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此前看历史,一直很纳闷,三国中有很多人都*剿灭黄巾发家致富,黄巾如是因穷苦无着而起义,他们那来的财物?

    现在,身处此地我明白了,原来黄巾起义时,也许他们是穷苦无着的,但起义之后,人人都想在这场大乱中发点小财,于是抢劫比他们更弱小的人,欺凌比他们更无依无*的人成了他们的最爱。难怪历史上,一百多万农民却要逃避这“农民起义”,避入辽西、辽东。

    天下兴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这个道理。

    鲁迅曾说过,善良的人是最可怕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做恶的条件,所以善良。一旦他们有了做恶的条件,你不知道他会恶到什么程度,所以可怕。那些恶人反而不再可怕,因为他们有了做恶的条件,你已经知道他们会怎么恶了。这就是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区别。

    基于以上理由,我是不会收容这些盗匪的。

    押送着3万降贼,我们得胜回军,邹靖闻听此讯,亲自出村迎接。两天后,郡太守也闻讯前来犒赏三军。我顺手送了太守一个大人情,把三万降俘交给了他。太守大喜,随即增加犒赏。不出一兵一卒俘虏3万黄巾,看来,他要升官了。

    接到太守的赏赐,我命令把它们全部分给士卒。今后我要*他们去战斗,*他们起家,现在正好借此事笼络人心。各部士卒随后按沮授登记的功劳,鱼贯的领取相应的赏赐物。我亲自陪同几位因作战勇敢而受到上赏的乡勇,把赏金送回他们家中,顺便在他们家人和四邻面前夸奖他们的勇敢。士卒们大喜,彻夜欢庆。

    冷静下来,检讨此次战斗,我发现了太多的问题。

    从统军能力来说,关羽张飞远远不如高顺,此战的胜利,不过是凭着他们个人超常的武勇而已,难怪历史上刘备见到高顺要退避三舍。可这两个猛男都是心高气傲的人,直接批评他们,他们一定不会接受,说不定反而要生隔阂。

    头疼啊,几天来我反复徘徊,想着解决办法。

    这天,看到管亥在带领士卒出操训练,我脑中一亮。哈,不如让他们接受熏陶,看看名将是如何带兵的。高顺现在还不能动,有他在才能防备辽东公孙世家和辽西鲜卑的窥视。太史慈现在出云铁骑左旅,这些士卒都是经过我多年训练,不如命令太史慈这次押送军械前来,带起两营士卒(500人),也让关张两位看看,训练好的士卒是如何打仗的。

    想到这,我立即回到房间,给出云城写信,要求太史慈带500士卒参战。同时,根据盟约,我要求马韩国王派5000士兵,帮助盟友作战。我向马韩国王许诺,战争结束后,马韩士兵连装备带军官全部回国,归他统领。这样一来,等于我给他训练了5000熟练士卒,我不信他不动心。

    这5000马韩士卒,我要求他们在今年九月在出云城登陆,由出云城加以整编,再视情况决定多少人派往我这助战,多少人留守保卫出云城。现在,我所训练的韩国军官已大致结业,正好让他们管理这些士卒。以后,我们将在在共同战斗中培养感情——培养和我的感情。有了这种同生共死的感情,等他们回国后,掌握了军权,嘿嘿,那时,就由不得马韩国王做主了。

    写完信后,我派侍从快马加鞭的追赶田畴,他带着老弱妇孺赶路,很容易被追上。

    随后的几天,我亲自上阵训练士卒,天天带着关长两位泡在军营中,让他们熟悉军伍之事。

    几天后,青州刺史龚景传檄涿郡,言黄巾贼围攻青州治所临淄,城池即将陷落。同时,被我们打散的黄巾军也逃入青州,两贼合一,其势浩大。听说涿郡曾击退黄巾,龚景来信乞求我们能够派兵救援青州。

    接获此信后,郡太守王皓立即招我议事。

    青州,那可是我计划中发家之地,原来的州刺史孔义与我关系良好,可惜,不久前他战死于黄巾之乱中。我若能借此与现任青州刺史龚景搭上关系,岂不更好?有了这个打算,我怎会不愿意救援呢?再者说,我正计划找个机会把队伍拉出去,借行军、扎营等一系列活动锻炼我的士卒,有这个武装游行的机会,别人还管吃管住,真是好事啊。

    故此,王皓刚一开口,我就慨然答应领

    兵前往救援。

    光和七年三月末,涿郡太守王皓派兵5000人,由邹靖统领,与我的1500乡勇前往青州增援。我留下陈群在涿县留守,其余人随我空群而出。

    王皓派兵5000人?这个太守真是混账。想当初我出战时,他不派一兵一卒,现在青州有难,这家伙一下就派出5000人,真是势利眼啊。想起那真实的刘备,只能带着自己的500乡勇出战,不知道他在此时的想法如何。

    还有,这个王皓,战黄巾前虽然在信中答应给与我涿郡校尉的职务,如今见了面却只字不提。倒是这个邹靖,虽然没有了校尉的称呼,却掌管着校尉的印授。幸好这个邹靖为人厚道,见了我言必称“公”,却令我无法对他发火。

    哼哼,王皓,既然你不把我的官衔落到实处,我也不愿受你的束缚,到了青州,海阔天空,任我翱翔。

    出涿郡不久,我们自容城踏入冀州地界,冀州是张角的大本营,张角的主力部队正盘踞在巨鹿和巨鹿周围的广宗、广平城。失去了名将张郃的冀州治所信都城正在遭受黄巾军的猛烈进攻,韩馥快支持不住了。

    在容城县的大堂内,我们听了容城县令介绍的情况,大家都默然不语。

    形势严峻啊,看历史书上,只写着刘备救援青州,如探囊取物般容易,现在看来,涿县离临淄不下500公里,四处黄巾横行,光在冀州就有不下30万黄巾,*我们6500人的队伍,要一路打下去,等到了临淄,估计连渣都没有了。

    想想当年刘备凭5000人的队伍,赴援青州,他是如何办到的?缅怀这一英雄奇迹,不禁令我神往。

    我下定决心:战。我要一路打到青州去,让黄巾闻我的名颤抖,让青州因我得享平安,让四方豪杰听到这个战绩,聚集在我的旗下,我必不负这刘备之名。

    幸好,多年以来,我派出商旅队伍游走四方,绘制地图,等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我现在可以说有这三国时代最完善的地图资料,避实就虚,应该不成问题。我命令侍从把地图铺在几案上,与沮授田丰议事。

    依我们的军力,赴援韩馥、解救信都城是远远不做不到的。怎样躲避四处的黄巾军,在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保持完整的战力到达青州,然后在青州大战中完成任务,才是当务之急。韩馥,对不起了,但愿我挖走了你的大将谋士,不至于让你在乱军中丧命。不过,你要上张合沮授田丰等人也没用,与其以后便宜袁绍,不如现在便宜我刘备。

    望着远处的信都城,我低下头,表达我深深的歉意。

第三章 乱世降临 第二十节 转战冀州

    第三章乱世降临第二十节转战冀州

    据容城县令介绍,朝廷已派三个中郎将到冀州、豫州,分别讨伐张角及波才等人。派往冀州的,是刘备的老师、“北中郎将”卢植。派往豫州的,是“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儁。但是他们现在都还没到任,所以我们必须独力战斗到青州。

    趴在地图上,我一路用手比划着,寻找一条进军的路线。沮授田丰目光也随着我的手指移动。

    前方,离我们现在的地方不远就是任丘,若我们在任丘补充完给养,行一日就到了河间。到了河间后,就必须选择路线了。一条路是向东,走两日到渤海郡,再行一日到乐陵,在碣石过黄河,抵达乐安,再行两日就到了临淄,共需六日时间。

    至于另一条路,是南下,到信都与黄巾一战,再通过信都到平原,自南皮或者高唐过黄河,到乐安。

    走前一条路,好处是一路盗匪不多,坏处是一路都是小县,补给困难。尤其是到了黄河入海口碣石,那里寻找船只困难,六千军队要过黄河实在,难啊。说不定,我们连船只都无法找到呢。至于后一条路,虽然寻找船只容易,渡河简单,但沿途盗匪云集,要一路打过去,困难也不小。

    思索半天,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案,遂抬头问沮田两位军师:“沮公,田公,依两位的意思,我们该选择哪条道路?”

    沮授田丰相视一眼,毫不犹豫的答:“走东路,自河间向东,前往渤海,到乐安,再寻机渡河。”

    我沉思着,问:“两位如此意见一致,可否说说你们的理由。”

    沮授回答:“从这里到青州,现在只有两条路最近。如果选择走信都,黄巾贼首张角盘踞巨鹿,离信都不过百里,其麾下黄巾有30万之众,一旦我们向信都行军,就如水入油中,四方黄巾贼必然认为我们是来去攻打张角,纷纷赴援,那时,前有张角30万之众,后用冀幽两州黄巾20万,我们进,不能入信都,退,不能回涿郡,我军危矣。”

    田丰也插嘴说:“若是我们走东路,到了乐安,乐安一面临海,后路无忧,如不能寻船渡河,还可以把兵锋转向,一路向西攻击,到南皮渡河。如此一来,进可攻,退可守,我军无险矣”。

    这到真是个好办法,我欣喜的握住两人的手,说:“我正在为如何选择烦恼,听两位军师一言,茅塞顿开,备有了你们这两位军师,当可纵横天下。”

    说完此话,我意犹未尽,看来凡事有人商量,真不错啊。刘备拥有了诸葛亮,大概就是这样快乐。我马上补充说:“备有了沮公、田公,就如同高祖当日有了张良陈平,愿两位今后替我多谋划,我等三人携手,再安汉室。”

    沮授听了我的话,没有表示,似乎对“再安汉室”的说法不感冒,茬开话题说:“主公,我等商议已定,是不是叫来邹靖将军,告诉他行军路线?”

    我点点头,说:“如此,就招集众将,升帐议事吧。”

    传令兵纷纷跑出大帐,不一会,众将到齐了,我开口问简雍:“宪和,我们每日消耗粮草多少?军中粮草还剩多少?依你看,我们下一站需要补充多少粮草?”

    简雍回答:“军中粮草按日发放,应该还有三日的量,下一站补充粮草,装满大车就行了,大车装满,估计我们能吃十日。”

    郁闷,简雍做是怎么大而化之,如是精细的田畴在此,倒是不用我担心,看来要好好为简雍配一些人手,现在,是时候把我们军校培训的后勤人员调调上前线了。

    放下这个话题,我转头向邹靖询问:“邹校尉,现在四处黄巾云集冀州,依你看,我们该选择走那条道路奔青州?”

    邹靖立即起身答:“愿听玄德公所命。”

    我立刻回复:“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说完,我站起身来,宣布:“众将听令,管亥管炳元,你作为全军先锋,在前引路,明日过任丘前往河间,在河间扎营歇息。”

    说完,我把地图递给管亥,继续说:“后日拔营前往渤海郡,炳元,渤海郡情况不明,你当以两营士卒滚动前进,一旦遇警,迅速汇报中军。”

    管亥领命,我再次发令:“关张两位贤弟,你二人为左右锋将,在全军左右翼警戒,军行则行,军止则止,一旦遇警,迅速汇报中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