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7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怪人常说:青州是人大兵库。即使玄德大人孤身在青州行走,只要亮出军旗,就会有上万猛士聚集旗下。只看玄德大人随便一呼唤,就来了这么多训练有素地虎贲之士,此言诚无虚啊。”李进讨好地向刘备说。

    刘备豁然勒住马缰,沉思了片刻,突然问:“青州是个大兵库,孤身?亮出军旗?——谁告诉你地?”

    李进正准备回答,忽然明白过来,随即冒出一头冷汗。

    刚才他所说地话里,一不小心透露出自己了解过刘备行动习惯的含义,他一个兖州人,为何要了解刘备的行动习惯呢?

    刘备缓缓地、一字一顿地说:“我挥军西进,一点不在乎曹孟德地面子,大搜濮阳四境。得到地消息称:吕布狗贼自洛阳劫掠的妇女,经过多次辗转,大多被当作食物吃尽,士兵们几经搜寻,竟没找见一位洛阳女子。

    虽然如此,我尚存一线希望——因为吕布是从长安来的,我希望他或许丢下了一部分女子在长安,虽然长安也是战场,但我心中总希望嫣儿小姐还能活着,今生我还有见她的机会。现在,你突然来告诉我找见了嫣儿小姐……“

    刘备摇摇头,继续说:“依你的身份、地位,我不信我寻不见的东西,你会找见。但我存着万一的希望,愿意去看看真相,此刻,离平阴城不远?你把实情告诉我,谁在你后面躲着,你从谁那里得知我的习惯。青州地习惯。”

    李进汗如雨下,刘备微笑着看着他,嘲讽地说:“曹孟德知道这一切。但我看他不会说。因为,这是在他吃过亏后才知道的。青州百姓不会说,因为他们畏惧我的威严,决不敢私下议论我的事情。李族嘛,小小的李族,他们尚没有资格获得这样的军情。青州的事,谁告诉你的?”

    李进咽了口吐沫,艰难地解说道:“草民了解大人的行踪,是想向大人进献吕布首级,别无他意……”

    刘备毫不客气地打断李进的话:“拦路献首,滑稽地成分大于公事的成分,青州各级官府敞开着大门,任你到何地,别人也不敢怠慢。说吧,你想干什么?”

    李进低头考虑,汗水一滴一滴的滴落,许久,李进一咬牙,道:“大人,我幼年曾交往过一个朋友,草民斩杀吕布之后,此人找上了我,说他曾受过大人之恩,一直想要报答,故此藏匿了嫣儿小姐,想寻个机会送与大人。那人说,他不想大人感激,所以不打算自己出面,只想今后面对大人能问心无愧。

    草民地朋友信誉卓著,所以草民略加考察,便信了他。然此事过于匪夷所思,草民不敢向玄德大人细说,故此,瞒下了此事……“

    刘备闪电般回忆着往事,查找着符合李进所言那神秘人地人选,不一会,心中有了计较。“是于毒吧?”刘备试探,见到李进震惊地神色,刘备明白了答案。

    于毒在平原陷落于袁绍之手时,综合种种情况,刘备确定:于毒很可能就是魔门(墨门)的隐种。也就是说,他是传递墨门薪火、保护门内典籍、维持秘密组织运转地隐形人。这是刘备基于后世对墨门的了解下的判断。

    每当农民起义事不可为时,墨门都来这一套。汉代正是其秘密组织成型的阶段,选派一方大员隐退起来,以保存火种,酝酿下一次起义,这套理论正是在此时建立的。

    于毒隐退后,根据后世所留下的蛛丝马迹,他现在很可能在曹操身边。后世挖掘出的曹氏宗族墓,墓砖上都刻着:苍天乃死。而曹氏也曾建立一个年号叫:黄初。

    黄巾起义时,口号是:苍天乃死,黄天当立。联想到这一切,曹操与黄巾军的关系,成为后世最大的谜团——以屠杀黄巾起家的曹操,竟然与黄巾的口号存在那么多的重合,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如果是于毒出面,解救嫣儿,那么,这一切就合理了。吕布攻陷濮阳之后,只有秘密组织的人员才能潜伏下来。于毒当时在千军万马中找到吴娥,寻找比吴娥名气大得多的张温之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于毒神秘隐退之后,仍属于青州逃官,青州官府一直未放弃追查他的行动。随着兖州与青州交往越来越密切,于毒若不赶紧想办法,早晚会漏出蛛丝马迹,而张嫣儿正是一份大礼——一份让刘备愿意放弃追查的大礼。

    于毒是个有坚定信仰的人,有信仰就有道德。刘备曾经在饥荒年拨付粮草给他,让数万黄巾残军得以延续生命。于毒隐匿在兖州早晚会因利益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与刘备发生冲突,他若能找见张嫣儿,正好可以报答刘备的恩义,正如他所说,了断牵挂之后,可以“问心无愧”做自己的事了。

    这一切看似匪夷所思,如果真是于毒出面,那正好符合李进所说的一切。

    刘备忽然感觉到阵阵虚弱,以手抚额,泪流满面:“难道这是真的?嫣儿小姐真的活着?”刘备怯生生的探问:“她,还好吗?”

    不等李进回答,刘备连连摆手:“别说,你什么都别说,我现在不想知道。”

    眺望着西方,刘备艰难的说:“你看,知道了这一切后,我却突然失去了勇气,怕只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刘备胯下的战马打着响鼻,焦躁的连连甩着马蹄,刘备犹豫许久,终提不起勇气前往平阴,自嘲道:“大军出发在即,我却在此儿女情长,不合适啊,不合适。我宁愿留下想头,等打完这一仗,再去了解真相。征战在即,身为主帅的我不能心乱。”

    李进不敢乱出主意,垂着头一声不响,刘备自言自语,见无人响应,随手一甩马鞭,命令道:“典韦,你去把那女子迎回广饶,让主母看看,我这就赶赴龙口,登船出征。”

    典韦一晃大脑袋,拒绝道:“伟身为主公近卫,主公到哪儿我到哪儿。接一妇人回广饶,主公写个手令,传过去即可,何必让我跑一趟?我不去。”

    刘备听到话中有轻视那妇人之意,怒火上涌,提起鞭子想抽打典韦,见到典韦无辜的大眼,遂颓然放下手腕。

    “混人,我若有勇气写信,也就有勇气跑到平阴去了。罢了,李进,拿我的信物去,到平阴城找乐文谦,把事情首尾告诉他,沮绶随后就会传来指示。来啊,来几名侍卫,分一半兵马,跟着李进走。”

    刘备既下定决心,便断然回身直奔龙口,登船向望海城而去。等到沮绶等人接信后,刘备的战船已至海上。

    波浪滔天,西风劲吹,战船的船帆吃满风,一路疾驶,刘备站在甲板上,忐忑不安的反复自问:“真耶?假耶?”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四十六节

    海面上风浪很大,公历3月正是日本附近海面风浪最大的时候,刘备选择此时进攻倭国,最主要的就是想打破倭国“神风”的概念:乘风而行,直破倭国,即使神风也保佑不了倭国百姓。

    严格地说,当时日本才具备“国”的概念,而此时日本尚未出现文字,这段历史只能从中国的文献得到说明。据《后汉书·倭传》指出:“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呼……共立为主。”卑弥呼为女王时是在后汉桓帝(147~167)、灵帝(168~188)时代,女王以前还有一个男王统治70至80年,所以邪马台国成立年代约在2世纪初或1世纪末。而邪马台国统辖周围30多国,所以这个女王国具备了国家的特点。

    邪台台国的经济,已进入农耕生活。种稻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除水稻耕作以来,还种桑、麻、大豆、小豆、绿豆等旱地作物。手工业已开始从农业分工,“出细蔓、绣绵”尽斑布、倭锦等丝麻织物,更生产兵器、工具及珠宝、装饰等工艺品。但从整个邪马台国来看,还存在地域差异。如对马国“无良田,食海物自活”,壹支国“多竹木丛林……差有田地,耕田犹不足食”。

    当时日本人没有针、剪,穿的衣服还很简单,《魏志·倭人传》载,男子“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女子“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又说“男子无大小,皆藏面文身,以朱丹涂其身”。也就是说,当时日本人便如现在的毛利人一样,全身纹着花纹图案。

    邪马台国当时已经有了正式的军队对外作战,而关于邪马台国的位置,众说纷纭。中国历史学家主张:邪马台国就在九州,因为日本的文化是从韩国传去地,而韩国的文化是从中国传去的。九州岛离韩国最近,所以……

    由于日本当时并未出现文字,所以,日本历史学家只好无奈地承认了这种说法。

    刘浑首先攻击的就是九州,以刘浑地暴虐,三年时光过去,估计九州岛已不存在本地土民了。刘备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登上九州岛时,却故意不问原住民的情况,转而问:“战斗进展状况?”

    刘浑一声轻笑:“父亲,跟一些部落联盟交手,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屠杀。不过,几年来,我分遣人手在全岛调查,我发现此地异常平瘠,除了能找到些许煤矿外,没发现什么大的矿藏。父亲,打下此地,只能用来种粮,我数万大军驻扎于此,日耗甚多,对此穷鄙小岛,大兴刀兵,会不会得不偿失?”

    刘浑所说的勘测矿藏,是每个地方大员所必需的任务,《矿物志》现在尚属绝密数据,只有外派的一方主脑手中存有一本,但这只是《矿物志》一书地节选本,其中节选的只是一些普通金属,如铁、铜、锡、金、银等。刘浑驻扎九州岛,几年来四处探测,收集倭国的资源情况,所得大失所望。

    倭国矿产资源极端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现代大工业生产所需主要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依赖度都超过80%,只有锌为66。9%。幸运地是,倭国的黄金储量甚高,有一段时间,倭国开采地黄金占到世界开采量的40%,随后随着开采地枯竭,这一比例开始下降。

    历来,倭国与中国的贸易不是购买丝绸于瓷器,而是以黄金换取金属。倭冠劫掠中国,据日本史书记载,其目的还在于抢劫战略金属,严格地说,历来日本攻打中国,是拿着中国供给的金属制造的刀枪。而刘备在此时控制倭国的目的,就是想获得对倭国的贸易专营权,限制战略金属流入倭国。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倭国人以后将不得不拿着石头与大汉民族战斗了。

    “倭国穷鄙,这我知道”,刘备耐心的解释道:“然而我大汉占倭国,就如同在海面上树立了一面盾牌,让我青州、韩国获得战略缓冲时间。此外,倭国虽穷鄙,倭国对面的土地一点不穷鄙,那是天下最肥沃的黑土地。”

    刘备所说的土地是远东,那里的地下资源是人想不到的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物有70多种。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钻石),有俄罗斯最大的锡矿石产地,全俄95%的锡矿资源集中在这里,它是俄罗斯重要黄金、铁矿、钨矿、钛矿、铝矿产地,石油产地。

    远东寒冷,每年有长达六个月的冬季,开采季节短暂。从陆地上走,路途艰难,原始森林覆盖,很难进行开发。即使暂时不开发,把远东地区纳入囊中,对以后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刘备调转话题,问道:“你对此战,有何建议?”

    刘浑想出的主意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