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又下起来,大雪纷飞中。洛阳城卫军空群而出,向西疾走。公孙瓒一路高唱这易水送荆轲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陕县,皇帝营寨中,李乐献计,请天子秘密乘夜渡河,东走孟津,投靠关东诸牧守。

    太尉杨彪反驳道:“夜渡岂可无船,现在南岸交战,船只尽数避往北岸,河水冰冷渡人稀少,即使有船,能有几只?我们营中从人甚多,如何将他们一一尽渡?”

    李乐慨然道:“天才入冬,河水尚未结冻,尚可游过去。待我领人前去寻船,如有船可渡,当举火为号,请君等保帝前来。”

    杨彪应声许诺。

    李乐去后不久,河滨火光闪现,通知营内船已备就。杨彪皇甫嵩大喜,急忙簇拥着皇帝出营。黑夜中车马难行,皇帝只好徒步摸黑走,伏皇后云鬓蓬松,花容惨淡,跟着献帝踟蹰通行。

    董承跑前跑后催促众人快走,这时,伏皇后兄伏德,一手伏皇后赶路,一手尚挟绢十匹。

    命尚难保,犹顾惜财帛,董承瞧见这种死要财帛的丑态,奇恨难平。故意落后几步,暗地唆使符节令孙徽上前争夺绢布,羽林军上护持,孙徽刀剑齐下格杀一人,鲜血飞溅,连伏皇后衣裳也为血迹所污。

    伏皇后吓得发抖,签注皇帝衣裾,涕泣求救,皇帝出言喝止,争端方息。伏德才保住性命。

    及至河滨,河中只停有小船一艘,天寒水涸,岸高数丈,皇帝娇生惯养,哪里爬过陡坡。亏得伏德手中残绢尚存,乃将绢裹住帝身,用两人拽住绢端,轻轻放下。伏德尚有勇力,背负皇后,一跃下船。

    杨彪以下,一次下投,此时,船中已有数十人,吃水甚深。董承李乐随即跳落船头,喝令解缆欲驶。随行吏卒不得渡,争扯船缆,董承与杨奉用戈乱击,剁落手指,不可胜计。

    天渐渐亮了,河边的争吵惊动了西凉兵,侦骑报知李傕,李傕等出兵往追,此时,董承已开船,帝后已然东渡不能截回。李傕无奈,只好将岸上未渡士卒与营内不知内情的下层士兵,一并掠去。

    好笑这些一路厮杀,护送皇帝到达陕县的士卒,换来了皇帝的弃之不顾。尚幸李傕等专心劫掠,河边又无法寻的船只,不遑东追,帝后始得渡到彼岸,踉跄登陆,不行数里,才抵大阳,天色已大明了。

    董承杨奉各遣从人从民间搜取车马,毫无所得,半天只在一个农户家中寻见牛车一乘。那年头,家中能有头牛都是富裕户,不知他辛苦多少年才购置耕牛一头。可皇帝要用,农户哪敢抗辩,还要含泪套上牛车去服劳役。

    牛车载着帝后缓缓而行,其余众人渡河时已失去马匹,只能举步相随。寒风入骨,举步维艰。时值中午,20余人又冷又饿,踟蹰前行。

    本来,众人渡河后,为了躲避李傕,皆希望离河越远越好,独皇甫嵩力排众议,坚持沿河而走。董承杨奉等人拗不过,也隐隐猜到皇甫嵩的意图,遂顺了他的心意。行不多久,皇甫嵩陡然色变,大呼:“回头去,车驾返回登岸之处。”

    董承急忙前去劝止,皇甫嵩一指北岸道:“你听,那是什么?”

    风中,隐隐传来军号声,是铜号。董奉大喜:“是青州兵,天下惟有青州兵以铜号为军中号令,青州兵来了。”

    众人一阵欢呼。崇尚有我无敌,上阵只知奋勇向前的青州兵来援,这下,希望来了。

    李乐、韩暹、胡才三人对视一眼,面色铁青。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二十九节

    皇甫嵩不顾他人的脸色,兴奋得说着:“计算时间,他们也该来了。青州军以向以行动迅速而闻名,白波军五日前到了,青州兵也该在那时收到消息。哈哈哈,来了就好。”

    这几年,青州虽向外界封锁边界,但众人还是隐隐获得一些青州讯息。通过这些讯息分析,却让众人对刘备不好下判断。一方面,刘备千方百计打通前往长安之路,按规定向朝廷纳贡;另一方面,却断然拒绝朝廷向青州加赋的想法,甚至在诏命已下的情况下,仍坚持按原来的额度纳税。甚至狂妄的声称:朝廷加税,必须获得百姓认可,在青州地界,只有元老院批准的税率才准许征收。

    本来,各地纳贡的诸侯就不多,朝廷只不过是想从几个纳贡的诸侯身上多收点钱,以缓解朝廷财政僵局,可刘备毫不体谅朝廷的难处,拒绝多纳贡赋,这是对朝廷极大的狂悖不法。

    本来,各大臣据此认为刘备极其藐视朝廷,但是,当荆州、徐州在刘备的示范下也拒绝多纳贡赋,徐州甚至狂妄的声称,朝廷若对他加赋,他就一个铜板也不缴纳。而荆州则表态:就应该一个铜板也不向朝廷缴纳才好。对于荆、徐两州的狂妄,朝廷束手无策时,又是刘备出面平息了两州的愤怒,唆使两州按原来的赋税缴纳。

    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行为,让公卿们捉摸不透。

    说刘备恭顺吧,但他的恭顺行为只体现在纳税上,在政令上,他毫不在意朝廷的看法,驱赶朝廷任命的青州官员,甚至擅杀朝廷任命的大臣——四世三公的袁绍。还在自己的辖区内私自颁布律法(契约法),篡改朝廷军制,擅自任命各级官员,不择手段打击异己……种种不合体制的行为不可胜数。让朝廷(主要是公卿大臣)怒火万丈。

    然而,青州的富饶又让各地州牧纷纷效仿——据说除了徐州以外,连兖州曹孟德也开始照搬青州律法。各地强势诸侯联手,让弱势的朝廷有火发不出。

    最终,公卿大臣们在这点上得到一致:青州强大的武力,让刘备可以利用,但不可大用。可以利用青州的武力震慑其余诸侯臣服,但决不能任由刘备胡作非为。

    此刻,怀着复杂的心情,一行20余人扭头向来路走去。

    随着众人渐走渐进,喊杀声越来越响亮。风中,一个激越的声音格外震耳:“向前,向前,青州男儿即使倒下去,也要手持刀剑,面向敌阵——有我无敌,前进。”

    近了,眼前的激烈场面顿时震撼着这支20余人的小队伍。

    青州兵显然是一路急行赶到战地,人数不多,没有长大的枪矛,一身短兵格斗的打扮,圆盾、短剑、小弓小弩。然而,这些青州兵面对来回冲突的凉州铁骑,却毫不退让。使人一组排成小队,穿插在骑兵间隙里,一刀剑拦阻着骑兵的马蹄,以盾当着身躯,团身撞击奔马,被打落马下的骑士,迅速被刀剑斩成数段。

    在这激烈的格杀中,始终以一小队人马伫立在战场外,簇拥着一个赤盔赤甲的主帅。这小队人马不时插上,替换下一队精疲力竭的战士,而替换下来的士兵,稍作休息,马上再上战场,替换下其他战士。

    这一小队士兵的场上攻击,总是捣在凉州兵最薄弱的地方,他们的存在,让整个战场始终随着青州兵快节奏的攻势而转动。纵观整个战场,仿佛是一场流畅的圆舞曲,随着这队士兵不停的投入,后撤,凶悍的凉州兵应付不暇,被拖入青州兵的节奏,无奈的随着他们的脚步起舞。

    稍远处,一队骑兵正高呼邀斗,像一支犁铧过雪后的泥土,穿插与凉州兵交手。他们一色的银铠甲,制式马刀,连战马都是一色的白。这股骑兵横向在战场移动,侧击凉州骑卒,截断了他们对前方交战士卒的接应与供应,让凉州兵的攻势变得断断续续,最终任由前方的青州步卒屠戮。

    董承、李乐等人驻足河边,看得目眩。眼前的场面,活脱脱似一场战舞,配合不断响起的号角,不断穿插的青州兵翩然纵横,一场杀戮演化的如此美丽,如此流畅,如此让人赏心悦目,让人沉迷。

    皇甫嵩,高声吆喝,战场的喧嚣声盖过他单薄的呼喊,皇甫嵩又叫又跳,声嘶力竭。好不容易让那赤甲主将身边的侍卫注意到了河对岸,等那员主将稍一注目,看到了皇帝的身影,立刻不顾泥泞翻身跪地,连连朝这边叩首。

    “不是刘玄德”,皇甫嵩叹了口气,再度向这边挥手。

    李乐讶然问:“皇甫大人为何下如此判断?难道刘玄德见了皇帝,敢不跪吗?”

    皇甫嵩轻声答:“那人穿的是刘玄德的盔甲,这身赤甲我曾见过。但这人跪下之后,身边的侍卫却没跪。若是刘玄德在此,以他之威严,身边的人不可能不跪。

    再者说,这是战场,刘玄德如果正在酣战,即使见了圣上,他也不会打招呼。”

    河对岸号角声响起,青州兵放缓攻势,结阵而退。凉州兵本是出来劫掠的,猝不及防受到攻击,分批投入了战场,此刻,见青州兵缓退也无暇纠缠。双方都有心不再打下去,遂默契的脱离了接触。

    战事才一结束,赤甲人扭头向河边奔去,一名侍卫无奈的摇摇头,挥手令几人一路尾随,自己留在战场收拾残局。

    赤甲人边跑边脱下战盔,露出卢植那苍老的面孔,涕泪交加的卢植奔到河边,号啕大哭的跪倒在地:“天子安否?”卢植满面热泪的大声问候:“臣,故中郎将,青州元老卢植望阙叩安。”

    阙?荒野中哪儿来的皇宫,哪来的阙?

    卢植的问候,让保守军阀欺凌的皇帝痛哭失声。杨彪垂泪代帝回答:“帝安。”

    可惜,李乐渡河后,为防止李傕也渡河追截,特地把小船毁去。现在双方一河相隔,却咫尺天涯。

    皇甫嵩苦笑着,大声说:“卢公,日已近午,可圣上至今未曾进膳,你那里可有食物,想办法送点过来。”

    卢植连声告罪。吩咐士兵想办法渡河,接皇帝过来。

    李乐、韩暹、胡才低声商议了一下,拽过皇甫嵩,凶神恶煞的说:“皇甫大人,青州才来了多少兵,凉州兵善战,我等才脱离险境,再回河南岸,万一凉州兵击溃青州兵,怎么办?”

    皇甫嵩不疑有他,高声询问卢植:“卢公,你如此兵少,有把握胜过凉州兵吗?我等才脱险境,复去南岸,万一有事,你可陷帝于危难中了。”

    卢植低头考虑了一下,招萧飞过来询问了几句,朗声向河对岸说:“皇甫兄,我那徒儿刘备已经知道消息了,青州援兵即将到来。这样吧,为了保险起见,我先派几个人游水过去,给你们送点军粮,营中草率,你们凑合吃饱后,一路沿河向下走。我在河这边沿途保护。函谷关驻有我们一支军队,到了那里,我就找船渡你们过来,我们依关据守待援,一定无事。”

    皇甫嵩与皇帝商量片刻,首肯了卢植的做法。不一会,5名青州士兵见难渡水过河,将绳索固定在河岸,随后,顺着绳索,50余名青州兵携带军粮渡河到达皇帝面前。河南岸,萧飞不满的低声嘟囔:“过这么一条破河,我损失了一名尉官,20余名士兵,相当于打一场小仗啊,真是……”

    卢植狠狠的瞪了萧飞一眼,将他抱怨的话打回肚里,沉声问:“战场打扫好了?伤亡如何?”

    萧飞回答:“缴获完好战马170匹,阵亡213人,伤500余人,老爷子,伤亡近半,我们得快点离开这儿。”

    公孙瓒此刻正好来到河边,低声说:“师傅,我的人伤亡也将近一半,此地不能久留,快走。”

    卢植低声回答:“不管怎样,必须等皇帝吃完饭,圣上起身了,我们再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