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录,上前来领取县令证书。”

    片刻,委任状发放完毕,田畴沉声道:“都是通过考核的人,地方官员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我就不多说了。没有记清楚的,回家查书去。一个挨一个去郡守那里添报上自己的名姓。然后,自己挑三名惠民,作为书吏。上任去吧。”

    不一会,所有的人都分配完毕,一百名军人再度在大厅集合,田畴询问道:“手中的信函印鉴齐全了吗?姓名是否填报正确?”

    一名军衔最高的军官迈步出列,双腿一并,行军礼回答:“报告前军师,授权书(委任状)尚缺两个印绶。”

    田畴一拍脑门:“哎呀,长久不干内政,我都忘了。这样吧,事急从权,按律法:都督府解除兵役的印绶,就由我的前军师印绶代替;元老院的印绶嘛,你们去找主公,让他盖印。到了任上之后,先忙春耕的事,春耕过后再补办手续。拿出你们所有的本事来,造福百姓。”

    翻开田亩人口登记簿,田畴连连感慨:“这个袁谭啊,怎么当官的?平原本有十七万人口,现在剩了三万人,这田亩人口登记簿居然一点未动,瞧,主公当年的批注还在上面。”

    臧洪好奇地探头问:“主公,当年批注了什么?”

    话才出口,臧洪发觉自己顺嘴说出了“主公”这个字眼儿。呆呆的沉思了半天,臧洪发出一声叹息,接过了田畴递过来的簿子。

    兖州东郡东阿城,曹操无奈地看着荀攸,说:“刘备派遣五千兵马,帮助他们推举的车骑将军朱儁在谷城建立防务,刘备军运送到谷城的建筑材料竟比运送到洛阳的还多。刘备所遣民壮日夜赶工,以铁条作骨,以粘土和石灰混合(波特兰水泥,中国称为三合土)浇筑城墙,称为铁臂城。

    朱儁这股人马,说是防御董卓,我看是在监视我们。谷城城墙上,面临长安的一面,有大型投石车、抓臂(带铁锤和钩挠的滑轮组,用于防御云梯攻城)、床弩总共六十余具;面向洛阳这面的防御器材,却有一百四十余具,他若不是针对我,为何如此布防?”

    荀攸悠悠地回答:“我去谷城,特地观看了他们的建设。以前,外人入境青州很难,此次借谷城建设,我约略明白了刘备的治理之策。以坚固城池堡垒为防御依托,城中百姓日出耕作,日落回城歇息,若有警讯,闭城坚守。

    最重要的是,城池需修建于道路要冲,修建类似与秦朝的驰路。和平时,城池作为商贾交通枢纽,收取商税补偿军用。战争时,城池作为屯兵所在,节节抵抗来敌。

    我考察了当地耕作的农夫,据他们说,青州曾统计了农税岁入,若是一个城池完全发挥作用,农税只占总税收的10%,而农夫保卫家园的心最炙热。一年四季数农民闲暇时间最多,有条件接受完整的军训,故此青州不对农民征税,只要求农夫在冬闲季节服兵役,接受军训,这是青州藏兵于民的政策。

    我细细考究了一下,发现刘备的治政策略,不光军制很合理,这些东西也有一定道理。青州五年大治,不是凭白而来,我军只在军制上改革,采用青州兵治,实在可惜。我建议,主公可将青州政策择善而从。

    刘备,起身于孤穷,不过比主公早动手几年,才有今日光景。主公家世胜于刘备何止百倍?当初主公新败之时,主公家族拿出的钱粮物资,足够募集1万兵马,如今主公新占三地,以三地之物资钱粮奋起直追,再加上宗族支持,三年大治,难道赶不上刘青州吗?”

    ()

    曹操考虑了一下,回答:“若要完全废除农税,就必须扩大征收商税。若想税入平衡,就必须采用鼓励商贾的做法,如此说来,契约法、公平交易法就有实施的必要了。我们必须加大与青州的通商范围。”

    不愧是曹操,这是历史上,三国时代第一个毫不顾忌旧体制、旧思想的一代奸雄。据说,后世,在安徽出土的曹氏宗祖墓葬,墓砖上都刻着四个字“苍天乃死”。看来,曹操是颇以埋藏了汉朝旧体制、旧制度为自傲。无论当时刘备的政策看起来多么惊世骇俗,一旦确定了利益所在,曹操丝毫也不迟疑便加以使用。

    “也罢,圣人常曰:君视臣如猪狗,臣视君如寇仇。上位者,若不尊重臣下的财产与利益,百姓如何得以安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不过是视臣下如猪狗,以为臣下的财产是自己的财产的说法。

    契约法与公平交易法要求尊重百姓的劳动所得(财产),要求本着公平的原则,按既定的秩序进行交易——刘备既然讲究公平,我何怕他欺瞒?

    公达,你立刻逐条考究契约法与公平交易法,太过分的条文,我兖州暂不实施。与青州商人交易,本着交易发生地优先原则,一旦发生纠纷,由当地采用统一律法,进行审理。

    还有,既然大力发展商业,我兖州三郡也实行农务税原则。刘备五年大治,把青州变为一座兵库。我们要超越刘备,必须加紧屯田制,鼓励商贾流通。

    我决定春播过后,乘着农夫闲暇,以四方支援的钱粮物资,从青州购入水泥,整修道路,城池之间,遍修驰道,以易于商品流通和军队调动。

    公达,你和志才兄立即多方打探,看看青州还有何策利于百姓、利于国,也使我兖州得以迅速发展。我们三年积蓄,三年筹备,三年训练,期于十年,我与刘备一决雄雌。”

    冀州巨鹿郡平乡城,公孙瓒收拾残兵,驻扎在这个与广平郡交界的边境小城,顿足不前。

    幽州铁骑精锐白马义从的覆灭,让公孙赞深受打击。才出兵时,席卷中山国和巨鹿郡的威势,让公孙瓒常常以刘备进入军伍的引路人自诩。然而,界桥一战,危难之际,全*刘备部下解救,让公孙瓒愤愤不平。部下的多次劝解,刘备军的多次联系,公孙瓒均置之不理,终日饮酒解闷。

    公孙瓒对自己的问候置之不理,刘备便不好意思赤膊上阵,直接帮助他攻打袁绍,只好闷闷不乐的呆在平原城,无聊的看着田畴、臧洪忙碌。

    “子泰,我第三兵团驻防平阴,雷骑军团(高顺)、狼骑军团(太史慈)、第二军团(张飞)和近卫军团左骑(黄忠)进入清河,碣石兵团进入渤海河间,暴熊军团(各部族联合兵)和近卫军团剩余部分驻防平原,如此众多的兵员进入前线,每日耗费钱粮甚多。

    新占清河、渤海、河间三郡,由于公孙瓒与袁绍争斗未休,我军不好做动作。公孙瓒既然没有开打的意思,我们怎样才能打破这个僵局呢?”

    田畴微笑着回答:“主公难道忘了冀州新投来的人士吗?以我看耿武、关纯忠义有余,武勇才志均显不足。赵浮才志兼备,并且敢于挑战袁绍权威。程涣嘛,中庸之才也。

    这四个人原属韩馥旧将,分作三拨,治理新得三郡,无论袁绍、公孙瓒、韩馥均无话可说。只要分配得当,这四人原本是投奔主公的,无论将来划归谁统管,总是心向主公的。只要我们慢慢用青州制度渗透,谁作冀州牧,都没有大的妨碍。”

    刘备点头称是:“赵浮志勇兼备,可做河间郡守;耿武、关纯只有忠勇可作渤海正负郡守,前有河间、清河隔绝,背后是张鹤的碣石武力圈,我只用他们的忠勇名义控制渤海足矣;程涣嘛,中庸之辈,就任清河郡守,夹在河间与平原的影响之下,高顺再驻扎河间或退回平原,皆可护卫清河,只是这三郡尚需一个统筹总管之人,子泰,抽身不得,可有人选推荐?”

    田畴偷笑:“主公忘了吗?你从荆州找回了的两人,一文一武,恰好可以统管三郡。”

    刘备恍然:“不错,此二人才能足以统管三郡,只是高顺的人马该如何调遣呢?前移,还是后退?”

第四章 群雄割据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五十七节 绑架

    第四章群雄割据第五十七节绑架

    大汉历(初平二年)三月七日,日食。

    在汉代,每次日食发生都被认为是执政者道德欠缺,上天示以警告。这种观念在儒家思想和易经易经玄学中有系统的论述。按惯例,朝廷需要解除三公的职务,并要求解职的三公闭门思过,考虑自己有什么过错引发了日食。

    不过,这次日食,却让朝廷不知该如何处理。

    一方面,从青州传出的论调说:日月星辰的运转与人的道德无关。而曾经参加雷誓的部族长老也在大肆宣扬,连雷神都不存在,何况那传说中的吞日天狗——不过一狗而已,狗也知道人的道德吗?正是担心遭蒙昧的草原部族的嘲讽,朝廷迟迟未下达解除三公职位的命令。

    最重要的是,董卓也是三公之一,解除董卓的职务,朝廷还没有这个胆。

    当时,对这次日食,朝野之中议论纷纷。儒学大家们纷纷暗地活动,借机指责董卓的暴虐,希望乘机搬倒董卓。

    在此风口浪尖上,董卓决心做点什么,以证实日食现象与他的道德无关。

    冀州魏郡,袁绍输了一阵后,麴义坚守广平不出。袁绍在邺城搜罗粮草、士卒,准备与公孙瓒、刘备再战。公孙瓒军队已被麴义打残,他走后,刘虞势力大张,在幽州扣押公孙瓒的粮草,接管了公孙瓒的留守军队,变相的切断了瓒军的后路。与此同时,刘备则源源不断增兵清河,自己坐镇平原,调集攻城军团,制造攻城器械,一心想埋葬袁绍于邺城。

    冀州战乱大起,去年酸枣会盟的后遗症也渐渐显露。壮丁全部当兵,田地荒芜之后,各地百姓无以为食,常山郡内盗匪张燕掳掠不到食物,只好兴兵南下,洗劫百姓。由于公孙瓒、刘备刚刚打胜,张燕不敢向清河、巨鹿进发,只能寻找袁绍这个战败者的晦气,不想袁绍身边两员大将颜良、文丑齐出,所统冀州正规军虽然兵少,却远不是张燕这种流寇所能比拟。张燕在碰了个头破血流后,绕过魏郡南下兖州东郡,进入曹操郡内劫掠。

    而随着张燕军再度猖獗,北方诸郡叛乱四起。鲜卑再度寇边,边境狼烟四起。

    见到北方一片战火,青幽冀三军相拒月余,董卓觉得大有可为。此时,恰好谋士李儒建议:“关东诸雄联合攻打太师,以袁绍为盟主。如今,关东军内讧,袁绍兵力被挤压到魏郡一地,情势窘迫。如果太师假借天子诏令,差人前往冀州,让三军和解。袁绍势穷,必然肯答应。公孙瓒有刘虞在后牵制,也想回军稳定后方。袁绍、公孙瓒答应了,刘备孤掌难鸣,必然罢手。此后,袁绍必然对太师感恩,他这个关东盟主既然归顺了太师,关东联军不攻自破,我军就可以全力对付青、徐、豫三州推举的盟主朱儁。如此太师在朝中威信复立,腐儒们岂敢再谈日食?”

    董卓大喜,次日,便派遣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斋戒过后,前去传达诏书。

    马日磾、赵岐都是当世大儒,马日磾是卢植的同盟师弟,董卓派他这个师叔出面,刘备、公孙瓒岂能不给面子?赵岐则是历史上第一个推崇孟子的儒学家,也正因为他的推崇,此后孟子成为除孔子外,儒家的亚圣。这两个人名望赫赫,一经接受董卓这个奸贼的指派,立刻证明了日食确实与董卓的个人道德无关。

    二人来至河北冀州,袁绍立即出迎百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