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时候了,玄德公该动手了”,徐州病榻上的陶谦气喘吁吁的总结道:“听说六安国地稻种极佳,回头你们也找玄德公买一点,我徐州临淮地区水网密布,也适合耕作稻谷,若是稻谷一年两熟,我徐州百姓不患无粮矣。”

    陶谦艰难的说完这段话,喘息良久再问:“徐州四战之地,非大能者不能守之。吾二子碌碌,不能守成,我死之后,徐州落入他人之手,儿子不能苟全。方今天下,为玄德公是个君子,我欲托郡于玄德公,诸位以为如何?”

    众臣默默无语,陈登之父陈硅以目示意糜竺,糜竺勉强答:“之前,我曾与玄德谈论过使君的病情,玄德曾言:希望徐州人治理徐州,他愿意从中襄助。使君大人若不放心二子安全,连云港正缺一个城主。主公可以长子守连云港城,次子托付玄德公。如此安排,使君大人觉得如何?”

    陶谦费劲地点点头,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

    和平时代,做一个一方霸主,生杀予夺,杀伐决断,要多风光有多风光。然而,乱世人命贱如草,在这以生命作为赌场的乱世,作为一方主君,不但没有什么风光可言,反而整日里生活战战兢兢,忙忙碌碌,稍有不慎祸及九族,身死族灭不可幸免。

    袁绍怎么样,四世三公,讨东盟主。在当时看来,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明星,然而一招失败,家人、儿子全不能幸免。

    陶谦二子是典型的温室里长大的世家公子哥,要让他游山玩水他在行,要让他在乱世里立足做一方主君,陶谦尚有这个自知之明——那是把他儿子架在火炉上烘烤,最后的结局是:不仅儿子保不住性命,家族也将灭亡。

    最重要的是,徐州没有什么战略纵深,陶谦地儿子也没有魄力象刘备一样,霸占他郡做自己的缓冲地带。即使刘备勉强愿意扶持自己的儿子,以他俩的公子哥脾气,肯定与自己的“太上皇”相处不好,一旦外敌入侵,只要刘备故意救援迟缓,那儿子的性命照样难保。

    与其战战兢兢作夹缝中生存的领主,不如在这乱世里做一个富家翁。相信只要自己让出州牧位置,别人不会过于逼迫前任地孩子。刘备念在过去之情,也会拼死庇护只图享受的二个公子哥。

    仆役们端上茶,让陶谦漱了漱口。陶谦目视糜竺,问:“州牧一职,玄德公既不愿意亲任,可有属意之人?”

    糜竺毫不掩饰地回答:“去年,陈登陈元龙曾与玄德公在洛阳谈论过主公的病情,玄德公的意思是,元龙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年二十五时,举教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后为典农校尉,巡土田这宜,尽凿溉之利,粮稻丰积。以此大才,治理一州之地足矣。我等徐州诸族商讨许久,认可了玄德公的意思。”

    历史上,陶谦卒。陈登奉命迎刘备为州主,曾有为刘备合步骑士万以匡天下的毫言,不过刘备掌握徐州后,却没有用陈登。刘备曾评从陈登说:“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意思是说:陈元龙地胆识天下第一。

    历史上,陈登投降曹操,被委派到广陵,积极准备平定江东。在广陵和孙策有过多次交锋,双方互有胜败。能够以一郡之力打败江东小霸王孙策地重兵,陈登之能让人刮目相看。

    可惜天妒英才,陈登三十九岁病死。他的病是经过神疾华佗亲自诊断。诊断陆逊获得彝陵成功时为四十岁,还被塑造了一个少年天才的形象,而陈登的才干十倍于陆逊,可惜英年早逝,未能大展宏图,世事无常啊!

    听完刘备选定的继任人选,陶谦欣慰的点点头:“元龙奉教廉在我,任太守在玄德,确实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糜竺,转告你妹夫,他费心了,徐州以后就交托你们了。”

    是夜,陶谦陷入弥留,陈登尚在豫州梁国郡,准备策应刘备对袁术地攻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徐州诸公册立为徐州继任州牧。

    与此同时,在洛阳的皇甫嵩将军也陷入弥留当中,七十余岁的老将军在逃亡途中,染下的风寒迁延甚久,终于熬不下去了。

    曹操不在洛阳,皇帝获得少许自由,带领群臣前去探望。弥留之际,皇甫嵩却显得格外清醒。见到皇帝来探病,废话说完后,皇甫嵩挥手斥退了仆役与皇帝身边的宫人,直截了当地问道:“若帝室危机,圣上以为天下何植可依?”

    天子呆立皇甫嵩病榻前,半晌,言不由衷地回答说:“唯曹公孟德也。”

    皇甫嵩问:“陛下没想到青州刘备吗?”

    提起刘备,皇上气不打一处来:“刘玄德貌虽恭顺,却悖逆不法,屡次违背我的旨意。黄甫将军糊涂了,青州刘备怎是可依*之人?”

    黄甫嵩死之将至,也无所顾忌,开导道:“陛下,古往今来,能举国相让者有几人?刘备不受相国职位,却让曹操出任丞相,几年来,我一直捉摸其中的道理,病中无事,才方豁然开朗。”

    皇甫嵩一点桌上的邸报,继续说:“那上面有一句话,据说是出自刘玄德之口。它说:天下政治不外乎制衡、妥协之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没有妥协的交往导致流血冲突。

    刘备推让相国职位,是想以自己强大的实力制衡曹孟德。同时,也是以曹孟德制衡自己的野心。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刘玄德是不想让绝对的权力欲望控制自己,如此君子,古今能有几人?

    况且,刘玄德可以安排,已为陛下埋下了收拢天下士人之心的伏笔,御林军来自青州公民之后,云麾军来自天下士人之后,陛下若结以恩义,这些人回乡之后,便是陛下的绝对拥护者,虽曹孟德专权,亦不能治也。“

    皇上打断了皇甫嵩的罗嗦:“皇甫将军病重了,还是好好养病吧。”

    皇甫嵩一阵深深的悲哀涌上心头,皇甫嵩无力的挥挥手,想出一个主意:“陛下,现在曹孟德与刘玄德均征战在外,陛下得此空闲,不如出巡青州,在青州广布恩义,以此拉拢青州百姓……”

    看到皇帝不耐烦的神情,皇甫嵩进一步诱惑道:“我听说青州物产丰富,还有各色刘备虏来的夷人作俘虏,陛下不如以封禅泰山、祈求天下太平的名义出巡青州,我想陛下必会大有收获。”

    皇甫嵩想让陛下到青州后,由刘备宣示自己的忠诚,以此赢得与曹操相抗衡的力量,可惜的是,皇帝及其随行官员进入青州,对青州造成的灾害,比一场蝗灾还厉害,最终加重了青州人于朝廷的离心离德。

    皇帝一边捉摸着皇甫嵩的建议,一边匆匆告辞了病榻上的老将军。

    在皇甫嵩生命的最后一刻,仿佛在告慰这位老将,洛阳城终于收到了刘备出兵讨伐私自称帝的叛贼袁术的消息。

    “刘玄德出兵了?好,好,好。刘玄德怎么也算是汉室宗亲,如今,刘玄德开始下伐逆贼,这表明我大汉还有一搏之力。绝不允许逆贼的存在。圣上啊圣上,你毕竟还需要刘玄德支撑汉室。”

第五章 走向统一 第五十六节

    九江郡之北,袁术占领寿春后,将之改为淮南郡。经过多年搜刮,郡内已残破不堪。除寿春外,南方只剩合肥城尚堪入目。东侧,*近徐州的方向只剩下义成(今蚌埠)城还有点人气。

    合肥、肥城由袁术大将军张勋带领乐就、雷薄驻扎,义成城由大将军桥蕤带领梁刚、李丰统领。首将纪灵与陈兰、张炯、刘勋与伪成朝沛相舒仲应、长吏杨弘留在寿春,贴身保护袁术安全。

    六安国伸出一个硖角进入豫州,硖角东侧毗邻芍陂湖,城东湖挡在路中,城西湖在西侧,三湖中间有小路可通。可选择的行军路线只有这两条小路。

    然而,城东湖与城西湖之间是战略要地霍丘,袁术在那里驻扎了一支兵马。虽然在人心惶惶下,霍丘不难一举而克,但袁术也没想到让霍丘兵马阻挡住素有“善攻城”之名的刘备,他只想用霍丘兵马预警,好让他有时间准备行装逃窜。

    至于城东湖与芍陂湖之间道路,泥泞难走,一旦下雨,那里就成为桨糊路。刘备手下主力是骑兵,这样的路对于骑兵来说是灾难。袁术在这道路上没有驻军。

    在两条道路的终点,袁术还特意修建了阳泉堡,翼望它能支援霍丘,迟滞刘备兵马。

    开战前,刘备军中参谋商议作战计划时,皆围绕着三湖间两条道路做文章,计划书写了数份,刘备部分打了回去。参谋们不解,最终要求一名有刘备义子(收养的孤儿)之名的人上前探问,刘备回答让众人大开眼界:“我们的主力是骑兵,对骑兵来说,只要路况好,道路远近不是总是。地球是圆地,通向寿春的路不止一条,参谋的眼光太狭窄。”

    这是刘备第一次对于夷学(船队带回的大秦书籍)争化发表看法。

    刘备的表态顿时开启了参谋地智慧,几天后,参谋们拿出一份计划,要求全军东向,绕过芍陂湖,甚至绕过再东侧的瓦埠湖,从合肥城西北侧进击寿春的计划,刘备对此大加赞赏。

    袁术重兵都在西侧的阳泉,若青州兵突然出现在寿春东侧,必然出乎袁术意料,一定会因此打乱袁术手脚。

    此后,一切战略计划围绕东进方案展开。为了迷惑袁术,青州兵对阳泉一带展开了密集巡逻。表现出一副寻找行军路线地架势。对于东路,则通过诱惑居民迁移入六安,再通过他们的嘴,了解路况,雇请向导。

    大汉历四零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一九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傍晚,雨,青州兵忽临寿春东门。

    大雨倾盆,寿春城楼上,守卒畏畏缩缩躲避在城垛口,风雨声中,隐隐传来铜号声,一名守卒好奇地向外一望,顿时,嘴里响起了惊恐的呼喊:“敌袭,青州兵来了。”

    众守卒不顾大雨,纷纷趴在城垛口向外张望。雨中,出现了一支黑黢黢地骑兵队伍。这支骑兵淌着雨水走近城东门,随着一声军号响,他们整齐地抽出军刀,一动不动地站在雨水中。

    这时候,雨越来越大起来了,风吹的雨丝斜斜地打在人脸上,顺着骑兵的身躯,雨水哗哗地流淌。数名青州尉官冒雨前后奔跑,雨声中,城头守卒隐隐听到青州尉官地呼喊:“保持戒备,定军姿。”

    倾盆大雨浇在青州骑兵身上,这些人却单臂擎着军刀,目光凶狠地瞪着城头,站在那里纹丝不动。

    寿春城一阵慌乱,暴雨盖不住喧嚣的传警声、惊叫声、奔跑声。不一会,城内大将纪灵陪同袁术登城查看敌情。

    城下,刘备见到城头黄罗伞盖移动,知道袁术登城,大声命令:“起歌,男儿当杀人。”

    城下,暴雨中,青州兵站的象钉子一样,大声高唱战歌:“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驰聘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

    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