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答:“主公,此一帝王之术,解说起来颇费事,臣听孙翊公子说了之后,思考了多日才弄明白。简单地说,就是需要先把财产全部分配给农夫,利用农人的仇富心理,发动农夫参战,换取他们对我们出兵的响应。等打下江山之后,再找个理由,让农夫们再把土地上交给国家。比如,告诉农夫需要搞集体耕作。主公,你想,农夫把土地上交给国家,这国家还不是属于您的?!如此,土地地支配权力又回到主公手里,那时主公想封赏谁,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百姓望风景从,又能保证功臣得赏。”

    孙权默然,复问:“玄德公还说了什么?”

    “玄德公说,这一帝王之术是千古罕见的夺取天下之术,然而,用此种手段夺取天下,会导致官府的公信力下降,以后,百姓恐怕再也不会相信官府的话了。这样打下的江山,必须用百年的时间,慢慢恢复官府的公信力。可是,主公,此计虽然危险,可这也是目前唯一的方法。再说,天下到手,怎么治理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现今,曹孟德正在制定类似于青州的律法,眼看就要公布,荆州豪门正在摇摆不定,若我等不赶快动手,等荆州豪门跑到曹孟德那边,我大军空费钱粮,却毫无所获,诸将岂能甘心?“

    孙权再问:“你与我细说一下,该如何执行这一方法?”

    稍后,孙氏政权开始派遣细作潜入荆州,大肆宣扬豪强们坐拥土地骄奢淫欲,农人困苦不堪理应起而反抗地观点,并四处散布谣言,称孙氏进城后将以从逆的名义剥夺豪强土地,将之分配给农夫。此语一出,果然有效,江夏守卒夜开城门,孙军兵不血丸占领全城,蔡瑁仅以身免,奔逃进入襄阳。

    消息传到青州,刘备微微一笑:“好笑,孙仲谋也想东施效颦。这一政策需要几个先决条件,孙仲谋都不具备,如今中原诸强并立,孙仲谋这样无信而治,今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刘备说这话的时候,沮绶正在他身旁收拾着散乱的纸张,这时刘备在为沮绶写的回忆录加批注。

    自从青州发明印刷术之后,中国北方进入了知道爆炸的时代。以前,一片竹简能写六至十二个字,十二片竹简为一册,或称一卷。一卷书最多书写一百四十四个字,到了青州大力推广纸张及硬笔书法后,一页纸可以写三百余字,而铅印技术地发展使一页书可以印刷八百到一千字。通过对过去典籍的整理,青州现在拥有的知识量与信息量,可以说前无古人。

    沮绶写的回忆录,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散文体记述个人经历的传记作品。文人以著书立说为人生最高成就。沮绶能够在活着的时候,记录自己追随刘备、创立青州地繁荣,内心充满自傲,特地选用了白话(口语)文体,书写这一创世界地作品。书名也正好被刘备命名为《创世纪》。

    为了让这一开创历史先河的传记体作品流传百年,刘备对于沮绶地书也采取了极其认真的态度,几乎是逐段加注。

    沮绶的第一卷纸写了三万字,时间自刘备起兵剿灭黄巾之乱起,到刘备平定乐安叛乱止叙述了自己亲历的所有事件,其中不乏吹捧与自我炫耀之意。而刘备的批注则及其朴实。比如,当沮绶讲到刘备募集流民编组成军地时候,刘备加的批注详细解释了军队的编成,十人一班,五班一排,五排一营……;营当沮绶讲到刘备出击黄巾军的时候,刘备加的注妥详细说明了战斗阵形的展开——军鼓控制士兵步伐,鼓声拍节为多少,每分钟鼓敲多少下,步兵迈多少步,整个队形展开花费了多长时间。怎么用兵,怎么战斗,用了多少军用物资……;在这里,刘备首先提出了速度地概念,产用参谋的语言,详细阐述了战斗进行过程中的数字度量方式。由于书中,每次战役,刘备都详细解说作战计划的制定,以及作战计划的执行情况,此后,这本书成了参谋类军事学科学生必读书籍。

    刘备的批注不仅仅包含军事内容,其中,也有很多宏观经济的规划内容。比如,广饶建立的时候关于外八乡的批注就超过了三万字。刘备详细解说了广饶地地理、气候、土壤特征,说明了在这样的地理气候环境下,发展何种商品易于获利,对每种商品进行的分析,最后成为市场调查的一个范本。此后,商人们都以类似的市场调研方法,决定他们的投资方向。

    再比如,关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刘备都有详细的解说,何处知贪天之功种浪,何处适合种果,何处知贪天之功种草放牧,甚至,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果木嫁接地方法……

    最终,这本书一出便轰动中原,诸侯们把它当作帝王之书,研究治理地方的技巧;军事家把它当作事军著作,研究其中的兵法、部队编成、训练技巧;农夫们把它当作种植指导,研究作物品种的改良,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沮绶仅仅书写了三万余字,见到刘备不厌其烦的批注,便已意识到自己这本书将会名传千古。心情开朗之下,听到刘备地牢骚,忍不住凑趣说:“主公,在我青州发展之前,天下商业收益,人们常说,一襄二益。襄阳民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此诚帝王之姿也,不过,孙仲谋这一搞,我怕荆州富商无存孑遗也。到那时,孙权虽据荆州之地,不足为惧。”

    沮绶这话等于暗自吹捧刘备英明,官做到沮绶这个程度,本来也不需要阿谀奉承,故此,沮绶夸奖的话转了好几个弯儿。要不是刘备明白沮绶的心态,真还觉不出其中地味来。

    刘备用指节敲击着桌子,若有所思地说:“一襄二益,孙权这一搞事,荆州短期内,难以作为,我就怕曹操明白这一点,他若调兵专攻汉中,复拿下益州,曹孟德的实力就不可小觑了。”

    沮绶建议道:“主公在南方埋下了六安这根肉刺,为什么不让这根肉刺好好发挥作用呢?袁术败亡,六安收编的残军有十余万,若让他们南下,攻入荆州,岂不可以在孙权与曹操之间分一杯羹?”

    刘备摇头叹息,说:“六安这根刺,不是针对刘表,乃是针对孙权,六安越是和平发展,孙权占再大的疆界,也会坐卧当安。现在还没到这根肉刺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不急。”

    刘备深吸一口气,站起来,围着桌子踱着步,说:“明年开春,有两件大事,第一需要把太史子义的婚事办了,按礼制,他们订婚已满一年,可以举办婚礼了;第二件事便是文聘,文聘的船队至今未归,必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年冬天,我们需要大造海船,训练水军,等到秋季,如果文聘还未归来,我准备组船南下,用铁与火为我青州打开商路。”

    沮绶未及插话,刘备摆手止住他的话头,靴声橐橐,在屋中急促的转着圈子。马其顿志征印度,失败的原因是北欧士兵不耐酷热,由此产生思想情绪。再青兵的主力是北方大汉,赤道地区的酷热,他们是否能够忍受,说不准。因此,必须训练一批南方兵,才能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

    “我的意思马上与交趾士家联系,在交趾招收两万士卒,沮公以为如何?”

    沮绶微微皱起眉头,回答:“交趾兵不耐苦寒,一旦参加战斗,身材矮小的交趾兵韧性不足,体力跟不上,我恐怕,他们用处不大……”

    正说着,沮绶心里一动,止住了话头,试探的问:“这些士兵编练成伍之后,主公,准备让他们驻守何处?”

    青州自从十年前,在蒙学堂中推行牛奶鸡蛋计划,平均身高增长了5。7厘米(二战后,日本的牛奶计划,让国民身高平均地高9。2厘米)。现在,每天早晨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的青州人身材普遍比其他州郡人高大粗壮。放着这些孔武有力的兵源不用,要招收南方身材矮小瘦弱的士兵,刘备的目的显而易见。

    “三年,不管文聘在这期间回不回来,就是我军兵戈向西的时间。我准备三年之间,训练两万水军、三万陆战士兵,到南洋去耀武扬威一番,若能顺手牵羊,占据几个良港,也算为我青州寻一条出路。五十年之内,我青州不愁生产过剩。”

    沮绶欣喜异常,雀跃地说:“常听商人说,南洋奇珍异兽甚多,到时,我若不死,拼着这把老骨头,也愿追随主公,前去看看南洋风景。”

    刘备使劲一拍沮绶肩膀,大笑着说:“好,说定了。”

    沮绶连连首疼,才平定下来,不放心地问:“主公,五万人马是否过少?”

    “不少,五百多年前,希腊国有个叫亚历山大的皇帝,带领三万人,花了三年时间,打穿了整个欧罗巴大陆,击穿了大食(波斯),横贯整个阿拉伯半岛,打到了印度边界。我军以琼州为跳板,踏上印度次大陆,兵多过亚历山大,补给运输比他方便许多,若连亚历山大的功绩都达不到,我等妄为天朝上国也。”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七十三节

    大汉历402年(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刘备在青州主持了隆重的春播仪式,与此同时,也为太史慈举行了婚礼。

    就在这一时间,孙权军再克竞阳,大军打到了南郡门口,沿途百姓箪壶犒军,孙权也果如传言般没收豪强土地,分配给无地农夫。曹操军队也突然加速,在逼降张济之后,曹军兵马分为两支。一支由曹洪率领,用五万兵马时守宛城,防备孙权,其余十万大军调转方向,山呼海啸般攻入益州汉中,五斗米教的教首张鲁不战而降。曹操堵住了刘焉的出川道路,刘焉惊闻噩耗,吐血而亡。刘璋继位,蜀郡动荡。

    曹操占据汉中之后,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跳板,向北可以进攻凉州,向南可以攻击益州。刘璋继位引发的蜀郡动荡,虽在强敌压境下,没有引发政局的剧烈动荡,然而,益州官员也只剩下苟延残喘。

    在谋士的建议下,曹操停止攻击的步伐,大军在汉中屯垦,青观蜀郡变化。

    眼见曹氏可以轻松拿下整个益州,孙权也不甘寂寞,急遣一军前往交趾。交趾刺史士变无力抵挡,急急与青州使者达成协议,将广州附近数县租借给青州,迁一家老小进入租界后,向孙权投降。等到程普率领孙氏大军进入交趾后,三万泰山兵已进驻租界区,刘备将该租界区命名为香江府,是路级政权(州之下,郡之上)。香江府临海的港口被命名为香港。

    程普不敢轻起战衅,眼睁睁的看着泰山兵在我趾府不远处竖起了刘备的大旗,开始招兵买马。交趾残兵纷纷越过租借边界,附近几个县的百姓纷纷涌入租借区,躲避战火。一眨眼之间,五万交趾壮丁以军队的编制开始组成工兵团。修建港口,整修道路,大肆建筑房屋。再一眨眼,一支强大的水军出现在香港,太史慈领着新婚妻子,带领一万水军进驻香江府。

    程普看着细作传回的消息,疑惑不解。扭头询问随军的文官薛综、吕范:“两位,这香江府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看,这规划设计图中,竟没有一份农田的空地,没有农户,今后,香江府地人吃什么?数万大军日费钱粮无数。刘备,这是想干什么?”

    薛综回答:“将军的任务是拿下交趾全境,依你看,我军与香江府开战,有把握吗?”

    程普老成持重,回答:“太史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