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此时,已冲入赵昱府内地徐州兵发出一声悲呼:“天啊,他们果然杀了府君大人全家老小。”

    另一声呼喊传来:“他们的教首逃跑了,兄弟们,追杀笮融,为府君大人报仇。”

    赵昱府外垂死挣扎的佛徒们顿时又焕发了精神:“掩护教首,阿弥陀佛。”

    笮融逃跑的消息传出,更多地广陵百姓加入到战斗中,战斗在片刻间结束,廖主簿此时出现了。清脆的马蹄踏在石板铺成的街道上,残肢断臂散落一地,血流成河,行到赵昱府门,尸体叠着尸体,马不能行,廖主簿翻身下马,忽然脚一软,闪跳到一旁,蹲下身来,从刚才落足处,小心地捡起一物:那是一只人耳,血肉淋漓。

    廖主簿擦干上面的血迹,将其递给打扫战场的广陵百姓,举步在尸骸间寻找着昔日的战友。

    刚才,一直袖手旁观的那群广陵士兵姗姗的走上前来,想帮忙搬移尸体,廖主簿低沉的吼道:“滚。”

    不愿让那些动摇者的脏手玷污勇士的身躯,廖主簿亲自动手,一一将阵亡的青州军官拖出尸堆,找剂他们的残肢断臂,归拢整齐。府门口,最终发现了朱明的身躯。

    朱明身中二十一刀尚顽强的活着,见到廖主簿如释重负地笑了,断断续续地说:“兄弟,我先走一步,能死于刀下,何其幸也,委屈你了……”

    廖主簿庄严的向朱明致以军礼,看着他的眼睛渐渐合上,平静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连带朱明尸体,十三具青州军官的尸体整齐的摆放在街道上,廖主簿盘坐于他们尸骸旁,为勇士守灵,广陵城民既惭也愧,自发的以水米祭奠英烈。廖主簿毫不理会,脸上无喜无哀,无忧无惧。

    广陵有变,正在狂飙般横扫九江的刘备闻讯大惊,立刻回兵,屯兵于寿春城下。

    广陵有变,正在义成收编桥蕤、梁刚、李丰的陈登大惊。赵昱身死后,徐州的南门沿开,万一孙权意图不善,徐州危矣。陈登放下手头工作紧急与刘备磋商。

    广陵有变,曹操大喜,赵昱死后,徐州沿江的防卫出现漏洞,刘备沿江地补给线也将出现问题。此刻,刘备孤悬六安国,一旦孙权起了异心,就近攻击刘备,他只剩放弃寿春向义成退却一条路,若是孙权进占广陵,将彻底断绝刘备的后路。同时,又相当于向徐州腹部打了一枪,形势一片大好。曹操蠢蠢欲动,可刘备突然收缩兵力,让他举棋未定。

    广陵有变,孙权窃喜不已,举兵攻击刘备吧,想想自己英武一民的兄长孙策也曾被刘备囚禁,孙权心中后怕。如果向北攻击,乘机占领广陵,在徐州打下一个楔子,那就需要跨过马鞍山、秣陵,那里驻扎着刘备手下最强悍的军团——近卫军团。绕道而行,必然贻误虎机,孙权及其文武大臣连续商量了五日,仍没有结果。

    “以江东群臣的效率,或许商量一个月,还不会有结果”,刘备开解着鲁肃。历史上,曹操下荆州,鲁肃跑到江下去请诸葛亮,一个来回之后,江下群臣仍未决定是战是降。江东宗族势力盘根错节,每一家族都有自己地利益所在,想要在民一个均衡方案,一个月的时间远远不够。

    此前,鲁肃听到广陵有变的消息,停止了手头的工作,赶来劝解刘备,防备孙权、曹操,此刻,刘备正在向他耐心解释。

    “我所惧者,曹操一人也。曹操性格中,爱行险,意志坚定,一旦下定决心,敢于孤注一掷。不过,曹操这个决心并不容易下,因为曹操从不敢低估我。”刘备站起身来,走到营帐口,看了看帐外地士兵,回头对帐内的众将说:“我自辽西苦寒之地创业,创业初始,手下不过千余人,一旦我立住脚跟,鲜卑强大也不敢轻易惹我,为了什么?因为我所征服的是人心。人心在我,众志成城,外敌哪敢轻诲?六安之地富饶,人口富足,比起辽西来何止好上百倍,只要我们在这里占住脚跟,谁敢犯我?”

    “孤军深入又怎么了?我青、冀、并、幽四州征召百万披甲之士不成问题。无论何人,只要一个月,灭不了我,我百万勇士呼啸而至,谁敢为敌?”刘备轻笑着。

    刘备接着胸有成竹地说:“子敬啊,你手头的工作是我们立足的根本,为这点小事,不该停下手头工作来这里。我们手头有充足地吏源储备,只要我们把各地政府建立起来。一年,只需要一年,六安与我虽然是块飞地,今后却是我在南方的铁桶江山。”

    帐内诸将闻言,都涌起了强大的信心,周瑜以拳击掌,跃跃欲试地说:“主公,先发者治人,后发者治于人,曹操既然有异动,不如我们先行攻击他。”

    刘备沉吟着,背着手在帐内踱了几步,摇摇头说:“我军兵力不足,分兵攻击曹孟德,不见得有制胜把握。这样吧,你去阳泉换回黄忠,就说我需要一名攻城勇将。至于你,到了阳泉之后,北线路战局由你自由发挥,灵机处置。但要记住,轻易不可开战。”

    刘备在六安国呆了半年,眼见六安国地日子蒸蒸日上,获得了财产权的百姓焕发出极大地热情,在自己的土地上奋力劳作,夏收过后,多数已过上了百年未见的富裕生活。良种的推行,眼见得明年生活会更好。周瑜欣喜地看着自己的家乡这些巨大的变化,转而对刘备产生崇敬之心,与家乡父老谈起时,常常说这是“点金妙手”,与此同时,工作也显得积极主动,此次,居然想以阳泉降兵挑战曹操。

    周瑜是曹操的克星,然而,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曹操的军队不再是漫山遍野、漫无军纪的散兵游勇,靠突袭不见得能够取胜。最重要的是,南方尚是疫区,两军交战,即使自己的军队在小心,万一对方不讲卫生,瘟疫还会爆发,这正是刘备拖延到秋末才动手的原因,也是刘备对寿春围而不攻的原因。

    历史上,东吴四英将里的周瑜、陆逊英年早逝,正史中未记载详细的病因,但他们都死于军中,也许正是染上了瘟疫。国人的卫生习惯一直未养成。大军驻扎野外,卫生条件比城市内更恶劣,南方气候炎热,一点小病很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所以,刘备对于南方的战斗其宗旨是:利用骑兵快速突进,打乱敌人的部署,保持速攻、速胜的势头,尽量与敌人减少接触,最好不在笔人扎营处逗留,除非万不得已,决不轻易开辟战场。

    如果详细跟周瑜解说这些,其涵盖的知识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刘备只好压制住他的求战**,要求他谨慎行事。

    刘备正在与帐内诸将商议应对之策时,帐帘撩开,陈登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正要开口,刘备已大惊失色,失手将桌上的茶杯打翻在地,急问:“义城谁在守备?”

    “曹豹”,话刚出口,陈登也被自己这话吓住了。

    “叛军新降,人心未定,草包何能守城?阁下新立,尚未就位,草包怎不妄想?”刘备劈头就问,问得陈登哑口无言。

    是啊,曹豹要是个智力健全者,徐州动荡之下,他也不会有痴心妄想,然而陈登被人推举为州牧,还没有正式去府城上任。那位一直被刘备怀疑是近亲婚姻产物的曹豹将军,手握徐州重兵,加上义城降军,其实力已临驾于徐州之上,会不会有什么超越常规的想法——难说!

    即使曹豹没有痴心鹿茸想,以他屡败屡战的智力水准,能不能驾驭住新降的袁术大将军桥蕤及其手下梁刚、李丰——难说!

    刘备替陈登说出了他正后悔不迭的内容:“元龙,义城离这不远,我们用书信相互商议足够了,你何必亲至呢?所有的军队交给那个草包,这不是倒持太阿吗?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六十二节

    陈登张口结舌半晌,颓然道:“现在后悔,来得及吗?”

    刘备霍然立起,道:“兵贵神速,我与你同去。”

    鲁肃急忙跳起,劝止道:“主公,不可。轻身而去,太过危险,好比在刀刃上舞蹈。如果你带兵而去,目前战事正在关键时刻,一旦我军撤围,前期的努力白费了。”

    刘备决然道:“耽搁不得,子敬,这里全交给你了。我有勇士典韦,万一有变,杀它个三进三出,没问题。”

    鲁肃思索片刻,一指李进道:“把他也带去,主公,这几日,我注意到了,李将军善于从细微处推敲出事物的来龙去脉,善于捕捉战机。主公带他去,让他在义成城内察言观色。寿春城下有我与子龙在,我们决不放走一个袁兵。”

    刘备站起身来,一边整理着刀剑、弓弩,一边回答鲁肃的话:“公瑾,马上动身,换回黄忠。寿春城下有你们三人,再加上陈到,应该没有问题。我与元龙解决了那个曹豹,就回来。”

    鲁肃连声答应,赵云郑重点头,得刘备夸奖,典韦意气奋发,不时虚空挥舞着大板斧,嗷嗷叫着说:“主公放心,有我在,保证不会让人伤着主公。”

    刘备收拾好行装,拍着鲁肃的肩膀,安慰道:“放心,我刘备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当年虎牢关下,也曾与吕布吕奉先交过手,吕奉先虽号称天下第一将却也没能取去本人首级。此刻,我左有正面战场上击败吕奉先的李进,又有古之恶来重生地猛士典韦,义城那位草包,岂能逃出我的手掌?”

    鲁肃扭头拉着陈登的手,问:“元龙公,随身带着多少兵马?”

    陈登愧然地说:“徐州战马昂贵,我只带了三百骑兵,想着一路上还算平安……”

    旋即,陈登又补充道:“不过,这三百人都是丹阳精兵,能战。”

    鲁肃点点头,复对刘备说:“城下已经有了合肥降军,我马上叫孙翊公子再向此处增兵。合肥至此,一马平川,最多两日可以赶到。主公带四旅骑兵走,即便曹豹起了异心,主公也可掌控全城。”

    刘备总共带了九旅骑兵,周瑜赴阳泉要带走一旅,黄忠本身带有一旅士兵,现在城下只剩七旅,如果刘备再带走四旅骑兵,那城下只剩下三旅重骑。故此,刘备坚决否定了鲁肃的建议。

    “我带走典韦率领的那一旅,最多再加上侍卫旅,够了。我想袁术很可能就在近日突围。骑兵是最好的追逐、拦截的兵力,不能再从城下抽调人马了。”刘备一边说,一边摆手止住了鲁肃的话头,冲出了营帐。

    青州,赵昱的凶信第一时间被传送到其长子赵弘的身边,赵弘闻讯大哭倒地。

    为了培养接班人刘封,青州采用了童子侍从制度——在各郡县选取功民、爵臣之子,安排他们与少主刘封同进一所幼儿园,同上一所学校,甚至同上一个班级,与刘封在共同学习**同成长,以便让刘封能够在童年就了解、选择自己今后的班底。童年地感情是最纯真的,那些自小就开始向刘封效忠的侍从,长大后会将效忠的意识深刻在骨髓里,最便于政权的稳定交接。

    由于与刘封同学,等于让自己的子女前途有了保障,故此,刘备领下所有的功勋大臣都打破头想进入刘封就读的青州广绕蒙学堂。最后,这种机遇成了刘备赏赐亲信地手段。赵昱在刘备最危难之际,选择了追随,刘备也赐给赵昱一个名额,让他选择族中俊贤随刘封就读。赵昱当然选择了自己的长子,没想到,赵弘反而因此逃脱大难,孑遗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