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双说。

    “这有何难,不如两位叔父留下住址,今夜我就会拜访,安排两位的事。”苏张两人大喜,立即留下地址,闲聊两句后告辞。

    当晚,我拜访了苏张两位,询问起别后母亲的情况,我向他们表示,等我向王越师傅学习完后,预计在明年雪后回家。同时,我托他们带回钱粮,照顾我母亲。我也向他们告知了最近获得孝廉身份,受命组织流民屯荒立国的消息。做完这些铺垫后,我继续开口:

    “流民屯荒后,生产一些货物想卖给外面,换取粮食与生活用品,但流民又忧虑,若是让官府知道了,必会来加税,派遣官员来监督生产,这样一来,百姓一年辛苦,不过是喂饱了贪官污吏。这该怎么办那?”

    “玄德到也不必发愁,我们来往此地,官府客商皆知,回程中我们就带上你那点货物,就是有人查验,我们也不会告知他们。”苏双慷慨的说。

    “一点货物,那我也不用发愁了,怕只怕货物数量太大”我说。

    “你们随身带了多少货款?”我进一步询问。

    “本来带了千金上路,奈何在此地滞留很久,我们带有300护卫,多有花费,目前只余500金,玄德的屯民流离失所,能产什么东西,我全买下了。”张世平也搭了腔。

    五百金,还不够买下我的一付麒麟铠,能干什么事。不过好在他们两人都是仁德之人,又是我的同乡,把货物赊销给他们,我还是放心的。

    “这样吧,”我说,“你在此处随便采购一些东西,明日我派护卫拿我的信,领你们去一处地方,他们会赊销你们一些货物,你们可以卖出货物后,再把钱付给我们。但你们要保证,对于所看到的事物不得外传,所选购的货物不得告诉人来源。同时,我们可以派200护卫一路护送你们往返。他们的薪水由我们支付,但由你们统领。你们可以对外面说这是你们的护卫。当然,我这样做没有其他的意思,只不过是想保证你们的安全,保证我们货款的安全而已。如果你们接收这一条件,明天你们可以带200护卫动身。”

    苏张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问道:“玄德可否告知,屯民所欲出售的货物都是什么东西,我们也好安排此地的购货计划。”

    我立即撩起上衣,露出了衣内的麒麟铠:“这样的铠甲,屯民们日产十件,还有其他铁制品,还有琉璃制品,纸张、书籍、瓷器、瓷砖等等,其中,有一种琉璃制品称为玻璃,明亮如水晶,可以装在窗户上,使屋内无灯自明。只是此等货物价值昂贵,运送不易,产量也不高。两位叔父可留一人在此,主持购货事务,另一人前往此处,由此处人等安排运输事宜。并派出两百护卫一路护送。两位叔父认为如何?”

    苏张两人大喜,迅速安排好事宜,随后苏双前往滦阳城,带回了大批货物。虽然他也很疑惑,一个刚建立的屯民点,怎么能生产这么多的东西,但他聪明的不说不问。

    此后,我们的货物源源不断的借助苏张两位,进入了中原市场。在这期间,虽然有很多商人也曾想尾随苏张两位的足迹,进入滦阳城。但刘浑的军队把他们全部赶出了辽西,发觉这一现象的苏张二位,更加保持沉默。

    不过,这两位也有一些举动,让我好佩服,每次他们卖出货物后,总是把我们免费赠送、用于运送货物的四轮马车拆散,在车底盘上装好华丽的车厢后在高价出售,真是无利不商啊,看来,中国从来不缺经商的人才,也不缺经商的头脑,缺的是适合发展商业的政策,缺的是尊重商人的文化观念。

    我们商机无限啊!

第二章 我的游学 第十五节 逼债郑浑

    时间一晃到了六月(阴历),这真是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两年前种下的种子,经过两年的培育,已经可以大面积种植了。

    其中,尤其是花生,在辽西肥沃的土地上,亩产量高达1000大斤,对于猪油炒饭,实在忍无可忍的我,抵不住诱惑,偷偷跑回出云城,命人先挖出一亩花生,大半用来轧油,小半用来直接食用,我还亲自下厨,炒出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

    两年了,我终于可以吃到油炸花生了,那一刻,激动的我差点哭出来。就为了这油炸花生,我奋斗了两年,想想以后,还有那么漫长的路,怎不让人热泪盈眶,呜呜呜。

    最可恨的是高堂隆,连管宁吃完后,都大赞此物美味非凡,他却在吃完后,一抹油嘴。

    振振有词的说:“美味,人皆所爱也,华服,人皆所好也。圣人说,君子远煲厨。此物虽美,但城主之志,不可终日围绕在煲厨之间。今日,城主食此美味,当思城中百姓之忧苦,中原黎民哀愁。幽州兵祸未解,城主还能安卧于此么?”

    岂有此理,刚才抢着吃时,没见你谦让,盘子光了,你开始说话,没天理啊。

    我本想反驳几句,可看到管宁王烈等人,纷纷点头,高山尹东等人沉默不语,只好忍下这口气。

    站起来长掬一礼说:“谨受教,备不敢忘先生教诲,望先生常常提醒刘备,我愿意按先生的教诲行事。”

    直起身,我又加了一句,“若大汉朝廷都是先生这样的官吏,则汉室可兴,若出云城中官吏都如先生这样做事,则我出云城10余万百姓有福。”

    这番话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齐声说:“城主如此诚恳,出云百姓有福。”

    我看了看席上,郑浑正在角落中,便亲切的问候:“文公(郑浑的表字),近日你可有新发明?”

    郑浑畏缩的走上前来,向我施一礼,说:“浑近日正在思考温度的度量,目前已有了草案,正要与主公商量。不过,主公能否先相借金千两,浑日后必归还主公。”

    哦,郑浑居然缺钱缺到在酒席上向我要钱的分上,我本认为郑浑之所以坐在后面不愿说话,是因为管宁他们看不起工匠出身的郑浑,正打算为他撑腰,帮他说话,没想到……

    我好奇的问:“文公,你居然会缺钱,你可是拿四份薪水的人,百工司一份,元老院一份,铁器厂一份,马车坊一份,你拿的薪水比我还多,我还想找你借点钱花花,你居然花钱花到借钱的份上,这是怎么会事,说来听听。”

    高唐龙立即接过话茬:“郑浑拉走三车玻璃,款未付,30车砖石,20车木料,钢管若干,动用劳工1000人,修建自己的住房,未付劳工工酬……,本月工资未付,全部抵账后,尚欠官府金900两,利息20金,下月再不还账,连本代利共欠官府金1000两。”

    我忍不住想笑,这些日子以来,我长久奔波在外,竟然不知道,郑浑已经变成我的免费长工了。高堂隆,算你狠,这样的损招都想得出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单凭高堂隆想必想不出这么高明的主意,郑浑一定是太嚣张了,得罪了高山等人,才有这样的损招对付他。算了,怎么说他也为我们做出了大贡献,我就支付了这笔账吧。

    “文公啊,近日你吃的这顿饭有何感想?”我启发他说。

    “好吃”。废话,欠账欠傻了你。

    我继续开导他说:“这花生我们准备明年大规模种植,其中轧油的设备要用蒸汽冲压机的话,太费工夫,要是我们有小型压榨机,比方说,手动小型压榨机,用螺旋摇杆的方式压榨,这种压榨机将大有用处,我们可以用它来压榨糖汁,油汁等等,那我们可大量出售这种油、糖,购回的粮食将养活更多的流民。”

    郑浑听到此话,心不在焉的点点头。

    高堂隆等人立即向我致歉:“主公请我们吃这顿饭原来大有深意,我等不知,误会主公了”。

    我冲他们摆了摆手,继续对郑浑说:“我如替你还债,也可以,但这样就开了一个先例,以后有人都向我借钱还债,我借是不借,不过我有三个办法,可以帮你还债,你想不想听听。”

    “竟有三个之多,主公快说,我想听听。”郑浑眼睛立即亮了起来,不只是他,连管宁高堂隆等人也露出了渴望的神情。

    “其一也,我想文公你发明多项新东西,其间费尽了心思,还要搭上自己的钱财去研究(搭我的钱财),东西出来后,别人不知你的辛劳,拿来就用,照你的东西仿制,实在是无耻无德,”郑浑立即连连点头,心有同感。

    我扫了一眼观宁等人,又说:“幼安(管宁的字)也会有这样的遭遇。”

    管宁立即瞪大了眼睛,“主公何以出此之话,我怎么不知道?”

    好,我就想让你和郑浑处于同样境遇,这样你才可以抛开成见,与郑浑这样的发明家平起平坐。

    我接着说:“幼安竭尽心力,编撰古籍教化民众,付出心血和劳力,时间和金钱,但人不知你的辛劳,把你编撰的书籍拿来就用,不知仰慕古之圣贤,今人之辛苦,岂不让人大恨。”

    圣贤,一谈这题目管宁立即点头。

    我接着说:“我想让人都知道,人之所以有今日,全赖古之圣贤之辛劳。所以我想,设立一个‘专利法’,让人们的辛劳被后人承认。今后凡发明新东西者,后世人仿制生产,必须付发明者辛劳费用;凡著作新书,编辑古籍者,后世人再出版,必须付著作人费用。以使后人缅怀前人事迹,同时,也可使做学问者,可以衣食无忧的专心做学问。此乃千秋万代之事,不知各位认为如何?”

    众人立即离席,大赞此法。愿意今后在出云城范围内,首先讨论使用,至于专利期,付费多少问题,将由元老院讨论决定。

    我接着对郑浑说:“此法为上策,但你若还债,当在元老院通过此法之后才有收益,估计你还债需要一年的光景。”

    听闻此话,郑浑的脸立即变得青白,估计这段时间高堂隆催债手段高明。

    他立即说:“此策太缓,愿闻主公别策。”

    我看着郑浑说:“还有一个中策。自古以来,匠师决不把所有的技艺传给徒弟,老师也不把所有的学问交给徒弟,是怕教会了徒弟自己没饭吃,这就导致了先进技艺的失传。我打算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设定“从师法”。凡从师于某人,一旦此人出师后,在一定的年限中,必须把自己的薪水付一定比例给老师,如果不付,老师可以诉之法律,追讨此款。当然,我们必须设定一个较低的比例,让徒弟可以养家糊口。这样一来,师长若竭心尽力教导学生,就可凭借教育工作,衣食无忧。教授子弟越多,所获收益越多。昔日圣人教授弟子时,也用此法,只不过当时没有明文规定而已。我们将之固定成法律,当使夫子在世,也觉得欣然。”

    众人皆点头,独郑浑问:“主公,此法若要还债,需用多少时间?”

    看来,他被高堂隆摧残的不轻,我答道:“三五个月而已。”

    “此法也太缓,愿闻主公下策”郑浑皱着眉头说。

    “下策么,到有两个步骤,第一,你发明压榨机,虽然我们明年才可能大规模种植花生,甜菜,但如果有了新型压榨机,每家每户都可自己榨油炸糖,榨出来的豆饼可以加糖、加熏肉食用,糖渣可以造纸,油、糖可以大量使用,今后我们每天都可食此美味,其不快哉。

    第二,你发明温度计,之前我们没有温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