实,陈华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他这么问,主要是看几人敏感不敏感。

“我们听到的可多了,有人认为革命成功了,自己对革命有功,该升官发财了;有人在热议清廷灭亡后,应该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譬如立宪党人就到处鼓吹说应该保留皇位,搞那个什么君主立宪,而民党的人与他们针锋相对,坚决反对再保留皇位,应该实行民主制度。”武刚看了看与他同来的三人,说道。显然,这些消息四人都是知道的。

……#……

西元1911年8月20日夜,广州某民宅。约十余名新军低层军官齐聚一起,正在饮酒作乐。如果能听到他们的说话声,就会知道,这伙军官原来是有人过生日,他们正在搞生日聚会呢。

但是,从门角处隐藏着的双岗以及远处不时行走的士兵来看,这次聚会似乎不同寻常。

果然,到了晚上10点,又有四人悄然进入了这幢民宅,而此前的喧闹也开始变得轻言细语,从门前经过的人,再怎么听也听不见了。

“孙先生好,黄先生好。”这些军官,都曾留学过日本,而且是孙、黄二人发展起来的会员。

“各位,坐。我们长话短说,四川、湖南、陕西起义的成功,清廷已如热锅上的蚂蚁,我们应该给他们加一把火,你们准备得如何?如果起事,会不会失败?”孙问道。

说起来,这广州也属于民党势力集中的地区之一,就在今年就搞了两次起义,包括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但都失败了。

“报告孙先生、黄先生,这次,我们联络的同志很多,而且,此时的高层似乎也有松动,起义是一定会成功的。”

“好。你们什么时间能够发动?”黄问道。

“随时可以发动。”

黄看了看手腕上的表,“今晚12点,是否来得及?”

十几个军官互相看了看,先是有些疑惑,后又突然兴奋起来,“保证完成任务!”十多个人全部站起来,欢送孙先生和黄先生离去。

从深夜零时起,广州开始陷入枪炮声之中,直到天亮,枪炮声才渐渐平息。

西元1911年8月21日中午12点,孙、黄向全国通电:广州已经被革命的新军所控制,广州宣布独立,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欢迎各独立省份派代表前来广州共商国是。

如果说,四川、湖南、陕西的“独立”是忍无可忍,那么广东的“独立”就像一根导火索,一下子点燃了华夏大地的熊熊烈火。

西元1911年8月22日,湖北陆军小学总办张振武,联合新军第8镇工程第8营及第8镇炮兵第8标中下级军官和士兵300余人发动起义,他们第一个目标就是攻打军火库,准备拿到下军火库后再攻打总督府。谁知,军火库守军一看是起义同志军,根本用不着他们攻打,而是立即起义,变成了同志军!

就这样,张振武的队伍越滚越大,大得超乎他的意料,最后起义成功时,竟然有5000余名新军士兵参加了武昌起义。

同日,与历史上一样,驻福建新军第10镇统制孙道仁在第20协协统许崇智,第40协协统林肇民、炮营管带萧奇斌的劝说下,发动福州起义,宣布福建独立。

同日,新军第21镇第41协第81标标统朱瑞在杭州上动起义,杭州光复。

同日,驻山西的新军43协68标标统阎锡山在太原发动起义,宣布山西独立,自任山西都督……

西元1911年8月24日,云南昭通。此地距离会剿大军南集团军会聚地点四川泸州不过150公里,钟麟同率领的陆军第19镇在这里暂歇。

钟麟同虽然属于保皇派,守旧又反动,对于“会剿”四川极其热心,但是其人也并不是没脑子,看到北集团军、东集团军都裹脚不前的样子,他自然不能一支部队冲到四川去送死,但钟麟同的小心,让他再也踏不进四川一步。

让我们看看新军十九镇有哪些人,就知道钟麟同为何踏不进四川一步了。新军19镇总参议靳云鹏,第37协协统蔡锷,第74标标统罗佩金,第74标一营管带唐继尧,第74标二营管带刘存厚,第74标二营左队司务长(排长)朱玉阶,第74标二营哨官武士英,第74标三营管带雷飙,炮兵第19标三营管带谢汝翼……

是日晚,第37协驻地某营房,蔡锷端坐主位,看着一众手下,皱眉思考着。因为唐继尧、罗佩金等人刚才提出了一个主张:抓捕钟麟同,立即宣布云南独立。

蔡锷是革命者,但蔡锷并不是一个鲁莽的革命者,他在分析彼此的力量,仅仅是自己手下两个标统,其中第73标标统丁锦就反对革命,要想革命成功,首先得将丁锦抓起来。至于第38协协统曲同丰,也有革命倾向,应该可以成为同盟军。

“罗佩金,你立即带人控制丁锦及其手下,唐继尧,你与我一同去见曲协统。”蔡锷觉得,在新军19镇,革命力量强过反革命力量,赵义应该可以成功!

在历史上,蔡锷应该重阳节那天在昆明宣布起义,而曲同丰在大理宣布起义,因为陈华这只蝴蝶,这两次起义合并成了昭通起义。

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南方大部分省份宣布独立,这在所有革命者预料之中,但是,就在云南起义的第二天即西元1911年8月25日上午10点,袁世凯突然在北京发布通电,宣布推翻清廷,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时电邀全国各界人士共聚北京,商讨建国大略。

PS:新的一周到来了,千殇努力码字。朋友们,请继续支持千殇。

第111章 真的很诡异2(求推荐收藏)

袁氏通电,顿时跌落一地眼镜!

谁不知道袁世凯,是清廷最忠实的狗;谁不知道袁世凯,深受老妖婆的恩宠;谁不知道袁世凯,镇压起革命党来毫不手软?

这样的人,突然之间也起来革清廷之命了!

不只是孙、黄等民党的人想不通,就是陈华这个见多识广的穿越者也想不通。在更多的民党份子眼中,袁世凯,绝对是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或许,袁世凯,除了能篡夺革命果实之外,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主动革命者了?

两个小时后,清廷退位通电,证实了袁世凯通电属实。人们的怀疑情绪,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更加高涨。

因为人们看不懂了,看不懂的不仅仅是袁世凯的通电和清廷的退位,而是在南方和北方,同时出现了两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于革命者来说,到底是听谁的好?!是否意味着,在清廷退位之后,华夏民族将出现南北分离,如果再加上四川的那个谁也不听的“军政府”,这华夏民族岂不是要陷入汉末的三国时代?

华夏之未来是否三国时代,此时不得而知,但袁世凯的突然雄起确实事出有因。

李鸿章在晚年时自嘲为清廷的“裱糊匠”,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袁世凯则是典型的投机者。纵观袁世发迹历史,除了被摄政王载沣以“足疾”之理由摆了一道之外,袁的一生都堪称顺利,手下的被人称之为北洋的“龙虎狗”对其都非常忠诚,袁世凯之所以如此之能,还是得益于其政治智慧。在清末,袁世凯的智慧只有后来有一个人可以相比,那就是山西的阎锡山“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袁对于民党等革命者,要杀,因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不杀绝,因为袁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包括起义、饥民闹事、土匪横行等,都是袁世凯独掌大权的“支撑”。

也许,人们可以从曾国藩、李鸿章身上看到一点点他们对清廷的“忠”,但是,从袁世凯的身上绝对看不到这个字。曾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