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下神坛的智者:诸葛亮成长之谜(选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徽故意连连摇头:“我可不认识刘玄德,你不要又给我安排什么事情做。”
  黄承彦一本正经地说:“怎么是我给你安排呢?你自己已经在安排。至于认识与不认识不过是一字之差,见一面不就可以减少一个不字了嘛。”司马徽点头同意。

  诸葛亮自编自演三顾茅庐(2)

  诸葛亮说:“我看刘玄德还没有意识到身边无人。他大约还认为自己身边有文臣,有武将,人才济济,完全可以依靠现在他身边的人马驰骋天下,创建伟业的。所以我还是想继续留在隆中,钻研战法,完善八阵图。”
  司马徽连连摇头,说:“前日,我与庞德公谈起你的学业,觉得你现在最急需的事情,是游历山川,徜徉山水之间。特别是西川五十四州,你还没有游历,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你也只是在前人的著述中略知一二。依我所见,你应当亲身体验一番,纸上谈兵容易,也容易误事。地形地貌与人为所画图形毕竟还有区别,误差也是不少的。所以真正的将才,务必要亲自查勘地形地势的。”
  诸葛亮尊照老师司马徽的教导,开始有目的游历山川江河。哪处可伏兵,何方易守难攻。他都一一记录在案,并找到一张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他按图索骥,将所观地形地势的心得也都在图上有所表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在游历山川的同时,访贤拜友,扩大了自己的资讯网络,获取了不少信息资源。
  此时,司马徽与黄承彦等人已经开始全方位研究刘玄德,对刘玄德的相貌、行踪、爱好、特点,以及身边随行人员的情况,逐一分析,安排对策。对于刘玄德本身的优缺点和生活习惯更可谓了如指掌,以致水镜山庄的书童对刘玄德都能够耳熟能详,一见到刘备马上就能够认出。
  司马徽在水镜山庄不露痕迹地推荐了诸葛亮。他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是,他并没有说破“伏龙”就是诸葛亮,原因很简单,司马徽知道刘备对诸葛亮有过一面的交往,他担心刘备对诸葛亮最初的印象会影响他下一步的安排。
  司马徽不愧是老谋深算,为了弟子的前程煞费苦心,在刘备面前推荐了“伏龙”这还不算完,当天晚上,他又招来徐庶徐元直,安排徐元直隐姓埋名到刘备驻扎的樊城应聘。
  刘玄德以为徐庶就是“伏龙”,随即拜徐庶为军师。这徐庶,一出手就将曹操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于是曹操设计,诓徐元直进许都。徐庶明知是套,却偏偏要往里钻。在去许都的路上,他对有知遇之恩的刘玄德推荐了胜过自己多少倍的诸葛亮。
  此时,刘玄德还纳闷哪,水镜先生讲匡扶天下的人杰是伏龙和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怎么没有听说这个诸葛亮是那么大的角儿啊?当徐庶说诸葛亮就是“伏龙”时,这才让刘备恍然大悟。
  徐庶告诉刘备,伏龙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刘备为了得到帮助自己得天下的大才,也豁出去了,一次登门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哪一位架得住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请求呢?
  刘备这一手固然奏效了,其实还是在司马徽与黄承彦的筹划之中。当刘备还没有动身去隆中时,司马徽担心刘备还在犹豫,又亲自登门找到刘备,强调诸葛亮那是“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啊。就这一句,催得刘备赶紧备马,请求诸葛亮出山!
  “刘备已经决定要聘请诸葛亮了。”司马徽将情报迅速传达给了黄承彦。
  黄承彦又一次来到卧龙岗,告诉孔明:“机会来了,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诸葛亮问:“莫不是刘玄德要来登门拜访?”
  黄承彦问:“你怎么猜到的?”
  “前几天,徐元直从我这里走的。”
  “你如何打算?”
  “正在思考,没有想到这么快。”
  “为师的,已经为你设计好了一场‘三顾茅庐’的大戏。”
  “这场戏大约就是以隆中卧龙岗作为场景吧?”诸葛亮猜不透岳父大人是如何筹划的。“那您安排我干什么呢?”
  “你没有见小孩做游戏所唱的吗?‘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个小尾巴鱼……哈哈!你不妨先躲起来,找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去做作业。题目叫‘隆中如何作对?’副标题是:‘为刘备指条明路’。前面的三出戏你就别管了,自然有人唱的。”黄承彦不慌不忙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诸葛亮自编自演三顾茅庐(3)

  第一出戏,请隆中的乡邻和在家田里的帮工出演。你平时不是教他们吟诗作对吗?就让他们待贵客来到隆中时,在稻田里即席吟诵,让来客看一看,隆中的农夫都是这么大的学问,可想而知卧龙该有多大到道行。
  第二出戏,昨日崔州平、孟公威回家探亲,到我家来问候,我就请他们二位也帮一下忙,友情客串,与刘玄德见个面,谈上一席话,看一看卧龙的同窗好友的才学,从而为卧龙出场作一个陪衬。诸葛均要负责穿针引线,书童也要有几句台词,来客时也好应付一下。
  第三出戏,老夫我也客串一把,为你作一个陪衬吧。刘玄德既然来到隆中,就不能让他空手而归,还没有见到卧龙,就感到不虚此行,就感到大有斩获,也让他更加迫切地想见到卧龙。”
  诸葛亮脸上觉得挂不住了,有点难为情地说:“我看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吧?水镜先生已经把我介绍给了刘豫州,还有徐庶,他把自己比喻为寒鸦、驽马,把我孔明说成是麒麟和凤凰,简直是把我放在火上烤,让我脸上发烧。”
  “这件事你就听老夫的安排吧!别的你不要管,认真做好你的作业就行了。”
  要说黄老先生运筹帷幄,一而再,再而三,策划了一幕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千古绝唱,目的是为诸葛亮亮相烘托场面。
  “三陪衬,三对头,三突出”说起来要算是黄承彦的专利呢!至于“三顾茅庐”的演出效果如何,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的表现如何,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已经表述得淋漓尽致,无需赘述了。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