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殷国臣民箕子约在公元前13世纪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

    接着,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燕国入侵,古朝鲜在公元前3世纪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这时候,出现了铁器时代文明,战国诸国向东驱赶难民。移民中有一个叫卫满的,在古朝鲜出任军事指挥官,以鸭绿江为基地。他把准王赶到南方,篡夺了政权。但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发大军由陆海两路进犯位于辽河口的古朝鲜。两年后,古朝鲜被打败,中国在满洲南部和韩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这就是乐浪郡四都督的来历。

    古朝鲜准王的后代随后分裂成现在的三韩,目前,三韩国是以小城邦组成的氏族元老社会联盟,各小城邦又逐渐合并成政治结构复杂的部落元老联盟,并最终形成了城邦联盟的王国。三韩国王是南部朝鲜半岛城邦制国家的共主,但不具备类似我们中国的绝对王权。

    尹东,你再想想,这家伙吞并韩国的策略是什么——城邦联盟,以现在韩国的政治状况,城邦制能受到反对吗?你不觉的阴谋的气息已经很浓了吗?

    还有,在这些部落联盟中,位于鸭绿江中游的高句丽最先建国,以公元纪元法推算大约是在公元前37年。

    在位于后来的汉城附近,汉江南面还有一个小城邦发展而成的类似高句丽的部落联盟王国,它叫百济,它开始建城离现在(184年)不到百年的时间。

    而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也就是在马韩统治的地界,还有一个小的城邦制国家,它叫新罗王国,大约在公元前57开始建城。新罗王国还有一个类似我们公民队的群众尚武组织,这个秘密团伙叫“花郎团”。现在,我们出云韩国士卒中,就有“花郎团”的成员。

    百济、新罗,这些名称你熟悉吧,你看,这是不是阴谋。

    而我认为,其中最大的阴谋是——就在他打算向韩国国王借土地的地方,在他打算建设窥视日本的军事城的地方,居然有一个现成的城池,这个城池叫伽倻(日本称呼为任那),城中的居民居然都是日本殖民者。

    我一听到这消息,立刻仔细搜寻了伽倻城的资料,他们应该是与新罗同期开始建城,现在还没有自己城池的统治权。目前,伽倻城的日本流民与周围弁韩百姓冲突尖锐,城内日本人蠢蠢欲动,想赶走周围的弁韩百姓,拥有独立的治权,建立自己的邦国。就在这时,他频繁从马韩国抽兵,这不是鼓励、纵容伽倻的日本鬼子暴动吗?”

    说到这,高山转身严词质问:“今天话说到这儿,你给我说清楚,伽倻城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你想在那建城?我为了了解韩国底细,为了你的统一大业,我都牺牲自己的爱情,去与韩国公主结婚,我可不容许我的妻子失去家人。”

    我不好意思的回答:“得了得了,你也别做出一付苦大仇深的模样,韩国公主漂亮着呢,我不信,交往了这么多时间,你没有垂涎三尺?还牺牲自己的爱情——有这样的美事,下次我也牺牲一下。”

    “说,老实交待,伽倻城是怎么回事。”尹东乘机煽风点火。

    “好吧,我解释给你们听”我无奈的开口解释说:“伽倻城建于大约公元90年左右,关于这个城的存在,韩国学者与日本学者多有争议,日本人认为确有伽倻城其事,有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为证,但韩国学者认为这是日本伪造的历史。考虑到日本一贯喜欢伪造历史,我过去一直赞同韩国人的看法。可是真没想到,确会有伽倻城这事。

    如果伽倻城确实存在,那么,日本这个民族的侵略史就可以上朔到公元90年左右,当时,部分日本移民远渡那个所谓的日本海,到了伽倻城这个地方,大约在三国时代,日本殖民者暴动,造成三韩地带动荡,弁韩国王因此丧命,三韩衰落。随后的日子,百济、新罗乘机崛起。

    当然,小鬼子们在这场暴动中获得了伽倻城的统治权,日本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公元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国土,设置“任那日本府”进行统治。其后,大约在公元562年,在中**队的协助下,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任那日本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第一次向外侵略的开始。

    我承认,我反复从韩国抽兵,是想造成韩国国内兵力空虚的局面,促成这一事件的到来。然后,等到小日本暴乱的时候,我打算向韩国国王讨要伽倻城,借机出兵灭日。”

    高山冷冷的补充上一句:“还要借机‘平定’三韩。”

    我不好意思的笑着:“你明白就好,把三韩纳入我们的怀抱,让三韩成为我们的粮仓,成为我们的战略大后方,对于中原的平定,意义深远。至于马韩国王的安危——有了你这一个妹婿后,我们完全可以加强出云在韩商社的保卫力量,一旦有事,让他全家进入商社躲避,我们随后扬帆出海,小鬼子能把我们怎样?马韩精兵都在出云城治下,三韩动乱对他影响不大,一旦韩昌引军回到三韩,那还不是摧枯拉朽般平定三韩吗?

    三韩既定,考虑到日本的威胁,我不怕三韩不和我们结盟,不怕他们不给我伽倻城,我准备在那地方,再建一个堡垒,嗯,就叫望海城。出云、望海、广绕,三城鼎足而居。我们的大三角战略纵深就建立起来了。”

第三章 乱世降临 第五十七节 前车之鉴

    看不过去我自鸣得意的样子,高山冷冷的插言说:“从历史上、从现实看,明年,辽西鲜卑必叛,这已经是定局了。如果在此时,三韩动荡,你有能力同时打两场战争吗?如果,三韩动荡,韩国的粮食明年就指望不上了,青州和出云能否支付两场战争的粮草和费用?当然,还要养活得起饱受战乱之苦的韩国全境百姓?”

    “什么?”高山的这番话如冷水泼头,顿时浇醒了头脑发胀的我。

    “怎么办”我不禁脱口而出,询问到:“兄弟,感谢你的提醒,我还真没想到这点,这可怎么办?弄不好,这可是三场战争啊。青州,也不能保证明年不再开战,三个地方全燃起战火,我们如何应付?”

    尹东建议:“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我记得后世的日本头领小犬蠢一狼曾坚决主张先发制人,不如我们先发制人?”

    我与高山异口同声回答:“不行。”

    缓了口气,高山向尹东解释说:“你对军政不怎么关心,所以了解不多。战争一旦打起来,很难控制规模、控制结束的时间。大汉朝廷与匈奴的战争,打了一百多年,打空了整个汉武帝之前,汉朝所有的积蓄。

    与匈奴的第一次追击战,四路汉军,四万铁骑,只有卫青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而还——小胜而已。其余三路:公孙贺出云中,无所得。公孙敖出代郡,为匈奴击败生擒。李广出雁门,为匈奴所败,匈奴生擒李广,李广侥幸逃脱。

    第二次追击战,卫青和李息兵分两路,卫青出雁门关,李息出代郡。卫青又一次捕捉到了匈奴的踪迹,但此战斩首及虏获不过数千而已。

    第三次追击战,卫青出云中,西至高阙,到达陇西地带,捕首虏数千,畜百余万,赶走白羊王、楼烦王,取河南之地为朔方郡。

    第四次追击战,卫青帅三万骑出高阙,采用夜袭的手段,长途出塞六百余里,“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追数百里,弗得,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

    而第五次追击战,卫青斩首一万九千多,成绩还算不俗,但两路大军覆灭,赵信降胡,苏建全军覆没,只身逃回。这时,霍去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代替了卫青的锋芒。

    汉武帝给于霍去病特权,让他挑选汉军中精英中的精英,组成了一支菁华快速反应部队,代表了当时汉军中最强的实力,接下来的三次出征是霍去病在青史留名的三次大胜利。

    随后,是汉朝廷与匈奴的决战,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步兵30多万,包括运送粮草辎重的马匹共约

    14万匹,以战后一匹母马价格20万计算,普通的公马最少30万,而战马的价格更是倍数,光马匹的费用就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更何况粮草军械战后的赏赐等其他军费。大汉帝国将全部赌注押在这一仗上,卫青和霍去病首次以平等的身份同时出战,阵容之豪华当世罕见。

    卫青的人马与匈奴王遭遇后,战斗一直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可见战斗之激烈。黄昏,匈奴的军队在侧翼的打击下终于崩溃了,单于趁乱阿带着数百骑从西北角突围而去,卫青追了二百多里未果,于是扎驻匈奴王城劳军,将匈奴的积粮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放火烧掉,彻底拔掉了匈奴的这个据点。

    匈奴此役元气大伤,自此汉与匈奴的实力对比开始朝向有利于大汉帝国的方面倾斜,但匈奴的实力仍然很强,在卫青霍去病之后仍然数次击败汉军,其韧性不可谓不强矣。匈奴的真正开始衰弱,要待汉宣帝时,新一代名将赵充国横空出世之际。

    想想看,以大汉朝廷举国之力,还要与匈奴激战百年,才把这个匪徒赶走,以出云,青州。再加上韩国,三地之力,打败与匈奴实力不相上下的五胡鲜卑,需要什么样的战斗?如果他们容易打败,就不会祸乱中原几百年了,如果这时,我们不倾尽全力,恐怕谁胜谁负还难以预料呢。这时,还想两面开战,他真是好大的胆子。”

    “是啊”,我补充说:“韩国是多山地带,一旦对韩开战,战火不知绵延到什么时候,此刻,绝不能两面开战。看来,是我心急短视了。”

    高山伸出一个巴掌,张开五个指头说:“五年,至少我们需要五年的准备,才能够战胜鲜卑。”

    五年,正是董卓开始进入洛阳,中原大战的时候,看来,那时,仍是个两面开战的局面,不行,这五年之内,必须先稳定韩国,我们必须有个安全的大后方,稳定的粮食产地和兵源产地。

    “远亭,这五年里,我们不得不积蓄力量。那么,五年的时间里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诱发韩国动乱,乘机出兵,稳定我们粮食的产地。我决定了,对于辽西鲜卑和青州匪患,能忍尽量忍——有这些小的不安定,反而可以向朝廷叫苦。五年后,等我们积蓄了力量,兵出卢龙塞,灭了鲜卑、高句丽。东北,可是一片沃土啊,那土地,攥一把出油,种下粮食不用管,产量也很大。我们拿下东北,就有了战略纵深,何况,东北地广人稀,正适合采取城邦制管理方法。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播下民主的种子。”我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说。

    “明天,召集众将制定作战计划,我们要把韩国,出云可能遇到的战事全考虑进去,至于青州,我人在青州,就让青州诸将操心吧。”想到就做,我立即做出安排。

    “对了,尹东”,我忽然想到一事,向尹东询问:“我走以后几年了,你的教典编录完毕了吗?”

    尹东得意的说:“当然,大部分都完成了。”

    我点点头:“那好,我还有一事拜托。”我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在这个时代,等级制度森严。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